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芯片
搜索文档
Neuralink患者计划植入第二个芯片以恢复腿部活动能力
第一财经· 2025-11-21 13:23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马斯克在社交平台分享消息称,其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的首位人类受试者诺兰·阿博正计划进行 第二次植入,有望恢复腿部活动能力。 ...
触摸“十五五”产业脉搏丨思维现实加速“链接” 脑机接口迈入产业化快车道
新华社· 2025-11-21 08:53
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 《经济参考报》11月21日刊发文章《触摸"十五五"产业脉搏丨思维现实加 速"链接" 脑机接口迈入产业化快车道》。文章称,在资本市场上,脑机接口正成为投资者的关注焦 点。不仅相关板块今年以来最高涨幅超过60%,创投方面的相关投资额也实现大幅度增长。资本热捧背 后,是脑机接口技术研发的全链条推进,应用案例的持续涌现,以及产业链的加速完善。 "十五五"期间,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合力推动下,脑机接口这一连接思维与现实的人机交互 关键技术,有望撬动百亿级产业规模,为医疗、消费等领域带来深刻变革。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刘志远表示,该研究首次提出脑机接口"动态电极"新范式,打破 植入式电极的"静态"传统。 先进院的突破是我国脑机接口发展的生动体现,今年以来,我国脑机接口技术不仅在底层技术上有所突 破,临床应用探索也持续推进,首次案例正在涌现。 不久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完成全国产自主研发脑机接口芯片"汉产"首例临床植入 手术,成功采集到了患者大脑中感觉运动区域的神经信号。 术后经过一个多月的系统训练,患者原本无法活动的大拇指功能明显改善,并能完成抓握水瓶、将瓶 ...
A股晚间热点 | 外资又来唱多!中国股市有望进一步上涨
智通财经网· 2025-11-17 22:32
1、外资又来唱多 大摩展望2026年:中国股市有望进一步上涨 重要程度:★★★★★ 中国股市今年以来的表现在全球范围内名列前茅。摩根士丹利最新预测,中国股市2026年有望进一步上 涨,延续今年的强劲涨势。 以王滢为首的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团队在周末的一份报告中指出,MSCI中国指数到明年年底可能收于90 点,较当前水平上涨逾3%。 摩根士丹利表示,其对恒生指数的年终目标为27500点,对沪深300指数的年终目标为4840点,分别较当前 水平高出约4%和5%。 3、小鹏汽车Q3营收203.8亿元,净亏损3.8亿元 重要程度:★★★★ 小鹏汽车发布财报,2025年第三季度小鹏汽车总营收为203.8亿元,同比增长101.8%,环比增长11.5%,创 下单季度历史新高;净亏损为3.8亿元,2024年同期为18.1亿元,上季度为4.8亿元。 点评:就这份"成绩单"来看,营收、毛利率、交付量、研发投入、现金储备、Q4交付指引均创历史新高! 那怎么消息一发布,美股股价盘前还跌了呢? 4、外交部:G20期间 李强总理没有会见日方领导人的安排 重要程度:★★★ 点评:外资又来唱多了,不过也不难理解。A股市场不管是从历史估值、PE和 ...
