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鸿蒙智能体框架
icon
搜索文档
主力资金丨4股尾盘获大幅净流入,这只稳定币概念股被盯上
证券时报网· 2025-07-11 19:16
行业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140.38亿元 [2] - 计算机、非银金融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30亿元 [2] - 有色金属、钢铁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3亿元 [2] - 石油石化、综合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均在亿元以下 [2] - 电子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34.4亿元居首 [2] - 电力设备、传媒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20亿元 [2] - 通信、商贸零售、食品饮料、房地产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10亿元 [2] 个股资金流向 - 73股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1亿元 [3] - 12股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3亿元 [3] - 东方财富主力资金净流入15.97亿元居首 [3] - 中银证券主力资金净流入4.65亿元 [4] - 71股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1亿元 [5] - 13股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3亿元 [5] - 天孚通信、跨境通、协鑫集成、贵州茅台、鹏鼎控股等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居前 [6] 尾盘资金流向 - 尾盘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16.71亿元 [7] - 有色金属、基础化工、石油石化、国防军工、医药生物等行业尾盘获主力资金抢筹均超千万元 [7] - 宇信科技、长亮科技、药明康德、东信和平4股尾盘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1亿元 [8] - 宇信科技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入2.34亿元居首 [8] - 宁德时代、天孚通信、指南针、比亚迪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居前均超1亿元 [9] ETF资金流向 - A50ETF(159601)近五日涨跌1.65% [11] - A50ETF最新份额为36.1亿份减少1820.0万份 [11] - A50ETF主力资金净流入1057.0万元 [11]
华为AI超级智能体将上线!科创AIETF(588790)调整超1%,成交额超1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7-01 14:19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回调超1% 成分股寒武纪-U跌超6% 亚信安全、恒玄科技、奇安信-U、优刻得-W跟跌 [1] - 科创AIETF(588790)成交额超1亿元 盘中交易溢价 今年以来累计涨超17% [1] - 科创100指数ETF(588030)午后走强翻红 成交额超2亿元 今年以来累计涨超13% [1] 行业动态 - 华为Pura80系列8月上线"AI超级智能体" 小艺可通过自然语言对话自主完成任务 此前已发布"鸿蒙智能体框架" [1] - 海外算力产业链保持高景气度 未受DeepSeek和贸易摩擦影响 产业链基本面出现更强共振 [2] - 2025年或成国内AI基础设施关键年份 AI应用全面落地爆发年 中美持续推进AI技术 推理端技术提升 [2] 投资逻辑 - 新科技周期关注全社会智能化进展 包括大模型迭代、算力基建、AI生态完善、商业模式落地及消费电子/机器人/智能驾驶赋能 [2] - 国产替代周期关注自主可控产业链 包括国产大模型、AI应用与算力、集成电路 [2] - "双碳"周期关注碳中和全产业链降本增效 包括光伏、风电、储能、氢能、核电 [2] 产品与数据 - 科创AIETF(588790)覆盖AI芯片、算法框架、智能终端等核心赛道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0.57% 含寒武纪(6.8%)、石头科技(5.2%)、金山办公(4.7%) [3] - 成分股平均研发投入占比23.6% 显著高于A股全市场(约5%) 2025年Q1营收增速中位数61% 净利润增速中位数45% 远超沪深300的5%和3% [3] - 成分股平均市值280亿元 60%权重集中在100-500亿市值企业 PE(TTM)116倍(近三年16%分位) PB(LF)11.26倍(历史分位39%) [4][5]
如何定义智能体价值?容错性与自主性为核心考量指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08:41
智能体行业发展现状 - 2025年被称为"智能体元年",AI发展从对话生成跃迁到自动执行,智能体成为最重要的商业化锚点和下一代人机交互范式 [1] - OpenAI将AI发展分为L1-L5阶段,L3阶段的智能体具备对话能力、推理能力、长记忆和工具调用四项核心能力,其中工具调用是最关键区分要素 [2] - 智能体市场划分为通用型和垂直型,通用型跨领域提供基本认知能力,垂直型专注特定领域深度融合专业知识,目前垂直型更易形成可持续商业模式 [4] 智能体商业化进展 - 编程场景已诞生ARR突破5亿美元的产品Cursor,成为最短时间突破1亿美元ARR的软件产品 [6] - 垂直智能体在办公软件(WPS、钉钉、飞书)、金融(支付宝、微信风控)、法律(通义法睿、金山晓法)等领域开始落地 [4] - 2025年AI手机渗透率预计达34%,端侧模型精简和芯片算力升级推动AI手机向中端价位渗透 [12] 智能体产业链格局 - 产业链分为基础层(大模型与基础设施)、平台层(开发工具与平台)、应用层(应用与场景) [7] - 科技巨头以大模型为底座布局智能体平台和生态,创业团队在核心能力做颠覆性创新,终端厂商依靠设备入口差异化竞争 [8] - MCP协议通过提供统一通信标准推动智能体行业互联互通,降低集成门槛 [10] 智能体技术演进方向 - 多模态基础模型和强化学习训练方法已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能理解视觉信息和训练Agent与环境交互 [9] - 智能体正从AI手机扩展到AI浏览器,将对话交互方式植入搜索页面实现实时唤起和多轮对话 [13] - 通用智能体挑战"上限"和"广度",垂直智能体夯实"下限"和"深度",两者发展方向各有价值 [4] 智能体评估框架 - 从"容错性"和"自主性"两个维度建立智能体价值生态评估模型,X轴容错性衡量错误后果严重程度,Y轴自主性衡量决策执行能力 [14] - 医疗等低容错性场景需要更准确信息捕捉和稳定执行,写作创意等高容错性场景错误后果轻微可控 [14] - 不同象限的智能体产品需适配对应的安全风险准则 [14]
AI智能体概念异动拉升 酷特智能、南兴股份双双涨停
快讯· 2025-06-30 11:14
AI智能体概念异动拉升 - AI智能体概念盘中异动拉升,酷特智能、南兴股份涨停,光云科技、立方控股、彩讯股份、新开普、汉得信息等跟涨 [1] - 华为Pura80系列将在8月上线"AI超级智能体",小艺可通过自然语言对话理解用户意图并自主完成任务 [1] - 华为曾在开发者大会发布"鸿蒙智能体框架" [1]
华为Pura 80系列将在8月上线“AI超级智能体”
快讯· 2025-06-30 11:12
华为Pura80系列AI功能 - 华为Pura80系列将于8月上线"AI超级智能体"功能 [1] - 该功能通过自然语言对话理解用户意图并自主完成任务 [1] - 此前华为在开发者大会已发布"鸿蒙智能体框架"作为技术基础 [1] 华为AI技术布局 - 公司持续推进AI与终端产品的深度整合 [1] - "鸿蒙智能体框架"为AI功能提供底层技术支持 [1] - 自然语言交互成为公司AI战略的重要方向 [1]
从智能体到具身智能平台,华为“不造机器人”的AI野望
