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穿戴设备
搜索文档
向新、向智、向绿——第138届广交会第一期交出靓丽答卷
商务部网站· 2025-10-23 01:36
展会核心亮点 - 第138届广交会第一期以“先进制造”为主题,突出“新”、“智”、“绿”三大方向,推出试点展位级导航、设立离境退税服务点等多项首次举措[1] - 展会12项指标创下历史新高,优质企业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链接中国制造与全球市场[1] - 第二期将于10月23-27日举办,以“品质家居”为主题,展览面积达51.5万平方米,设展位约2.5万个,集中展示家庭用品、礼品及装饰品、建材及家具三大板块,参展企业超1万家,其中优质企业近3000家[5] 展品创新与智能化 - 第一期85万件展品中,新产品占比16%、智能产品占比15%、绿色低碳产品占比25%、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占比31%[2] - 举办307场新品发布活动,超七成应用新技术,广交会设计创新奖参评数量创新高,仿生手等智能产品增长30%[2] - 服务机器人专区吸引12万人次参观,精密加工机床、AI智能穿戴设备、绿色节能家电、智能机器人等成为关键展品[2] 参展企业质量 - 第一期1.2万家企业中,拥有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称号的优质企业超5600家[3] - 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新能源、服务机器人、新材料等新兴题材企业超4000家[3] - 66%的企业采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5G、绿色生产等新技术新模式[3] 国际采购商参与度 - 境外采购商到会人数超15.7万名,来自222个国家和地区,较上届增长6.3%,创历史同期新高[4] - 欧盟、美国、“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采购商增长明显,118家境外工商机构组团参会,增长8%[4] - 185家头部采购企业参会,增长10.7%,参展企业普遍反映采购商量质齐升[4] 展会服务与技术支持 - 举办外贸优品拓内销对接活动、5场主题论坛、2场“贸易之桥”供采对接、5场“好宝、好妮探广交”活动[5] - 智慧导航服务使用达21.4万人次,广交会APP功能拓展至24项,累计新增下载量34.3万次[5] - 首次采用二维码证件使办证速度提升6倍,并首次采用AI辅助审图、试点模块化搭建[5] 相关ETF产品表现 - 食品饮料ETF近五日涨跌为0.00%,市盈率20.46倍,最新份额116.4亿份,增加4.2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出592.5万元,估值分位19.92%[8] - 游戏ETF近五日涨跌-4.44%,市盈率41.23倍,最新份额74.2亿份,减少48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4590万元,估值分位60.10%[8] - 科创半导体ETF近五日涨跌-4.12%,最新份额26.0亿份,减少12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3577.1万元[8] - 云计算50ETF近五日涨跌4.27%,市盈率115.98倍,最新份额3.7亿份,减少4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980.6万元,估值分位90.02%[9]
第138届广交会首期“含智量”“含外量”双升 新产品吸引全球目光
央视新闻· 2025-10-21 15:55
展会核心亮点 - 首期展览聚焦先进制造,突出新、智、绿三大亮点,推出试点展位级导航、设立离境退税服务点等系列首次举措,12项指标创新高 [1] - 展品含智量显著提升,新产品、智能产品、绿色低碳产品、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占比分别为16%、15%、25%和31% [3] - 服务含新量上升,通过数智赋能升级服务,21.4万人次使用智慧导航,首次采用二维码证件使办证速度提升6倍 [7] 参展企业与产品 - 参展商含金量高,1.2万家企业中拥有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等称号的优质企业超5600家,新兴题材企业超4000家 [5] - 66%的企业采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5G、绿色生产等新技术新模式 [5] - 智能产品如仿生手增长30%,服务机器人专区吸引12万人次,精密加工机床、AI智能穿戴设备等成为关键主角 [3] 采购商与全球参与 - 境外采购商到会人数创历史新高,来自222个国家和地区的超15.7万名采购商到会,较上届增长6.3% [5] - 欧盟、美国、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采购商增长明显,118家境外工商机构组团参会增长8%,185家头部采购企业参会增长10.7% [5] - 采购商认为中国产供链无可替代,为全球经贸注入稳定性 [5] 配套活动与服务创新 - 举办307场新品发布活动,超七成应用新技术,打造首发经济新场景 [3] - 贸促活动务实高效,包括外贸优品拓内销对接、5场主题论坛、多场供采对接活动 [7] - 首次采用AI辅助审图、试点模块化搭建,并设立离境退税服务点以提升展客商获得感 [7] 第二期展会预告 - 第二期将于10月23日至27日举办,以品质家居为主题,展览面积51.5万平方米 [7] - 设置展位约2.5万个,集中展示家庭用品、礼品及装饰品、建材及家具3大板块15个展区 [7] - 参展企业超1万家,其中优质企业近3000家 [7]
第138届广交会第一期12项指标“创新高”,第二期10月23日开幕 聚焦“品质家居”
北京商报· 2025-10-21 14:55
