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吃海带

搜索文档
半年挣35亿,魔芋爽养肥了卫龙
新浪财经· 2025-08-25 17:1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34.83亿元同比增长18.5% 归母净利润7.33亿元同比增长18% 业绩增长主要由蔬菜制品爆发式增长及全渠道战略驱动 [1] - 蔬菜制品收入21.09亿元同比增长44.35% 占总收入比重60.5% 成为公司绝对支柱业务 而调味面制品和豆制品收入均下滑 [3][8][9] - 公司面临产品结构转型 传统辣条业务因健康趋势及口味价格问题失宠 魔芋爽成为核心大单品 但需应对加剧的行业竞争并培育新增长点如风吃海带 [7][10][11][17] 业务表现 - 蔬菜制品收入21.09亿元同比增长44.35% 占比从49.7%提升至60.5% 魔芋爽为核心驱动产品 [3] - 调味面制品收入13.10亿元同比下降3.25% 占比从46.1%降至37.6% 毛利下降超2% [8] - 豆制品及其他产品收入下降超48% 占比从4.2%降至1.9% [9] 产品战略 - 魔芋爽通过低热量营销契合健康趋势 新增麻酱口味 但面临盐津铺子等竞争对手 其休闲魔芋制品上半年收入7.9亿元同比增长155% [3][10] - 风吃海带作为重点培育新品 签约品牌大使并推出清爽酸辣味新品 试图复制魔芋爽成功路径 [11][17] - 公司采用"辣味+X"创新逻辑 通过多品类策略构建产品护城河 [16] 渠道表现 - 线下渠道收入31.47亿元同比增长21.5% 占比提升至90.4% [5] - 新兴零食量贩渠道快速渗透 产品在万辰集团等连锁店显眼陈列并享有折扣 [4][6] 管理层变动 - 首席执行官孙亦农辞任 由创始人弟弟刘福平接任 [12][13] - 首席财务官彭宏志辞任 由表弟余风接任 公司核心管理层均为家族成员 [13][14][15]
魔芋零食收入激增155%,盐津铺子半年报亮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16:02
公司业绩表现 - 盐津铺子2025年上半年休闲魔芋制品收入7.91亿元,占总营收26.90%,同比增长155.10% [1][4] - 盐津铺子辣卤零食板块合计收入13.20亿元,同比增长47.05%,占营收比重44.91% [4][6] - 卫龙美味蔬菜制品板块(含魔芋爽等)上半年收入21.1亿元,同比增长44.3%,占总收入比重60.5% [2] 产品结构变化 - 盐津铺子烘焙薯类收入4.59亿元,同比下降18.42%,占比降至15.61% [4][6] - 卫龙调味面制品收入13.10亿元,同比下降3.2%,占比由46.1%降至37.6% [6] - 魔芋制品成为盐津铺子增长最快品类,占比从12.61%提升至26.90% [1][4] 行业发展趋势 - 魔芋零食因低热量、高膳食纤维的健康属性需求显著提升 [2] - 魔芋精粉吸附调味料能力强,口味延展性丰富,复水膨胀倍数高导致成本占比低 [2] - 魔芋零食终端销售吨价高于传统辣条,消费者覆盖更广,市场规模有望超越辣条 [2] 成本与供应链 - 盐津铺子主要原材料魔芋精粉采购均价同比上涨超过30% [2] - 魔芋品类毛利率水平较高,得益于成本占比低的特性 [2]
卫龙美味2025中期业绩稳增长第二曲线收入同比增长44.3%
齐鲁晚报· 2025-08-20 19:0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34.83亿元 同比增长18.5% [1] - 净利润7.36亿元 同比上升18.5% [1] - 中期股息每股0.18元 派息比例达净利润60% [12] 品类结构分析 - 调味面制品及蔬菜制品合计收入超34亿元 形成双螺旋增长结构 [3] - 蔬菜制品收入超21亿元 同比增长44.3% 收入占比从49.7%提升至60.5% [4] - 魔芋爽作为核心单品推动蔬菜制品增长 风吃海带品类有望成为第三增长曲线 [3][4] 产品创新与研发 - 上半年推出麻酱魔芋爽 麻辣牛肉味亲嘴烧 麻辣小龙虾味辣条等多款新品 [3] - 7月推出清爽酸辣味风吃海带 加码海带品类研发 [4] - 第七代魔芋产线实现产能翻倍 