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拍学机

搜索文档
云天励飞冲刺港股,国内推理芯片市占率首次曝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2 11:15
公司概况 - 云天励飞是一家AI公司,专注于推理芯片和边缘AI应用,凭借"算法芯片化"和"端云协同"技术路线发展行业级、企业级、消费级三大场景业务 [1] - 公司早期以智慧城市业务起家,现已转型为覆盖多场景的AI解决方案提供商 [1] - 7月30日公司正式递表港交所,计划A+H两地上市,募资用于芯片研发、战略收购、市场推广等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5.46亿、5.06亿和9.17亿元,呈现波动增长 [3]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4.48亿、3.84亿和5.72亿元,经调整净亏损为3.13亿、2.97亿、3.83亿元 [3] - 研发开支高企,2022-2024年分别为3.47亿、2.95亿、4亿元,占收入比从63.4%降至43.6% [3] - 毛利率从31.9%降至20.9%,2025年Q1回升至28.8% [5] 业务结构 - 消费级业务2024年营收占比44.2%,主要来自收购的岍丞技术,产品包括AI拍学机、AI眼镜等 [3] - 2025年上半年AI玩具销量在中国主流电商平台排名第一 [4] - 岍丞技术产品进入华为、荣耀等品牌供应链,2024年累计出货超3000万套 [4] - 企业级业务2024年营收占比27.1%,包括芯片、算力服务和IP授权 [5] - 2023年6月获得16亿元AI算力大单,提供4000PFLOPS算力服务 [5] - 行业级业务2024年营收占比27.7%,集中在智慧城市和公共交通领域 [5] 技术布局 - 已推出4代AI推理芯片,包括DeepEye和DeepEdge系列 [6] - 在中国AI推理芯片市场排名第五,份额0.3%,英伟达和华为分别以66.7%和12%居前两位 [6][7] - 在NPU驱动的AI推理芯片市场排名第二,份额1.9%,华为以74.9%居首 [7] - 第五代Nova 500芯片在研,支持兼容多数AI大模型架构 [7] - 开发DeepVerse芯片针对大模型推理,DeepXBot芯片用于人形机器人 [7][8] - 已与十余家机器人厂商合作,投资具身智能公司探索前沿应用 [8] 发展战略 - 坚持算法芯片化理念,打造软硬一体技术能力 [7] - 计划持续迭代AI推理芯片,加速数据中心和智能设备布局 [8] - 抓住国产芯片自主创新趋势,强化市场地位 [8]
深圳龙岗 打造科技梦想之城
经济日报· 2025-07-06 06:04
龙岗区AI战略布局 - 龙岗区实施"All in AI"战略,通过"技术+资金+场景+订单"组合拳推动AI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路径为AI产业化和产业AI化"双向驱动"[1] - 成立全国首个政府直属机构区人工智能(机器人)署,统筹推进发展规划、生态建设等工作[3] - 3年拿出百亿元政府订单支持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推广应用[11] 产业生态构建 - 龙岗区集聚人工智能企业350余家,形成"从芯片到场景"全产业链,支撑千亿元级产业集群[4] - 设立规模10亿元的龙岗区粤科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4] - 引进全球知名开发者社区CSDN,打造AI智能体开源社区,构建"代码开源、场景开放、数据开发、全民共创"生态[6] 基础设施支撑 - 建设深圳(东部)人工智能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算力供给达2000P,规划累计供给1万P,可调度社会智算资源4万P以上[5][6] - 建成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汇聚超1000亿条文本和图像数据[6] - 发布华佗GPT等大模型,培育视觉、建筑、医疗等垂直领域模型[6] 应用场景落地 - 开展"我为企业找市场"专项服务,累计挖掘场景429项,促成合作金额超10亿元[8] - AI+公共安全领域机器人巡逻效率达辅警1.5倍,数据采集量达18倍[9] - AI+物流领域开通135条无人运输线路,降低运营成本近50%[9] - AI+政务部署DeepSeek—R1全尺寸模型,推动政务智能化转型[9] 企业创新案例 - 云天励飞自主研发DeepEdge10系列芯片,构建AI推理芯片生态[2] - 优艾智合推出"巡霄"轮式人形机器人,应用于半导体制造和能源行业[10][11] - 无人机AI巡检技术使电力巡检效率提升8倍[10]
云天励飞:公司致力于成为AI儿童智能硬件第一品牌
巨潮资讯· 2025-06-17 10:35
