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编程工具
icon
搜索文档
从酷炫功能到真实产业应用,AI卡在了哪里?
36氪· 2025-11-17 12:20
生成式AI技术发展与商业落地挑战 - 自2022年11月ChatGPT发布以来,生成式人工智能高速发展,大模型竞赛白热化,多模态能力持续提升 [1] - 与美国Ramp AI Index数据显示的技术高歌猛进形成对比,美国公司采用付费AI产品的比例近期有停滞迹象甚至出现下滑 [1] - 麻省理工学院2025年7月研究报告指出95%的生成式AI应用项目效果不佳或中途夭折 [4] 业务流程重构与AI路径规划 - AI落地应用需要根据AI能力边界结合行业和企业业务场景需求痛点发现价值显著业务环节优先推进 [4] - 企业需进行工作流程分割和业务流程重构将AI擅长部分交给AI其余部分由人完成以驾驭AI黏合流程断点 [5] - AI落地业务流程重构类似路径规划需动态调整随着AI能力提升企业流程重构与分工协作需不断更新 [6] - 多数企业仍停留在直接套用AI工具阶段未拆解工作流未评估AI能力与业务需求适配性未能形成投入-数据-效益飞轮 [6] AI落地主导路径 - AI落地应用需要同时懂AI和具备行业洞察催生两条路径:懂AI的人走进行业或行业内的人掌握AI [7] - 路径一为硅谷兴起的Front Deployed Engineer模式将熟悉AI技术工程师派驻客户企业深入业务一线找到价值创造点 [8] - 路径二为行业从业者学习掌握AI工具麻省理工学院报告发现超过90%公司其员工自费使用AI工具提升效率形成影子AI经济 [11] AI编程推动行业自主改造 - AI编程工具大幅降低软件开发门槛使零基础用户能用自然语言描述需求生成代码开发产品原型 [12] - 微软与谷歌CEO称其公司当前生成软件代码中约20%-30%来自AI亚马逊云服务业务CEO称AWS 75%代码已由AI生成 [12] - AI编程让行业从业者无需等待AI专家可主动运用AI编程工具根据行业特定场景需求痛点构建AI应用最小可行飞轮 [12] - AI编程有望让中小企业成为AI落地生力军因其决策迭代速度更快可直接从零构建适配AI数字化体系无需改造复杂遗留系统 [13] AI落地策略与展望 - 企业现阶段不必执着于全流程AI化可聚焦小切口高适配高收益场景找到AI与业务契合的最小可行飞轮 [14] - AI时代最重要的不再是掌握知识而是眼光和创意即看到行业需求痛点并利用新技术想出更好解决方法 [14] - 鼓励员工学习AI编程工具改造提升自己工作进而改造提升公司和行业是AI落地应用的一大路径 [14]
从大厂管理层到独立开发者!AI技术拓宽新职业边界
证券时报· 2025-10-14 13:07
AI技术对职业模式的影响 - AI编程工具使个人开发者能够独立完成过去需要一个团队才能完成的产品开发,例如在2024年使用AI工具开发出具备内购功能的APP [1] - AI工具将编程、设计等专业环节简化,降低了技能门槛,使有想法但缺乏专项技能的人能够切入独立开发赛道 [3] - AI技术推动就业从固定岗位、固定团队转向以想法为核心、以AI为工具的灵活模式 [8] 传统职业经验在新领域的价值 - 传统职业经验如用户研究、运营经验在新职业中成为加分项,可用于精准定位产品概念和制定推广策略,避免自嗨式开发和产品无人用的痛点 [4] - 经验复用特性降低了职业转型成本,使新职业成为传统经验的新出口,无需抛弃过往即可实现能力跨界迁移 [4] AI技术对就业人群结构的改变 - AI驱动的新职业没有年龄和学历门槛,例如一名16岁零编程基础的高中生通过AI开发APP,在黑客松大赛中获奖并入选苹果青少年开发活动 [6] - 新职业为年轻人群提供了提前试错和积累经验的就业新路径,使就业市场从存量竞争转向增量拓展 [6] - 新职业赛道扩容使职场人、年轻人和跨界者都能获得更多就业窗口,例如拍广告短片无需大团队、做产品无需全栈技能 [8] 新职业的收入模式与发展策略 - 新职业可实现收入多元化,例如通过内容平台激励、产品内购和商业合作形成多元收入模式,比时间换钱的咨询更灵活稳定 [8] - 建议通过副业过渡策略降低风险,即先将AI用于主业提升效率,积累经验后再分享并逐步找到方向 [8]