效率提升80% 占地面积缩减50% [10] 渠道建设成果 - 线上线下全渠道收入超34亿元 线下渠道同比增长21.5% [7] - 合作经销商达1777家 覆盖零食量贩系统及会员超市 [9] - 线上全平台生态体系与线下形成有效联动 [7] 营销与品牌建设 - 联名肯德基"疯四" 五芳斋粽子 白象辣条拌面等获得高话题度 [9] - 官宣管乐为风吃海带品牌大使 王安宇为魔芋爽代言人 [4][9] - 通过"辣味+场景"营销模式强化年轻化品牌形象 [9]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中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4.8% 辣味休闲食品达9.6% [3] - 预计2029年辣味零食品类市场规模将达1323.8亿元 [12] - 头部品牌凭借规模效应和资源整合能力加速布局 [3] 运营效率提升 - 整体费用率呈下降趋势 成本控制能力增强 [12] - 采用能耗动态监控平台及蒸汽解冻工艺实现低碳化生产 [12] - 管理专业化水平提升 资源配置发生积极变化 [12]
卫龙2025半年报亮眼:蔬菜制品营收大增44.3%,千亿辣味零食赛道新格局浮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11:20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34.83亿元 同比增长18.5% [1][3] - 净利润7.36亿元 同比增长18.5% 净利润率稳定在21.1% [1][3] - 中期股息每股0.18元 派息比率近60% [3] 产品结构变革 - 蔬菜制品收入21.09亿元 同比增长44.3% 占总营收60.5%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3][4] - 调味面制品收入13.10亿元 占比37.6% [4] - 豆制品及其他产品占比1.9% [4] 产品创新策略 - 推出麻酱口味魔芋爽 麻辣牛肉口味亲嘴烧等新品 [5] - 与食品科学顶尖学府合作建立研发基地 聚焦食品质构和杀菌保鲜技术 [6] - 魔芋制品终端铺市率仍有提升空间 持续开发新口味新规格 [8] 供应链与产能 - 河南拥有5座工厂 形成全国产能网络 [8] - 蔬菜制品实际产量达7.34万吨 产能利用率77.5% [8] 品牌营销与渠道 - 以年轻化趣味化为核心 开展跨界营销如爆辣挑战和大儿童专属系列 [10] - 官宣王安宇担任魔芋爽代言人 [10] - 线下渠道收入占比90.4% 与1777家经销商合作覆盖全国终端 [13] - 正式入驻会员制商超渠道 [13] 行业市场前景 - 辣味休闲食品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2737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9.6% [11] - 90后00后成为消费主力 18-24岁人群占比最大 [11][13] - 华东区域营收占比23.7% 华南占比20.3% 合计贡献44%市场份额 [13] 消费趋势特征 - 悦己消费催生场景多元化 从居家向办公室户外延伸 [14] - 品质升级需求上升 关注原料和健康属性 [14] - 情感附加值受青睐 国潮和IP联名产品受欢迎 [14] - 00后偏好蔬菜植物基辣味食品 90后偏好肉蛋海鲜类 80后偏好豆类制品 [13]
抓住“稳、进、新、畅”四个关键词,卫龙美味上半年收入利润均增18.5%
长江商报· 2025-08-18 15:05
