算力租赁服务
搜索文档
A股算力租赁跨界:有梦想照进现实也有一戳就破的泡沫|焦点
钛媒体APP· 2025-10-31 12:44
跨界算力浪潮兴起背景 -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2024年迎来爆发性发展,算力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催生巨大且快速增长的市场 [2] - 许多A股公司面临主业增长瓶颈,将算力业务视为实现第二增长曲线或彻底转型的黄金机遇 [2] - 不完全统计显示有数十家A股公司宣布跨界算力租赁业务,跨界者背景五花八门,主业发展困境是核心推动力 [2] 典型跨界公司案例 - 玩具制造商群兴玩具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近500%但未能盈利,扣非净利润下滑超过600%,2025年2月公告拟现金收购智算科技51%股权切入算力业务 [2] - 连续多年扣非净利润亏损的华升股份2025年6月拟收购易信科技,希望扭转传统麻纺业务颓势 [3] - 景观照明工程企业罗曼股份拟通过现金方式部分收购武桐高新进入算力业务领域 [3] - 建筑设备租赁企业海南华铁在获得地方国资入主前高调宣布投资10亿跨界算力,并披露签订价值近37亿元的算力服务大单 [3] - 智慧存储设备制造商协创数据业绩表现不错但仍看好算力业务,从2025年3月至今总计投入122亿采购算力服务器开展租赁业务 [3] 资本市场反应与概念炒作 - 任何与算力业务沾边的利好消息都能显著刺激股价,知名游资推波助澜将狂欢推至高潮 [4] - 罗曼股份在宣布跨界后创造了其上市以来的股价新高 [4] - 前期被热炒的算力概念股在时间检验下出现剧烈分化,缺乏实质支撑的公司股价大跌 [6] 跨界结果出现分化 - 群兴玩具历时8个月的算力跨界闹剧落下帷幕,宣布终止收购,股价接近腰斩,这是公司自2014年以来第五次重大重组折戟 [6] - 海南华铁2025年9月底突然宣布终止37亿元算力大单,股价应声连续跌停,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立案调查 [6] - 莲花控股算力业务2024年带来8064万营收,毛利率42.45%,但因巨额借款利息费用高达3186万(同比上升5559.39%),业务亏损1455万 [7] - 莲花控股2025年前六个月算力业务实现净利润145万元,净利率仅约2.1%,利息费用同比上升79.8% [7] - 莲花控股2024年前十大客户中有6家出现算力租赁合同提前终止的情况 [7] 成功跨界案例特征 - 智微智能2024年成立子公司腾云智算,2025年上半年智算业务实现营收超过100%的增长,与原有工业物联网业务形成良好协同 [8] - 协创数据在2025年半年报中披露智能算力及产品服务实现收入12.21亿元,同比增长100% [9] 算力租赁行业前景与壁垒 - 国信证券预计未来三年中国智能算力租赁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53%,至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1346EFlops [10] - 国家战略层面给予强力支持,"十四五"规划将算力基础设施置于关键位置,"东数西算"工程推进为行业发展提供沃土 [10] - 算力租赁行业具有高壁垒,渠道、组网、资金周转能力为核心壁垒 [11] - 稳定的拿卡能力是关键,英伟达高端芯片供应受限背景下资源垄断性成为重要因素 [12] - 协创数据资产负债率由2024年末的55.66%飙升至2025年前三季度末的78.33% [13] - 莲花控股在购买GPU及服务器过程中出现过供应商订单无法交付的问题 [12]
算力“黑马”海南华铁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11:58
公司重大事件 - 公司于2025年10月16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 [2] - 公司于2025年9月30日公告解除子公司一项预计含税总金额36.9亿元的算力服务合同,该合同服务期5年,原预计平均每年产生营业收入约7亿元 [3] - 合同解除后,上海证券交易所随即向公司下发监管工作函,就重大合同终止事项明确监管要求 [3] 合同终止详情与影响 - 合同终止原因为协议所涉交易及设备的市场环境及供需情况发生较大变化,且协议签订以来未收到任何采购订单 [3] - 由于自始至终未产生任何订单,该合同未产生实际的采购成本或资本性支出,也未对上市公司的当期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产生任何实质性影响 [4] - 公司强调合同终止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也不会影响公司在算力领域的长期部署和战略规划 [4] 市场表现 - 公司是2025年A股市场“大牛股”之一,股价表现受益于“算力股”行情持续升温 [5] - 国庆假期结束后,公司股价连续2个交易日跌停,以9月30日收盘价计算,股价下跌21.93%,报收7.62元,总市值为152.15亿元 [5]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设备租赁业务,租赁服务的主要产品包括高空作业平台、叉车、载重无人机等工程设备 [4] - 公司也围绕算力设备开展算力租赁业务 [4]
海南华铁被立案调查,此前37亿元大单签约半年后提前终止
南方都市报· 2025-10-17 10:57
