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MD MI308
icon
搜索文档
5090将被秘密定位?美或强制植入「地理追踪」,锁定英伟达高端GPU
美股研究社· 2025-05-15 19:02
来源 | 新智元 最近,美参议员Tom Cotton提出了一项新法案——要为英伟达、AMD等高端GPU装上「地理追 踪」功能,防止落入竞争国家手中。 此举,不仅针对的是AI芯片,还涵盖了高性能游戏显卡等硬件。 若是法案通过,这些措施将在6个月后生效。 高 端 G P U 植 入 定 位 根据法案内容,一些生产高性能AI处理器和显卡的厂商,比如英伟达、英特尔、AMD,必须在 产品中嵌入「地理追踪」技术。 这么做的目的不言而喻,实时监控硬件的物理位置。 尽管「地理追踪」技术尚未广泛使用,但实际上验证芯片位置的技术已经存在。 路透称,出于安全目的,谷歌在其内部AI芯片以及数据中心芯片中,植入了定位功能。 方案的出口管制分类号(ECCNs),覆盖了3A090、4A090、4A003.z、3A001.z多种产品,具体 包括: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高端显卡,比如英伟达RTX 4090和RTX 5090,也被归类为3A090,因此此 类附加板卡也需增加「地理追踪」功能。 另外,商务部长还将获得权限,验证硬件的地理位置和最终用户,并建立一个集中式注册系统, 记录所有受管制芯片的当前位置和使用情况。 芯 片 厂 噩 梦 ? 对于 ...
5090将被秘密定位?美或强制植入「地理追踪」,锁定英伟达高端GPU
是说芯语· 2025-05-15 15:20
申请入围"中国IC独角兽" 半导体高质量发展创新成果征集 新智元报道 编辑:桃子 【新智元导读】 小心,5090要装定位了?美参议员12页法案,强制要求英伟达、AMD高端GPU 和AI芯片植入「地理追踪」功能。法案若通过,6个月后生效。 最近,美参议员Tom Cotton提出了一项新法案—— 要为英伟达、AMD等高端GPU装上「地理追踪」功能,防止落入竞争国家手中。 此举,不仅针对的是AI芯片,还涵盖了高性能游戏显卡等硬件。 若是法案通过,这些措施将在6个月后生效。 高端GPU植入定位 根据法案内容,一些生产高性能AI处理器和显卡的厂商,比如英伟达、英特尔、AMD,必须在产品 中嵌入「地理追踪」技术。 这么做的目的不言而喻,实时监控硬件的物理位置。 文件地址:https://www.cotton.senate.gov/imo/media/doc/chips.pdf 尽管「地理追踪」技术尚未广泛使用,但实际上验证芯片位置的技术已经存在。 路透称,出于安全目的,谷歌在其内部AI芯片以及数据中心芯片中,植入了定位功能。 方案的出口管制分类号(ECCNs),覆盖了3A090、4A090、4A003.z、3A001.z ...
AI芯片股的下一个难关是……
搜狐财经· 2025-05-07 21:09
AI芯片的热门股,CEO同样来自中国台湾的AI半导体股超威半导体(AMD.US)和超微电脑 (SMCI.US),于同日公布了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季度业绩。 超威半导体季绩超预期,但出口管制影响展望 英伟达(NVDA.US)的竞争对手超威半导体,于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的2025财年第1季业绩表现理 想,季度收入按年增长35.90%,至74.38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71.3亿美元;非会计准则毛利率按年 提升两个百分点,至54%;非会计准则每股摊薄后盈利按年增长54.84%,至0.96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 0.94美元。 其中,包括AI图形和中央处理器销售额的数据中心分部,实现季度收入36.74亿美元,按年增长 57.21%,该分部的经营利润率也按年提升了0.22个百分点,至23.37%。 由于业绩超越预期,超威半导体的股价在公布业绩之后的盘后交易时段一度大涨近5%,但是随后涨幅 缩小,盘前现涨1.80%,主要原因或是与其业绩指引有关。 超威半导体预计,其2025年第2季收入或约为74亿美元,非会计准则毛利率预计为43%,包括约8亿美元 因新出口管制而产生的库存及相关储备费用,若不考虑这一费用,非会计 ...
