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仓

搜索文档
竞争对手转型、多多买菜爆单 社区团购还有未来吗
北京商报· 2025-07-02 21:40
行业格局变化 - 美团调整社区团购业务后,多多买菜成为赛道唯一巨头,订单量暴涨[1][5] - 多多买菜部分大仓订单分拣量从2000-3000件/天增至5000-6000件/天,分拣员月薪达8000-1万元[5] - 美团转向即时零售赛道,闪电仓数量已超3万个,计划2027年扩张至10万个[10] 运营数据变化 - 四川某团长订单量从<50单/天增至>100单/天,团长月佣金收入2000-3000元[5][6] - 多多买菜网格仓急招分拣员和司机,薪资范围1800-8000元不等[5] - 美团优选此前团长佣金稳定在15%-16%,节假日订单可达200件/天[6] 商业模式对比 - 多多买菜采取薄利多销策略,要求厂商配合秒杀活动冲销量[9] - 美团闪电仓主打预包装快消品和日百品类,叠加30分钟达配送能力[10] - 即时零售适合一线城市,社区团购自提模式在低线城市更有市场[11] 战略调整动向 - 多多买菜尝试在一线城市扩展送货上门服务,收取10元配送费[11] - 拼多多计划在上海等城市自建仓库,8月或上线即时配送服务[11] - 美团收缩优选业务至四省,通过闪电仓轻模式切入下沉市场[10] 参与者行为变化 - 供应商因平台调整出现鲜货滞销,部分转为冻品销售[7][8] - 团长资源成平台争夺焦点,多多买菜推出"团长涨佣50%"政策[6] - 消费者分层明显:美团优选吸引年轻客群,多多买菜主攻价格敏感群体[7]
为什么要在此刻关掉美团优选?
虎嗅· 2025-06-24 08:39
美团优选业务调整原因分析 - 美团宣布关闭部分区域美团优选业务,主要由于持续亏损且盈利前景不明朗[1][2] - 2024年财报显示新业务亏损73亿元,较2023年202亿元有所收窄但仍未见盈利希望[3][5] - 该业务对核心本地商业未产生协同效应,反而可能影响核心业务发展[2][12] 美团财务表现 - 2024年核心本地商业收入5242亿元,同比增长35.5%,利润率20.9%[3] - 新业务板块亏损73亿元,亏损率8.3%,较2023年28.9%的亏损率显著改善[3] - 公司整体经营利润368亿元,利润率10.9%[3] 美团战略布局演变 - 新业务布局初衷是为核心业务服务,构建生态体系[7] - 社区团购曾被视作本地商业重要环节,与即时零售形成业务矩阵[8][9] - 当前战略重点转向外卖业务全球化扩张和即时零售非餐场景拓展[13] 即时零售业务发展 - 美团闪购日订单突破1800万,显示非餐即时零售需求激增[11] - 公司计划通过"价格力"战略使即时零售具备"快"和"省"双重优势[16][17] - 即时零售与社区团购业务模式产生内部竞争,后者优势可能转向供应链支持[12][18] 市场竞争态势 - 京东通过价格补贴策略冲击美团外卖市场份额[14] - 阿里被迫重启饿了么市场竞争[14] - 美团计划5年投入10亿美元拓展巴西等海外市场[14]
美团王兴再谈与京东、淘宝闪购平台竞争:非常欢迎更多参与者入场,美团坚决反对内卷,我们对长期很有信心
搜狐财经· 2025-06-10 12:35
