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oT产品

搜索文档
华勤技术24亿战投晶合集成寻协同 深耕ODM行业20年成千亿全球龙头
长江商报· 2025-07-31 08:05
华勤技术战略投资晶合集成 - 公司拟以23.93亿元受让晶合集成6%股权,成为其第四大股东,转让价19.88元/股较市价折价10% [2][3] - 交易附带36个月不减持承诺,并向晶合集成委派董事,原股东力晶创投持股比例降至13.08% [3][4] - 战略投资旨在深化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探索产业投资合作可能性,提升整体竞争力 [4] 晶合集成行业地位 - 晶合集成是国内第三大晶圆代工厂商,全球排名前九,在液晶面板显示驱动芯片代工领域市场占有率全球领先 [4] - 公司客户覆盖国际一线企业,以成熟制程制造经验为基础 [4] 华勤技术业务概况 - 公司为全球智能硬件ODM龙头,服务三星、OPPO、小米等知名品牌,产品涵盖智能手机、笔记本等六大品类 [5] - 2024年营收首次突破千亿达1098.78亿元(+28.76%),归母净利润29.26亿元(+8.10%) [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49.98亿元(+115.65%),净利润8.42亿元(+39.05%),增速创三年新高 [6] 公司产业布局动态 - 2024年完成两笔重要收购:28.5亿港元收购易路达国际80%股权,3.48亿元收购南昌春秋65%股权 [7] - 全球化制造布局形成,国内以东莞/南昌为核心,海外在越南、墨西哥、印度设生产基地 [7] - 研发投入达51.72亿元,研发团队规模1.6万人,境外收入占比提升至49.69% [1][7]
华勤技术半年最高预盈19亿增四成 内生外延并举三年投近148亿研发
长江商报· 2025-07-16 07:16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营收830亿元—840亿元,同比增长110.7%—113.2% [2][3]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18.7亿元—19亿元,同比增长44.8%—47.2% [2][3]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349.98亿元,同比增长115.65%,净利润8.42亿元,同比增长39.04% [3] - 2025年第二季度预计实现营收480.02亿元—490.02亿元,同比增长107.18%—111.41%,预计净利润10.28亿元—10.58亿元,同比增长49.85%—54.23% [4] - 2022年—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5.64亿元、27.07亿元、29.26亿元 [2] - 2018年—2024年营收年复合增速23.56%,净利润年复合增速58.87% [3] 业务发展 - 高性能计算业务2024年营收632.2亿元,同比增长28.79%,营收占比57.54% [4] - AIOT业务及其他业务2024年营收46.72亿元,同比增长187.93%,营收占比4.25% [4] - 汽车及工业产品2024年营收15.62亿元,同比增长91% [4] - 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业务根基深厚,数据中心业务发展迅猛 [4] - 汽车电子业务迅速成长为汽车电子领域的可靠合作伙伴 [4] 全球布局 - 2024年境内营收501.68亿元,境外营收546.03亿元 [5] - 供应链实现中国、越南、墨西哥、印度的全球化布局 [5] 并购与研发 - 2024年收购易路达控股80%股份,交易价格28.50亿港元 [6] - 2024年收购南昌春秋65%股权,交易价格3.48亿元 [7] - 2025年对子公司广东东勤增资7.20亿元 [7] - 2022年—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50.47亿元、45.48亿元、51.72亿元,三年累计147.67亿元 [2][7] - 目前拥有研发人员16568人,占员工总数28.44% [8] 行业背景 - 电子信息行业受益于全球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爆发,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 [2][3]
168家,业绩预告翻倍!