立案调查事件 - 公司于2025年10月16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 [2][3] - 此次立案调查前,公司一笔总金额36.9亿元的算力服务大单已因市场环境变化等原因于2025年9月30日终止 [3][4] - 因交易对手方X公司信息始终以涉及商业秘密为由未披露,且协议终止后双方仍负有保密义务,引发监管关注,上交所已就此下发监管工作函 [4] 算力大单的市场影响 - 公司于2025年3月5日公告签订该算力服务协议,服务期5年,总金额36.9亿元,公告后公司股价迎来三连板 [3] - 股价从3月4日收盘价9.62元一度涨至13.26元,涨幅达37.84% [3] - 协议终止后,截至2025年9月30日收盘,公司股价为9.68元,总市值193.26亿元 [4][7] 公司业务布局与业绩 - 公司原主营工程设备租赁服务,于2024年5月7日通过投资智算中心建设正式布局算力业务,业务形式以算力设备租赁为主 [6] - 2024年公司累计签订算力服务金额24.75亿元,完成资产交付近7亿元 [6]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累计签订算力服务金额已达66.7亿元,完成资产交付超9亿元 [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8.05亿元,同比增长18.89%,归母净利润3.41亿元,同比增长1.85% [7] 高管减持计划变动 - 公司总经理胡丹锋曾于2025年8月15日公告,拟减持不超过4422.95万股股份,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22% [5] - 在算力大单终止及收到监管关注后,该减持计划于2025年10月8日公告提前终止,尚未实施 [6]
算力“黑马”海南华铁 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此前因36.9亿元大单告吹引市场一片“哗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23:07
公司重大事件 - 公司于2025年10月16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 [2] - 公司于2025年9月30日公告解除子公司一份预计含税总金额36.9亿元的算力服务合同 [2] - 合同解除后,上海证券交易所随即向公司下发监管工作函,就重大合同终止事项明确监管要求 [3] 算力大单详情 - 该算力服务合同于2025年3月4日签订,服务期为5年,预计平均每年产生营业收入约7亿元 [3] - 合同签订以来未收到任何采购订单,公司基于市场环境及供需情况变化主动提出解约 [3] - 合同对应的设备尚未采购,公司曾提示可能面临采购难度大或供应商无法稳定供货的风险 [3] 合同终止影响 - 合同未产生任何订单,也未产生实际的采购成本或资本性支出,未对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产生实质性影响 [4] - 公司表示合同终止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也不影响公司在算力领域的长期部署和战略规划 [4] 公司业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设备租赁,包括高空作业平台、叉车、载重无人机等工程设备,同时开展算力设备租赁业务 [5] - 公司是2025年A股市场备受关注的"大牛股"之一,股价表现受益于"算力股"行情升温 [6] - 算力大单告吹后,公司股价在国庆假期后连续2个交易日跌停,以9月30日收盘价计算累计下跌21.93%,报收7.62元,总市值152.15亿元 [7]
江苏利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15 03:57
业绩说明会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5年10月14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以网络互动方式召开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2][3] -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等高管参与了会议,就公司2025年半年度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与投资者进行了交流 [3] - 会议前公司通过上证路演中心网站和邮件方式提前征集了投资者关注的问题 [3] 算力业务发展情况 - 公司半年报披露的可调度的算力资源已超过29,000P,且目前已全部对外出租 [4][5] - 针对算力业务的重资产特性,未来公司将更多通过与资金方合作发展转租业务,在不增加负债率的情况下扩大可调度算力资源 [4] - 公司计划在轻资产的运维、云平台服务方向布局,使算力业务的营收与利润来源更加多元 [4] 公司股东信息 - 截至2025年10月10日收盘,公司股东人数为38,341人 [4] 双主业发展战略 - 公司坚持精密金属、电子元器件制造与算力业务的双主业发展方针 [5] - 制造业板块将通过强化全链条管理、拓展产品应用领域等措施力争整体扭亏为盈 [5] - 公司将全面提升海外基地量产后的制造能力,以打造全球竞争优势 [5]
国庆前夜,36.9亿元算力合同告吹!
