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英伟达H20算力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剑指美芯片巨头!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启动调查 “组合拳”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21:16
英伟达反垄断调查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于9月15日公告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实施进一步调查 涉及该公司在收购迈络思科技股权案中未遵守限制性条件承诺 包括禁止强制搭售产品及歧视单独购买客户等行为[1][2] - 英伟达2026财年第二季度数据中心计算营收同比增长50%至338亿美元 但环比下降1% 主要因H20芯片销售收入减少40亿美元 公司原计划出货价值20亿至50亿美元的H20芯片但后续要求部分供应商暂停生产[3] - 美国议员要求对华出口先进芯片配备追踪定位功能 国家网信办于7月31日约谈英伟达要求就H20芯片安全漏洞问题提交证明材料[3] 美国模拟芯片反倾销调查 - 中国商务部于9月13日对原产于美国的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 申请方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指控德州仪器 ADI 博通 安森美存在倾销行为 对华出口倾销幅度高达300%以上[4] - 申请调查产品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达41% 进口数量持续上升 2022年至2024年合计进口量分别为11.59亿颗 12.99亿颗和15.9亿颗[4] -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 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汽车工业协会及通信企业协会均表态支持商务部调查 强调维护公平贸易环境[5] 国产模拟芯片行业表现 - A股模拟芯片板块指数于9月15日上涨4.12% 圣邦股份和上海贝岭涨停 纳芯微上涨近11% 思瑞浦接近涨停[7] - 2024年上半年A股半导体行业营业收入达3212亿元 归母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增长约30% 其中模拟芯片上市公司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约4倍[7] - 34家模拟芯片上市公司中约60%第二季度盈利同比上涨 臻镭科技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倍 敏芯股份第二季度盈利环比增长6.84倍[7] 中国模拟芯片市场前景 - 中国模拟芯片市场规模将从2016年1994.9亿元增长至2025年3339.5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5.89%[9] - 国产模拟集成电路自给率较低 但本土厂商通过研发投入在汽车 工业 通讯等新兴领域寻求市场空间[8] - AI产业发展推动电源管理芯片需求 数据中心对电力供应和热管理要求提升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应用加速芯片能效提升[9]
美被曝偷装追踪器防止AI芯片转运到中国
证券时报· 2025-08-15 10:27
美国政府追踪AI芯片产品 - 美国政府在部分含AI芯片的科技产品货运中植入秘密追踪器 试图监控可能转运至中国的相关产品 [1] - 追踪器安装可能仅需行政部门批准 戴尔、超微等服务器销售商或已知情但未回应媒体询问 [2] 芯片级监控技术现状 - 目前尚未对单个芯片加装追踪器 因芯片级监控需嵌入信号软件 技术复杂度高 [2] - 英伟达算力芯片被曝存在"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技术 相关功能技术已成熟 [2] 中国监管行动 - 国家网信办依据《网络安全法》等法规 约谈英伟达公司 要求其就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问题提交说明及证明材料 [2] - 行动背景为美议员曾呼吁对出口先进芯片强制配备追踪定位功能 [2] 行业参与方动态 - 涉及企业包括英伟达、戴尔、超微等服务器及芯片供应商 [2] - 行业技术焦点为AI芯片的硬件级追踪能力与网络安全风险 [2]