第一财经· 2025-07-14 10:27
A股半年报业绩预告概况 - 截至发稿共有507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预增203家、略增36家、扭亏55家、续盈4家、预减54家、续亏91家、首亏53家、略减7家、不确定4家 [1] - 半年报预告成为投资者布局下半年的关键依据,反映公司经营成色 [2] - 当前经济复苏偏缓背景下,结构性景气方向成为交易线索 [3] 业绩预增翻倍行业分布 - 298家预喜公司中168家净利润预增上限超100%,集中在七大行业:硬件设备(20家)、化工(19家)、机械(10家)、生物医药(11家)、食品饮料(13家)、有色金属(10家)、电气设备(10家) [5] - 有色金属与化工行业受益产品涨价:紫金矿业预计归母净利润232亿元(同比+54%),矿产铜/金/银产量分别增长10%/17%/6%,碳酸锂产量7315吨(同比+30倍) [6] - 稀土价格上涨推动北方稀土归母净利润9-9.6亿元(同比+1882%-2014%),广晟有色扭亏为盈7000-8500万元 [8] 科技硬件行业高景气 - AI产业带动芯片需求:澜起科技预计营收26.33亿元(同比+58%),归母净利润11-12亿元(同比+85%-102%),DDR5内存接口芯片出货量显著增长 [8][9] - 瑞芯微预计归母净利润5.2-5.4亿元(同比+185%-195%),AIoT产品线高速增长 [9] - 移远通信等硬件设备企业受益消费电子需求复苏 [9] 业绩首亏企业分析 - 53家首亏企业中,钒钛股份亏损1.8-2.2亿元(主因钒钛产品价格下跌),双环科技亏损1000-1400万元(纯碱/氯化铵价格下降) [12][13] - 零售板块受消费疲软影响:来伊份亏损4700-7000万元(门店调整导致收入下降),中央商场亏损700-1050万元(百货零售销售下滑) [13][14] - 煤炭价格下跌致郑州煤电亏损2.16亿元(动力煤售价降19%),盘江股份亏损460万元 [14] 行业分化特征 - 中金研报指出:非银金融受益市场活跃度,黄金/消费政策支持领域/TMT板块表现较好,能源原材料行业承压 [10] - 地产、建筑装饰等需求低迷行业持续亏损 [15]
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日报· 2025-07-08 05:45
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约204,500万元,同比增长约64% [2][4]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2,000万元到54,000万元,同比增长185%到195% [2][4]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0,500万元到52,500万元,同比增长186%到197% [2][4] 上年同期业绩 - 上年同期营业收入124,860万元 [5]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8,277万元 [5]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685万元 [5] - 上年同期每股收益0.44元 [6] 业绩增长原因 - AIoT市场延续2024年增长态势,AI技术不断渗透、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7] - 国内AIoT百行百业蓬勃发展,增长周期潜力广阔 [7] - 公司在AIoT产品长期战略布局优势显著,旗舰产品与次新品带领各产品线高速增长 [7] - 汽车、工业控制、机器视觉及各类机器人等重点领域持续扩张 [7]
【国信电子胡剑团队】华勤技术:全球领先的智能硬件ODM企业,多业务布局展现强劲增长
剑道电子· 2025-06-18 20:2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1098.78亿元(YoY 28.76%),归母净利润29.26亿元(YoY 8.10%),毛利率9.30%(YoY -2.03pct),主要受益于高性能计算产品业务规模增加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49.98亿元(YoY 115.65%,QoQ 3.34%),归母净利润8.42亿元(YoY 39.05%,QoQ -3.93%),扣非归母净利润7.61亿元(YoY 43.55%,QoQ 16.86%),毛利率8.42%(YoY -5.40pct,QoQ 0.15pct) [3] 业务布局与战略 - 公司是全球智能硬件ODM龙头,提供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运营服务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产品涵盖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穿戴、AIoT及服务器等 [4] - "3+N+3"战略以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数据中心为核心业务,延伸至机器人、软件、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目标成为智能生态全方位供应商 [5] - 数据产品业务(通用/存储/AI服务器、交换机)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178.8%,非手机业务营收占比超70%,智能穿戴、AIoT、汽车业务多元化发展 [6] 核心竞争力 - ODMM模式要求公司具备高效运营、研发设计、先进制造和精密结构件四大核心能力,实现资源协同整合 [5] - 算力需求爆发带动数据业务高速增长,多元业务扩展强化行业竞争力 [6]
中国公司全球化周报|霸王茶姬Q1海外总GMV大增85%/快手海外业务首次季度盈利
36氪· 2025-06-01 12:06
