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合金
搜索文档
东莞产业升级系列报告之二:先进金属材料领航东莞制造业进阶
东莞证券· 2025-10-30 18:21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东莞市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其核心驱动力在于汽车轻量化、高端装备制造及消费电子升级带来的需求增长,以及本地强大的制造业基础、政策支持和创新平台的协同效应[23][24] - 东莞市已形成以轻质合金、硬质合金、高温合金及非晶合金为主的多元化产业格局,2024年新材料产业集群营收达1627亿元,其中先进有色金属材料等6个细分领域产值超百亿[3][17] - 政策目标是到2027年将新材料产业集群营收规模提升至2100亿元,东莞将依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平台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3][21][24] 东莞市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概况 - 产业基础雄厚,2023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企业总产值达270.25亿元,金属制品业企业总产值达1402.36亿元[3][14] - 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已建设9个新材料产业园,并聚集了1642家优质新材料企业,包括2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43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4][17] - 东莞A股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电子和机械设备行业,与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形成紧密的上下游协同关系[13] 轻质合金 - 汽车轻量化是核心驱动力,一体化压铸技术延续高景气度,铝镁合金凭借轻量化(铝合金密度约为钢材的30%)和高强度特性,在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及传统汽车结构件中应用广泛[25][31][34] - 2025年1—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124.3万辆和112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2%和34.9%,新能源汽车批发渗透率在2025年9月已达53.50%,直接拉动轻质合金需求[33][34] - 工业及建筑领域需求提供增量,轻质合金型材凭借一次挤压成型、优异机械性能等优势,应用场景已延伸至机械设备、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2024年中国铝材总产量达6783.10万吨,其中铝合金产量1614.10万吨,占比提升至23.8%[25][39][46] - 东莞市轻质合金产业以银瓶先进金属材料集聚区为核心,汇聚了宜安科技、发斯特等龙头企业,2024年该基地工业总产值达270亿元,产业链覆盖从材料研发到精密加工的全环节[48][50] 硬质合金 - 硬质合金被誉为“工业牙齿”,兼具高硬度和韧性,其硬度耐磨性优于高速钢,成本低于超硬材料,在切削工具市场中占据主流地位(2023年切削工具合金占比51%)[54][55][58][73] - 下游需求广泛,汽车行业(2025年1-9月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2.9%)、通用机械(2024年规模以上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以及矿产能源开采和基建投资共同推动市场增长[65][66][68] - 国产替代空间巨大,高端切削刀具市场主要由欧美日韩企业占据,国内企业正通过提升加工精度、效率及寿命来加速进口替代进程[73][74] - 东莞市硬质合金产业紧密对接本地3C电子、高端装备制造需求,拥有华晶粉末、翊伟硬质等企业,已形成覆盖“通用工具+细分场景专用工具”的产品矩阵,并为华为、OPPO等龙头企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74][76][77] 高温合金 - 高温合金是航空航天发动机的关键材料,在现代航空发动机总重量中占比高达40%–60%,主要用于制造燃烧室、导向叶片、涡轮盘等热端部件[78][80] - 市场需求受“两机”专项(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推动而快速增长,国产大飞机的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国产化率已突破60%,能源工程领域的大功率燃气轮机应用也为行业注入增量需求[3][78][79] - 产业技术壁垒高,国内企业正通过研发攻关突破技术依赖,提升材料质量,以匹配高端制造业的发展需求[3] 非晶合金 - 非晶合金因其优异的性能,在消费电子领域应用广泛,例如折叠屏手机铰链、可穿戴设备结构件等[12][23] - 报告提及了帕姆蒂昊宇等公司的部分非晶产品,表明该材料在特定应用场景已实现产业化[10]
宜安科技(300328) - 300328宜安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29
2025-10-29 09:02
财务业绩与运营改善 - 第三季度净利润较上半年显著提升,得益于新董事会实施的战略优化与运营改进措施 [2] - 公司主动调整客户结构与产品布局,战略性放弃部分毛利率较低的订单,聚焦高价值业务领域 [2] - 通过推进精益生产、强化现场管理、提升自动化水平,在成本控制、质量提升与运营效率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2] - 新导入客户及项目产能逐步释放,部分子公司经营状况持续改善 [2] 未来发展战略与措施 - 公司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与业务拓展,重点聚焦新能源汽车、非晶合金等战略性领域 [2] - 具体措施包括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强化研发投入、深化市场布局、坚持提质增效、加强成本管控 [2] - 公司高度重视市值管理,将通过做强主业、优化治理、推进高质量信息披露、加强投资者交流等方式提升市场价值 [2] - 公司致力于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平台优势,将根据市场环境和行业趋势,适时考虑启动再融资计划 [4] 核心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具备非晶合金材料成分设计、母合金熔炼、精密模具制造、精密机加工、表面处理及真空成型设备制造等全制程能力 [3] - 公司拥有中国最大规模非晶合金的生产线,在块状非晶合金的应用与产业化方面取得行业领先优势 [3] - 公司研发的高纯镁骨钉纯度为99.99wt%,具有元素单一、生物安全性高、力学性能接近骨组织、可体内降解等优势 [3] - 纯镁骨钉避免了二次手术取出,减轻患者心理、生理及经济负担 [3] 医用镁骨钉项目进展 - 公司第一款镁骨内固定螺钉的补正材料已完成主体内容整理与完善,尚需与评审老师沟通部分问题点 [3] - 待所有问题点明确并解决后,公司将立即启动补正材料正式提交程序,并同步跟进审评进度 [3] - 鉴于医疗器械产品技术密集、法规严格,公司将先聚焦国内市场,完成产品注册申报,待国内市场稳固后再逐步推进海外拓展 [3][4] 人才激励与公司治理 - 公司认为人才是核心战略资源,将建立系统化、科学化的激励机制与考核体系,实现人才价值与公司发展的深度绑定 [4] - 在合适的时机,公司会推出股权激励计划 [4]
云路股份(688190):非晶电机逐步量产、管理和销售费用下降
东北证券· 2025-09-01 14:47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3][5] 核心观点 - 非晶电机逐步量产为非晶带材提供巨大市场空间 电机效率高达98.5% 接近物理极限100%的室温超导水平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6亿元 同比增长8.28% 归母净利润1.69亿元 同比增长1.51% [1][2] - 新建生产线投产时间推迟导致收入和利润低于预期 随着新建生产线投产 公司收入和利润有望保持较高增长 [2] -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明显降低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率1.83% 同比下降0.66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77个百分点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6亿元 同比增长5.31% [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80/30.78/43.10亿元 同比增长20.00%/35.00%/40.00% [3][1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0/5.97/8.36亿元 同比增长19.16%/38.83%/40.05% [3][10]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3.58/4.98/6.97元 [3][10] - 毛利率预计保持在30%左右 净利润率预计从18.9%提升至19.4% [10] 业务优势 - 云路股份是行业内最大的非晶合金薄带供应商 非晶带材产能和产量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2] - 2025年非晶带材产能有望达到12.5万吨 [2] - 非晶合金磁导率是普通硅钢片的20-100倍 厚度仅为0.025mm 比传统硅钢片减薄90% 铁损下降超过50% [2] - 主要产品包括非晶合金、纳米晶合金、磁性粉末及其制品 [2]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9日收盘价108.48元 总市值127.20亿元 总股本1.20亿股 [5] - 过去12个月股价涨幅达76% 显著超越市场表现 [7][9] - 当前市盈率30.26倍(2025E) 预计将逐步下降至15.57倍(2027E) [3][10]
688190,董事长兼总经理被留置!去年薪酬超175万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7 12:06
公司公告事件 - 云路股份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晓雨被吉林省吉林市监察委员会留置 公司强调该事项与公司无关 且未影响日常运营 [1] - 公司董事会已安排副董事长雷日赣代行董事长职责 董事兼副总经理庞靖代行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职责 [2] 高管背景与股权结构 - 李晓雨为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正高级工程师 2024年从公司获取税前报酬175.63万元 并兼任多家关联企业董事职务 [2]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李晓雨直接持股2498.4万股(占比20.82%) 按6月16日收盘价92.9元计算持股市值约23.21亿元 [2] 公司基本面 - 云路股份2024年营收19亿元(同比+7.24%) 归母净利润3.61亿元(同比+8.73%) 2025年一季度营收4.21亿元(同比-4.87%)但净利润0.79亿元(同比+4.34%) [3] - 公司专注于磁性金属材料领域 产品涵盖非晶合金、纳米晶合金、磁合金粉末三大系列 [3] 市场反应 - 6月17日早盘股价大跌4.9%至88.35元/股 市值约1106亿元 市盈率29.1倍 [4][5] - 当日成交额1.62亿元 换手率1.52% 市净率4.23倍 [5] 行业动态 - 同日市场出现其他A股公司终止上市及财务造假处罚案例(未明确与云路股份关联) [6]
科创板新材料龙头董事长突遭留置 董事会迅速“换帅”,公司紧急撇清关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6 22:41
公司高管变动 - 云路股份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晓雨被吉林省吉林市监察委员会留置 [1][2] - 公司称该事项与公司无关 未被要求协助调查 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 [3] - 李晓雨1970年出生 历任多家公司高管职务 包括韩国电源株式会社 青岛云路聚能 珠海云路新能源等 [3] - 公司董事会决定由副董事长雷日赣代行董事长职责 董事庞靖代行总经理职责 [3] 公司基本情况 - 云路股份2021年11月登陆科创板 当前股价92.9元 市值111.48亿元 [1][4] - 实际控制人为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4] - 主营业务为非晶合金 纳米晶合金 磁性粉末及其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4] - 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力配送 光伏 轨道交通 数据中心 家电 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4] 市场反应 - 6月16日公司股价上涨超9%后发布高管留置公告 [1]