是说芯语· 2025-10-01 08:36
重大合同终止事件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与X公司签署的为期5年、金额36.9亿元的算力服务协议于9月30日终止 [1] - 终止原因为协议所涉交易及设备的市场环境与供需情况发生较大变化,且签订以来未收到任何采购订单 [5] - 同日,上交所就此次重大合同终止事项向公司下发监管工作函 [1]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业务主要包括工程设备服务与智算业务两大板块 [5] - 工程设备租赁服务产品涵盖高空作业平台、叉车、载重无人机等多种机械设备及支护产品 [5] - 公司于2024年5月计划投资10亿元正式布局算力业务,旨在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5] 智算业务发展规划 - 智算业务模式为采购芯片、服务器等设备搭建智算中心,提供GPU级高端算力资源租赁及技术服务 [5] - 目标客户群体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以及AI大模型、自动驾驶、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优质客户 [5] - 公司已储备具备平均10年以上相关经验的核心技术团队,并计划引入IDC运维、网络安全等专业人才 [6] 智算业务进展与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累计签订算力服务金额达66.7亿元,完成资产交付超9亿元 [6] - 公司与无问芯穹、科蓝软件等算力产业链核心企业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8.05亿元,同比增长18.8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1亿元,同比增长1.85% [7] 资本运作与市场表现 - 公司正在筹划境外发行股份(S股)并于新加坡交易所上市,以推进国际化战略及算力出海 [9] - 截至9月30日收盘,公司股价报9.68元/股,总市值为193.26亿元 [9]
603300大利空:36.9亿元大单告吹,交易所火速发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1 07:33
合同终止事件概述 - 海南华铁子公司华铁大黄蜂与杭州某公司签订的算力服务合同已解除,该合同预计含税总金额为36.9亿元 [1] - 合同解除原因为交易及设备的市场环境与供需情况发生较大变化,且协议签订以来未收到任何采购订单 [1] - 上交所就此次重大合同终止事项向海南华铁下发了监管工作函 [1] 合同历史与预期影响 - 该算力服务合同于3月4日签订,约定服务期为5年 [1] - 公司最初预计该合同平均每年产生营业收入约7亿元,并有利于拓展算力服务业务市场及提升盈利能力 [1] 合同终止的实际影响 - 合同履行半年期间未产生任何营收 [2] - 由于未产生任何订单,公司未产生实际的采购成本或资本性支出,也未进行设备交付及验收 [2] - 合同终止未对公司的当期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产生任何实质性影响 [2] 公司业务与未来规划 - 公司主要从事设备租赁业务,产品包括高空作业平台、叉车、载重无人机等工程设备,并围绕算力设备开展算力租赁业务 [2] - 公司表示此次合同终止不影响其正常生产经营,也不会影响公司在算力领域的长期部署和战略规划 [2]
合同签了半年无订单,海南华铁子公司36.9亿元算力大单告吹 上交所火速发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22:47
合同终止事件概述 - 海南华铁子公司华铁大黄蜂与杭州某公司签订的预计含税总金额36.9亿元的算力服务合同已解除 [1] - 合同解除原因为交易及设备的市场环境与供需情况发生较大变化,且协议签订以来未收到任何采购订单 [1] - 上交所已就此次重大合同终止事项向海南华铁下发监管工作函 [1] 合同历史与预期影响 - 该算力服务合同于3月4日签订,约定服务期为5年 [1] - 公司最初预计该合同平均每年产生营业收入约7亿元,有利于拓展算力服务业务并提升盈利能力 [1] 合同终止的具体影响 - 合同履行半年期间未产生任何营收,也未产生任何采购订单 [2] - 由于未产生订单,子公司未产生实际的采购成本或资本性支出,也未进行设备交付及验收 [2] - 合同终止未对公司的当期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产生任何实质性影响 [2] 公司业务与未来规划 - 公司主要从事设备租赁业务,产品包括高空作业平台、叉车、载重无人机等工程设备,并开展算力租赁业务 [2] - 公司表示此次合同终止不影响其正常生产经营,也不影响公司在算力领域的长期部署和战略规划 [2]
智微智能遭组团减持背后:基本盘增长乏力智算业务暴涨为何预付款飙升15倍
新浪财经· 2025-09-18 18:42