从大厂管理层到独立开发者 AI技术拓宽新职业边界
证券时报· 2025-10-14 02:08
AI技术对职业转型的影响 - AI编程工具使个人开发者能够独立完成过去需要整个团队才能完成的复杂应用开发,例如在2024年借助AI工具开发出具备内购功能的APP [1] - AI工具通过简化编程、设计等专业环节,显著降低了技能门槛,使有想法但缺乏专项技能的人能够进入独立开发赛道 [2] - 技术赋能打破了职业转型需要经验清零的刻板印象,传统职场经验(如用户研究、运营)可跨界迁移并成为新职业的加分项 [3] 新职业的就业人群特征 - 新职业展现出无龄化趋势,案例显示一名16岁零编程基础的高中生通过AI开发APP并获得行业认可,表明其没有年龄和学历门槛 [4] - 新职业为年轻人群提供了提前试错和积累经验的新路径,推动就业市场从存量竞争转向增量拓展 [4] - 就业模式转向以想法为核心、以AI为工具的灵活模式,不再局限于固定岗位和团队 [5] 新职业的收入模式与发展策略 - 新职业可实现收入多元化,例如通过内容平台激励、产品内购和商业合作组合形成被动收入,比早期时间换钱的咨询模式更灵活 [5] - 建议采取副业过渡策略,先将AI用于主业提升效率并积累经验,通过费曼学习法分享以降低风险并明确方向 [5] - 采用低预期探索策略,例如计划一年不赚钱也可接受,初期通过知识付费获得第一笔收入 [5]
指数大涨大跌“HOLD不住”!10月看反转,还有哪些投资机会
搜狐财经· 2025-10-10 15:24
美联储货币政策 - 美联储于2025年9月议息会议降息2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此次为风险管理式降息,偏向控制就业市场下行风险 [1] - 点阵图显示2025年目标利率中枢为3.6%,较6月预测的3.9%有所下调,同时上调今年美国经济增速预测,维持通胀和失业率预测不变 [1] - 降息后市场呈现"买预期+卖事实"特征,美债收益率变动,美股"补涨"且道指和小盘股表现较好,预计美元维持弱势、黄金有不错表现 [1] 科技行业投资前景 - 半导体与创新药作为科创100指数的双引擎,其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周期上行趋势共同推动指数盈利能力和估值重构 [3] - Meta将于2025年9月17日至18日举办Connect大会,分享AI眼镜最新进展及对AI和元宇宙的愿景,其产品深度融合AI,或将搅动智能眼镜百亿市场 [3] - AI编程在C端和B端渗透率最高,调查显示47%的美国成年人已在日常编程中采用AI,超60%的企业在编程中使用AI,中长期全球AI编程市场规模预计为648-1056亿美元 [5]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应用 - 低代码AI编程工具基于自然语言需求可直接生成完整应用,用户无需编辑代码,中长期增量在于用户规模提升 [5] - 酒店机器人常见用途为配送与清洁,主要满足跨层送物与夜间需求,可提升配送清洁效率、稳定高峰时段服务、改善客人无接触体验 [5] 证券市场表现与结构 - 短期大盘趋势偏弱,增量资金入场明显,但市场赚钱效应弱 [7] - 市场涨跌分布显示,跌停13家,涨停66家,暗盘资金净流出2231家,净流入2739家 [8] - 上证指数在5日线上方震荡,10月份突破4000点并不稀奇,但需关注量能支撑,国产算力链因AI基础设施需求及财报季高确定性表现强势 [9] - 创业板指数9月以来出现6次跌幅超2%的阴线下跌后次日均现阳线修复,市场情绪回暖,两融资金活跃,科技成长板块配置机遇受关注 [9]
估值 30 亿美元后,Replit CEO的判断:SaaS、App、代码平台,谁先失速?