展会核心亮点 - 第138届广交会第一期于10月15—19日举办,聚焦"先进制造",突出"新、智、绿"三大亮点 [1] - 展会推出试点展位级导航、设立离境退税服务点等系列"首次"举措,12项指标创新高 [1] - 广交会第二期将于10月23—27日举办,以"品质家居"为主题 [1][2] 展品结构与创新 - 广交会一期85万件展品中,新产品、智能产品、绿色低碳产品、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占比分别为16%、15%、25%和31% [1] - 307场新品发布活动打造"首发经济新场景",超过70%的应用采用了新技术 [1] - 广交会设计创新奖参评数量创新高,仿生手等智能产品数量增长30% [1] - 服务机器人专区吸引参观人次达12万 [1] - 精密加工机床、AI智能穿戴设备、绿色节能家电、智能机器人等产品成为关键主角 [1] 参展企业构成 - 广交会一期1.2万家中国参展企业中,拥有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称号的优质企业超过5600家 [1] - 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新能源、服务机器人、新材料等新兴题材企业超过4000家 [1] - 66%的企业采用了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5G、绿色生产等新技术新模式 [1] 国际采购商参与情况 - 来自222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采购商到会人数超过15.7万名,较上届增长6.3%,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欧盟、美国、"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采购商数量增长明显 [2] - 118家境外工商机构组团参会,较上届增长8% [2] - 185家头部采购企业参会,较上届增长10.7% [2] 展会配套活动与服务 - 举办外贸优品拓内销对接活动、5场主题论坛、2场"贸易之桥"供采对接、5场"好宝、好妮探广交"活动 [2] - 21.4万人次使用智慧导航,"蓝牙+北斗+5G"技术解决了找展位难的痛点 [2] - 广交会APP功能拓展至24项,累计新增下载量达34.3万次 [2] - 首次采用二维码证件,办证速度提升6倍,并首次采用AI辅助审图、试点模块化搭建 [2] 第二期展会预告 - 广交会第二期展览面积达51.5万平方米,展位数量约2.5万个 [2] - 集中展示家庭用品、礼品及装饰品、建材及家具3大板块15个展区 [2] - 第二期参展企业超过1万家,其中优质企业近3000家 [2]
到会人数创同期历史新高!第138届广交会首期展览结束
搜狐财经· 2025-10-20 15:56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第138届广交会首期境外采购商线下到会超15.7万人,比上届增长6.3%,到会人数创同期历史新高 [1] - 首期展览总面积52万平方米,展位数量超2.5万个,参展企业约1.2万家 [3] - 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称号的优质特色企业超5500家,比上届增加400家,占本届广交会优质特色企业总数的55% [3] 产品与技术趋势 - 展区内的精密加工机床、AI智能穿戴设备、绿色节能家电、智能机器人等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吸引了众多客商 [5] - 中国企业从过去的来图加工,转变为推出原创设计及整体解决方案,展示出“中国智造”向高附加值转型的新趋势和新动能 [5] 行业竞争力与市场优势 - 行业核心竞争力更多来源于卓越的设计、良好的应用体验和技术升级改良,中国设计与制造的深度融合已形成开拓海外市场的新优势 [7] - 采购商认为中国企业长期专注于研发创新,因此在全球市场取得领先地位,广交会展示了最尖端的技术和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9]
透过数据看“热度” 第138届广交会首期展览到会人数创同期历史新高
央视网· 2025-10-20 10:12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第138届广交会首期境外采购商线下到会超15.7万人,较上届增长6.3%,创同期历史新高 [1] - 首期展览总面积52万平方米,展位数量超2.5万个,参展企业约1.2万家 [4] 参展企业质量与结构 - 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称号的优质特色企业超5500家,比上届增加400家 [4] - 优质特色企业占本届广交会优质特色企业总数的55% [4] 产品与技术趋势 - 展区展示精密加工机床、AI智能穿戴设备、绿色节能家电、智能机器人等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 [4] - 中国企业从过去的来图加工转向推出原创设计及整体解决方案,展示"中国智造"向高附加值转型的新趋势 [4] 行业竞争力与市场优势 - 行业核心竞争力更多来源于卓越的设计、良好的应用体验和技术升级改良 [7] - 中国设计与中国制造的深度融合已形成开拓海外市场的新优势 [7] - 中国企业长期专注于研发创新,在全球市场取得领先地位,产品极具市场竞争力 [9]
第138届广交会首期展览结束
央视网· 2025-10-19 20:57
展会核心数据 - 第138届广交会首期展览境外采购商线下到会超15.7万人,比上届增长6.3%,到会人数创同期历史新高 [1] - 首期展览总面积52万平方米,展位数量超2.5万个,参展企业约1.2万家 [3] - 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称号的优质特色企业超5500家,比上届增加400家,占本届广交会优质特色企业总数的55% [3] 行业趋势与展品亮点 - 展区展品包括精密加工机床、AI智能穿戴设备、绿色节能家电、智能机器人等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 [3] - 行业展现出从过去的来图加工到如今推出原创设计及整体解决方案的转型趋势,显示出"中国智造"向高附加值转型的新动能 [3] 展会安排 - 第二期线下展以"品质家居"为主题,将于10月23日至27日举行 [5] - 第二期五天展期里将集中展出建材及家具、家庭用品、礼品及装饰品三大题材 [5]