贝壳财经· 2025-06-24 20:47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5技术发布 - 华为发布鸿蒙6.0开发者版、鸿蒙智能体框架HMAF、盘古大模型5.5、具身智能平台CloudRobo等多项最新技术,完成AI底座在算力、算法、场景落地的布局升级 [1] - AI智能体上车和车载空间音频技术升级推动终端交互方式革新,智能座舱成为企业应用流量争夺新入口 [1] - 依托云算力与具身智能平台,人形机器人智能化演进及工业产线具身智能优化加速,生态共建成为技术落地核心驱动力 [1] 鸿蒙智能体框架 - 鸿蒙6.0开发者Beta版本发布,首次推出鸿蒙智能体框架,智能体小艺具备规划决策、任务执行、工具调用、自主执行等能力 [2] - 小艺可与第三方智能体应用互动,通过调用外部智能体完成复杂任务链,开箱即用AI能力降低AI应用开发技术门槛 [2] - 基于鸿蒙系统"一次开发多端部署"技术优势,应用可平滑迁移至智能座舱场景 [4] 智能座舱应用场景 - 深航智能体"深航飞飞"可一句话完成订票退改、语音值机等操作 [4] - 货拉拉计划开发并接入鸿蒙智能体框架,实现语音下单、接单或页面跳转 [4] - 麦当劳中国探索智能座舱点餐场景,用户通过语音交互可完成下单、支付等操作 [4] - 宝宝巴士完成与鸿蒙智能座舱系统深度适配,车载端儿童教育需求将随智能汽车渗透率提升而增长 [5] 具身智能平台CloudRobo - 华为云发布CloudRobo具身智能平台,明确不做机器人本体,目标让联网本体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 [7] - 平台基于盘古大模型多模态能力,整合数据合成、标注、模型开发、仿真验证等端到端能力 [7] - 提供具身多模态生成大模型、具身规划大模型、具身执行大模型三大核心模型 [7] - 具身智能训练样本20%靠采集,80%靠生成,大幅提高数据获取效率 [8] - 具身规划大模型能做出10步以上复杂任务规划,与执行模型协同拆解为可执行指令 [8] 产业合作案例 - 乐聚、星海图等人形机器人企业,华龙迅达、拓斯达、埃夫特、亿嘉和等工业具身智能企业与华为云深度合作 [9] - 华龙迅达基于华为云盘古大模型构建"云边端"一体具身智能架构,产线换产效率提升10倍以上 [9] - 亿嘉和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应用于国家电网配网架空线路运维检修,通过减少人工介入提升作业安全性 [11]
HDC2025丨华为发布鸿蒙智能体框架白皮书,全面迈入Agent时代
搜狐财经· 2025-06-23 15:20
鸿蒙智能体框架发布 - 公司发布鸿蒙智能体框架(HMAF)及《Agent时代,鸿蒙应用生而智能白皮书》,定义操作系统、应用与智能体的交互协同范式 [1][3] - 框架构建智能体价值网络,核心包括交互升级、协议升级、高效开发、安全可信,通过通信协议打破应用与智能体协作壁垒 [6] - 智能体与系统深度融合,通过小艺语音、导航条等入口精准分发用户需求,缩短操作路径 [8] 小艺智能体开放平台 - 平台提供全周期开发解决方案,支持LLM、工作流、A2A等多元模式,适配不同业务逻辑 [9] - 开发者可调用50+鸿蒙系统插件,通过意图框架兼容MCP工具,实现多智能体协同并一键发布至市场 [12] 首批鸿蒙智能体生态进展 - 50+先锋鸿蒙智能体即将上线,华为天气、音乐助手、浏览器AI摘要等自有应用智能体已实现场景化服务 [13] - 生态伙伴如深圳航空、喜马拉雅、微博、大众点评等智能体快速跟进,讯飞、海底捞、京东等也在开发中 [15] 鸿蒙AI能力开放现状 - 11类AI控件被4000+应用接入,240+标准意图接入470+项服务,小艺升级为系统智能体,提升规划推理、智慧问答等能力 [17] - AI能力融入系统后,小艺支持真人感对话、AI修图、小艺慧记等功能,覆盖手机、电脑、手表等多设备 [17]
浅谈,「华为」在具身智能赛道布局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6-23 00:23
全球科技巨头入局具身智能赛道 - 英伟达从芯片和中间件层面入局,目标是打造底层开发生态,成为具身智能领域最强"卖铲人"[1] - 特斯拉是人形机器人赛道引领者,旗下Optimus是行业标杆[1] - 华为是国内具身智能赛道佼佼者,沿袭英伟达路线[1] - 小鹏汽车切入人形机器人本体制造,沿袭特斯拉路线,有望率先实现商业化量产[1] 人形机器人价值链分析 - 集成类人形机器人OEM(如特斯拉)具备最高价值[2] - 独立大型机器人模型开发者(如英伟达、谷歌、华为)具备第二高价值[2] - 机器人大模型(如VLA模型)是人形机器人最有价值部分,决定泛化水平[2] - 数据是当前模型关键瓶颈,规模是获胜决定性因素[2] 华为具身智能平台CloudRobo - 华为明确不造机器人,专注提供云上算力和智能[6] - CloudRobo整合数据合成、标注、模型开发等端到端能力[11] - 具身多模态生成大模型可构建数字空间,训练样本80%靠生成[11] - 具身规划大模型可做10步以上复杂任务规划[14] - 具身执行大模型末端控制精度达毫米级[14] - 提出R2C开放协议解决机器人品类多、接口协议多等挑战[16] 华为战略合作与投资布局 - 2024年11月与16家企业签约合作备忘录[6][26] - 2025年4月投资千寻智能1.4323%股份[18] - 2025年5月与优必选科技签署全面合作协议[18] - 东莞极目机器注册资本由8.7亿增至38.9亿[26] 行业发展趋势 - 软件算法进步是推动人形机器人功能提升的关键[19][27] - 搭载AI大模型赋予机器人最强大脑已成必然趋势[27] - 国内大厂虽布局稍晚但已有成型产品[28] - 涌现一批优秀初创公司试图打造机器人"通用大脑"[28]
