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级小爱
icon
搜索文档
直击WAIC2025|手机Agent竞赛升级:荣耀发布多模态感知大模型MagicGUI,从单智能体任务执行到多智能体协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6 17:47
AI手机发展趋势 - AI手机不应仅满足于翻译、文档处理等简单功能,而应结合AI"智慧"与手机便捷特性拓展更广阔应用场景[1] - 主流手机厂商共识:语音助手将从"鸡肋时代"转向具备感知、推理、决策、操作能力的"轻量级智能体"[2] - 安卓阵营AI助手实用性显著领先苹果,荣耀、vivo、小米等已实现从聊天机器人到任务型智能体的进化[6] 荣耀MagicGUI大模型技术突破 - 荣耀发布70亿参数规模MagicGUI大模型并开源,支持跨应用协同完成任务(如打车场景多步操作)[1] - 模型实现从单智能体任务执行到多智能体协同升级,可调度设计、排版、支付等专项模块完成复杂指令[7] - 采用两阶段训练范式(CPT+RFT)提升屏幕感知与泛化能力,支持根据视觉反馈动态调整操作[9] 行业技术变革 - 交互主体从App转向Agent,GUI Agent技术通过多模态视觉模型实现任务自动化(如点击、输入等)[8] - 技术挑战包括应用多样性(Google Play达168万个应用)和界面频繁变动导致的执行不确定性[8] - 对比苹果Siri功能停滞,安卓厂商已实现点咖啡、订餐厅、发红包等深度任务集成[6] 厂商竞争格局 - 荣耀YOYO智能体通过MagicGUI实现多智能体协同,显著优于单智能体的任务局限性[7] - vivo"蓝心小V"、小米"超级小爱"等竞品同样具备复杂任务执行能力,但未实现多智能体调度[2][6] - 苹果在AI功能落地进度落后,国行iPhone 15Pro/16系列仍无法使用基础AI指令[6]
小米YU7 正式上市:小米天际屏+超级小爱带来全新座舱体验,1000万 Clips辅助驾驶交付即搭载
扬子晚报网· 2025-06-27 07:17
产品发布与定价 - 公司正式发布首款豪华高性能SUV小米YU7,起售价25.35万元[1] - 新车基于行业首创四合一域控制电子电气架构,深度融合智能座舱与1000万Clips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1] - 首批车辆将于2025年7月开启交付,用户可通过官方渠道预订[1] 电子电气架构创新 - 采用四合一域控制模块,整合辅助驾驶域、座舱域、整车域和T-Box通讯模块,集成几十个功能模块[2] - 该架构降低体积和重量,实现全链路能效优化,提升续航超16公里,哨兵模式功耗降低40%[2] - 搭载第三代骁龙8移动平台(4nm工艺),车机开机快、应用启动快,OTA升级最快15分钟完成[2] - 采用双5G并行通讯网络,新增UWB钥匙,行业首发WIFI7,车载热点提速83%[3] - 通过AEC-Q104车规级测试,覆盖17类环境、280项测试场景,满足行业标准2倍以上耐久测试[3] 智能座舱升级 - 配备Xiaomi HyperVision天际屏全景显示,采用3块Mini LED屏幕,1.1米超宽观感,108PPD超视网膜级显示[5][6] - 反射率SCE<1%、透光率≤0.01%、畸变率<1%,实现零重影、烈日不透光[6] - 支持行车信息实时显示,包括时速、导航、盲区影像等,驻车时可显示沉浸式歌词氛围[8] - 引入萌宠互动功能,支持跨屏互动和转弯动态效果,提供五类信息卡片自由组合[8] - 超级小爱支持五音区语音交互,可识别全车不同位置乘客声纹特征,并行处理多路指令[10] - 车外布置8个麦克风,支持声纹和钥匙双重验证的语音控制,如"打开前备箱"[12] - 创新"走哪问哪"功能,支持对拍摄建筑进行多模态问答和圈选追问[12] - 哨兵模式可自动总结异常情况,手机超级小爱支持精准找车功能[12][13] 苹果生态整合 - 基于UWB技术实现iPhone精准车辆控制,支持自动开启前/后备箱[15] - iPhone支持桌面小部件、控制中心和Action Button远程控车,灵动岛显示车辆状态[16] - 支持苹果手机截图一键分享导航路线至车机,实现手车无缝衔接[16] - Apple Carplay可添加桌面卡片,支持杜比全景声,Apple Music无需投屏直接登陆车机[16] - Apple Watch支持独立控车,包括查看停车照片、远程车控和温度调节[16] 辅助驾驶系统 - 全系标配NVIDIA DRIVE AGX Thor计算平台,700TOPS算力,Blackwell架构支持大模型[2][18] - 硬件包含1个激光雷达(200米有效距离)、1个4D毫米波雷达(200米车/100米人识别)、11个高清摄像头和12个超声波雷达[18] - 7颗超透防眩摄像头采用ALD镀膜和COB封装工艺,减少光反射,提升逆光和夜间画质[18] - 搭载1000万Clips版本的Xiaomi HAD辅助驾驶,训练数据量比上一版本提升三倍多[20] - 优化加减速控制,减少急加速/刹车,提升绕行决策拟人化程度和路口通行效率[20] - 小米XLA大模型将于下半年重大升级,联合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开展前瞻技术预研[20]
小米AI眼镜1999元起售!雷军:眼镜+相机+耳机+小爱,就是你的随身AI入口
量子位· 2025-06-26 22:11
