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香瓜
icon
搜索文档
辽北粮仓披金裳 铁岭今秋庆丰收
人民日报· 2025-11-18 10:54
文章核心观点 - 铁岭市通过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现秋粮丰产丰收 产量稳、品质优 [3] - 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业科技应用是推动主粮产区稳产高产的关键举措 [4][5][6] - 通过订单农业 线上销售和政策支持等多元举措保障农民增收 让种粮有奔头 [8] - 计划在“十五五”期间深化惠农政策 建设现代农业服务中心 以持续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9] 藏粮于地:高标准农田建设 - 推动低洼地改造 累计将5400亩易涝旱田转为水田 实现耕地集中连片机械化作业 人力成本降低30%以上 [4] - 已建成高标准农田超500万亩 推动主粮稳产高产 2025年水稻机收率达99%以上 玉米 水稻亩产较近5年平均提升10%—15% [5] - 铁岭县双井子镇2025年水稻种植面积达51万亩 亩产1300斤 较2024年增产300斤 总产量突破6600万斤创近年新高 [5] - 探索“一地两收”模式提升耕地效益 如香瓜套种白菜使每亩收益比单种白菜提高2000元 [5] 藏粮于技:科技赋能农业 - “风干仓+立体仓+‘主体赋能’技术服务”农户储粮技术模式入选全国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典型案例 总成绩位列全国第二 [6] - 推广机械化育苗“流水线” 建立病虫害监测预警机制 并推广有机肥料与生物防治技术以支撑高产 [6] - 铁岭县双井子镇永收村金利家庭农场使用北斗导航大型收割机 2000亩“稻花香2号”水稻亩产比2024年增产300斤 [6] - 粮食科学研究所组织技术人员上门指导 累计面对面培训农户超200人次 推动科学储粮技术覆盖率提升 [7] 惠民增收与政策支持 - 推行“企业+农户”订单模式 开原市依托大米深加工企业带动200余户农户增收 [8] - 支持家庭农场拓展线上渠道 如铁岭县缘聚家庭农场通过直播展示种植过程 收获季线上订单持续攀升 [8] - “十四五”时期累计发放低保 特困供养资金3334亿元 并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 [8] - 2025年春粮收购期间严格执行“标准上榜 价格上墙 样品上台” 让农民卖“明白粮”“放心粮” [8] “十五五”展望与发展规划 - 计划探索建立动态补贴机制 让种粮收益与市场 政策形成良性联动 [9] - 依托数字农业平台实现补贴发放 收购流程全程可追溯 提升政策透明度与执行效率 [9] - 计划建设区域性现代农业服务中心 整合农机共享 技术培训 金融支持等资源为农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9]
辽北粮仓披金裳 铁岭今秋庆丰收 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助力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
人民日报· 2025-11-18 06:02
不仅如此,铁岭市还探索"一地两收"模式提升耕地效益。开原市庆云堡镇引进鲜食玉米和西兰花,提高 土地使用率;铁岭县双井子镇范家村实施"香瓜套种白菜",先种一茬香瓜养地,再种白菜增收,每亩收 益比单种白菜提高2000元;昌图县老城镇胜利村实施"冬小麦套种大豆",先种一茬冬小麦,再种大豆, 实现护土、增收双赢。 藏粮于技:科技赋能解答"种好收满"课题 今年10月,铁岭市粮食科学研究所在铁岭市发展改革委的指导下,创新实践的"风干仓+立体仓+'主体赋 能'技术服务"农户储粮技术模式,从全国110个案例中脱颖而出,入选"全国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典型案 例",总成绩位列全国第二。