CloudRobo发布,不“造人”的「华为」持续加码人形机器人赛道!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6-22 11:55
华为开发者大会HDC 2025核心发布 - 华为云推出新一代昇腾AI云服务及全面升级的盘古大模型5.5系列(含预测/多模态/自然语言/视觉/科学计算五大模型)[1] - 首次发布鸿蒙智能体框架,瞄准端侧智能体生态建设[1] - 推出具身智能平台CloudRobo,整合数据合成至安全监管的端到端能力[8] CloudRobo具身智能平台战略定位 - 明确"不做机器人终端"的定位,专注提供云上算力与智能支持,目标使联网本体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3] - 已与16家机器人企业签约合作(含乐聚机器人/兆威机电/大族机器人等),后续扩大合作伙伴规模[3][24] - 展示实际应用场景:分光盒组装中机械臂实现90%通用能力,覆盖工业制造/汽车涂装/半导体领域[10][12] CloudRobo三大核心模型技术 - 具身多模态生成大模型:构建物理世界数字空间,训练样本生成效率提升至80%靠合成(原需上千条样本)[8] - 具身规划大模型:实现10步以上复杂任务规划,具备空间感知/环境交互理解/具身推理能力[14] - 具身执行大模型:毫米级末端控制精度,覆盖抓取/放置/理线/插装等工业场景技能[14] 华为具身智能领域布局历程 - 早期布局:2017年与爱丁堡大学/软银合作AI+机器人研发,2022年与达闼机器人签署协议[20][22] - 关键节点:2023年成立东莞极目机器(注册资本8.7亿→38.9亿),2024年设立深圳/西南创新中心[22][24][25][26] - 投资动作:2025年投资千寻智能(持股1.43%),与优必选科技达成全面合作[19] 行业竞争格局 - 国际对标:特斯拉Optimus为行业标杆,英伟达专注芯片与开发生态建设[14][15] - 摩根士丹利评估:机器人大模型(VLA)为最具价值环节,华为与英伟达/谷歌被列为长期竞争力企业[15] - 国内大厂动态:腾讯/阿里/美团等通过投资入局(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自变量机器等)[17] 技术发展趋势 - 软件算法进步成为突破关键,大模型赋予机器人"大脑"已成行业共识[18][27] - 行业面临数据瓶颈挑战,规模效应成为模型提供商决胜要素[15] - R2C(Robot to Cloud)协议解决多品类/多传感器/多接口的标准化难题[12]
华为发布鸿蒙智能体框架,首批50余款鸿蒙智能体即将上线;马斯克xAI收购X交易遭欧盟调查,或在8月开出首张罚单丨AIGC日报
创业邦· 2025-06-21 08:54
谷歌AI视频生成器训练 - 谷歌正利用YouTube视频内容训练其AI视频生成器 [1] 马斯克xAI收购X交易进展 - xAI以330亿美元收购X的交易正接受欧盟监管机构审查 [2] - 欧盟可能依据《数字服务法》在8月前对X开出首张罚单 罚款金额未定 [2] - X可通过承诺解决欧盟关切避免处罚 [2] 软银AI中心建设计划 - 软银创始人孙正义计划与台积电合作在亚利桑那州建设价值1万亿美元的AI工业园 [3] - 该园区定位为类似深圳的高科技制造中心 重点生产机器人和AI产品 [3] - 软银已与美国政府商讨税收减免政策 包括与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的会谈 [3] 华为鸿蒙智能体框架发布 - 华为正式推出鸿蒙智能体框架 支持多智能体协同完成复杂任务 [4] - 首批50余款鸿蒙智能体即将上线 覆盖京东/新浪/值得买等应用 [4] - 应用场景涵盖教育医疗/金融理财/购物种草等8大领域 [4] 行业信息服务 - 提供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AGI等热门赛道深度分析服务 [2] - 会员可获取行业图谱及报告 活动期间赠送产业日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