消费级业务战略启动 - 公司于2024年正式启动消费级业务战略,夯实边缘AI发展战略 [2] - 成立全资子公司噜咔博士,独立运营儿童益智领域业务,定位为"技术驱动儿童成长",目标成为AI儿童智能硬件第一品牌 [2] - 推出两款AI硬件产品:AI拍学机与AI毛绒玩具,均搭载自主研发的"云天天书"多模态大模型 [2] 新产品与技术应用 - AI拍学机融合多模态识别技术,实现"拍摄-识别-科普"闭环,针对儿童群体提供场景化知识交互 [2] - AI毛绒玩具集成多模态大模型、情绪互动反馈系统,通过语音、图像等多模态信息触发人机互动反馈,实现对儿童群体的趣味性成长陪伴 [2] - 与闪极科技、LOHO联合推出国内第一款量产AI眼镜,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融合发展 [3] 业务拓展与生态构建 - 通过收购岍丞技术并深度整合其硬件能力,促进自研AI大模型的应用推广,赋能智能设备,丰富AIoT产品矩阵 [3] - 将推出多款消费级产品,建立"线上+线下"全渠道营销体系 [3] - 启动"噜咔博士"品牌IP化运营,通过内容共创强化用户心智和品牌传播力 [3] 商业模式与市场策略 - 探索"硬件+订阅制内容"商业模式 [3] - 拓展海外市场,开发面向海外市场的多语言版本系列产品 [3] - 消费级业务以"技术创新+场景深耕"双轮驱动,持续拓展智能硬件新品类,构建"硬件+内容+服务"生态闭环 [3]
新凯来、云天励飞、方正微电子等半导体公司,原来都在深圳的这个区
新浪财经· 2025-05-23 08:33
龙岗区AI与半导体产业发展战略 - 龙岗区宣布实施"All in AI"战略 目标2027年AI技术在80%以上重点行业深度应用 带动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1] - 2025年深圳半导体产业规模目标2500亿元 龙岗区计划实现千亿级产业集群 占全市40%份额 [1] - 龙岗区连续7年位居全国工业百强区榜首 拥有24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 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9000亿元 [1] 产业基础与龙头企业 - 2024年一季度龙岗区第二产业增加值808.44亿元 占深圳全市27% [3] - 区内聚集华为 比亚迪等世界级企业 昇腾芯片提供基础层技术优势 [3] - 已构建涵盖IC设计 制造 封测 设备 材料等全产业链体系 形成四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 [3] 核心技术突破与产品应用 - 云天励飞2024年营收超9亿元(同比+81.3%) 消费级业务营收占比近半达4亿元 [4] - 推出五代NPU芯片 采用"算力积木"架构实现国产工艺下算力灵活扩展 [4] - 方正微电子SiC MOS 1200V全系产品填补国产车规级SiC器件空白 [3] 产业链自主化进展 - 深圳新凯来发布5款国产半导体设备 包括外延沉积 原子层沉积等关键设备 [7] - 已完成13类关键量检测产品开发 在国内主要半导体制造企业实现量产应用 [8] - 龙岗区通过专项政策支持EDA工具研发 流片等环节 最高单项资助2000万元 [7] 资本支持与生态建设 - 深圳市设立50亿元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龙岗区引导基金参与发起 [9] - 资金重点支持芯片设计 制造 封测等关键环节 以及高端通用芯片研发 [9] - 区内构建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 协同发展产业生态 专业适配产业空间 [6] 新兴应用场景需求 - AI眼镜对芯片提出算力 功耗 集成度等新要求 推动半导体技术创新 [6] - 云天励飞通过子公司进入华为 荣耀等终端品牌供应链 [5] - 计划推出搭载自研多模态大模型的AI拍学机和AI宠物硬件产品 [4]
深圳200亿AI黑马,冲刺港股上市
创业邦· 2025-05-10 10:59
公司概况 - 深圳市首家在A股上市的人工智能公司云天励飞正在冲刺港股上市 目前其在科创板的市值近200亿元 [2] - 2024年A股财报显示公司亏损5.7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49% 主要系研发投入和股份支付所致 [2] - 公司筹划港股上市目的是吸引国际资本 拓宽多元融资渠道 塑造国际品牌形象 [2]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陈宁为海归博士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 后赴美佐治亚理工学院深造并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5] - 曾在美国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担任系统架构师 负责设计4G终端基带芯片 后回国加入中兴通讯担任IC技术总监 [7] - 2014年与佐治亚理工学院博士同学田第鸿共同创立云天励飞 陈宁负责芯片硬件 田第鸿负责软件算法 [7] 业务发展 - 创立初期从AI安防领域切入 与深圳市龙岗公安分局合作"深目1.0"系统 上线一周内帮助警方破获多起案件 [8] - 2023年登陆科创板时超70%营收来自数字城市运营管理的AI产品及解决方案 [9] - 2023年公司AI战略打法为"算法芯片化" 从落地场景抽象通用算法 融入芯片设计 快速形成新解决方案 [11] - 2023年末推出14nm制程DeepEdge10芯片 并公布基于此类芯片的大模型推理加速卡IPU-X6000 [13] - 2024年并购岍丞技术 切入AI消费级业务 并购价格不超过1.8亿元 岍丞技术为智能穿戴设备提供芯片模组等服务 [15] - 2024年成立全资子公司噜咔博士 定位AI儿童智能硬件 推出AI拍学机产品 并与闪极科技合作研发AI眼镜 [15] 财务表现 - 2024年主营业务分为行业级 企业级和消费级应用 分别获得营收2.5亿元 2.5亿元和4.1亿元 [17] - 行业级应用营收同比减少46% 企业级应用同比增长700% 