买来的“特供”芯片一定不安全
观察者网· 2025-08-14 11:20
国家网信办约谈英伟达及芯片后门安全事件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约谈英伟达公司 要求就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证明材料[1] - 英伟达首席安全官公开声明旗下所有GPU芯片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后门、终止开关或监控软件[1] 芯片后门分类及案例 - 国家安全部将后门分为三类:恶意自带、后期破解、暗中植入[2] - 恶意自带案例:某品牌智能手机芯片级后门可在用户不知情时开启摄像头并上传影像数据[2] - 后期破解案例:2024年某跨国企业服务器维护端口遭黑客利用长期窃取用户数据[2] - 暗中植入案例:2025年初某国产智能电视品牌因第三方组件被篡改导致数百万台设备面临数据泄露风险[2] - 非故意留存技术后门案例:"幽灵"和"熔断"漏洞可被西方情报部门利用作为国家级攻击工具[2] 西方IC设计公司漏洞案例 - 英特尔近10年CPU存在高危漏洞 管理引擎(ME)拥有最高权限可远程控制计算机[4] - AMD存在类似Intel ME的PSP 具有高权限可执行不受用户控制的任务[4] - 2023年英特尔CPU存在Downfall漏洞 影响第6代至第11代酷睿及第1代至第4代至强处理器[4] - 2024年英特尔CPU先后曝出GhostRace、NativeBHI、Indirector等漏洞[5] - ARM处理器指针身份验证代码(PAC)存在硬件设计缺陷 影响所有基于ARM v8的设备[5] - 英伟达GPU存在GPUHammer漏洞 可使大模型准确率从80%降至0.02%[6] - 英伟达Triton推理服务器存在高危漏洞链 可实现远程代码执行和数据篡改[6] 芯片安全与自主研发 - 自主研发芯片可第一时间修复漏洞 基于国外技术授权设计存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困境[9] - 购买国外芯片完全处于技术黑箱 漏洞修复取决于外商态度 如英特尔对高危漏洞十年未修补[9] - ARM指令集PacMan漏洞导致基于ARM v8设计的CPU全军覆没 必须升级至ARM v9才能解决[9] 特供版芯片安全风险 - 美国议员要求英伟达在芯片植入追踪系统 以"防走私"为名行科技霸权和情报监控之实[10] - H20中国特供版芯片安全风险高于H100 只面向中国市场和研究人员 一旦后门启动仅影响中国用户[11] - 特供版芯片存在性能阉割和更严重的安全问题 类似中国特供车型的安全隐患模式[11] 市场影响与订单数据 - 英伟达H20芯片截至明年4月订单量达180亿美元 显示其在中国市场的重要地位[11]
首次披露!美国果然在搞小动作:AI芯片出货时偷偷安装追踪器
观察者网· 2025-08-13 21:22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据路透社8月13日报道,两名知情人士近日首次披露,美国政府已在出口的人 工智能(AI)芯片等货物中秘密安装追踪器,以检测这些货物是否被运送到受美国出口限制的目的 地。知情人士称,这一举措旨在针对中国,追踪器有助于特朗普政府对违反出口管制者立案。 近年来,美国不断扩大对芯片等设备的出口管制,试图打压中国技术发展。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此前 表示,美方滥用出口管制,对中国进行遏制打压,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损害中国企业 正当权益,危害中国发展利益。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将采取坚决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报道称,追踪器是美国执法部门使用了数十年的一种调查工具,此前用于追踪飞机部件等受出口限制的 产品。一名消息人士表示,最近几年,美国开始使用追踪器打击半导体的"非法运输"。 另有五名积极参与AI服务器供应链的人士表示,他们了解到,戴尔和超微等制造商发出的服务器货物 中安装了追踪器,这些服务器包含英伟达和AMD的芯片。知情人士称,追踪器通常隐藏在服务器货物 的包装中,但不清楚谁参与了安装,也不清楚是在运输路线的哪个环节安装的。 路透社指出,秘密安装追踪器的行为表明,美国政府正竭力限制对中国 ...