核心观点 - 卫龙美味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突出,收入34.83亿元同比增长18.5%,净利润7.36亿元同比增长18.5%,实现连续一年半收入双位数增长和连续两年半净利润双位数增长 [1][2][3] - 公司通过"稳面制品、进魔芋爽、新海带产品、畅销售渠道"四大策略推动业绩增长,形成多品类发展格局 [1][4][8][12] - 中国辣条食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2年达517亿元,预计2026年突破9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5% [5] - 公司产品创新成效显著,推出麻辣牛肉口味亲嘴烧、麻酱口味魔芋爽、清爽酸辣味风吃海带等多款新品 [6][9][11] - 渠道优化效果明显,线下渠道收入同比增长21.5%,线上线下全渠道收入超34亿元 [12] 业务板块表现 调味面制品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再次突破13亿元,成为公司业绩稳定的"压仓石" [4] - 推出麻辣牛肉口味亲嘴烧新品,融合四重地域香材,拓展风味创新边界 [6] - 产品从校园零食拓展至家庭聚会、户外野餐、办公室下午茶等多场景消费 [5] 蔬菜制品 - 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21.09亿元,占比首次超过60%,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8] - 魔芋爽产品占据34%市场份额,是第二名企业的4.7倍 [8] - 推出麻酱口味魔芋爽新品,保留Q弹爽滑质地同时融入浓郁麻酱风味 [9] - 第七代魔芋产线公开亮相,展示智能化生产流程 [9] 海带产品 - 被定位为公司"第三增长级",2025年7月推出清爽酸辣味风吃海带新品 [10][11] - 产品精选海带中段,采用东湖陈醋浸制,还原延边特色风味 [11] - 签约演员管乐为品牌大使,强化健康零食形象 [10] 市场与渠道 - 中国魔芋制品市场规模2024年突破200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28% [8] - 线下渠道收入同比增长21.5%,持续拓展终端网点并强化销售团队执行力 [12] - 线上构建全平台生态体系,与线下渠道形成有效联动 [12] - 开展"疯四新搭子"、"爆辣挑战"等年轻化营销活动,深化品牌渗透 [13] 财务表现 - 2023年收入48.7亿元同比增长5.2%,净利润8.80亿元同比增长481.9% [2] - 2024年收入62.66亿元同比增长28.6%,净利润10.68亿元同比增长21.3% [2] - 2025年全年收入有望首次突破70亿元大关 [4] - 拟派中期股息每股0.18元,同比增加12.5%,派息比率约60% [13]
辣条魔芋双驱动,卫龙上半年营利逆势大涨近2成
搜狐财经· 2025-08-18 14:52
消费市场整体趋势 - 消费品市场呈现分化态势 部分公司回归稳健增长轨道 部分公司仍面临营利下挫压力[1] - 消费者预期保持谨慎 麦肯锡调查显示2025年消费增长率预计为2.3% 与2024年2.4%基本持平[1] - 中国消费者正逐步走出低谷 进入接受并适应新常态的时期[1] 卫龙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总收入34.8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8.5%[3] - 净利润同比增长18.5%至7.36亿元 毛利同比增长12.3%至16.42亿元[3] - 毛利率达47.2% 保持较高水平[3] 第二增长曲线发展 - 蔬菜制品业务表现突出 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4.3%达21.09亿元[4] - 蔬菜制品占整体收入比重提升至60.5% 成为重要收入来源[4] - 辣条大单品销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与蔬菜制品形成"双轮驱动"效应[9] 产品战略与创新 - 前瞻性布局健康零食品类 魔芋制品因低热量高纤维特性成为爆品[4] - 2014年即进入魔芋赛道 已推出香辣 酸辣 麻辣和麻酱四种主流风味[5] - 风吃海带系列瞄准低卡低脂差异化定位 保持酸辣爽脆口感[15] 渠道建设成果 - 线下渠道收入由2589.6百万元增长21.5%至3147.2百万元[10] - 入驻零食折扣店 集合店和仓储会员店等新兴渠道[13] - 针对户外休闲和宅家两大核心消费场景优化渠道布局[13] 竞争优势构建 - 占据魔芋赛道先发优势 建立"魔芋零食=魔芋爽"的消费者心智[8] - 通过青年演员王安宇代言强化年轻消费者渗透[5] - 具备可持续的大单品孵化能力 从辣条到魔芋再到海带[8] 生态化发展战略 - 定位"辣味零食生态者" 构建产品研发 供应链 渠道建设协同体系[14] - 生态化运作使公司能够持续孵化大单品并扩大市场势能[14] - 推动业绩从单纯增长转向结构性增长 提升抗风险能力[8][17]
