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鹏扬30年国债ETF
icon
搜索文档
3100亿元!创新制度引债券ETF规模爆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22: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易妍君 广州报道 其中,易方达公司债ETF、南方公司债ETF、海富通信用债ETF的规模均已超过100亿元。 伴随产品创新,债券ETF市场持续扩容。 据Wind统计,截至2025年6月9日,债券ETF的总规模达到3100.67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了约78%。这 一增幅已赶超2024年全年债券ETF的规模增速。 其中,于今年1月陆续成立的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为债券ETF市场贡献了重要增量,目前的规模合计 接近77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信用债ETF迎来实质利好:包括上述8只产品在内,首批9只信用债ETF获准开展 通用质押式回购业务。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该项业务启动首日,前述9只信用债ETF的成交额 较前一个交易日增加了约65%;6月9日,其成交额进一步放大,合计接近67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在为投资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信用债ETF纳入交易所回购质押库,有望提升ETF场内流 动性,进一步推动债券ETF市场扩容。 信用债ETF"爆发" 目前,市场上共有11只信用债ETF。其中,南方、华夏、海富通、易方达、博时、大成、天弘、广发旗 下的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于今年1月中旬至 ...
创新高!突破3000亿
中国基金报· 2025-06-09 11:44
债券ETF市场规模 - 全市场债券型ETF规模突破3000亿元大关,达3058.16亿元 [1][2] - 2022年末规模从239.64亿元增长至529.43亿元,增幅121% [2] - 2023年末规模达801.52亿元,增幅超50% [2] - 2024年5月17日规模突破千亿元,同年末达1739.73亿元 [2] - 2025年2月7日突破2000亿元,6月6日站上3000亿元 [2] - 今年以来累计"吸金"812.34亿元 [2] 头部产品规模 - 近10只债券型ETF规模突破百亿元 [1][3] - 海富通短融ETF规模达488.95亿元 [3] - 富国政金债券ETF规模达481.10亿元 [3] - 博时可转债ETF规模突破300亿元,达340.33亿元 [3] - 海富通城投债ETF、鹏扬30年国债ETF规模均超180亿元 [3] - 平安公司债ETF、易方达公司债ETF等产品规模超百亿元 [3] 业绩表现 - 鹏扬30年国债ETF近一年业绩14.66% [4] - 博时30年国债ETF近一年业绩14.56% [4] - 博时可转债ETF、海富通上证可转债ETF等产品近一年净值增长率超6% [4] 发展驱动因素 - 债券ETF具备风险收益特征清晰、底层资产透明等优点 [3] - 采用"T+0"交易机制,操作便利且门槛低 [3] - 养老、社保、年金及公募FOF等资管产品增加配置 [5] - 个人投资者对债券型ETF关注度和持仓趋势提升 [5] 行业前景 - 2025年债券市场大概率延续走牛态势,波动加大 [5] - 无风险收益率长期下行利好债券ETF发展 [6] - 债券ETF图谱逐渐形成,不同久期/券种产品适用不同市场环境 [6] - 国内债券ETF市场仍处初步发展阶段,规模占比低 [6] - 未来或推出跨境债券ETF、主题债券ETF等创新产品 [6]
年内吸金近800亿元,债券型ETF迎阶段性爆发
搜狐财经· 2025-05-16 16:41
债券型ETF规模爆发 - 债券型ETF总规模首次突破2500亿元 截至5月15日达2599.01亿元 较去年底增长799.28亿元 [1] - 规模增量中一半以上来自新发产品 部分老产品吸金超百亿 [1] - 8只新发债券型ETF首募规模合计217.1亿元 截至5月15日规模达434.54亿元 较成立初期增长超1倍 贡献总增量超五成 [3] 新发产品情况 - 2024年新发8只债券型ETF 创历史记录 此前年度最高发行数量为5只(2022年) [1] - 新发产品中6只为信用债ETF 2只为公司债ETF 均于1月发行成立 [3] - 发行初期受债市震荡影响募集规模不及预期 3月底债市回暖后申购热情提升 [3] 老产品表现 - 鹏扬30年国债ETF年内规模增长116.19亿元 海富通短融ETF增长106.99亿元 [3] - 政金债券ETF(511520.SH)规模达462.36亿元 较2024年底增长90.12亿元 [5] - 短融ETF(511360.SH)规模400.41亿元 较去年底增长107亿元 [5] 增长驱动因素 - 存款利率下行和货币宽松背景下 债券ETF因风险收益特征清晰 底层资产透明等优势获资金关注 [6] - 债券ETF具备T+0交易机制 投资门槛低 操作便利 适合中低风险偏好投资者 [6] - 多元化策略如产业债 可转债 境外债等资产有望增厚组合回报 [8] 债市后市展望 - 关税谈判成果及宏观政策走向是关键变量 短期谈判乐观预期或压制债市情绪 [6] - 货币政策宽松基调不变 债券收益率上行空间有限 经济弱修复状态持续 [7] - 短端利率进入右侧区间 长端需观察基本面验证 市场或维持低波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