这一模式针对辽北"地趴粮"易霉变问题,通过农户参与式研发及实践,让 科学储粮技术走进寻常农家,与同期"地趴粮"相比,有效帮助农户增收。 科技的力量,还体现在从种到收的全链条。在铁岭县双井子镇永收村金利家庭农场,5台搭载北斗导航 的大型收割机助力颗粒归仓,2000亩"稻花香2号"水稻亩产比2024年增产300斤。丰收的背后,是双井子 镇对农业产业的精耕细作。双井子镇依托铁岭县水稻产业联合党委,成立水稻产业发展联合社,吸纳多 家合作社与种植大户抱团发展,通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中国最美林场”转型记:林下空间里的“桃花源”
中国新闻网· 2025-09-02 07:25
公司转型与业务发展 - 牙克石林场施业区面积达360万亩,林业经营面积244万亩,累计造林31万亩,造林保存率达90%以上[2] - 林场转型发展林下经济,生态产业园产值107万元,食用菌基地年产黑木耳超万斤[3] - 产业园培育2万余袋白木耳、20万袋黑木耳、设定1200平方米培育基地培植松茸,并引进金木耳品种[3] - 林场设置采摘区、餐饮区、休闲区、动物观赏区、水上乐园等,打造农旅生态圈,每年接待3万余名游客[4] 产业园区运营与种植业务 - 生态产业园种植特色瓜果包括香瓜、哈密瓜、黑加仑,以及珍稀食用菌如金木耳、白木耳、松茸[2][3] - 园区内种植10万株花卉,形成观光景点,吸引游客漫步拍照[4] - 大棚种植技术应用广泛,例如吊网西瓜种植,员工需掌握打岔、去尖等专业种植技术[3] 人力资源与员工发展 - 产业园带动24人就业,员工包括"林三代"如李晓龙和宋思琪,后者从排斥到成为种植专家[3] - 护林员职能扩展,从生态保护者转型为旅游推荐官和森林向导,利用地形及动植物知识服务游客[6] - 员工通过技术学习获得成就感,例如宋思琪经历6年成长成为园区半个专家[3]
金融“甘霖”润瓜田
金融时报· 2025-08-12 10:34
行业概况 - 黑龙江省宁安市香瓜种植面积达1.1万亩 亩产量超4000公斤 年产值超1亿元[1] - 当地种植甜宝 金泽 豫甜等20余个优质品种 香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重要产业[1] - 宁安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昼夜温差大且土壤肥沃 为香瓜生长提供理想环境[1] 金融支持措施 - 中国人民银行牡丹江市分行联合农业农村局制定《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方案》 实时掌握经营主体融资需求[2] - 构建上门走访摸底 精准对接需求 专人跟进帮扶的服务模式 定制专属融资方案[2] - 引导信贷资源向特色农业倾斜 覆盖种植养殖和加工流通全产业链[2] - 鼓励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 推广助农支付服务[2] 信贷产品创新 - 农行宁安市支行推出惠农e贷特色产业贷 执行优惠利率 支持按生产周期还款 最快3天放款[3] - 邮储银行推出农贷通 支持多种担保模式 信用贷款最高50万元 抵押类额度达1000万元[3] - 宁安市农信联社推出诚信易贷 无需抵押物 额度灵活且支持随借随还[3] 资金投放成效 - 截至6月末宁安市涉农贷款余额65.22亿元 同比增长12.71%[2] - 金融资源向香瓜全产业链汇聚 涵盖种植 采摘 加工 销售等环节[1] - 通过专项贷款额度增加 为产业发展注入稳定资金[1] 典型案例 - 种植大户李红梅获得农行50万元惠农e贷 用于瓜田扩建和优质种子采购[2] - 贷款支持使其扩大种植面积并引进网纹瓜等高端品种[2] - 金融机构下乡调研精准对接需求 破解农户融资难题[2][3]
明日立秋,一组海报感受悄然萌动的秋意
央视新闻· 2025-08-06 17:02
