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制品

搜索文档
卤味不好卖 煌上煌盯上冻干食品
北京商报· 2025-08-15 10:57
收购交易 - 公司拟斥资4.95亿元收购立兴食品51%股份,后者将成为控股子公司[1] - 立兴食品拥有37条冻干生产线,8000平方米冻干炉设备,年产冻干产品近6000吨、植物萃取粉及浓缩液近10000吨[2] - 立兴食品净资产2.77亿元,评估价值9.78亿元,增值率252.58%,协商确定100%股权估值9.7亿元[2] - 立兴食品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4.15亿元、2.5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221.75万元、4188.3万元[2] - 立兴食品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500万元、8900万元和1亿元,累计不低于2.64亿元[2] 战略动机 - 公司坚持产品多元化战略,立兴食品产品与消费场景具有互补性[3] - 冻干食品应用于航天、军事、户外探险、医疗等领域,可帮助公司接触更广泛消费群体[3] - 此前2021年公司曾通过子公司真真老老与立兴食品合作研发冻干锁鲜粽子[3] - 行业专家认为此次并购更倾向于"各取所需",立兴食品体量较小预期贡献有限[3] 主业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9.84亿元同比下降7.19%[4] - 2021-2024年营收分别为23.39亿元、19.54亿元、19.21亿元、17.3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01%、16.46%、1.7%、9.44%[4] - 2021-2024年肉制品销量由3.67万吨降至2.28万吨,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15.69%至1.02万吨[5] - 米制品销量2021年3.4万吨,2024年降至2.6万吨,2025年上半年1.6万吨同比下降12.2%[5] -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门店数量分别净减少837家和762家,其中加盟店减少816家和715家[5] 行业背景 - 2024年卤制品市场规模3332亿元同比增加4.8%,2018-2023年复合年均增长率6.4%,行业增速明显放缓[6] - 专家认为跨界并购可短期缓解业绩压力,但需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有效整合管理[6]
营收持续下跌门店收缩!煌上煌再跨界收购,这次盯上冻干企业
南方都市报· 2025-08-13 18:49
煌上煌收购立兴食品 - 公司拟斥资4.95亿元收购立兴食品51%股份,后者将成为控股子公司 [1] - 立兴食品是国内冻干食品制造龙头企业,拥有37条生产线和8000平方米冻干炉设备,年产冻干产品近6000吨、植物萃取粉及浓缩液近10000吨 [8] -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立兴食品分别实现营收4.15亿元和2.5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221.75万元和4188.30万元 [9] - 立兴食品净资产为2.77亿元,第三方评估股值为9.78亿元 [9] - 公司计划通过收购进入冻干食品赛道,拓展消费场景和群体 [10] 收购背景与战略考量 - 公司主业承压,2025年上半年营收9.84亿元同比下跌7.19%,但净利润同比增长26.90%至0.77亿元 [14] - 门店数量持续缩减,2025年6月底较2024年底净减少762家,18个月累计净减少1599家 [14] - 收购旨在实现产品多元化,借助立兴食品渠道进入航天、军事、户外探险、医疗等新兴市场 [10] - 此前2024年12月曾尝试收购展翠食品未果 [12] - 行业整体面临挑战,2024年三大卤制品上市公司均出现营收净利润双跌 [15] 立兴食品业务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6年,坚持OEM和自有品牌双轨发展 [2] - 产品涵盖水果、蔬菜、速食、咖啡、茶、饮品、乳制品、巧克力、婴童食品等多个系列 [2] - 产品畅销国内并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2025年上半年资产总额5.05亿元,负债2.28亿元,应收账款9730万元 [10] - 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500万元、8900万元和1.00亿元 [11] 行业竞争态势 - 卤制品行业面临营收下滑困境,各企业寻求跨界突破 [1] - 周黑鸭布局饮料和复合调味品,进驻山姆、开市客等渠道 [15] - 绝味食品尝试炸卤小吃和果酒业务 [15] - 冻干食品赛道已有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品牌入局 [17] - 分析师认为立兴食品B端优势明显但零售布局偏弱,煌上煌扭转颓势难度较大 [17]
【煌上煌(002695.SZ)】经营调整,静待改善——2025年中报点评(叶倩瑜/董博文)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8-13 07:0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84亿元,同比下滑7.19% [4] - 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增长26.90% [4] - 扣非归母净利润0.68亿元,同比增长40.27% [4] - 25Q2单季度营业收入5.38亿元,同比下滑10.72% [4] - 25Q2归母净利润0.33亿元,同比增长16.08% [4] - 25Q2扣非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增长30.57% [4] 业务分项表现 - 米制品业务25H1营业收入3.12亿元,同比下滑1.36% [5] - 酱卤肉制品25H1营业收入6.17亿元,同比下滑11.65% [5] - 鲜货产品收入5.97亿元,同比下滑10.94% [5] - 包装产品收入0.19亿元,同比下滑29.20% [5] - 截至2025年6月底终端门店数量2898家,较年初减少762家 [5] - 直营门店194家,较年初减少47家 [5] - 加盟门店2704家,较年初减少715家 [5] 区域市场表现 - 江西区域25H1营业收入4.38亿元,同比下滑7.13% [5] - 广东区域25H1营业收入0.85亿元,同比下滑27.03% [5] - 浙江区域25H1营业收入3.16亿元,同比下滑2.56% [5] 盈利能力分析 - 25H1毛利率31.96%,25Q2毛利率29.27% [6] - 25Q2毛利率同比下滑0.75个百分点,环比下滑5.94个百分点 [6] - 酱卤肉制品25H1毛利率同比提升2.23个百分点 [6] - 25H1销售费用率10.97%,25Q2销售费用率11.05% [6] - 25Q2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2.84个百分点 [6] - 25H1管理费用率8.54%,25Q2管理费用率7.97% [6] - 25Q2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0.15个百分点 [6] - 25H1归母净利率7.82%,25Q2归母净利率6.05% [6] - 25Q2归母净利率同比上升1.40个百分点 [6]
煌上煌高溢价押注冻干赛道,能成“救命稻草”?