“稳进新畅”赋能,卫龙美味上半年收入利润双增18.5%
长江商报· 2025-08-18 12:4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34.83亿元,同比增长18.5%,净利润7.36亿元,同比增长18.5% [1] - 2023年和2024年收入分别为48.7亿元和62.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和28.6%,净利润分别为8.80亿元和10.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81.9%和21.3% [2] - 2025年全年收入有望首次突破70亿元大关 [2] 产品结构分析 调味面制品 - 2025年上半年调味面制品收入再次突破13亿元,成为业绩稳定的核心 [2] - 围绕"亲嘴烧"系列推出麻辣牛肉口味新品,融合四重地域香材,拓展风味创新边界 [5] 蔬菜制品 - 蔬菜制品上半年收入达21.09亿元,占比首次超过60%,魔芋爽贡献主要增长 [6][8] - 魔芋爽市场份额达34%,是第二名企业的4.7倍,2024年行业规模突破200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28% [8] - 推出麻酱口味魔芋爽新品,保留Q弹质地同时融入浓郁麻酱风味 [8] 海带产品 - 加码海带品类研发,2025年7月推出清爽酸辣味风吃海带新品,瞄准健康零食市场 [10][12] - 产品选用海带中段搭配东湖陈醋,还原延边特色风味,采用独立小包装适配多场景消费 [12] 渠道与营销 - 2025年上半年线下渠道收入同比增长21.5%,全渠道收入超34亿元 [14] - 拓展终端网点强化执行力,线上构建全平台生态体系实现渠道联动 [14] - 联合肯德基推出"辣条风味大鸡肉条",与林里柠檬茶发起"爆辣挑战",携手哭喊中心开展节日营销 [16] 行业前景 - 2022年辣条食品市场规模517亿元,预计2026年突破9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5% [4] - 消费场景从校园零食扩展至家庭聚会、户外野餐、办公室下午茶等多场景 [5] - 健康饮食观念推动零食需求向健康、品质与口感多维结合转型 [12]
大手笔分红,“辣条一哥”卫龙市值日增29亿港元
国际金融报· 2025-08-15 21:30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总收入34.83亿元,同比增长18.5% [2] - 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49.8%降至47.2%,净利率保持21.1%与上年同期一致 [2] - 归母净利润7.33亿元,同比增长18% [2] - 董事会决议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0.18元,总额约4.38亿元,占当期净利润60% [2] - 业绩披露后首个交易日股价上涨9.83%,报收13.3港元/股,总市值323.3亿港元 [2] 产品结构调整 - 调味面制品(辣条)收入13.1亿元,同比下滑3.2%,占总收入比重从46.1%降至37.6% [2] - 蔬菜制品(魔芋爽、风吃海带等)收入同比增长44.3%至21.09亿元,占总收入比重首次突破60%达60.5% [3] - 豆制品及其他产品收入0.6亿元,同比下降48%,占总收入比重从4.2%降至1.9% [3] 产能调整 - 调味面制品设计产能从11.71万吨降至8.13万吨,产能利用率从56.5%提升至80.8% [3] - 蔬菜制品设计产能从5.94万吨增至9.47万吨,规模首次超过调味面制品 [3] 新品与营销 - 上半年推出麻酱魔芋爽、清爽酸辣味风吃海带新品,并在电商平台热销 [3] - 官宣艺人管乐为风吃海带品牌大使,扩大产品市场影响力 [3] 渠道表现 - 线下渠道收入31.47亿元,同比增长21.5%,占总收入90.4% [4] - 线上渠道收入3.36亿元,同比下滑3.8%,主要因线上渠道流量分化及运营策略调整 [4] - 公司与1777家线下经销商合作,覆盖全国或区域性重点商超、零食量贩店等终端门店 [4]
