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风机
搜索文档
徕芬在深圳开了第一家线下旗舰店,机器人现场给你吹头发
36氪· 2025-11-20 09:41
公司战略转向 - 徕芬科技将发展重心从线上转向线下,首家线下旗舰店于11月15日在深圳福田COCOPark开业 [1] - 公司计划线下零售在2026年进入高速发展期,目标覆盖20个城市并开设300家门店 [1] - 线下战略从2025年的“试水”转向“全面发力”,重点覆盖珠三角、长三角及成渝三大核心经济圈 [6] 线下渠道布局演进 - 在2021年至2024年间,公司采取轻量级线下路径,将产品入驻沃尔玛、Costco、顺电、屈臣氏等大型商超及连锁卖场 [5] - 早期未开设独立门店的核心原因是SKU数量较少,商超渠道更利于单品突围且成本可控 [5] - 2025年随着电动牙刷、剃须刀品类的推出,形成“个护三件套”产品矩阵,公司具备开设独立门店的底气 [5] - 从2025年5月发布剃须刀后的一周内,在深圳宝安壹方城开设第一家线下店,至11月中旬已在深圳迅速铺开10家门店 [6] 门店类型与体验服务 - 未来门店将分为三大类型:购物中心中岛的“快闪店”、中长期运营的“品牌形象店”及兼具多重功能的“品牌旗舰店” [7] - 深圳COCOPark旗舰店除销售功能外,还提供售后保障、DIY定制、线下体验及文创等服务 [8] - 门店提供机器人现场为顾客吹发、洗手池旁一次性试用剃须刀和电动牙刷等体验服务 [10] - 旗舰店提供“激光镌刻”DIY定制服务 [10] 线下销售结构特点 - 线下门店呈现出与线上不同的销售结构,线上吹风机为绝对主力 [12] - 在线下,电动牙刷、剃须刀与吹风机的销售占比接近1:1:1,部分门店中新品类销量甚至优于吹风机 [12] 产能与品控支撑 - 公司超级工厂于今年8月正式投产,占地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员工超4000人,核心模具、电机生产及表面喷涂可全部自产 [13] - 超级工厂的投产解决了5月剃须刀上市后遭遇的产能瓶颈问题,双十一期间已可满足市场需求 [13] - 投资数千万元打造可靠性实验室,以更好控制产品品质和成本,应对用户对产品耐用性和一致性的质疑 [13] 未来品类扩张方向 - 公司表示2026年将是新品类发布最多的一年,计划向“个护三件套”之外的产品延伸 [15] - 近期将于12月推出第二代扫振电动牙刷 [15] - 旗舰店内自主研发的灯光系统、干净的地板与清洁工序等细节,暗示可能向灯光、清洁类产品拓展 [15][17] - 公司负责人暗示可根据门店现有的镜子、灯光、地板等布局猜测新品方向,表明正从个护赛道不断拓展 [17] 行业背景与挑战 - 个护电器行业已从增量竞争进入存量博弈,单纯依赖线上流量和价格战难以构建持续竞争壁垒 [2] - 线下渠道价值被重新评估,是品牌展示、用户体验沉淀和服务闭环的关键场所 [3] - 从线上走到线下需要直面产品试用、成本结构、运营逻辑、用户关系等挑战 [3] - 在个护硬件复购周期较长的现实下,如何让消费者愿意为一间“个护门店”反复驻足是线下战略跑通的关键 [4]
双十一卖不动了?23年销售额1.13万亿,24年1.44万亿,25年太意外
搜狐财经· 2025-11-18 23:42
消费行为转变 - 消费者理念趋于成熟,购物决策时优先考虑实用价值(72%的消费者将其作为首要考量因素),而非单纯的价格优惠[3] - 消费者偏好从购买廉价商品转向投资经久耐用的品质商品,追求长期性价比[5] - 超过六成受访者因双十一促销规则过于繁琐而选择退出购物活动[7] - 消费者对商家的价格戏法(如“先涨后降”)产生免疫力,信任度下降[7] 平台战略升级 - 平台策略从“邀请购买”转向“智能引导”,利用AI技术提供虚拟试穿、产品对比、余量预警等精准服务[9] - 线上线下融合加深,线下渠道销售额占比突破20%,实现全渠道协同[11] - 电商格局从两强争霸演变为天猫、京东、直播电商三足鼎立,直播电商凭借“所见即所购”的便利性崛起[11] - 各平台在服务升级方面的投入较去年增长40%,重点转向延长价保周期(如天猫延长至30天)、优化物流(如京东实现当日达)和精准匹配用户兴趣[15] 行业生态演变 - 传统电商模式面临挑战,如桑坡村等依赖集中促销的商家因促销期拉长、消费行为分散而难以适应,出现店铺关门、厂房空置现象[12][13] - 监管政策完善,市场监管部门禁止“二选一”和“大数据杀熟”,并查处200余家涉嫌“先涨后降”的违规商家,推动市场秩序规范化[17] - 双十一已从简单的促销活动进化为商业生态的基础设施,全网成交额突破1.6万亿元,较去年1.44万亿实现显著增长[1][17]