凤凰网财经· 2025-08-12 22:47
核心观点 - 煌上煌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跌7.19%至9.8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9%至7691.99万元,盈利回暖主要依赖成本端下降和费用管控,但销售端持续承压,门店规模收缩至2898家,净减少762家 [2] - 公司拟斥资4.95亿元收购冻干食品企业立兴食品51%股权,标的需在2025-2027年累计实现净利润不低于2.64亿元,但收购高溢价(增值率252.58%)且存在商誉减值风险 [6][7] - 公司面临产能利用率不足的严峻挑战,2024年酱卤食品实际产能利用率不足30%,原有产能未消化情况下仍推进扩产项目,新增产能消化难度大 [8][9] 门店数量与营收表现 - 2020年门店数量达峰值4627家,营收和净利润创历史新高,但2021年起营收连续下滑,2021-2024年降幅分别为4.01%、16.46%、1.7%、9.44%,2025年上半年同比再降7.19% [4] -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门店分别净减少837家和762家,其中加盟店(贡献超六成营收)减少816家和715家,老店单店收入持续同比下降 [5] - 门店收缩导致肉制品销量持续下滑,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肉制品销量同比降9.91%和15.69%,米制品销量同比降17.62%和12.2% [6] 成本与毛利率 - 原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80%以上,2025年上半年鸭副产品原料价格低位,鸭颈/鸭翅/鸭肫采购均价同比降幅超15%,鸡翅尖均价同比降32.17% [3] - 原材料价格下降使营业成本同比降6.55%,酱卤肉制品毛利率同比提升2.23个百分点至38.61%,但盈利改善依赖阶段性低价因素 [3] - 2020-2022年曾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业绩连续下滑,若价格回升利润空间可能再被压缩 [3] 收购与战略调整 - 立兴食品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4.15亿元和2.51亿元,净利润4221.75万元和4188.3万元,需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500/8900/10000万元 [7] - 此前2024年12月筹划收购展翠食品未果,2023年控股真真老老(耗资1.9亿元)但米制品收入除2023年外均同比下滑 [6][7] - 公司通过新品研发(如酱鸭粽)、品牌年轻化活动、门店运营升级等方式应对销量下行 [6] 产能与扩产 - 现有年酱卤食品加工产能近10万吨,2024年生产量2.28万吨,产能利用率不足30%,2020-2022年利用率从63.58%持续下滑至46.76% [8][9] - 2023年完成4.5亿元定增用于丰城肉鸭屠宰、浙江年产8000吨酱卤食品、海南食品加工等项目,浙江项目原计划2024年8月投产但延期至2025年6月 [9] - "千城万店"战略未达预期,门店收缩背景下新增产能消化困难,可能增加运营负担 [9][10]
煌上煌拟溢价收购立兴食品 布局冻干食品赛道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2 16:45
收购交易概况 - 煌上煌拟以4 947亿元收购立兴食品51%股权 交易完成后立兴食品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1] - 立兴食品母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3 0765亿元 评估价值9 78亿元 增值率217.89% 合并归母净资产2 7738亿元 评估价值9 78亿元 增值率252.58% [1] - 最终确定标的公司100%股权估值为9 7亿元 [1] 收购溢价原因 - 立兴食品2025年上半年营收2 51亿元 净利润4188.3万元 接近2024年全年净利润4221.7万元 [2] - 业绩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500万元 8900万元和1亿元 三年累计2 64亿元 [2] - 立兴食品拥有37条冻干生产线 8000平方米冻干炉设备 年产能冻干产品近6000吨 植物萃取粉及浓缩液近10000吨 [3] 业务协同效应 - 煌上煌现有产品涵盖禽类 畜类 米制品等200多个品种 可借立兴冻干技术开发卤味新品如冻干鸭汤 锁鲜蔬菜包 [3] - 冻干食品应用场景广泛 包括零售 航天 军事 户外探险 医疗等领域 可接触更广泛消费群体 [3] - 全球冻干食品行业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预计8.35% 2030年市场规模可达52亿美元 [3] 行业趋势 - 冻干食品符合"Z世代"轻烹 健康消费需求 在露营 办公场景渗透率持续提升 [4]
煌上煌(002695):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经营相对稳健,主动控制费用