云路股份(688190):非晶出货平稳,费用管控良好利润同比增加
长江证券· 2025-05-08 17: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收4.2亿元同比降4.9%,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增4.3%,扣非净利润0.8亿元同比增13.0% [2][4] - 收入端或因非晶出货量降低及发货节奏问题;毛利端受非晶出货量和产品结构影响,预计非晶毛利率或稍有提升;费用端四项费用率均下降,费用管控效果好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存货显著提升或对应营收稍有下降;合同负债、应收增加,资产负债率上升,一季度经营净现金流为负 [9] - 公司产能或持续扩张,配电非晶渗透率或提升,非晶电机今年有望从0到1,考虑非晶变压器放量和非晶电机应用空间,未来具备持续较快增长能力,预计2025年归属净利4.2亿元,对应PE估值约27倍,维持“买入”评级 [9]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利润表(百万元) - 2024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900、2152、2552、3031 [14] - 营业成本分别为1319、1483、1756、2082 [14] - 毛利分别为581、669、797、950 [14]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 2024 - 2027年货币资金分别为121、197、552、785 [14] - 应收账款分别为558、570、763、820 [14] - 存货分别为126、162、170、227 [14]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 2024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44、245、517、365 [1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6、 - 85、 - 61、 - 11 [1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 145、 - 84、 - 101、 - 121 [14] 基本指标 - 2024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3.01、3.50、4.19、5.05 [14] - 市盈率分别为30.59、26.57、22.18、18.41 [14] - 市净率分别为4.41、3.93、3.44、2.99 [14]
云路股份: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7890.91万元 同比增长4.34%
搜狐财经· 2025-05-01 19:38
文章核心观点 云路股份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营收略有下降但归母和扣非净利润增长,现金流、资产负债、股东等方面有一定变化 [2] 财务数据 营收与利润 - 营业总收入4.21亿元,同比下降4.87% [2] - 归母净利润7890.91万元,同比增长4.34% [2] - 扣非净利润7744.74万元,同比增长13.05% [2] - 基本每股收益0.66元,上年同期0.63元 [4] - 稀释每股收益0.66元,上年同期0.63元 [4]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17亿元,上年同期为1344.9万元 [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162.94万元,同比增加22.67万元 [2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5907.13万元,上年同期为 -2447.37万元 [25] 资产与负债 - 总资产32.46亿元,上年度末31.41亿元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5.84亿元,上年度末25.05亿元 [4] - 其他非流动资产较上年末减少69.82%,占总资产比重下降19.23个百分点 [33]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18.74%,上年末为0 [33] - 应收款项融资较上年末增加88.22%,占总资产比重上升2.85个百分点 [33] - 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减少48.89%,占总资产比重下降1.94个百分点 [33] - 其他流动负债较上年末增加64.4%,占总资产比重上升0.92个百分点 [36] -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较上年末减少3.68%,占总资产比重下降0.8个百分点 [36] - 合同负债较上年末增加238.37%,占总资产比重上升0.39个百分点 [36] - 应交税费较上年末减少21.69%,占总资产比重下降0.23个百分点 [36] 盈利能力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10%,上年同期3.26% [4] - 投入资本回报率为3.06%,较上年同期下降0.14个百分点 [21] 估值指标 - 以4月29日收盘价计算,市盈率(TTM)约为30.06倍,市净率(LF)约4.24倍,市销率(TTM)约5.83倍 [4] 股东变化 - 十大流通股东中,新进瑞众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 - 分红产品,取代广发多因子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43] - 景顺长城基金国寿股份成长股票型组合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可供出售)持股上升,郭克云、景顺长城新能源产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全国社保基金一一四组合、全国社保基金一一零组合持股下降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