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聚合支付
icon
搜索文档
菏泽农商银行安兴支行跨界构建“银商联盟”,开创外拓营销新局面
齐鲁晚报网· 2025-07-14 14:29
基础客户营销与异业联盟 - 公司以"基础客户营销"为切入点,联合加油站、教育机构、食品商户等开展异业联盟活动,构建"银商联盟、合作共赢"的外拓营销新模式 [1] - 通过基础客户营销走访,新增聚合支付3户、银行卡20余张、异业联盟企业对公户2户,沉淀资金50余万元 [1] 网格化营销与客户需求挖掘 - 公司全面开展"进社区、进集市、进企业"网格化营销工作,积极挖掘并达成异业联盟商户合作 [2] - 采用整合资源、优中选优、以点带面的营销思路,推进银联码收单、特约商户维护、整村授信、社保卡推广等业务 [2] - 充分发挥品牌、服务、人缘、地缘及网点优势,结合商户产品优势深入挖掘客户需求,提升获客能力与客户黏性 [2] 线上渠道与资源互换 - 公司利用微信群、朋友圈等线上渠道推动业务与商户产品融合发展,降低运营成本与信息资源浪费 [3] - 在商家宣传材料中加入聚合支付、手机银行等个人金融产品服务的优惠内容 [3] - 通过网格化营销深度挖掘个人金融业务资源,形成吸收存款与获取客户资源的良性循环 [3] 普惠金融与双赢平台 - 公司印制异业联盟优惠券,策划银行与商户优惠活动,并融入金融知识交流话题 [4] - 推广"银行+餐饮、百货、加油站等"特色异业联盟平台,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 [4] - 依靠整村授信、聚合支付、信e贷等产品实现从"单一服务"到"一站式服务"的转变,提高商户依赖度与资金留存率 [4]
中原粮仓“上新”多元支付
金融时报· 2025-07-01 12:59
移动支付在夏粮收购中的应用 - 中国人民银行周口市分行指导银行机构完善"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多元支付体系,为夏粮交易提供安全便捷的资金结算通道 [1] - 全市27家银行机构为422家粮食收购企业、5615位粮商、236.62万农户提供支付结算服务,共计233.57万笔、68.21亿元 [1] - 线上渠道累计提供资金结算服务21.35万笔、32.67亿元,资金流转效率提升70% [2] 金融科技赋能粮食收购 - 邮储银行推出"豫粮E点通"程序,实现电子订单自动生成和支付,大幅提升效率 [2] - 银行机构提供银企直连服务,满足大型粮食收购企业内部管理需求 [2] - 推出聚合支付、手机银行实时到账等服务,满足粮食经纪人灵活结算需求 [2] 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建设 - 构建"银行+助农取款点+流动服务队"三级现金服务网 [3] - 银行网点延长营业时间1至2小时,开辟对公开户绿色通道 [3] - 助农取款服务点办理各类支付业务4.56万笔,金额4206万元 [3] - 流动服务小组提供上门服务960余次 [3] 适老化金融服务 - 为16.31万农户提供加密存单服务,涉及金额4.07亿元 [3] - 增加存折取现机具等适老化支付产品 [3] - 助农取款服务点每天接待50多位老人办理取现、兑零等业务 [3] 金融知识普及教育 - 推出"双线宣教"模式,线上防骗指南播放量突破500万次 [4] - 线下组织11支流动服务队开展225场金融宣传活动,触达9万余人次 [4] - 农商银行"智慧银行车"能现场办理15项业务,并开展反诈宣传 [4] - 农业银行"夜间金融讲堂"教授转账延迟到账等安全功能 [4]
湖北浠水:终端焕新提质效,激活市场新动能
终端建设核心策略 - 公司以"强基础、提品质、优服务"为核心推进终端建设,通过硬件升级、数字赋能、生态共建三方面措施提升传统零售终端价值 [1] 硬件升级成效 - 统一规范店招设计、橱窗陈列与店内动线,通过视觉体系增强消费吸引力 [2] - 针对乡村终端重点改善仓储环境,配备防潮货架与通风设备,某山区零售户改造后月销售额提升10% [2] - 试点"一店一策"差异化改造方案,根据不同业态特点定制硬件升级包 [2] 数字化转型成果 - 推广智能订货系统"知音通",通过销售大数据分析自动生成补货建议,订货效率提升30% [3] - 上线店铺管理系统"知音购",支持扫码盘点、会员管理等功能,使小店铺具备数据经营能力 [3] - 9233移动拜访平台自动分析客户需求并推送策略,服务效率提升20% [3] - 线上培训平台定期推送营销技巧课程,推动零售户从经验经营转向数据驱动 [3] 生态协同模式 - 联合金融机构提供烟草商贷、聚合支付等服务解决资金周转问题 [4] - 通过诚信互助小组会议邀请零售户参与品牌培育方案设计,对优秀建议给予奖励 [4] - 现代终端试点叠加代收快递、水电缴费等便民功能,转型为社区生活枢纽 [4]
两项新规加强支付外包机构备案及评价管理 确保收单外包服务自律管理可落地可操作可实施
金融时报· 2025-06-09 09:40
行业监管政策 -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管理规范》和《收单外包服务评价管理规范》,旨在加强收单外包服务自律管理,规范市场行为,防范业务风险 [1] - 两项规范作为《收单外包服务自律管理办法》配套制度,明确外包机构备案、信息登记、风险信息共享与黑名单管理等具体操作流程 [2] - 2020年以来已建立外包机构备案管理机制,2024年制定《办法》作为基本制度,对收单机构外包业务管理作出总体规定 [1] 备案管理要求 - 《备案规范》坚持"先备案后展业"原则,要求外包机构定期报送关键业务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掌握市场状况 [3] - 外包机构可选择申请备案特约商户服务、受理终端维护、特约商户引荐、支付受理标识张贴、交易信息转接服务等业务类型 [3] - 通过人工方式提供外包服务的机构不得申请交易信息转接服务备案 [3] 数据安全管理 - 交易信息转接服务机构需遵守数据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与持牌机构明确数据安全责任边界 [4] - 要求具备符合国家标准的独立业务系统,建立数据加密机制和访问权限管理机制 [4] - 需对敏感数据加密传输,实施数据全生命周期监测管理 [4] 评价体系优化 - 《评价规范》优化评分标准,从主观、客观及行业自律管理三大维度评估外包机构 [5] - 引入风险系数折算最终得分,根据风险信息类型、等级和累计情况计算 [5] - 明确30种风险行为,包括参与洗钱、欺诈、违规资金结算、伪造交易信息等 [5][6] 风险分级管理 - 按照违法违规行为性质和危害程度,将风险等级划分为三级 [6] - 建立黑名单管理标准和风险信息共享机制 [6] - 强调通过行业联合惩戒推动违法违规外包机构市场退出 [6] 未来工作重点 - 将持续推动外包机构备案管理,提升市场透明度 [6] - 督促持牌机构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合作机构信息登记和更新 [6] - 组织开展外包服务评价工作,促进市场优胜劣汰 [6]