印尼医疗市场活动 - 36氪出海携手印尼Lestari平台推出聚焦500亿美元医疗市场的线上活动 邀请印尼投资协调部和卫生部官员解读行业增长潜力及政策激励措施 [2] 霸王茶姬财报 - 2025年一季度全球门店数达6681家 总GMV同比增长38%至82.3亿元 海外市场GMV同比激增85.3%至1.78亿元 马来西亚门店占比达93% [3] - 一季度净利润6.77亿元 同比增长13.8% 首次披露海外门店分布情况 [3] 快手财报 - 海外业务首次实现季度盈利 收入同比增长32.7%至13亿元 巴西市场日活用户时长持续提升 [3] - 可灵AI商业化加速 一季度收入突破1.5亿元 计划加强海外运营实现用户增长 [3] 王老吉国际化 - 与马来西亚宝钢制罐签约 首次实现海外本土化生产 未来将辐射印尼泰国等RCEP国家 [4] 柠季海外扩张 - 已签约15家海外门店 覆盖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 吉隆坡3家新店预计7月开业 [4] 朱光玉火锅 - 海外首店落地吉隆坡武吉免登商圈 已于5月22日正式营业 [4] 自动驾驶合作 - 小马智行与迪拜RTA达成战略合作 计划2025年测试Robotaxi 2026年实现全无人商业化运营 [6] - 文远知行进入沙特市场 拟2025年内开展全面Robotaxi商业化运营 已在利雅得测试多款自动驾驶产品 [6] 美团新业务 - 一季度新业务经营亏损同比收窄17.5%至23亿元 国际化业务Keeta将在巴西上线 [6] 小米财报 - 一季度总收入创1113亿元新高 同比增长47.4% 非洲市场份额13% 目标提升至20-30% [7] 拼多多财报 - 一季度营收957亿元同比增长10% 净利润同比下降47% Temu转向半托管模式 推出千亿扶持计划 [8] 广汽集团巴西布局 - 启动巴西运营 初期设83个销售点 计划推出5款新能源车型 2026年销售目标2.9万辆 [9] Temu物流策略 - 美国前置仓投入使用 备货3个月全托管商品 结合Y2/X2模式保障供应链 [9] 滴滴海外服务 - 包车服务新增11国26城 覆盖新马泰日韩等地 提供中文司机和无缝支付体验 [9] 高德地图国际化 - 韩国上线打车功能 支持中文界面叫车和电子支付 覆盖首尔釜山等主要城市 [10] 元鼎智能合作 - 与全球泳池设备龙头Fluidra达成战略合作 产品累计销量超200万台 入驻7000家欧美门店 [10] 速卖通本地化 - 德国站开放本地卖家入驻 新增Local+频道实现3日达 吸引知名品牌提前入驻 [11] 京东泰国促销 - 启动618超级购物节 联合6500个品牌推出优惠 部分商品低至1泰铢 [11] 中拉经贸合作 - 中国贸促会推动签署超30亿美元协议 组织企业代表团访问巴西智利等国 [11] 自贸协定进展 - 中国-东盟完成自贸区3.0版升级谈判 推进与海合会协定谈判 将加强数字绿色经济合作 [12] 免签政策扩大 - 对沙特阿曼等4国试行免签 实现海合会国家全覆盖 每次入境可停留30天 [12] 中亚经贸合作 - 中国累计对中亚投资超300亿美元 将加强绿色矿产和数字经济合作 利用股权投资基金等工具 [13] 汽车出口数据 - 4月汽车出口金额193.9亿美元 环比增长6.9% 1-4月累计出口686.1亿美元同比增长3.7% [13] 外贸运价波动 - 中美关税互降后美线运价跳涨40% 5月底舱位售罄 外贸企业接单趋谨慎 [14] 印尼电动车投资 - 四家中企计划在印尼投资电动汽车工厂 涉及电池开发和数据中心等领域 [14] 深交所国际化 - 创业板ETF在巴西交易所上市 标志中巴ETF互通项目正式落地 [15] 游戏出海趋势 - 1-4月中国游戏公司收入82.3亿美元 休闲游戏小厂开始反超大厂 [15] 中东非洲手机市场 - Q1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7% 传音以32%份额居首 小米份额14%同比下降2% [15] 投融资动态 - 坦途科技完成2亿元B轮融资 2024年营收超10亿元 将拓展酷玩车等新品类 [16] - 博理新材料获超2亿元B轮融资 聚焦3D打印批量化制造和AI技术应用 [16] - 铖联科技完成近2亿元B+轮融资 累计融资超5亿元 加速全球化布局 [17] - 轩航航空获2000万A轮融资 拓展国际物流网络 优化跨境服务能力 [17] - 乐享科技完成亿元级天使+轮融资 专注家庭智能机器人研发 定位全球市场 [17]
小米集团收入及盈利均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快讯· 2025-05-27 17:33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总收入达人民币1113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7.4% [1][4] - 集团整体毛利率为22.8%,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1] - 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107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4.5% [1] 业务分部收入 - 手机×AIoT分部收入为人民币927亿元,同比增长22.8% [1]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为人民币186亿元 [1] 同比及环比变动 - 总收入同比变动+47.4%,环比变动+2.1% [4] - 毛利同比变动+51.0%,环比变动+13.1% [4] - 经营利润同比变动+256.4%,环比变动+47.6% [4] - 期内利润同比变动+152.1%,环比变动+40.0% [4]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同比变动+161.0%,环比变动+21.1% [4]
龙旗科技筹划登陆H股:去年A股IPO募资15.6亿元 广义货币资金达92亿元拟用不超50亿现金理财
新浪证券· 2025-05-23 16:44