行业竞争格局 - 美团欢迎更多参与者进入外卖和即时零售市场,认为新玩家入场表明行业有发展空间 [1][3] - 公司反对行业内卷,强调长期信心 [1] - 京东、淘宝闪购等新平台加大投入导致市场竞争热度上升 [3] 行业发展阶段 - 外卖和即时零售行业已发展十余年,但仍处于早中期阶段,未来增长空间大 [3] - 消费者对配送速度需求持续升级,从几天到半小时达成为新标准 [3] - 非餐饮品类(如奶茶咖啡、超市商品)的即时配送需求快速增长 [3] 供给侧发展 - 美团2013年起步外卖业务,2016-2017年拓展非餐饮品类,2019年推出闪购以培育新供给 [4] - 传统零售玩家(如永辉、名创优品)加速布局即时零售,推动行业生态发展 [4] - 供给侧创新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关键,更多玩家投入将加速行业进步 [4] 公司战略定位 - 美团是中国最早布局外卖的参与者,拥有先发优势 [3] - 公司通过自营业务(闪电仓等)和平台合作模式强化即时零售能力 [3][4] - 美团认为行业空间取决于能否持续满足消费者需求 [3]
资金动向 | 北水大幅加仓美团、建行和石药集团,减仓小米超11亿港元
格隆汇· 2025-06-04 18:14
资金流向 - 南下资金净买入美团-W 10.89亿港元、建设银行9.76亿港元、石药集团9.3亿港元、康方生物6.87亿港元、阿里巴巴-W 6.37亿港元、比亚迪股份5.1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净卖出盈富基金19.39亿港元、小米集团-W 11.31亿港元、腾讯控股6.25亿港元、泡泡玛特2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连续12日净买入美团累计129.9659亿港元 连续3日净买入石药集团累计19.2193亿港元 连续3日净卖出腾讯累计16.3192亿港元 [4] 个股表现 - 小米集团-W股价上涨3.1% 净卖出6.59亿港元 成交额33.38亿港元 [4] - 腾讯控股股价上涨1.3% 净卖出4.07亿港元 成交额18.90亿港元 [4] - 泡泡玛特股价上涨1.7% 净卖出1.77亿港元 成交额17.91亿港元 [4] - 众安在线股价下跌6.4% 净买入0.16亿港元 成交额17.68亿港元 [4] - 阿里巴巴-W股价上涨0.6% 净买入2.69亿港元 成交额16.25亿港元 [4] - 建设银行股价上涨3.5% 净买入9.76亿港元 成交额16.04亿港元 [4] - 美团-W股价上涨0.7% 净买入3.30亿港元 成交额13.45亿港元 [4] - 康方生物股价上涨7.6% 净买入6.65亿港元 成交额13.45亿港元 [4] - 石药集团股价上涨1.6% 净买入5.00亿港元 成交额10.33亿港元 [4] 公司动态 - 美团闪购618促销首日成交额同比增长两倍 近800个品牌成交额增长超100% 闪电仓成交额增长近三倍 [6] - 石药集团正就三项潜在交易进行磋商 涉及产品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授权 潜在交易总额可能达50亿美元 [7] - 康方生物与Summit合作的HARMONi全球试验证明中国数据可转化至全球 对生物科技公司对外授权至关重要 [7] 机构观点 - 国信证券认为美团估值在恒生科技板块已具性价比 竞争格局优化可能形成上涨催化 [6] - 花旗认为石药集团的潜在交易可能成为重要催化剂 预期未来将有更多产品授权合作 [7] - 富瑞对康方生物的OS数据不担心 因中国以外数据成熟度不足50% Summit将根据进一步数据安排BLA提交 [7]
美团闪电仓招商会暨第113届全国糖酒会长沙推介会即将启幕
齐鲁晚报· 2025-06-03 13:11