美国果然在搞小动作:AI芯片出货时偷装追踪器
观察者网· 2025-08-13 20:40
美国政府秘密安装芯片追踪器 - 美国政府在出口人工智能芯片等货物中秘密安装追踪器以检测是否运往受限制目的地 旨在针对中国并协助对违反出口管制者立案 [1] - 追踪器是美国执法部门使用数十年的调查工具 近年用于打击半导体非法运输 通常隐藏在服务器货物包装中 [1] - 2024年一批配备英伟达芯片的戴尔服务器货物中 包装箱安装大型追踪器 包装内及服务器内部安装更小更隐蔽设备 部分大型追踪器尺寸与智能手机相当 [2] 追踪器安装与执法程序 - 美国出口执法人员有时获得行政批准后安装追踪器 其他时间向法官申请授权许可 使追踪信息更容易作为刑事案件证据 [2] - 若非调查对象企业可能被告知并同意安装 但美国政府也可在企业不知情情况下安装追踪器 [2] - 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参与此类行动 国土安全调查局和联邦调查局也可能参与 后两家机构拒绝置评 商务部未回应 [4] 企业回应与行业影响 - 超微声明不披露安全操作政策 拒绝评论政府追踪行动 戴尔表示不知情政府放置追踪器举措 英伟达拒绝置评 AMD未回应 [5] - 美国从2022年开始限制英伟达和AMD等制造商向中国销售先进芯片 秘密安装追踪器表明政府正竭力限制对华先进芯片出口 [5] - 白宫和国会参众两院正提议要求美国芯片公司加入位置验证技术 防止先进芯片运往受限制国家 [5] 芯片安全与监管动态 - 英伟达算力芯片被曝存在严重安全问题 专家透露其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技术已成熟 公司发言人否认芯片存在后门 [5] - 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7月31日约谈英伟达 要求对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证明材料 [5] - 中国商务部表示美方滥用出口管制违反国际法 损害中国企业权益 中方将采取坚决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6]
计算机2025年8月研究观点:国常会通过“人工智能十”政策,AI应用迎顶层驱动-20250807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07 14:16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计算机板块"增持"评级 [4] - 重点标的包括金蝶国际、金山办公、合合信息、赛意信息、新大陆、通行宝、安恒信息、瑞纳智能 [4] - 相关标的包括日联科技、汉得信息 [4] 核心观点 - 过去一个月人工智能政策密集出台,加速AI产业发展 [1][4] - 上海新政推出10亿元专项补贴券,直击AI应用落地难的产业痛点 [1][4] - 国务院审议通过"人工智能+"行动,深入AI产业发展 [1][4]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芯片安全问题约谈英伟达,凸显供应链安全重要性 [1][4] 政策支持 - 上海市推出总额10亿元的专项补贴券,包括6亿元算力券、3亿元模型券和1亿元语料券 [4][11] - 算力券对租用智能算力的主体给予市级最高30%租金补贴,市区协同可实现最多1年、最高100%补贴 [4] - 模型券对调用第三方大模型API或私有化部署的主体补贴最高500万元 [4] - 语料券对高质量语料采购给予最高30%、500万元的采购补贴 [4] - 国务院"人工智能+"政策围绕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创新生态、安全水平三要素推进AI产业发展 [4][12] - 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率先开放真实业务场景,拉动算力、模型与垂直应用需求 [4] - 强化算力、算法和数据供给,构建开源开放生态体系 [4] - 提升安全能力水平,催生模型监管与隐私计算等新赛道 [4] 供应链安全 - 英伟达H20算力芯片被曝光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约谈英伟达 [4][13] - 事件凸显我国在关键芯片领域对安全风险的零容忍态度 [4] - 芯片供应链安全与技术自主可控成为保障产业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 [4] 重点公司财务数据 - 金蝶国际:2025E EPS 0.03元,PE 599.33 [5] - 金山办公:2025E EPS 4.23元,PE 72.67 [5] - 合合信息:2025E EPS 4.86元,PE 39.29 [5] - 赛意信息:2025E EPS 0.54元,PE 59.67 [5] - 新大陆:2025E EPS 1.30元,PE 22.77 [5] - 通行宝:2025E EPS 0.58元,PE 30.22 [5] - 安恒信息:2025E EPS 0.82元,PE 76.71 [5] - 瑞纳智能:2025E EPS 1.19元,PE 21.63 [5]