立秋节气传统习俗 - 立秋节气于8月7日到来 标志着夏末秋初的过渡 晨露和晚风中已显现凉意[1] - 立秋分为三候 一候凉风至 二候白露生 三候寒蝉鸣[4][5] - 立秋时人们通过吃西瓜或香瓜"咬秋" 寓意消除暑气并迎接丰收[7][8] 立秋饮食文化 - "贴秋膘"习俗通过加强营养补充夏季消耗的体能 并为冬季积蓄能量 强调饮食均衡与合理营养结构[9][10] - 立秋饮食主张多酸少辛 减少葱姜等辛味食品及辛辣油炸食品 推荐苹果葡萄柚子柠檬等酸味水果以收敛肺气防秋燥[18] 立秋农俗与健康习俗 - 部分地区延续"晒秋"传统农俗 展现丰收喜悦 这一习俗已沿袭数百年[13] - "秋冻"健康理念建议秋季气温初降时不宜过早过多添衣 以提高人体季节适应性和免疫力[15][16] 立秋运动相关 - 早秋时节适合开展运动锻炼 今年立秋恰逢成都世运会开幕[20] - 立秋运动锻炼有助于在人生赛场上取得成就[20]
“兵支书”的直播间
新华社· 2025-08-01 17:30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搭建乡村助农直播间并创新直播形式 通过让村民直接参与直播销售农副产品[1] - 公司销售产品包括土鸡蛋 麻鸭 大鹅 香瓜 南瓜等当地特色农副产品[1] - 公司核心目标是帮助村民销售富余农产品并借助直播人气发展乡村特色产业[1] 管理层背景 - 公司管理层为32岁退役军人 2014年退役后返乡创业并进入村委会任职党支部副书记[1] - 管理层具有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背景支持[2]
北京“菜篮子”货足价稳
北京晚报· 2025-07-30 15:29
农产品供应情况 - 新发地市场蔬菜供应充足 7月28日上市量达1.94万吨 价格稳定在2.65元/公斤 [1][2] - 西瓜类水果供应充足 单日西瓜上市量超过2000吨 [2] - 市场启动应急预案 提前组织货源并做好防汛准备 保障"量足价稳质优"的供应目标 [2] 价格波动分析 - 受内蒙古中东部和河北北部强降雨影响 大白菜/圆白菜/团生菜/莴笋/菠菜等品种价格上涨 [2] - 蒿子秆因张家口沽源基地大棚被淹 价格短期上涨但预计一周后随新批次上市将回落 [1] - 韭菜/西兰花/黄瓜等品种因其他产区种植面积扩大 供应量增加导致价格下降 [2] 供应链应对措施 - 商户积极组织跨区域调货 宁夏银川香芹在降雨间隙抓紧装车运输进京 [1] - 高温湿热天气下采用泡沫箱等特殊包装保障叶菜品质 [1] - 受灾基地采取多基地联合装车方式维持供应 如蒿子秆同时调用沽源和张北基地货源 [1] 市场数据对比 - 7月27日蔬菜上市量1.92万吨 加权均价2.64元/公斤 [2] - 7月28日上市量环比增加200吨至1.94万吨 均价微涨0.01元至2.65元/公斤 [2] - 整体供应量与降雨前持平 价格波动控制在分位级别 [2]
盘活“巴掌地” 延长产业链 黑龙江特色种养“丰”景独好
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 同江市乐业镇曙平村香瓜种植基地配备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种植20多亩香瓜 一年收获两茬半 采收期持续3个多月 每垧地年收益7万-8万元 经济效益显著优于传统大田种植 [2] - 采用发酵大豆制成的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 施用红糖牛奶增甜技术提升香瓜甜度 产品通过直销模式供应精品超市和自营摊位 部分通过快递销往北京、海南三亚等地 [2] - 同江市通过品种改良+智慧农业发展模式推动水果产业提质增效 打造三村富特樱桃、街津口草莓、乐业镇香瓜等特色品牌 [3] 特色种植产业规模与效益 - 同江市曙平村温室大棚种植200余棵桃树 桃子亩产量达6000-8000斤 单日最高销量200多斤 采用线上订单+线下采摘销售模式 [3] - 密山市富源乡推动刺嫩芽庭院种植 采用公司+村部+农户订单模式销往全国 虎林市刺五加产业签约6个合作项目 总金额达4亿元 涵盖种苗繁育/仿野生栽植/加工制造等环节 [4] - 虎林市野生刺五加种植面积76万亩 总储量约2万吨 规划仿野生种植34万亩 年可预采总量占全国六分之一 现有16家涉刺五加企业 2024年产业产值达2.31亿元 [5]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虎林市建立3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和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通过科技+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从原材料输出向科技成果转化转型 [5] - 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企业共建刺五加科技小院 推动科研成果向产品转化 突破资源型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的局限 [4][5] - 五大连池市胜利水库矿泉鸭养殖场采用玉米/豆饼/麸子混合饲料与天然鱼虾河螺结合喂养 鸭蛋腌制后易出油 口感优良 [6] 养殖业发展与市场拓展 - 五大连池市胜利水库养殖场现存栏1000余只鸭子 日产量950枚 预计年产值40万元 已与当地超市达成销售协议 [6] - 养殖场计划明年扩大规模至3000-4000只鸭子 同步拓展线下销售至周边地区并开展线上销售 [6] - 五大连池市依托矿泉资源打造蛋鸭养殖产业 形成以点带面、全面开花的产业格局 通过品牌建设打响矿泉品牌 [6]
连日降雨致部分叶类蔬菜价格上涨,北京蔬菜供应整体未受影响
新京报· 2025-07-28 15:26
蔬菜供应情况 - 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总上市量为1.92万吨,加权平均价为2.64元/公斤,略有上浮 [1] - 降雨造成部分产地叶类蔬菜受损及采收困难,价格出现上涨,如香芹批发价从每斤2元涨到2.5元 [1] - 部分蔬菜价格保持稳定,主要是耐储存蔬菜(姜蒜、洋葱、山药、芋头)和部分鲜嫩蔬菜(小油菜、架豆、豆王) [1] 蔬菜价格波动原因 - 内蒙古中东部、河北北部蔬菜产区遭遇持续强降雨,部分蔬菜受淹减产,导致大白菜、圆白菜、团生菜、莴笋、玉米、花生、土豆、菠菜等价格快速上涨 [2] - 其他产区(如韭菜、西兰花、黄瓜)由于产能增加,价格下降 [2] - 今年降雨未形成灾害性天气,损耗明显低于去年同期,价格大幅低于去年 [2] 水果供应及价格影响 - 西瓜、哈密瓜、香瓜等供应量较大,西瓜占比最高,主要产地为内蒙古、辽宁、宁夏、新疆及河北周边 [2] - 宁夏硒砂瓜受降雨影响,部分品质下降,高品质西瓜价格上涨,同时道路中断导致运输成本增加 [2] 市场应对措施 - 新发地市场提前做好预警工作,通知商户组织货源,并做好防汛准备,疏通下水通道 [2] - 为应对三伏天气,市场增加帐篷、提供矿泉水、绿豆汤及防暑降温药品 [2] - 每天供应1000多吨冰块用于叶类菜保鲜,搭建交易大棚以提高交易效率 [2] - 针对暴雨红色预警,市场已提前做好应急准备,重点巡逻低洼地段 [3]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襄垣:香瓜上市采摘忙 “甜蜜”产业促振兴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00:13
香瓜产业现状 - 九龙村连片种植香瓜迎来丰收季,呈现热闹的夏日丰收图景 [1] - 香瓜作为当地特色产业,给村民带来可观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1] - 2025年全村香瓜种植面积达200余亩,产量预计60万斤,每亩收入近2万元 [2] 种植技术与品质 - 村民拥有20年种植经验,掌握从选种到病虫害防治的"独家秘籍" [2] - 独特土壤条件结合精细化管理,产出馥绿透亮、清甜多汁的优质香瓜 [2] - 2023年香瓜长势良好,亩产达3000多斤,较去年增产10% [2] 产业发展规划 - 九龙村将扩大种植规模、引进优良品种、升级种植技术 [2] - 计划打造地域特色香瓜品牌,强化"致富果"的产业价值 [2] - 通过科学种植持续提升香瓜品质和产量,形成特色产业示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