行业合作与战略协同 - 全国糖酒会与美团闪购达成战略合作 旨在通过数字化能力重构酒类行业增长模式 结合糖酒会的行业资源与美团闪购的即时零售解决方案[1] - 合作重点包括赋能行业转型 激活区域潜力 共筑创新生态 三大方向[1][2][3] - 美团闪购提供"万物到家 30分钟达"的即时零售能力 糖酒会提供全链路资源与行业前瞻视野[1] 酒饮闪电仓业务模式 - 酒饮闪电仓为专注线上经营的新零售模式 SKU数600+ 覆盖啤酒 白酒 红酒 洋酒等品类及周边 满足年轻人群多元消费场景[6] - 单店投入小 盈利能力强 可获得美团平台亿级流量补贴及选址 选品 新店爬坡等全方位扶持[7] - 闪电仓模式已验证 为酒企和经销商提供低风险 高效率的渠道拓展路径[1] 区域市场激活策略 - 会议选址长沙高桥大市场 聚焦华中酒类流通核心枢纽 探讨即时零售如何释放区域消费势能[2] - 本地企业可零距离对接平台资源 抢占区域先机 长沙及华中企业享有优先审核权[2][10] 会议内容与议程 - 会议将深度解析闪电仓业务模式 行业竞争优势及开店流程细节 提供专业指导[7] - 议程包括行业权威专家分享 优秀商家案例 标杆仓实地走访等环节[7] - 参会福利包括全国糖酒会福袋(价值198元) 最高1万元广告费补贴 首月免佣入驻等[8] 行业生态构建 - 推动品牌商 经销商 零售终端与线上平台深度融合 构建"线上选品+即时送达"新生态[3] - 闪电仓模式为行业新机遇发展筑基 加速传统渠道数字化转型[3][6]
美团怎么做 “电商”:一个绝对长板和七年磕磕绊绊
晚点LatePost· 2024-12-17 22:59
核心观点 - 美团与阿里、拼多多、京东等电商平台最终将进入同一个零售战场,竞争交集越来越多[2][5][19] - 生鲜是最高频的消费,线上零售平台通过生鲜业务可增加用户粘性、降低获客成本[3] - 美团依托餐饮外卖优势和骑手网络,自然延伸至即时零售业务,战略调整为"零售+科技"公司[3] - 即时零售与线上零售平台的界限逐渐模糊,商品选择和价格差距缩小[4] - 美团做电商的优势是骑手网络,但面临库存管理难题[6] 美团即时零售业务发展 - 美团闪购2024年有望完成2500亿元成交额,其中闪电仓模式贡献约五分之一[3] - 小象超市(原美团买菜)在2024年下半年替代美团优选成为美团食杂零售事业群最重要业务,但仍处于巨额亏损阶段[3] - 美团通过多种模式探索零售业务,包括快驴、小象超市、团好货、菜大全、美团优选、闪电仓等[4] - 闪电仓数量从2022年约2000家增加到2023年5000家,2024年10月达到3万家,计划未来三年达到10万个[8][9] - 闪电仓模式从吸引中小商家转向与大商家合作,如名创优品、屈臣氏等连锁品牌[9] 美团闪电仓模式 - 闪电仓单仓投资约30-50万元,每天300单左右,最快6-10个月收回成本[8] - 白牌日用品数量占比约三四成,却贡献大多数利润,消费者愿为快速配送支付更高价格[8] - 美团推出数据系统"牵牛花"和进货系统"美团供销平台",为商家提供选品指引和经营数据支持[8] - 美团自营闪电仓"松鼠便利"采取强控货政策,商家需从美团供销平台进货,平均扣点3%,低于行业5%的标准[14] - 闪电仓商家可分为五类:美团合作品牌、大型连锁零售品牌、深度合作闪电仓品牌、中小商家和垂类仓、多平台经营品牌[11] 小象超市(美团买菜)发展 - 小象超市前身为美团买菜,2019年推出,采用自营生鲜前置仓模式[4] - 2022年学习朴朴超市改为大仓模式,增加百货商品,单仓日均订单量超3000单[18] - 2023年12月更名为小象超市,表明业务范围从生鲜扩展到全品类超市商品[18] - 2024年三季度在广州、深圳等城市成交额已超过朴朴超市,重心转向华东市场[18] - 小象超市通过模仿竞争对手已验证模式,逐步提升供应链能力和经营效率[18]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电商行业经历前所未有的价格战,各平台在流量来源、商品选择、物流时效差距逐渐消失[5] - 阿里重推小时达,接入服饰品牌门店;京东做秒送,配送范围从iPhone到水果蔬菜[5] - 即时零售品类中,美团进展困难的品类主要是服装、家电和消费电子产品[18] - 美团探索"官方旗舰店合作仓"计划,吸引品牌低成本尝试即时零售,改善品牌商品价格劣势[16] - 美团推出斑马超市项目,与地方商超合作提供生鲜杂货零售前置仓服务,目前处于早期试验阶段[16]