双十一的棺材板上,钉着一枚带血的退款单
搜狐财经· 2025-11-14 05:55
双十一购物节现状与挑战 - 双十一购物节已从消费者狂欢转变为多方博弈的困局,涉及平台、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复杂互动 [1] 价格策略与消费者体验 - 平台采用动态定价系统,导致商品价格出现频繁波动,例如一款剃须刀头价格在几天内从260多元飙升至590多元,后又降至280多元 [2] - 不同用户看到不同价格,存在价格歧视现象,如江苏用户发现同一款珐琅锅比朋友手机端价格高出十几元 [2] - 消费者遭遇先涨后降的价格策略,如婴儿保温杯从180多元涨至200多元,客服否认涨价 [2] 促销规则复杂性 - 优惠规则复杂耗神,消费者需反复浏览页面获取隐藏优惠券,如购买吹风机需在不同平台比价 [4] - 预售机制存在陷阱,定金加尾款方式导致实际支付价格高于预估价,例如吸尘器预售显示不高于899元,实际支付需1099元 [4] - 优惠券使用限制增加凑单难度,如3000减400和2000减200的服饰券不能用于同一商品 [4] 商家经营压力 - 商家面临平台要求最低价和营销成本的双重压力,大促期间利润微薄甚至亏损 [6] - 平台间要求品牌提供最低价并进行售价管控,导致商家陷入站队困境,精力从经营转向协调平台关系 [6] - 电商运营经理需花费大量时间与平台沟通价格问题,甚至面临罚款威胁 [6] 消费者行为变化 - Z世代消费者对双十一是否为全年最低价持质疑态度,调查显示近四成受访者表示不相信 [8] - 超过七成年轻消费者在消费时最看重是否真正所需,呈现理性消费趋势,从交易驱动转向体验驱动 [8] - 年轻人更愿为具有情绪价值的体验买单,如旅行和沉浸式娱乐,体现悦己和体验至上观念 [8] 技术应用与影响 - AI技术在电商平台加速应用,如AI客服、数字人主播和个性化推荐,约七成年轻人认可其应用 [9] - 超过三分之一青年对AI购物体验表示很满意,另有约三分之一认为比较满意但有优化空间 [9] - AI算法可能被用于更精准的价格歧视,通过判断用户支付意愿实施隐蔽的动态定价 [9] 行业发展趋势 - 双十一整体氛围趋于平静,平台不再将GMV作为核心竞速指标,各方重新审视购物节价值 [11] - 行业竞争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部分平台引入AI试衣等新技术提升用户体验 [11] - 一些品牌将预算从营销转向售后服务,着力提升用户整体消费体验 [11]
290亿!雷军发文——
搜狐财经· 2025-11-12 10:57
公司双十一销售业绩 - 全渠道累计支付金额突破290亿元 [1] - 公司宣称活动期间总让利规模达20亿元 [5] 产品销售亮点 - 手机品类中REDMI K80至尊版起售价降至2399元,小米平板7 Ultra直降500元至5199元起 [5] - 大家电产品优惠显著,小米电视S Pro 85 Mini LED和米家冰箱Pro优惠高达1600元,米家三区洗衣机Pro优惠1000元 [7] - 截至11月10日数据,小米扫地机品类和摄像机品类全渠道销售额均突破2亿元 [8] - 空气净化器、移动电源、音箱、路由器、照明、晒衣机等品类全渠道销售额均突破1亿元 [8] - 个护健康品类销量突出,剃须刀和健康秤全渠道销量突破50万件,吹风机和电动牙刷全渠道销量突破40万件 [8]
格力博:AIMOWBOT C 及商用四驱割草机器人已列入公司2026年度产品上市计划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09:00
公司主营业务与产品线 - 主营业务聚焦于新能源园林机械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 [1] - 产品线涵盖割草机、打草机、吹风机、修枝机、链锯、智能割草机器人、智能坐骑式割草车等 [1] - 全线产品均采用清洁能源技术路线,近十年来至目前未规划、亦未生产任何汽柴油动力发动机 [1] 越南二期工厂建设 - 越南二期工厂建设项目已完成前期筹备并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1] - 整体建设周期预计至2026年底前全面完工 [1] 商用领域发展规划与产品上市计划 - 涉及未来市场规模预测及公司具体销售目标属于内部战略信息,暂不方便对外公开披露 [1] - AIMOWBOT C 及商用四驱割草机器人已列入公司2026年度产品上市计划 [1] - 最终上市时间将根据产品测试验证结果及市场策略综合确定 [1] - 公司坚持“成熟一代、推广一代”的稳健原则,在产品完全达到量产标准后公布进展 [1]