全程仅需一次静脉注射,微型脑机接口新技术展现应用前景
第一财经· 2025-11-13 20:50
技术突破 -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研发了一种比头发丝更细的脑机接口芯片,采用全新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制成[1] - 该技术利用“点击化学”将微型设备粘附在免疫细胞表面,通过静脉注射注入体内,免疫细胞可自动导航至大脑炎症部位,实现非侵入式植入[2] - 该技术首次在活体动物中完成完整的体内实验验证,目前处于基础研究向应用转化的早期阶段[1] 技术优势 - 与传统需开颅的侵入式脑机接口植入手术相比,新技术无需开颅,仅需一次静脉注射即可将设备精准递送至大脑病灶[1] - 现有的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如经颅磁刺激缺乏足够精准度,而现有血管内电极无法精确到达大部分脑区,新技术有望解决精准度问题[1] 应用前景 - 该脑机接口技术有望用于帕金森、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为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开辟新前景[1] - 资助方天桥脑科学研究院表示,未来治疗某些脑部疾病有望像注射疫苗一样简单,通过静脉注射实现精准治疗[2] - 脑机接口技术拥有让盲人看见、让失语者说话的潜力,未来有望惠及瘫痪、失语、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甚至帮助失去意识的人苏醒[3] 行业发展 - 中国首个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上海阶梯医疗的“植入式无线脑机接口系统”进入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创新绿色通道)[2] - 业内人士认为这标志着中国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正式打通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注册审批快车道,产业发展将进入加速期[3] 跨学科合作 - 脑机接口发展离不开材料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医学等多学科合作[3]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自主研发脑功能定位导航系统,将开颅后寻找脑机接口植入位点的时间从几小时压缩到3分钟,并牵头成立“iBRAIN侵入式脑电数据联盟”[3]
马斯克Neuralink新进展!渐冻症患者通过意念操控机械臂进食【附脑机接口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10-15 16:44
技术突破与临床进展 - Neuralink的脑机接口芯片使一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成功通过意念控制机械臂完成自助喝水[1] - 脑机接口技术通过解码大脑电信号实现意念与外部设备的直接交互[3] - 复旦大学专家指出双向脑机接口技术可治疗癫痫、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并实现运动功能康复[9] 政策支持与行业环境 - 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将脑科学列为国家重点前沿科技项目[3] - 国家医保局为脑机接口新技术价格单独立项设立侵入式脑机接口植入费等价格项目使医疗收费有规可依[8] - 中国脑机接口行业进入政策-技术-产业三浪叠加的加速落地期[8] 市场应用与产业格局 - 医疗健康是脑机接口产业应用研究主要下游方向全国56%从事该领域的企业专注于医疗[3] - 上海瑞金医院开展脑机接口治疗帕金森病临床试验北京天坛医院探索抑郁症神经调控治疗[3] - 中国以55.62%的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球脑机接口领域第一远超美国的402项[6]
马斯克 Neuralink 新里程碑:12人植入,累计使用时长超1.5万小时
搜狐财经· 2025-09-10 14:16
公司技术进展 - 全球12名患者使用Neuralink脑部植入设备 总使用时间累计超过2000天 合计使用时长15335小时 标志着人类长期使用脑机接口的重要里程碑[3] - 首位公开受试者诺兰德·阿巴夫在植入后重新开始玩电子游戏并学习语言 技术帮助其弥补过去八年因瘫痪无法活动的遗憾[3] - 公司于8月27日和9月8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健康网络医院完成首次海外手术 属于为期四年的临床试验 验证四肢瘫痪患者通过脑机接口意念控制电子设备的可行性[3] 全球业务扩张 - 除加拿大外 公司在英国开展GB-PRIME临床研究 已获英国监管机构批准 评估瘫痪患者利用植入设备与数字世界互动的能力[4] - 国际研究推进显示公司正加速全球布局 扩大技术验证范围[4] - 自2023年获美国FDA批准开展人体试验以来 公司持续扩大试验规模[4] 技术发展愿景 - 马斯克在2020年提出希望将脑机接口设备及手术成本降至数千美元 以使更多患者受益[4] - 公司专注于研发脑机接口技术 将微型芯片植入人脑用于治疗失明 精神疾病等多种神经系统问题[3]
中泰证券:政策与技术共振下 脑机接口迎来产业加速发展期
智通财经· 2025-08-21 14:40