零售业寻找新出路,美团提供了一种思路
晚点LatePost· 2024-10-23 20:38
闪电仓模式发展现状 - 美团闪电仓数量已达3万家,计划未来三年扩张至10万家,年营收目标2000亿元[3] - 名创优品成为闪电仓行业扩张最快的品牌,10个月内开设约500家,计划年底超800家[4] - 闪电仓吸引日用百货、美妆、宠物、医药等垂直类目商家参与,增速远超预期[3] 行业竞争格局 - 美团闪电仓数量达1万家深度参与仓,领先竞争对手2-3年[5] - 京东、饿了么、抖音等平台闪电仓规模仅数百至近千家[5] - 美团闪购业务已接入4000家名创优品线下门店,新客年增长超70%[10] 商业模式创新 - 闪电仓采用100-200平方米小场地,精选数千SKU满足应急需求[6] - 日百商品货损率低于生鲜,可复制性强,管理成本更低[7] - 美团提供数据指引和选址支持,商家自主经营降低平台成本[7] 用户需求与供给变化 - 闪购过去一年售出28万台轮椅、64万副拐杖、4亿份果切、1.5亿升啤酒[7] - 低线城市单仓日均达700单,三四线城市新开便利店闪电仓超1800家[8][9] - 名创超级店70%商品与线下门店不同,动态调整SKU匹配区域需求[10][11] 战略合作案例 - 名创优品与美团合作推出24小时超级店,实现同款同价三渠道销售[8][10] - 美团为名创提供选址、选品、运营体系支持,单仓SKU达1500个[10][11] - 平台与屈臣氏等品牌探索新供给形态,丰富商品品类[11] 行业趋势 - 即时零售核心要素排序为快>多>好>省,差异化避免低价竞争[8][11] - 闪电仓推动用户从应急需求转向常态化购物习惯[7] - 美团完成"从无到有"基建阶段,进入"从有到优"的供给优化期[10]
晚点独家|美团冲击增长天花板,用拼多多的办法做外卖
晚点LatePost· 2024-05-16 22:10
美团进一步探索低价外卖。 文丨沈方伟 编辑丨管艺雯 我们了解到, 美团外卖旗下新业务 "拼好饭" 今年一季度日均单量接近 500 万单,差不多是 2023 年四季度美团餐饮外卖日均订单量 5700 万单的 10%。 接近美团的人士判断,拼好饭将变 得更大,远期在外卖订单占比有望达到 20%。 美团从 2020 年开始试点拼好饭业务,最初定位为面向下沉市场的低价外卖产品,现已进入包括一 二线城市在内的全国大多数市场。 拼好饭的思路是,平台介入供给环节,与商家协商价格,通过 "热门餐品推荐 + 拼单点餐 + 统一配 送" 的方式,让用户、商家、骑手分别集中下单、出餐、配送,用 "拼" 的方式降低三方成本。 拼好饭是美团在低价外卖上最重要的尝试。2021 年四季度,美团餐饮外卖的客单价约 50 元(不含配 送费),次年开始推广的拼好饭则提供均价 15 元以下、0 配送费的餐食。 尝试低价外卖的背后,美团意识到餐饮外卖订单增速正在放缓,接近天花板;大环境变化也让点便宜 外卖的人变多。 美团将外卖单价做到 15 元甚至更低的办法很像它的老对手拼多多。拼好饭推荐一个个套餐,而不像美 团外卖一样推荐餐厅,就像曾经淘宝重视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