“双11”购物,消费者成了“精算师”
新华网· 2025-11-10 07:50
电商平台定价策略 - 商品原价与到手价在促销期间频繁波动,例如一款剃须刀头到手价在4天内从260多元飙升至590多元,随后又降至280多元,原价也从317元涨至670元又降至523元 [3] - 存在“先涨价后降价”的价格操作,活动前商品临时加价,如电动车挡风被价格在活动启动后比活动前上涨20元,婴儿保温杯从180多元涨至200多元 [2][3] - 促销价可能高于日常售价,有消费者投诉称“双11”期间购买的商品并未如承诺为“最低价”,提出价保申请后被商家以各种理由拒绝 [4] 用户差异化定价 - 同一商品对不同用户显示不同价格,例如有消费者发现其非会员账号中的商品价格低于会员账号,朋友手机端显示价格为355元而自己结算时涨至372元 [6][7] - 平台可能根据用户浏览记录进行“动态定价”,例如一款热水器在活动前不到2000元,活动期间“原价”涨至5000多元再通过“满减”降到3000多元,实则比平时贵 [7] - 价格在一天内出现剧烈波动,有消费者经历早间到手价420多元、中午涨至近530元、晚间活动价又恢复至早间价格的情况 [5] 促销规则复杂性 - 优惠规则复杂难懂,消费者需反复浏览页面才可能弹出优惠券或“优惠礼包蛋”,领取后方能享受更低价格,整个过程非常耗精力 [7][8] - “定金+尾款”机制失去意义,预售时显示“到手价不高于899元”的商品,实际支付时需1099元,且需满足“前1小时付款”“叠加平台券”等隐藏条件 [8] - 平台优惠券既难抢且适用范围有限,例如“3000-400”和“2000-200”的服饰券不能用于同一商品,进一步增加凑单难度 [9]
贾乃亮带货也失灵?飞科电器三季报营收净利双双下滑
大众日报· 2025-10-31 18:19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0.4亿元,同比下滑8.46% [1]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7亿元,同比下降1.61%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9.24亿元,同比下降7.75%,净利润1.36亿元,同比下降8.76% [1][2] 费用结构失衡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高达10.12亿元,而研发费用仅为0.71亿元,销售费用是研发费用的14倍以上 [3]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与研发费用的比例曾扩大至18倍 [3] - 2021年至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从7.698亿元攀升至14.86亿元,累计增幅近一倍,而同期研发费用从1.32亿元回落至9641万元 [3] 渠道网络收缩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经销商数量为374家,在半年内净减少83家,下滑比例高达18.16% [5] - 线下渠道虽覆盖沃尔玛、大润发、永辉等主流卖场,但在屈臣氏等CS渠道中难觅其踪,被徕芬等新兴品牌取代 [3] 产品结构与品牌表现 - 公司坚持结构性双品牌战略,拥有"FLYCO飞科"和"POREE博锐"两大品牌 [1] - 2025年上半年中高端产品销售占比降至56.37%,同比下滑8.51个百分点,逆转了2022至2024年从45.22%持续提升至60.78%的增长势头 [5] - 2025年上半年子品牌"博锐"营业收入为4.11亿元,同比下降18.07%,销售额占比为19.48%,较去年下降2.22个百分点 [5] 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问题 - 在黑猫投诉等公开平台上,关于"飞科"的消费者投诉累计超1200条,近期新增投诉涉及剃须刀、吹风机、电动牙刷等多个主要品类 [6][7][8][9] - 消费者投诉内容集中在质保期内出现故障、维修周期过长(如等待15-20天)、退货退款受阻以及售后态度差等问题 [7][8][9] - 投诉案例显示,产品存在使用半年内出现异响、无法充电等质量问题,且售后处理效率低下 [7][8][9]