Open AI为何牵手立讯精密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9-23 12:00
合作消息与市场反应 - 9月22日,立讯精密早盘罕见一字涨停,最大封单超46亿元,最新总市值为4420亿元 [3] - 消息面上,Open AI已与立讯精密签署协议,共同打造消费级设备,预计能与AI模型深度协作,产品可能包括无屏智能音箱、眼镜、数字录音笔和可穿戴胸针等,首批设备发布时间定在2026年末或2027年初 [3] 公司历史与苹果依赖 - 公司自2011年切入“果链”后,当年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分别创下152.89%和185.33%的涨幅 [6] - 对苹果公司的收入依赖度高,2021-2023年来自苹果的收入占比总收入约75%,2024年有所下降至70%左右 [8] - 由于苹果的强势地位,公司毛利率微薄且呈下降趋势,从2020年的18.09%降至2024年的10.41% [8] - 股价自2021年年初进入下行通道,调整近三年,市值跌幅巨大 [8] 业务多元化尝试与挑战 - 公司为摆脱对苹果的依赖,启动了“三个五年计划”,发展汽车、通信、工业、医疗等业务,但目前效果不明显 [8] - 汽车电子业务收入从2021年的4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38亿元,但2024年营收占比仅有5.1%,2025年一季度为6.6%,占比仍低 [9] - 汽车电子业务毛利率在2022-2024年分别为16.0%、15.7%、15.8%,但到2025年一季度出现下滑,由2024年同期的17.2%下滑至13.1% [9] 合作基础与战略优势 - 公司在消费电子精密制造领域经验丰富,具备机光声电全方位布局和成熟的供应链管理、大规模量产经验 [13] - 在AR眼镜领域,无锡工厂已启动50万台产能爬坡,实现98.7%的整机组装良率 [13] - 公司通过收购闻泰科技消费电子系统集成业务提升整机设计制造能力,并被苹果要求将iPhone 17标准版的日产量提高约40% [15] - 公司具备“本土创新+全球交付”的产能配置,在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05个生产基地和28个研发中心,能够灵活调配资源并降低关税政治风险 [16] AI硬件赛道前景与挑战 - 全球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721亿美元增长至2034年的4317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9.59% [18] - AI硬件产品可能成为数据收集端点,通过真实世界数据反哺模型迭代,市场投资的是未来的AI原生交互范式 [18] - 硬件技术壁垒正在快速消失,导致供应链方案“拿来即用”,产品易同质化,且与非智能设备、云服务等存在替代竞争关系 [19] - AI硬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软件能力,需建立稳定、高效、低成本的适配路径,解决体验痛点并完善内容生态 [19]
外贸优品“转内销” 内外循环加速畅通
新华社· 2025-05-08 21:23
外贸企业转内销行动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外贸企业面临挑战,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积极协助企业开拓国内市场[1] - "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在多地举办,电商平台为外贸企业开辟极速入驻通道,政府、行业协会和头部企业协同发力[3] - 南京"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现场吸引超5.2万名观众[5] - 参展企业表示现场火爆,与专业客户深入对接,预计很快促成内销订单[7] - 苏宁易购设立"外贸拓内销专区",开放全国仓储物流体系,提供仓配一体化服务和优惠政策[9] 线上线下渠道拓展 - 出口转内销商品快速落地线下渠道,同时线上渠道也快速铺开[11] - 多家电商平台上线"外贸拓内销专区",搭建外贸企业与消费者供需桥梁[11] - 浙江义乌电商企业将外贸团队转向国内电商赛道,预计年底内销占比达80%-90%[13][14] - 义乌户外用品商户入驻1688平台首月即斩获5万件订单[15] 政策与金融支持 - 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一揽子"政策,通过"政策+活动"双轮驱动,支持外贸企业拓内销[16] - 商务部副部长表示将加大"真金白银"支持力度,推动"三增三减"政策[18] -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表示将强化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的融资保障,指导组建"内贸险共保体"[20] 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 浙江义乌创新"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海外仓+外综服平台+直播"模式,带动中小微市场主体实现内外贸一体化运营[23] - 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8万亿元,接近85%的出口企业同时开展内销业务,内销金额占销售总额近75%[29] - 内外贸一体化产生"三链协同"效应:增强产业链韧性、拉动价值链升级、实现消费链重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