消费级应用为新增业务 [17] - 2024年全年营收9.2亿元 同比增长81.3% 归母净亏损5.8亿元 同比扩大51.1% [17] - 2025年一季度亏损8564万元 同比收窄38% 但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 [17] 资本支持 - 真格基金和华登国际等知名投资机构持续支持 真格基金在天使轮和B轮分别以500万元和700万元入股 [19][21] - 华登国际在B轮 B+轮和C+轮分别以8000万元 2亿元 1.7亿元进行投资 [21] - 深圳资本如投控东海 深圳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服务中心等国资机构也向公司投资 [21] - 公司成立以来累计获得10多轮投资 2015年真格基金和深龙创投以800万元天使轮投资入股 [19]
广东发力“人工智能+消费”,创新引领消费新浪潮
广州日报· 2025-05-08 00:20
人工智能+消费模式的市场表现 - 5万台搭载自研大模型的AI眼镜上市当天售罄,产品具备拍照、语音互动、智能翻译等多项功能[1][2] - AI拍学机成为深圳"每周半天计划"课堂教具,专为3岁以上儿童设计,可实现拍照获取科普知识及数字人互动[3] - AI会记功能激发制造业、游戏、食品等行业采购AI会议设备需求,带动硬件升级[1][4] 广东省政策支持与产业活动 - 广东省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重点推进"人工智能+消费"场景应用[1] - "五一"期间举办"AI赋能"系列活动覆盖广州等五市,吸引超210万人次参与体验[1] - 政策明确加快AI在养老、医疗、政务办公等六大场景的示范应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6] 企业产品创新与技术应用 - 云天励飞推出大模型原生教育硬件"噜咔博士",集成科普、国学等多模态学习功能[3] - MAXHUB的AI会记整合自研与第三方大模型,实现会议多模态分析及纪要自动生成[4] - AI办公场景实现"主动式服务",如PDF一键转换功能减少用户操作步骤[4] 行业发展趋势 - 2023年成为AI应用爆发元年,大模型技术成熟与成本下降推动智能硬件增长[3] - 企业计划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大模型与硬件性能以匹配市场需求[6] - "人工智能+消费"模式正激活新消费动能,如AI眼镜兼具时尚与工具属性[2][3]
营收连创81%与168%高增长 云天励飞AI芯片与消费硬件双擎发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4-27 09:2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超9亿元,同比增长81.3%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达2.64亿元,同比大增168.23%,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同比缩减37.9%,显著收窄 [1] 资本市场计划 - 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以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和多元化融资渠道 [1] - 董事会授权管理层启动H股上市前期筹备工作,具体细节尚未确定 [1] 业务布局与技术平台 - 定位边缘AI企业,拥有大模型和AI芯片两大技术平台 [2] - 业务覆盖消费级、企业级、行业级三大场景 [2] - 自研AI芯片采用"算力积木"架构,灵活应对不同算力需求 [2] - DeepEdge10芯片平台适配DeepSeek R1系列模型及国产鸿蒙操作系统 [2] - 推出大模型推理加速卡IPU-X6000,为企业级业务提供高性价比算力 [2] 消费级业务 - 通过子公司岍丞技术进入华为、荣耀、OPPO等终端品牌供应链,2024年出货超三千万套 [2] - 全资子公司噜咔博士推出AI原生教育硬件AI拍学机 [2] - 与闪极科技和LOHO合作打造国内首款量产AI眼镜 [2] 企业级业务 - 提供算力赋能,自研AI芯片支撑大模型推理 [2] - 与德元方惠签署协议,提供总算力规模约4000PFLOPS的AI训练及推理服务,预计未来3年贡献约16亿营收 [3] - 2024年完成16亿算力订单验收并开始回款 [3] 行业级业务 - 深耕公共安全、城市治理、智慧交通、人居生活四大核心场景及低空经济、智慧教育两大创新场景 [3] - 大模型一体机在龙岗上线,助力政务信创环境部署 [3] 技术研发与未来方向 - "云天天书"大模型将突破认知智能和全模态融合边界,结合算法芯片化能力释放大模型潜力 [6] - 2025年加强神经网络处理器技术研发,解决"卡脖子"技术,实现芯片自主可控 [6] - 通过专用指令集、算子、存算一体架构等优化算法与芯片联合,满足大模型推理需求 [6] 行业趋势与战略 - 人工智能产业从技术探索迈向大规模应用,智能硬件和推理算力需求将爆发式增长 [4] - 消费级智能硬件产业链成熟,研发周期短,可快速出货带动营收增长 [4] - 长期AI芯片将支撑公司价值,自研芯片采用全国产工艺,支持7B-671B参数大模型推理 [4] - 2025年推进AI标准化与大规模应用,打造"芯片+算法"全栈工具链,完善自主可控AI算力生态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