广东东莞:“制造美学”扮靓城市产业
科技日报· 2025-10-30 13:34
广交会东莞城市形象展示 - 东莞以“制造美学之城”的城市产业形象首次亮相第138届广交会 [1] - 东莞拥有22万家工业企业,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4万家 [1] - 本届广交会东莞共有400多家企业获得参展资格,优质企业参展比重提高 [3] 企业产品创新与美学应用 - 东井电器自主研发高速风机技术缩短干发时间并降低风噪,应用负离子技术和空气动力学设计提升产品体验 [2] - 东井电器营业额目标为3亿元,年均增长率目标为20%—50% [2] - 广东海新智能厨房股份有限公司使用铝材制作橱柜,产品兼具美学设计和高湿度环境适应性 [3] - 马可波罗控股旗下唯美陶瓷形成“生活”“设计”“大师”三大产品体系,并于10月22日在深交所上市 [4] - 东莞市微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品牌“拼酷”以非遗元素为核心,开发2000余款原创IP [5] - 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轮式人形机器人“小拓”,为第一台在注塑行业落地应用的人形机器人 [5] 产业升级与发展战略 - “制造美学之城”形象展示是东莞制造在传统优势基础上的一次创新升级 [1] - 企业组团亮相有助于树立鲜明城市产业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和产品市场辨识度 [2] - 众多东莞企业将设计、工艺、品牌与文化结合,探索制造与审美的深度融合 [5] - 东莞正以“制造美学”理念助力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并通过平台联动持续获得全球市场认可 [6]
德昌股份(605555):剔除汇兑后利润环比大幅回暖,机器人核心关节业务持续推进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9 21:43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德昌股份维持"买入"评级 [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剔除汇兑收益影响后的净利润为6246.81万元,环比大幅增长105.32% [5] - 公司家电业务基本盘稳定,汽车零部件业务高速成长,机器人核心关节业务获得进展 [5] - 因美国关税阶段性影响,下调公司2025-2027年盈利预测至3.75亿元、4.45亿元、5.60亿元 [5]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2.88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归母净利润1.62亿元,同比下降46.3% [2][5]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12.20亿元,同比上升9%;实现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同比下降46% [5] - 2025年第三季度综合毛利率环比提升1.77个百分点 [5] - 预测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5亿元、4.45亿元、5.60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5倍、21倍、17倍 [2][5] 业务分析 - 家电业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43亿元,同比增长6.02%,其中吸尘器业务收入9.32亿元(同比下降3.62%),小家电业务收入8.11亿元(同比增长19.79%) [5] - 