“金融活水润消费,农行助力餐企兴”餐饮行业高端客户活动举办
中国新闻网· 2025-05-14 15:37
活动背景与目的 - 农行新疆兵团分行与新疆餐饮协会联合举办"金融活水润消费 农行助力餐企兴"高端客户活动 旨在加强金融机构与餐饮企业的深度合作 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1] - 活动融入国家"稳就业 稳经济"战略部署 通过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新疆餐饮高质量发展 [1] - 农行副行长金弈帆强调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初心 助力消费产业释放新动能 [1] 金融支持成果 - 农行近两年累计投放餐饮行业信贷资金超18亿元 支持6700家餐饮企业发展 [1] - 通过数字化服务平台为15万餐饮商户提供聚合支付 智能对账 账户管理等一站式服务 [1] 定制化服务方案 - 推出"一站式"服务方案 包括普惠贷款快速审批 优惠利率支持 私人银行客户尊享待遇及客户经理一对一专属服务 [2] - 方案致力于为企业主赋能 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 [2] 行业交流与影响 - 新疆餐饮协会会长王若冰高度评价农行支持 期望建立更紧密合作关系推动行业繁荣 [1] - 活动汇聚200余家优秀餐饮企业代表 分享行业实战经验 提供战略发展参考 [2][3] - 搭建高端交流平台 助力企业明确升级发展蓝图 [2] 未来合作方向 - 农行承诺以更开放姿态 高效响应和温暖陪伴支持餐饮行业发展 [2] - 目标推动新疆餐饮业从区域走向全国 扩大"新疆味道"品牌影响力 [2]
研判2025!中国聚合支付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企业积极下沉市场,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30 09:20
文章核心观点 移动支付普及,企业采用多种支付方式并存策略,聚合支付应运而生并崛起,2024年中国聚合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22.6万亿元,同比上涨14.1%,行业发展受第三方支付、网络支付用户规模等因素推动,未来有下沉市场、拓展海外、技术创新等趋势,竞争也将更激烈 [1][13] 聚合支付行业相关概述 - 聚合支付也称“融合支付”,整合多种支付服务,为商户减少成本、提高效率并收取增值收益 [2] - 我国市场上聚合支付分线上和线下两种,原理是整合支付平台,线上服务电商和在线商户,线下服务实体店和线下商户 [3] - 聚合支付发展经历起步期(2014 - 2015年)、规模爆发加速期(2016 - 2017年)、合规发展期(2017年下半年至今) [5] 聚合支付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技术、支付服务、硬件设备供应商,分别负责技术系统、支付方式接入整合、支付终端设备 [7] - 下游面向商家和消费者,商家接入可简化流程、降成本、提效率,消费者可享便捷安全支付体验 [7] 聚合支付行业发展现状 - 移动支付普及,企业采用多支付方式策略,聚合支付“一码多付”模式降低商家成本、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1][13] - 2024年中国聚合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22.6万亿元,同比上涨14.1% [1][13] - 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为聚合支付提供空间,2016 - 2021年交易金额上涨,2022年后维持在300万亿元以上 [8] - 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10.29亿人,同比增加0.75亿人,推动聚合支付发展 [11] 聚合支付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激烈,相关企业有拉卡拉、武汉利楚、上海收钱吧等 [15] - 拉卡拉业务分数字支付和科技服务,2024年上半年支付业务营收26.34亿元,同比增长3.67% [17] - 武汉利楚有“扫呗”“赋佳”“有域”3大产品体系,为商户提供数字化服务 [19] - 上海收钱吧为数字化门店综合服务商,服务覆盖中国境内所有城市,累计服务人次300亿,为近600万实体商家服务 [17] - 上海简米聚焦金融科技,为企业提供聚合支付等解决方案 [17] - 长沙卡友提供金融外包和软件开发服务,获支付清算协会外包服务机构备案和聚合支付技术服务牌照 [17] 聚合支付行业发展趋势 - 目标城市及用户下沉,从一二线向三四线及以下城市、从沿海向内陆拓展 [21] - 海外市场成拓展点,企业参与国际化合作竞争,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和维护金融安全 [22] - 技术创新推动发展,引入物联网、生物识别技术提升支付体验和安全性 [23] -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可能整合或并购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