周鸿祎:英伟达芯片是否有“后门”技术上很难判断 关键看是否有意引入漏洞
新浪财经· 2025-08-06 19:25
英伟达芯片安全争议 - 英伟达H20算力芯片因潜在安全风险被约谈 技术上难以判断是否存在后门 硬件需依赖驱动软件运行 而软件体系本身存在不可避免的漏洞 [2] - 有意引入的漏洞称为后门 无意引入的漏洞称为漏洞 美国政府对英伟达提出要求 导致中国对芯片安全性产生合理怀疑 [2] - 中国占英伟达市场份额很大 公司主观上无意识在软件中植入后门 建议通过第三方安全公司进行安全审计以化解风险 [2] 行业安全技术挑战 - 硬件驱动软件是芯片运行的必要条件 软件漏洞在技术层面无法完全避免 这构成基础性安全挑战 [2] - 安全风险判断需区分恶意后门与无意漏洞 需结合技术分析与意图评估 复杂性较高 [2]
英伟达发文:NVIDIA芯片不存在后门、终止开关和监控软件
经济观察报· 2025-08-06 13:52
从业10余年,2012年加入《经济观察报》,不敢妄言新闻理想,但求专注、专业。 该文称,NVIDIA GPU 是现代计算的核心,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金融、科学研究、自动驾驶系统 和 AI 基础设施等行业。为了降低误用风险,一些专家和政策制定者提出需要在硬件中设置"终止开 关"或内置控件,以便在用户不知情和未经同意的情况下远程禁用 GPU。NVIDIA GPU 不存在也不应该 设置终止开关和后门。 文章称,30 多年前,NVIDIA 开始设计处理器,将后门和终止开关嵌入到芯片有可能为黑客和敌对势 力提供可乘之机,这将会破坏全球数字基础设施和业界对领先技术的信任。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既定法律 对此也有明确规定,要求公司修正漏洞,而不是制造漏洞。 英伟达文章还表示,不存在所谓"好"的秘密后门,只有必须被彻底消除的危险漏洞。产品安全性必须始 终以正确的方式实现:通过严格的内部测试和独立验证,并完全遵守全球网络安全标准。 据网信中国7月底发布,近日,英伟达算力芯片被曝出存在严重安全问题。此前,美议员呼吁要求美出 口的先进芯片必须配备"追踪定位"功能。美人工智能领域专家透露,英伟达算力芯片"追踪定位""远程 关闭"技术已成 ...
被约谈后,英伟达回应芯片“后门”
国芯网· 2025-08-04 20:10
英伟达算力芯片安全事件 - 英伟达H20算力芯片被曝存在严重安全问题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约谈英伟达公司 要求其对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证明材料 [1] - 英伟达发言人声明芯片中没有"后门" 否认存在远程访问或控制功能 [3] - 美议员曾呼吁要求出口先进芯片配备"追踪定位"功能 专家透露英伟达芯片相关技术已成熟 [3] 行业动态 - 美人工智能领域专家透露英伟达算力芯片已具备"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技术 [3]
芯片股走强,自主可控重要性凸显!海光信息涨超3%,电子ETF(515260)成份股迎“喜报潮”!
新浪基金· 2025-08-04 19:53
半导体行业表现 - 8月4日半导体行业领涨电子板块,电子50指数前10大成份股中半导体个股占7席,海光信息涨超3%,紫光国微、澜起科技、中芯国际涨超2%,消费电子龙头传音控股涨逾7% [1] - 电子ETF(515260)跟踪电子50指数,收涨0.31%,覆盖半导体、消费电子、AI芯片、汽车电子等热门产业,重仓股包括立讯精密、中芯国际、海光信息等 [6] 国产替代加速 - 国家网信办约谈英伟达H20算力芯片事件凸显国产芯片供应链安全需求,长期推动中国AI产业构建自主可控体系 [3] - 华为昇腾、寒武纪等国产AI算力芯片有望加速国产化进程,行业确定性增长主线明确 [4] 电子板块业绩 - 电子板块17家披露2025年中报业绩预告的公司中16家盈利,15家净利润同比正增长,6家翻倍增长,士兰微归母净利最高预增1203%,闻泰科技预增317% [4] - 半导体板块国产替代加速,消费电子受益AI赋能,PCB因全球AI基建加速业绩或持续高增,光学光电子板块供需有望改善 [5] 成分股数据 - 电子50指数涨幅居前个股包括传音控股(7.33%)、海光信息(3.51%)、紫光国微(2.58%)、澜起科技(2.40%)、中芯国际(2.02%) [1] - 中微公司总市值1226亿,中科曙光1015亿,澜起科技963亿,显示半导体设备及设计领域头部公司市值规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