开源证券· 2025-08-12 15:11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90.5%、36.7%、10.4% 当前股价对应PE为116.1、84.9、76.9倍 [1][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实现收入9.8亿元 同比下滑7.2% 归母净利润0.77亿元 同比增长26.9% [5] - 2025Q2单季度收入5.4亿元 同比下滑10.7% 归母净利润0.33亿元 同比增长16.1% [5] - 毛利率2025Q2为29.3% 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至11.0% [7] - 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18.58亿元(YoY+6.8%) 归母净利润0.77亿元(YoY+90.5%) [9] 业务结构分析 - 鲜货业务收入6.0亿元(YoY-10.9%)占总收入61.2% 米制品收入3.1亿元(YoY-1.4%)占比31.6% [6] - 屠宰加工业务收入0.41亿元(YoY+54.2%) 包装产品收入0.19亿元(YoY-29.2%) [6] - 江西区域收入4.4亿元(YoY-7.1%)占比44.9% 广东区域收入0.85亿元(YoY-27.0%) [6] 门店经营情况 - 截至2025Q2鲜货门店总数2898家 上半年净关闭762家 [6] - 近3个月换手率达151.02% 总市值89.18亿元 流通市值81.51亿元 [1] 财务预测 - 预计2026年营收20.9亿元(YoY+12.5%) 归母净利润1.05亿元(YoY+36.7%) [9] - 2027年毛利率预计提升至35.7% 净利率稳定在5.0% [9] - 经营活动现金流2025E为-0.29亿元 2026E将转正至1.1亿元 [11]
煌上煌(002695):经营调整,静待改善
光大证券· 2025-08-12 11:28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基于产品力和品牌力优势,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12% [4] - 目标价对应2025年P/E为101倍,2026年P/E为88倍,2027年P/E为81倍 [4][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9.84亿元(同比-7.19%),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26.90%),扣非净利润0.68亿元(同比+40.27%) [1] - 25Q2单季度营收5.38亿元(同比-10.72%),归母净利润0.33亿元(同比+16.08%),扣非净利润0.29亿元(同比+30.57%) [1] - 2025E-2027E归母净利润预测上调至0.88/1.02/1.11亿元,对应EPS为0.16/0.18/0.20元 [4][5] 业务分项表现 - 米制品业务25H1营收3.12亿元(同比-1.36%),表现相对稳定;酱卤肉制品营收6.17亿元(同比-11.65%),其中鲜货/包装产品分别下滑10.94%/29.20% [2] - 门店数量较年初减少762家至2898家(直营减47家至194家,加盟减715家至2704家),老店单店收入同比下降 [2] - 区域表现:江西/广东/浙江营收分别下滑7.13%/27.03%/2.56%,浙江市场稳定性突出 [2] 成本与盈利能力 - 25H1毛利率31.96%(25Q2为29.27%),酱卤肉制品毛利率同比提升2.23pcts,受益于原材料成本下降 [3] - 销售费用率25Q2同比-2.84pcts至11.05%,管理费用率同比+0.15pcts至7.97%,费用缩减带动净利率同比+1.40pcts至6.05% [3] - 2025E毛利率预测32.1%,归母净利率5.3%,ROE(摊薄)3.17% [5][13] 估值与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15.94元对应总市值89.18亿元,近1年绝对收益134.57%,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110.62% [6][9] - 2025年预测P/B为3.2倍,EV/EBITDA为45.6倍,股息率0.4% [14] - 近3个月换手率138.03%,股价波动区间5.82-16.48元 [6]
营收持续下滑 煌上煌“千城万店”遇阻
北京商报· 2025-08-11 01:0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4亿元,同比下降7.2% [1] - 归母净利润7692万元,同比上升26.9% [1] - 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2.23个百分点至38.61% [1] - 2021-2024年营收持续下滑,分别为23.39亿元、19.54亿元、19.21亿元、17.39亿元,同比降幅4.01%、16.46%、1.7%、9.44% [1] 成本与费用 - 原材料采购价格大幅下降:鸭颈、鸡翅尖、鸭翅同比降幅38.7%、32.17%、21.35% [1]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7.38%,主要因人工成本及线上线下促销费用减少 [1] 业务分项 - 酱卤肉制品营收6.17亿元,同比下滑11.65% [2] - 米制品业务营收3.12亿元,同比下滑1.36% [2] 门店动态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肉制品加工业专卖店总数2898家,较2024年末净减少762家 [2] - 直营门店从241家减少至194家,加盟店从3419家缩减至2704家 [2] - 2020年提出"千城万店"战略,目标2026年达1万家门店,但当前门店数量较2020年峰值4627家累计减少1729家 [3] 行业与战略分析 - 消费场景变化导致单店收入下降:线上消费分流、休闲零食竞争、健康意识提升 [2] - 加盟店抗风险能力较弱,关店以效益差的加盟店为主 [3] - 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过度依赖门店扩张的模式面临挑战 [3] - 公司转向精细化运营,优化门店模型以提升单店营收 [3] 目标达成情况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完成全年目标21亿元的47%,净利润完成目标1.45亿元的53% [3]