汽车零部件业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1亿元,同比增长89.86%;新增定点项目8项,全生命周期预计总销售金额超过19亿元人民币 [5] - 机器人核心关节业务已顺利完成样件交付,产品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客户要求 [5] 客户与市场 - 吸尘器领域大客户TTI去库影响基本结束,收入及订单稳定 [5] - 小家电领域新引进国际知名客户SharkNinja,开启战略合作 [5] - 公司对主要客户HOT的供给份额有望提升,电机技术优势预计可向个护领域复制转移 [5]
中国超市,开到宇宙尽头
创业邦· 2025-10-24 18:13
全球中国超市行业概况 - 华人超市在全球分布极广,从发达国家到新兴市场乃至偏远地区均有覆盖,例如在阿根廷有10788家华人超市,在其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每两三个街区就有一家[5] - 行业扩张模式高度依赖亲缘网络,通常由早期移民通过“投亲靠友”的方式带动,形成“A在B的超市打工,攒钱后自立门户”的线性扩散模式[6] - 在发达市场已孕育出如99大华超市的连锁巨头,而在新兴市场则以家庭或夫妻经营的小型超市为主,构成了更为草莽和粗砺的出海生态[6] 新兴市场经营挑战 - 治安问题构成主要运营风险,例如在牙买加,偷窃行为普遍且不分年龄性别,超市需应对员工监守自盗和顾客行窃[8];在阿根廷拉普拉塔的超市,位于贫民区的分店每周都会遭遇偷盗,甚至发生持枪抢劫事件[10] - 宏观经济恶化加剧经营风险,阿根廷2023年通胀率高达211.4%,导致商品价格成倍上涨,例如一件商品周一价格400比索,次日即涨至800比索,系统性混乱进一步推高了暴力事件频率[12] - 部分地区的监管环境存在不确定性,有华商反映当地相关部门会以各种理由上门罚款或索要钱财,形成隐性成本[13] 商业模式与运营策略 - 超市行业门槛相对较低,无需特定技能,主要依赖原始启动资金和勤勉运营,被形容为“把门打开做生意”的典型模式[17] - 货源组织依托中国强大的供应链和跨境贸易便利,例如柬埔寨的华商可从同乡处便捷拿货,早上下单下午送达,或通过陆运从中国一周内收货[20] - 该模式利润稳定但非暴利,例如牙买加的超市月平均利润约为十万元人民币,其核心价值在于为海外华人提供稳定的生计和体面生活[20] 目标客群与商品策略 - 客群定位因区域而异:在东南亚如柬埔寨金边,主要服务当地华人社群,售卖耳熟能详的国货并注重人情维系[19];在拉美如牙买加和阿根廷,则主要面向当地人,凭借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打开市场[19] - 商品选品紧跟当地需求,例如牙买加圣诞季对色彩鲜艳的家居布纺(四件套、窗帘等)需求旺盛,而阿根廷市场则对印有球星梅西头像的马克杯等周边产品需求强劲[19] 华商生存状态与社群网络 - 华商生活高度封闭单调,社交圈局限于当地华人社群,日常是超市与住处两点一线,缺乏与当地社会的深度融合,普遍抱有“落叶归根”的最终目标[23] - 以同乡会为基础的社群网络(如阿根廷的福建同乡群)在信息共享(如批发商报价)、员工背景调查以及新店选址协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合作通常仅限于有亲缘关系的个体之间[25] - 新兴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信任缺失和风险上升,例如柬埔寨出现针对华商的诈骗甚至绑架案件,使得华商在交友和业务往来上极为谨慎[26][27] 行业竞争格局与未来演变 - 传统超市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例如柬埔寨金边某超市周边200米内的中国超市数量从四五家增至十几家,连锁巨头凭借更优的批发价和更全的货品进一步挤压小超市生存空间[29] - 部分经营者开始寻求转型,例如转向游戏机厅、儿童乐园等业态,或向更偏远地区(如亚马逊雨林)转移以规避竞争[29] - 尽管以产品输出为主的“出海2.0”模式在主流叙事中被边缘化,但这些遍布全球的中国超市作为“最小单元的出海”,为品牌出海奠定了广泛的草根全球化基础[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