36氪· 2025-09-25 08:54
AI编程工具普及现状 - 全球90%的软件工程师在日常工作中使用AI编程工具[1] - 大型科技公司内部使用率接近100%,谷歌团队全面切换至Gemini Code Assist,微软已完成Copilot全线整合[2] 传统开发生态的根本问题 - SaaS平台过度分割,无法支撑自动化流程,AI Agent需要完全不同的工作环境[3][6] - App的交互方式打断了连续执行,用户习惯从点击操作转向直接与AI对话[14][15] - 代码平台重编写轻部署,结果无法上线运行,导致开发流程不完整[10][22] Replit的平台架构理念 - 构建全栈能力,使代码可直接运行、部署、生成API并被其他智能代理调用[7][9] - 平台目标不是写代码更快,而是让结果落地,实现从编写到部署的完整交付流程[8][23] - 让用户通过浏览器即可写出、运行并部署完整系统,无需理解服务器或部署流程[27][28] AI Agent对传统App的替代 - App是被动的,需要用户主动操作;Agent是主动的,能自动执行任务并主动反馈[17][19] - 有效解决方案不是创建界面,而是构建自动处理流程,如AI Agent自动扫描、识别和归档文档[17][18] - 用户习惯转向直接向AI交代任务,跳过传统App的点击、填表等中间环节[15][31] 代码平台的闭环能力建设 - 传统平台让写程序变容易,但部署上线依然困难,如同"修了半截路"[22][23] - Replit构建"写→运行→用"连续流程,实现写完就能运行、运行完就能上线的闭环[23][26] - 编程重点从代码技术门槛转向打通产品完整链条,关注代码能否解决实际问题[29] AI驱动的组织架构变革 - AI工具承担更多需要人来做的判断和执行工作,成为工作流程核心环节[33][36] - 未来组织最重要能力是围绕AI设计工作流,而非简单使用AI工具[37] - 公司架构彻底改变,工作安排更灵活,人类主要负责定目标和验证结果,具体执行由AI完成[37][38] 下一代平台的发展方向 - 未来软件起点是生成能调度任务、自我触发、反复调用的智能系统[39][42] - 下一代平台是AI工作助手,用户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即可完成任务交付[42][44] - 关键不是工具本身,而是构建能反复使用的智能流程和"AI工厂"[37][40]
美国CS就业梦碎,狂投5000家0 Offer,名校毕业00后被麦当劳惨拒
36氪· 2025-08-15 10:31
行业就业趋势变化 - 计算机科学专业失业率达6.1%,位列全美第七高失业率专业[5][6][12] - 计算机工程专业失业率达7.5%,高于计算机科学专业[6][12] - 22-27岁毕业生中计算机相关专业失业率是生物学、艺术史等专业(3%)的两倍以上[12] 企业招聘策略调整 - 亚马逊、微软等科技巨头通过裁员拥抱AI技术[1][11] - AI编程工具普及导致企业对初级程序员需求锐减[11][18] - 企业使用AI系统自动筛选简历,大幅提高招聘筛选效率[18] 教育规模与就业落差 - 全美主修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突破17万人,较2014年增长超过100%[11] - 计算机专业早期职业中位年薪达8万美元,中期职业中位年薪达11.5万美元[6] -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中有32.8%拥有研究生学位[6] 毕业生就业困境 - 普渡大学CS毕业生投递5762个岗位仅获得13次面试,最终零offer[15] - 部分毕业生需转向快餐行业就业(如Chipotle、麦当劳)[4][8][17] - 政府预算削减与企业AI应用收紧科技政策类岗位招聘[18][20] 技能需求转型 - 微软宣布投入40亿美元用于AI技能培训[21] - 国家层面推动AI行动计划引导学生进入AI行业[20] - 科技营销和销售领域成为CS毕业生新就业方向[24]
编程“学废”了?普渡毕业却只获烤肉店面试,美国IT失业创新高:AI面试成最大屈辱,网友怒称宁愿失业
36氪· 2025-08-12 07:14