行业现状与投资风格 - 脑机接口行业处于商业化起步阶段 当前市场以主题投资风格为主 [1] 政策支持维度 - 资金层面:全球主要国家投入数十亿美元支持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 美国BRAIN计划和欧盟人脑计划持续加码 中国逐步跟进 [1] - 规划层面:行业从十二五基础研究阶段迈入十四五产业落地阶段 工信部等七部门在2025年7月末出台专门政策推动产业成长 [1] - 支付层面:国家医保局首次设立脑机接口独立收费项目 湖北/浙江/江苏/广东等地率先落地价格标准 为临床应用奠定制度保障 [1] 技术突破环节 - 电极技术:非侵入式电极向信号质量提升及便携式发展 侵入式电极通过柔性材料及高通量提升安全性与信号质量 [2] - 芯片技术:正向高通道/低功耗/高速率发展 多款国产芯片覆盖采集/调控/无线传输环节 逐渐打破国外垄断 [2] - 算法技术:闭环BCI成为主流 实现信号采集/解码与实时反馈的闭环控制 解码准确率提升20%且效率提升百倍 [2] 应用场景与市场空间 - 医疗健康是核心应用领域 2035年全球规模有望达65亿美元 显著高于其他领域空间 [3] - 应用涵盖五大类别:肢体运动障碍诊疗/癫痫与神经发育障碍诊疗/意识与认知障碍诊疗/精神疾病/感觉缺陷诊疗 [3] 商业化路径差异 - 非侵入式因安全性高且易于普及 已有部分产品商业化 预计渗透率提升最快 康复类产品适配人群广且商业化加速 [3] - 侵入式聚焦高精度高价值领域 国内已依托柔性电极和脑电大模型在康复/语言解码取得进展 后续需重点关注临床安全性 [3] 重点关注企业 - 侵入式领域关注临床进展较快企业:爱朋医疗(300753.SZ)/高德红外(002414.SZ)/岩山科技(002195.SZ) [1] - 非侵入式领域关注商业化进展靠前企业:翔宇医疗(688626.SH)/创新医疗(002173.SZ)/诚益通(300430.SZ) [1]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七部门联合发文,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有望显著提升-20250811
上海证券· 2025-08-11 19:14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打造2至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3] - 到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 - 脑机接口技术有望加速向工业、医疗和消费领域渗透拓展,包括工业制造、医疗健康和生活消费等领域[5] 技术研发与产品 - 推动核心软硬件研究开发,开展高集成度电子封装技术研究,降低集成芯片的功耗和噪声,打造感知—计算—调节一体化的脑机接口芯片[4] - 加快突破混合范式协同控制技术,提升心理认知、情感分析和干预治疗能力[4] - 开展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解码算法研究,实现脑意图的高效精准识别[4] - 打造高性能整机产品,包括感知评估类、情绪检测类、控制交互类、安全识别类、神经调控类和感知重建类产品[4] 应用场景拓展 - 工业制造领域:赋能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运维管理,构建"生命机械一体化"的工业元宇宙,提升复杂场景作业效率[5] - 医疗健康领域: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类疾病、运动功能障碍等临床需求,创新神经调控技术,提升疾病诊疗效果[5] - 生活消费领域:增强虚拟交互体验,提升交通安全监测水平,优化体育训练和脑智力培育健康监测和管理方案[5]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爱朋医疗、创新医疗、翔宇医疗等[8]
利好!七部门最新发布
经济网· 2025-08-08 11:36
政策目标与产业愿景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1] - 目标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 [1] - 电极、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目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 关键技术发展重点 - 重点发展高通量、高速率的脑机接口采集芯片、脑信号采集芯片等关键脑机接口芯片 [1] - 企业和科研机构将获得更多资源,以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和转化落地 [1] - 加快植入式设备研发突破,同时推动非植入设备量产迭代 [3] 临床应用与转化推进 - 当前中国脑机接口技术正处于从实验室向临床规模化应用的关键转化期 [3] - 国产植入式系统已成功完成多例临床手术,并建立了全国首个脑机接口转化中心,涵盖从患者筛查、手术植入到康复训练的全流程闭环管理 [3] - 未来将通过建设中试平台、试验验证中心,解决临床试验难开展、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加速技术在医院的应用 [3]
脑机接口技术不断发展,我们准备好了吗
新华社· 2025-08-03 15:02
脑机接口技术发展现状 - 脑机接口技术在人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直接通信通道,推动人机交互方式演进并开辟脑科学研究和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新路径[1] - 德国CorTec公司研发的32通道"电极垫"可双向记录大脑神经元电活动并实施电刺激[1] - 美国"神经连接"公司采用1024微电极植入体实现与神经元直接连接,全球已有5名重度瘫痪患者通过该技术实现基础"脑控"功能[2] 临床应用案例 - 美国一名52岁中风瘫痪患者植入CorTec脑机接口芯片,尝试通过康复训练结合大脑刺激恢复神经通路功能[2] - 华盛顿大学研究证实存活神经元在外部刺激下可形成新通路,帮助大脑"重新学习"丧失功能[2] - 帕金森病患者通过神经刺激器改善运动功能的传统应用已有数十年历史[2] 技术商业化进展 - "神经连接"公司宣布将在英国开展新临床研究,测试芯片对重度瘫痪患者控制数字设备的辅助作用[2] - 可植入脑机接口与人工智能结合推动研究领域拓展,吸引科技资本持续关注[2] 伦理与法律挑战 - 脑机接口直接接触思维产生区域,引发数据所有权、设备管理权限和意志纯粹性争议[3] - 神经科学家指出大脑活动信号输出可能导致思想、情感等隐私信息被全面获取[3] - 法学专家认为深度交互后芯片应视为人体部分,需重新界定厂商硬件/软件产权边界[3] 未来技术影响 - 情绪自动调节功能可能被动改变使用者自我认知方式[4] - 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与世界互动模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