卫龙美味中期营收超34亿元 魔芋爽引爆辣味零食赛道
国际金融报· 2025-08-15 15:5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34.83亿元,同比增长18.5%,净利润7.36亿元,同比上升18.5% [1] - 增长主要源于蔬菜制品爆发式增长及全渠道战略深化执行 [3] - 公司通过多品类战略、产能扩张及品牌营销构建系统性护城河 [10][11][14] 财务表现 - 蔬菜制品收入同比增长44.3%,成为核心增长动力 [3] - 线下渠道收入31.47亿元,同比增长21.5% [6][7] - 全渠道总收入超34亿元 [6] 产品战略 - 以魔芋爽为核心的蔬菜制品驱动结构性增长,形成"面、菜双雄"双品类驱动模式 [3] - 遵循"辣味+X"创新逻辑,推出麻酱魔芋爽、麻辣牛肉味亲嘴烧等新品 [11] - 布局海带零食细分赛道,推出清爽酸辣味风吃海带新品 [6] - 中国魔芋零食市场预计未来五年年均增速28% [3] 渠道建设 - 线下渠道覆盖1777家经销商,零食量贩渠道快速渗透 [7] - 线上渠道通过短视频、直播触达Z世代消费者,实现品效合一 [7][8] - 线上线下协同形成"飞轮效应",线上内容为线下引流,线下铺货提升购买便利性 [8] 产能与供应链 - 河南漯河第七代魔芋生产设备投产,产能翻倍且效率提升80% [11] - 通过自动化生产巩固成本优势,建立产能护城河 [11] 品牌与营销 - 延续跨界联名策略,与肯德基、五芳斋、白象等品牌合作制造刷屏事件 [14] - 联手王安宇、管乐等新生代明星精准触达Z世代群体 [14] - 通过低卡健康概念(如8大卡热量)拓展产品生命周期 [14] 行业背景 - 中国辣味休闲食品市场2022-2026年复合增长率达9.6% [10] - 海带零食产业获政策支持(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 [6] - 行业竞争加剧推动企业重回线下布局 [7]
卫龙美味蔬菜制品成业绩新引擎
证券日报· 2025-08-15 00:4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34.83亿元,同比增长18.5% [1] - 期内净利润达7.36亿元,同比增长18.5% [1] - 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18元,派息比率维持近六成水平 [1] 业务结构 - 蔬菜制品收入21.09亿元,同比增长44.3%,占总收入比重60.5% [2] - 调味面制品和豆制品及其他产品构成剩余收入 [2] - 魔芋制品细分赛道增速达28%,远超行业9.6%的复合增长率 [2] 产品创新 - 推出麻酱口味魔芋爽、麻辣牛肉口味亲嘴烧等新品 [2] - 研发海带制品,推出清爽酸辣味风吃海带 [2] - 减少添加剂使用,优化产品配方以顺应健康消费趋势 [3] 渠道拓展 - 线上渠道收入3.36亿元,占总收入9.6% [4] - 线下渠道收入31.47亿元,占总收入90.4% [5] - 与1777家线下经销商合作,覆盖商超、便利店等终端 [5] - 入驻山姆会员店,推出高纤牛肝菌魔芋 [5] 品牌与营销 - 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触达年轻消费者 [4] - 借力明星影响力拓宽传播路径 [6] - 搭建多维消费场景强化品牌年轻化 [6] 产能升级 - 自研第七代魔芋生产设备,实现产能翻倍、占地减半 [6] - 杏林四/五厂为辣味休闲零食界的"黑灯工厂",占地16000平方米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