行业就业市场状况 - 2025年美国IT就业市场持续疲软,7月岗位数量缩减10,300个,截至7月累计缩减岗位数量达26,500个[6] - 与2024年同期相比,2025年岗位缩减数量多出20,300个,2025上半年成为裁员比例最高的时段[6] - 2025年6月IT行业失业率达到5.5%,远高于全国平均失业率4.2%[8]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 - 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工程专业毕业生(22至27岁)失业率分别为6.1%和7.5%,比生物学及艺术史专业毕业生的失业率(3%)高出一倍有余[8] - 计算机相关领域本科生人数在2024年超过17万,是2014年数量的两倍有余,但市场需求萎缩导致就业困难[5] - 初级软件工程师的需求因企业拥抱AI编程助手而迅速萎缩,入门级职务最可能被自动化取代[10] 求职者个人经历 - 普渡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应届毕业生Mishra在长达一年的求职后未获录用,其分享求职困境的TikTok视频观看次数超过14.7万次[2] - 俄勒冈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毕业生Zach Taylor自2023年毕业以来申请了5,762个技术职位,参加13次面试,但未获得全职岗位[9] - 克拉克大学数据科学应届毕业生Audrey Roller在申请工作后三分钟即收到拒绝邮件,反映出招聘流程中AI筛选的高效与求职者的无力感[11] AI对招聘流程的影响 - 企业使用AI系统自动扫描简历并批量淘汰候选人,同时求职者也使用AI工具定制简历和填写申请表,形成AI应用的“恶性循环”[11] - AI面试官帮助招聘经理节省初轮面试时间,但部分求职者因体验感差、感觉被轻视而拒绝接受AI面试[12][15] - 有观点认为,AI面试服务可能导致求职者个人信息泄露,并被用于筛选、封杀或压低薪资,而求职者对此缺乏知情渠道[13]
【大涨解读】AI编程:AI最先落地的核心应用场景,GPT5胜负手或也在它
选股宝· 2025-08-04 11:19
市场表现 - AI编程板块在8月4日大幅上涨,云鼎科技涨停,金现代和普元信息盘中涨幅一度超过10% [1] - 能科科技股价上涨9.99%至42.61元,流通市值达104.27亿元 [2] - 金科环境股价上涨11.37%至24.09元,流通市值29.66亿元 [2] - 金现代股价上涨11.22%至12.59元,换手率21.72%,流通市值39.73亿元 [2] 行业动态 - Lovable AI建站工具在8个月内实现1亿美元年度经常性收入,估值达18亿美元并完成2亿美元A轮融资 [3] - OpenAI计划在8月初发布新一代GPT-5模型,其测试版本已支持一键生成网站和修改游戏等功能 [3] - 腾讯在7月开启AI IDE工具CodeBuddy国际版内测,集成多款主流大模型 [3] - 通义千问同期开源了代理式编程命令行工具Qwen Code [3] - Anthropic于5月推出Claude 4系列大模型,其中Claude Opus 4在编码任务中表现领先 [4] 机构观点 - Lovable成为达成1亿美元ARR最快的公司之一,其增长速度超过Cursor、OpenAI等早期记录 [5] - AI编程功能被视为判断GPT-5潜力的关键指标,且与大模型发展紧密相关 [5] - AI编程可将开发时间缩短5-10倍,企业开发成本有望降低至原来的10% [5] - AI编程工具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62.1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18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4% [5] - 海外AI编程应用已形成商业闭环,国内厂商如字节跳动、科大讯飞等相继推出相关产品 [6]
99%的程序员都会失业吗?丨AI原生研究系列之AI Coding
腾讯研究院· 2025-07-14 16:36