小米AI眼镜发布 - 小米发布AI眼镜新品 定位为"面向下一个时代的个人智能设备 随身的AI入口" [3][4] - 产品功能集成眼镜+第一人称相机+耳机+随身AI助手 支持线上线下配镜 重量40g(普通眼镜2倍) [5][6][12] - 核心AI能力由超级小爱实现 支持多模态交互/跨设备执行/个性化记忆 可完成拍照/支付/选衣等场景化指令 [22][24][26][27] 产品技术参数 - 采用骁龙AR1+低功耗处理芯片双芯方案 比竞品多一颗低功耗芯片 实现能耗优化与复杂功能平衡 [21] - 配置航空级钛合金转轴/12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4Mic+骨传导Mic等硬件 [19] - 典型续航8.6小时(竞品2倍) 充电时间45分钟(竞品75分钟) 支持Type-C边用边充 [20] 市场竞争策略 - 基础版定价1999元 直接对标Ray-Ban Meta AI眼镜(2146元) [12][14] - 突出更轻重量/更长续航/超级小爱配置等差异化优势 发布会现场直接展示对比图 [15][16] - 另推出2699元和2999元电致变色版本 拓展高端产品线 [29] 公司战略动态 - 2024年Q1营收1113亿元 同比增长47%创历史最佳财报 [31] - 宣布未来5年(2026-2030)将投入2000亿元用于核心技术研发 强化技术高端化路线 [34] - 技术布局涵盖汽车/3纳米芯片等多领域 形成"人车家全生态"协同效应 [2][33]
Q1业绩大超预期仅仅是开始,小米手里还有牌没出
搜狐财经· 2025-05-28 18:57
财务表现 - 2025年Q1总营收1113亿元,连续两个季度超千亿,同比+47.4% [1] - 经营利润131.25亿,同比+256.4% [1] - 经调整净利润107亿,首超百亿,同比+64.5% [1] - 手机×AIoT核心业务收入927亿元,同比+22.8% [1] - 互联网服务业务收入91亿元,同比+12.8%,毛利率76.9% [10] 智能手机业务 - 手机业务收入506亿元,同比+8.9% [1] - 全球出货量4180万台,市占率14.1% [5] - 国内市占率18.8%,同比提升4.7个百分点,重返第一 [5] - 中国大陆高端机出货量占比25%,4000元以上价位段市占率9.6% [6] - 小米15 Ultra首月销量同比+90% [6]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 - 收入323亿元,同比+58.7%,创历史新高 [1][6] - 大家电业务实现翻倍增长,洗衣机同比+100% [6] - AIoT连接设备数9.44亿,同比+20.1% [6][11] - 空调/冰箱/洗衣机出货量均创历史新高 [6]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 收入186亿元,交付新车75869台 [2][8] - 营收超小鹏(158亿),接近赛力斯(191.47亿) [2] - 截至5月21日累计交付超25.8万台 [8] - 4月SU7系列交付超2.8万台,20万以上价位销量冠军 [8] - 2025年目标交付35万台,含SU7 Ultra和SUV车型YU7 [8] 芯片与研发投入 - 发布自研3nm旗舰SoC芯片玄戒O1,全球第四家具备3nm设计能力 [3][8][16] - 累计研发投入超135亿,团队超2500人 [3] - 2025年Q1研发投入67亿,同比+30.1% [17] - 未来五年计划投入2000亿研发费用 [8][17] - 研发人员总数21731人,全球专利超4.3万件 [17] 生态与战略布局 - 全球月活跃用户7.19亿,同比+9.2% [10] - 中国大陆月活1.81亿,同比+12.9% [10] - 平板业务出货量全球前三,同比+56% [7] - TWS产品全球第二,腕带设备全球第一 [7] - 开源推理大模型XiaomiMiMo-7B,能力超越OpenAI o1-mini [12][13] - 计划10年建成20家世界级智能工厂 [13]
DeepSeek出圈,AI模型开启终端侧「范式转移」
雷峰网· 2025-03-07 14:21
终端侧AI成为新UI - AI智能体将成为未来唯一与终端用户交互的UI,取代传统App直接交互模式[1][12] - 用户指令由AI智能体接收并分配至后台应用处理,实现全程"无感"操作[12] - 复杂任务推理能力提升用户体验,如模糊指令解析和多模态交互[12][15] DeepSeek推动端侧AI突破 - DeepSeek蒸馏模型使端侧部署效果翻倍,7B模型可达14B性能[2][7] - LiveBench测试显示其700亿参数蒸馏模型在推理/编程/数学等任务性能超越Llama 3[7] - 2024年75%新发布大模型参数规模降至千亿以下,小模型激增推动边缘开发[8][9] 高通硬件性能升级 - 骁龙8至尊版CPU/NPU/GPU性能提升45%/45%/40%,功耗降低40%[15] - SoC集成定制CPU/NPU/GPU子系统,实现能效与算力平衡[14] - 支持终端运行100亿参数单模态及70亿参数多模态模型[16] 软件生态协同创新 - AI软件栈优化Stable Diffusion模型,终端侧15秒完成20步图像生成[16] - AI Hub汇聚1500+企业,支持跨平台模型部署与测试[17][19] - 开发者可一次开发多端部署,覆盖手机/PC/汽车/IoT等平台[23] 多终端AI应用落地 - 智能手机:小米15"超级小爱"具备记忆管理与多模态交互能力[15] - PC:骁龙X系列平台提供45TOPS算力,支持Windows 11 AI特性[22] - 汽车:数字底盘方案通过多模态AI优化驾驶安全与体验[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