控股股东及高管减持 - 控股股东郭旭辉计划减持不超过480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1.9048% 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 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2] - 郭旭辉与袁微微为实际控制人 合计持有1.76亿股 占总股本69.812% 属于一股独大治理结构[2] - 三名高管合计持有18.88万股 占总股本0.075% 已于8月抛出减持计划[2] 财务表现分析 - 上半年营业收入19.47亿元 同比增长15.29% 归母净利润1.02亿元 同比增长80.08%[2] - 营收增速持续下滑 24年Q4/25年Q1/25年Q2增速分别为41.41%/19.35%/12.31%[3] - 核心业务增长乏力 行业终端及ICT基础设施业务收入占比合计69.35% 增速分别为-0.5%和2.1%[3] 存货与毛利率异常 - 存货较期初增长60.22% 远超营收15.29%的增速 存货水平从常年9亿元升至14.4亿元[4] - 毛利率从19.07%提升至24.4% 但存货周转率从1.66次下降至1.32次 呈现不匹配特征[4] 智算业务爆发式增长 - 智算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46.37% 毛利率高达84.71%[5] - 通过控股子公司腾云智算开展业务 注册资本2000万元 持股51% 定位AIGC高性能基础设施提供商[6] - 算力租赁业务需大量前期投入 属于资金密集型领域 回报周期长且易受技术迭代影响[6] 预付款项异常激增 - 预付款项达5.1亿元 较期初增长1572.29% 绝对额和增速均远超历史水平[6] - 公司解释为订单增加导致备货需求上升 但存在为算力业务垫资的潜在风险[6][7] 资产负债结构恶化 - 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 近三期半年报分别为37.18%/46.36%/58.43%[7] - 资金驱动型业务可能进一步加剧财务杠杆压力[7]
智微智能遭组团减持背后:基本盘增长乏力 智算业务骤增为何预付款飙升15倍
新浪证券· 2025-09-18 18:37
核心观点 - 智微智能控股股东及高管近期密集减持 控股股东计划减持2.9749%股份套现约4.8亿元 高管团队计划减持0.0187%股份[3][4] - 公司业绩呈现高增长与隐忧并存态势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80.08%但营收增速连续三个季度下滑(41.41%→19.35%→12.31%)[5][6] - 智算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但引发财务风险疑虑 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6.37%且毛利率达84.71% 但伴随预付款项激增1572.29%及存货增长60.22%[7][12][15] 股东减持情况 - 实际控制人郭旭辉计划减持750万股 占总股本2.9749% 按63.43元/股计算套现约4.8亿元 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3] - 高管团队合计减持4.7万股 占总股本0.0187% 包括副总经理涂友冬、翟荣宣及董事会秘书张新媛[4] - 控股股东持股高度集中 郭旭辉与袁微微夫妻合计持有69.8120%股份[3] 业务表现分析 - 智算业务收入2.98亿元占比15.31% 同比增长146.37% 毛利率高达84.71%[7][12] - 传统主业增长乏力 行业终端业务收入10.43亿元占比53.57%同比下降0.50% ICT基础设施业务收入3.07亿元占比15.78%仅增2.10%[7][8] - 工业物联网业务表现亮眼 收入1.45亿元占比7.46% 同比增长126.38%[7] 财务风险指标 - 预付款项飙升至5.1亿元 较期初增长1572.29% 公司解释为订单增加导致备货需求上升[15][17] - 存货规模增至13.71亿元 较期初增长60.22% 远超营收15.29%的增速[7] - 存货周转率从1.66次下降至1.32次 与毛利率上升至24.4%呈现背离[10] - 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 从37.18%升至46.36%再到58.43%[18] 智算业务模式 - 通过控股子公司腾云智算开展业务 注册资本2000万元持股51%[13] - 业务涵盖AI算力规划设计、GPU服务器交付、算力租赁+MaaS等全流程服务[13][14] - 推出HAT云平台实现算力资源调度 目前在手订单规模已超去年全年[14] - 算力租赁属资金密集型领域 存在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及技术迭代风险[15] 行业风险提示 - 算力租赁行业存在垫资骗局风险 部分案例显示垫资方可能面临设备闲置及租户违约风险[17] - 公司未直接回应预付款激增是否与智算业务相关 也未说明资金垫付风险控制措施[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