公司融资动态 - 龙旗科技计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港交所上市,距离2024年3月A股上市仅一年多时间 [1][2] - 公司A股IPO募资15.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14.4亿元 [2]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广义货币资金达92.27亿元(货币资金78.78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13.49亿元),占总资产36.32% [2][3] - 公司有息负债合计30.73亿元(短期21.72亿元),货币资金可完全覆盖并有60亿元盈余 [3] - 公司拟使用不超过50亿元闲置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购买理财产品 [1][3] 财务表现分析 - 2024年营收463.82亿元(同比+70.62%),归母净利润5.01亿元(同比-17.21%),扣非净利润3.84亿元(同比-26.92%) [5] - 2022-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4.71亿元、14.66亿元、10.26亿元,均超过同期净利润 [2] - 应收账款余额从2022年55.24亿元增至2024年116.44亿元,同比增长29.17% [5][6] - 2024年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仅807万元,计提比例0.07%,显著低于同行均值0.64% [7][9][10] - 若按同行均值计提坏账,2024年需多计提6637万元,将加剧净利润下滑 [10] 行业对比数据 - 同行可比公司(立讯精密/闻泰科技/工业富联/歌尔股份/华勤技术)2024年坏账计提比例均值为0.64% [7][9] - 2022-2024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4.77/3.73/4.46次,持续低于所有可比公司 [12] - 公司解释周转率较低因内销占比高(外销客户回款更快) [13] 战略规划 - H股上市目的为提高资本实力、增强国际品牌形象、推进全球化战略 [4] - 公司强调全球化是核心战略,正布局海外制造能力建设 [4]
龙旗科技拟港股二次IPO 2024年营收激增71%背后 净利缩水境外业务毛利率仅1%
新浪证券· 2025-05-23 16:14
上市计划与战略意图 - 公司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旨在提升资本实力、国际化品牌形象及推进全球化战略 [1] - 港股IPO核心目标包括缓解资金压力、提升国际品牌力、优化股权结构,计划引入国际机构投资者 [4] - 上市需经股东大会审议及相关监管机构核准,实施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1]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4年营收463.82亿元,同比增长70.62%,但净利润同比下滑17.21%至5.01亿元,扣非净利润降幅达26.92% [2] - 智能手机业务收入361.33亿元(占比77.9%),AIoT业务收入55.73亿元(占比12%),平板电脑业务收入36.96亿元 [2] - 整体毛利率从9.95%降至6.08%,境外收入占比31.7%但毛利率仅1.19%,同比下降9.7个百分点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93.78亿元(同比降9.27%),扣非净利润0.61亿元(同比降28.95%) [7] 业务结构与市场表现 - 智能手机出货量1.07亿台,全球ODM市场第一;AIoT穿戴设备出货量超2900万台;平板电脑出货量1155万台 [2] - 前五大客户贡献超80%营收,存在客户集中度风险;境外业务面临物流、关税等成本压力 [7] - 2024年研发费用20.8亿元(占营收4.48%),低于行业均值7%-10%,技术壁垒构建不足 [3] 新兴业务布局与增长点 - 汽车电子业务获得蔚来、东风等项目定点,计划2025年海外订单占比提升至30% [5] - AI PC产品与微软、英特尔合作,预计2025年出货量两位数增长,毛利率有望高于传统硬件 [6] - MR/AR设备在CES2025展示,技术生态链合作或打开B端市场 [6] 现金流与运营压力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29.99%至10.26亿元,现金流承压 [3] - A股IPO募资15.6亿元中78.6%已投入智能制造基地扩建,全球化产能仍需持续资金投入 [4] 行业挑战与战略困境 - ODM模式面临毛利率长期低于10%的天花板,境外业务盈利陷阱显著 [7] - 需破解"低毛利率扩张"与"技术护城河薄弱"双重困局,AI PC/汽车电子商业化能力待验证 [7]
龙旗科技启动赴港IPO推进全球化 增收不增利境外业务毛利率仅1.19%
长江商报· 2025-05-23 07:42
公司上市计划 - 公司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推进"A+H"上市 [1][2] - 本次发行需取得中国证监会、香港联交所等监管机构核准,具体细节尚未确定 [2] - 2024年3月公司在沪市主板上市,募资净额14.4亿元,截至2024年末募投项目投资进度78.6% [1][4] 行业动态 - 2025年以来"A+H"上市升温,4月披露港股上市筹划的公司达14家,总市值7000亿元 [2] - 5月除公司外,潮宏基、兆易创新等A股公司也启动赴港上市计划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463.82亿元(同比+70.62%),净利润5.01亿元(同比-17.21%) [1][7]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93.78亿元(同比-9.27%),净利润1.54亿元(同比+20.33%) [7] - 2024年境外收入147.09亿元(同比+288.42%),占比31.7%,但毛利率仅1.19%(同比-9.7pct) [1][7] 业务结构 -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AIoT产品2024年收入分别为361.33亿元(+65.58%)、36.96亿元(+47.32%)、55.73亿元(+121.99%) [7] - 境内收入306.93亿元(+33.13%),毛利率8.3%(同比-1.5pct) [7] 战略布局 - 公司称赴港上市为提高资本实力、推进全球化战略,优化国际品牌形象 [1][6] - 已在越南、印度布局生产基地,计划2025年底形成全球交付能力规模 [8] - 行业毛利率近期回升,公司预计未来将回归合理水平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