核心观点 - 编程方法论依旧重要,但自然语言正快速成为新的高级编程语言 [1] - AI编程是当前大模型最具颠覆性的领域,将重新定义软件开发范式 [3][4] - 程序员角色将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指挥官和问题终结者 [29][35] AI编程发展现状 - 微软30%代码由AI生成,Meta预计很快达到50% [7] - 美团52%代码由AI生成,90%工程师频繁使用AI工具,部分团队AI编写90%以上代码 [7] - 腾讯云代码助手企业采纳率达30%,单测执行率提升18%,代码评审覆盖率增长20% [7] - 美国程序员就业率降至1980年以来最低水平,岗位数量从70万萎缩至一半左右 [5] 市场预测与规模 - Anthropic CEO预测未来3-6个月AI将编写90%代码,12个月内接近100% [4] - OpenAI首席产品官预计2025年底AI编码将实现99%自动化 [5] - 全球AI Coding市场8年后将突破200亿美元 [9] - 中国2023年软件和信息技术企业超3.8万家,软件收入12.3万亿,均为潜在市场空间 [10] 主要玩家与产品 - Cursor完成9亿美元融资,估值90亿美元,年度经常性收入达2亿美元 [12] - GitHub Copilot可规划、编写、测试和迭代代码,提出完整拉取请求 [16] - OpenAI Codex可并行处理多项任务,在隔离沙盒运行 [17] - Devin定位"AI软件工程师",可自动搜索资源完成任务 [17] - Claude Opus 4在复杂任务和代理工作流中表现领先 [18] - Augment Code支持20万Tokens上下文窗口,实现跨项目理解 [20] 技术趋势 - 从代码补全工具迈向自主Agent,覆盖规划到测试全流程 [16] - 从项目环节升级到覆盖整个大项目,处理更复杂任务 [18][20] - 独立编程工具可能被基础大模型取代,但短期仍有存在价值 [22][23] - 基础大模型与独立工具竞争加剧,OpenAI曾试图30亿美元收购Windsurf [25] 行业影响 - 编程门槛降低将激发更多需求,催生"一人公司"和个性化软件 [30][31] - 非技术岗位可通过NoCode平台创建应用,如美团餐厅经理生成报表小程序 [7][33] - 未来程序员角色拆解重组,更多人获得"编程权",从执行者转向问题终结者 [29][30] - 编程民主化使技术成为表达思想的自然媒介,人类核心价值转向定义问题和标准 [35]
AI编程「反直觉」调研引300万围观!开发者坚信提速20%,实测反慢19%
机器之心· 2025-07-13 12:58
AI编程工具对开发者效率的影响 - 核心观点:AI编程工具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减缓经验丰富开发者的工作效率,与预期提升20%相反,实际速度下降19% [2][18] - 社交媒体关注度:相关实验结论在X平台阅读量接近300万 [2] 实验设计与参与者 - 实验样本:16位拥有5年平均开发经验的中等AI编程经验开发者,参与246项大型复杂项目任务 [3][14] - 项目背景:开发者来自平均22k+star、100万+行代码的大型开源仓库 [14] - 任务类型:包括bug修复、功能开发和重构等日常工作范畴 [15] 实验方法与工具 - 随机对照设计:开发者被随机分配使用AI工具(如Cursor Pro搭配Claude 3.5/3.7 Sonnet)或完全手动编码 [15] - 时间记录:平均每个任务耗时约2小时,通过录屏和自行报告统计时间 [16] 关键发现 - 效率反差:使用AI工具组完成任务时间增加19%,而开发者预期提升24%,事后仍相信能提速20% [18][19] - 时间分配变化:主动编码时间减少,但提示词撰写、AI输出审查和等待时间占比上升 [22] - 代码质量:使用与不使用AI的PR质量相近,排除选择性放弃任务干扰 [24] 效率下降原因分析 - 开发者过度乐观:事前预测AI提速24%,事后仍坚持20%的提速预期 [27] - 项目复杂度:测试仓库平均10年历史、110万+行代码,AI在大型复杂环境中表现更差 [27] - AI可靠性问题:开发者仅接受44%的AI生成代码,9%时间用于清理AI输出 [27] - 上下文缺失:AI未能有效利用仓库隐含的上下文知识 [27] 研究局限性 - 样本局限性:未覆盖大多数软件工程场景,未来模型可能优化表现 [30] - 方法论挑战:AI任务评估存在多样性,需结合多种方法全面衡量 [31] 行业启示 - 基准测试缺陷:传统基准测试可能高估AI能力,需补充真实环境数据 [11][12] - 未来方向:需持续追踪AI对生产力的实际影响,优化评估体系 [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