营收持续下滑,门店净减少762家,煌上煌“千城万店”战略遇阻
北京商报· 2025-08-10 20:49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4亿元,同比下降7.2% [1] - 归母净利润7692万元,同比上升26.9% [1] - 2021-2024年营收持续下滑,分别为23.39亿元(-4.01%)、19.54亿元(-16.46%)、19.21亿元(-1.70%)、17.39亿元(-9.44%)[3] - 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47%和53% [5] 利润驱动因素 - 原材料采购价格下降:鸭颈(-38.70%)、鸡翅尖(-32.17%)、鸭翅(-21.35%)[3] - 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2.23个百分点至38.61% [3]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7.38%,主要因人工成本和促销费用减少 [3] 业务分项 - 酱卤肉制品营收6.17亿元,同比下滑11.65% [4] - 米制品业务营收3.12亿元,同比下滑1.36% [4] - 三大品牌为"煌上煌""真真老老""独椒戏" [4] 门店动态 - 肉制品加工业专卖店从2024年末3660家减少至2898家,净关店762家 [4] - 直营门店从241家减至194家,加盟店从3419家减至2704家 [4] - 2020年门店数量达4627家,四年半累计减少1729家 [5] 行业与战略挑战 - 消费场景变化导致单店收入下降:线上消费分流、健康意识提升、休闲零食竞争 [4][6] - "千城万店"战略进展不顺,原计划2026年达10000家门店,2025年目标营收21亿元 [5] - 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公司转向精细化运营和单店营收提升 [6] 专家观点 - 加盟店抗风险能力较弱,市场波动下优先淘汰效益差的门店 [6] - 卤味行业过度依赖门店扩张的增长模式面临动能衰退 [6]
煌上煌:2025年中报净利润逆势增长,但营收下滑且应收账款高企
证券之星· 2025-08-09 06:25
营收与利润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为9.84亿元,同比下降7.19% [1] - 归母净利润达7691.99万元,同比上升26.90% [1] - 扣非净利润为6810.0万元,同比上升40.27% [1] 单季度数据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为5.38亿元,同比下降10.72% [2]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255.02万元,同比上升16.08% [2] - 第二季度扣非净利润为2861.5万元,同比上升30.57% [2] 应收账款与现金流 - 应收账款为1.21亿元,较2024年中报减少31.69% [4] - 应收账款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达301.14%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21.69% [4] 主营收入构成 - 鲜货产品收入为5.97亿元,占总收入的60.71% [5] - 米制品业务收入为3.12亿元,占总收入的31.67%,毛利率为21.92% [5] - 屠宰加工收入为4053.84万元,占总收入的4.12% [5] - 包装产品收入为1935.43万元,占总收入的1.97% [5] - 其他业务收入为1463.39万元,占总收入的1.49%,毛利率为11.86% [5] 主要财务指标 - 毛利率为31.96%,同比减少1.44个百分点 [7] - 净利率为7.79%,同比增加36.56% [7] - 三费占营收比为18.76%,同比减少13.84个百分点 [7] - 每股净资产为4.96元,同比增加0.23% [7]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0.36元,同比增加21.15% [7] - 每股收益为0.14元,同比增加26.61% [7] 发展回顾与展望 - 公司主营业务为酱卤肉制品及佐餐凉菜快捷消费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6] - 通过品牌年轻化、商品企划和门店终端赋能等措施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产品竞争力 [6] - 净利润逆势增长主要得益于原材料成本下降和销售费用减少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