AI需求强劲!AMD业绩超预期,预计美对华芯片出口限制将带来15亿美元营收损失
格隆汇· 2025-05-07 09:21
财报表现 - 公司Q1 2025营收达74 38亿美元 同比增长36% 超出分析师预期的71 2亿美元 [3][4] - 非GAAP每股收益为0 96美元 高于市场预期的0 94美元 [3][4] - 数据中心业务营收37亿美元 同比增长57% 超出预期的36 6亿美元 [5][7] - 客户端部门营收23亿美元 同比增长68% 主要受Zen 5 Ryzen处理器需求驱动 [5][7] - 游戏部门营收6 47亿美元 同比下降30% 因半定制业务下滑 [5][7] - 嵌入式业务营收8 23亿美元 同比下降3% 终端市场需求疲软 [6][7] 财务指标 - 毛利率54% 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 环比持平 [4] - 营业利润17 79亿美元 同比增长57% 但环比下降12% [4] - 数据中心业务营业利润9 32亿美元 同比增长72% [7] - 客户端与游戏业务营业利润4 96亿美元 同比翻倍 [7] 业务动态 - 数据中心增长主要来自EPYC CPU和Instinct GPU销量提升 [5] - 客户端业务受益于Ryzen处理器产品组合扩充 [5] - 公司持续从英特尔手中夺取市场份额 [4] 出口管制影响 - 美国芯片出口限制预计导致本财年营收损失15亿美元 其中Q2/Q3影响显著 [1][8] - 本财季因管制直接损失约7亿美元收入 [8] - 库存及相关储备费用影响毛利率8亿美元 若剔除该因素非GAAP毛利率为54% [8] 未来展望 - 预计下季度营收74亿美元±3亿美元 高于分析师预期的72 3亿美元 [8] - 管理层维持AI芯片收入"两位数强劲增长"预测 看好下半年复苏 [8][10] - 即将推出的新芯片有望提振销售额 [10] - AI基础设施需求被长期看好 尽管存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9][10] 市场反应 - 财报发布后股价盘后一度涨4% 但受出口管制讨论影响涨幅收窄至1 72% [1] - 过去一年股价累计下跌超53% [1] - 投资者关注与英伟达的AI芯片竞争态势 [10]
AMD(AMD.US)Q1业绩超预期 警告对华芯片销售限制将导致全年营收损失15亿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5-07 07:31
AMD在数据中心芯片这一利润丰厚的市场持续取得进展,从英特尔(INTC.US)手中争夺市场份额。与此 同时,个人电脑芯片的强劲需求也带来了助力。 自首席执行官苏姿丰十年前上任以来,AMD已经转型为计算行业的领先技术提供商。该公司如今的营 收是10年前的五倍多,已不再处于英特尔的阴影之下。但在AI加速器这一迅猛发展的市场中,AMD仍 远落后于英伟达(NVDA.US)。 智通财经APP获悉,尽管AMD(AMD.US)公布的第一季度业绩好于预期,但该公司表示,对中国的芯片 销售限制将使其今年的营收减少15亿美元。这一警告给原本乐观的前景蒙上了阴影。财报显示,AMD Q1营收同比增长36%至74亿美元,好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71.2亿美元;调整后的每股收益为0.96美元,好 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0.94美元。 按部门划分,数据中心部门营收同比增长57%至37亿美元,主要受AMD EPY CPU和AMD Instinc GPU 销售增长的推动,好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36.6亿美元。客户端和游戏部门营收同比增长28%,至29亿美 元。由于终端市场需求仍然喜忧参半,嵌入式部门营收同比下降3%,至8.23亿美元。 与此同时,AMD ...
财报前瞻 | 对华缺口难弥补 财报大考前多家投行下调AMD(AMD.US)目标价
智通财经网· 2025-05-05 19:20
该行写道,尽管关税环境不确定,但"人工智能的支出似乎有增无减。"Meta平台本周表示,计划将今年 的资本支出提高到640亿至720亿美元,用于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而微软和母公司Alphabet (GOOGL.US)分别重申了800亿美元和75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支出目标。 跟踪AMD的分析师普遍给出的目标价为123.50美元,较上周五收盘价98.80美元有25%的溢价。在追踪 的12位分析师中,有6位将该股评为"买入",5位评级为"持有",1位评级为"卖出"。AMD的股票在2025 年已经损失了近五分之一的价值。 智通财经APP获悉,AMD(AMD.US)定于周二收盘后公布季度业绩,在美国对中国芯片出口限制收紧 后,几位分析师最近几周下调了AMD的目标价。分析师预计AMD第一季度营收为71.3亿美元,同比增 长30%,调整后收益为15.5亿美元,合每股0.94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以上。数据中心销售额预计 将增长55%,达到36.3亿美元。 花旗称,人工智能支出是一个积极信号。 美国银行证券最近将AMD的目标价从110美元下调至105美元,称特朗普政府的新许可要求是对AMD MI308芯片的"有效出货禁令 ...
海南华铁:公司事件点评报告:完成国企身份华力转变,AI算力租赁再乘东风-20250501
华鑫证券· 2025-05-01 1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1][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一季度业绩向好,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提升,算力业务表现突出,英伟达H20受限使国内算力租赁需求大增,公司工程设备租赁业务扎实且算力租赁业务开辟新增长曲线,完成国企身份转变后融资成本降低,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和利润增长 [6][7][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1.71亿元,同比提升16.38%;归母净利润6.05亿元,同比下降24.49%;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88亿元,同比提升16.58%;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提升21.72% [5] - 2024年算力业务实现营业收入超1200万元,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超5000万元,实现净利润超1000万元 [6] 行业环境 - 美东时间4月15日,美国商务部宣布NVIDIA H20、AMD MI308等AI芯片增加中国出口许可要求,此前国内互联网大厂争抢英伟达H20算力资源,一季度DeepSeek爆红促使厂商加速AI算力部署,阿里未来三年将投入超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国内算力租赁需求进一步提升,高性能GPU供不应求,企业转向利用存量资源使租赁需求爆发 [7][8] 公司业务布局 - 主业为工程设备租赁服务和智算业务,工程设备租赁服务以叉车、载重无人机为主,截至2024年年报末,叉车保有量接近1000台,出租率由8%提升至84%,完成50KG、100KG载重无人机研发并小批量投产,预计2025年业务规模显著提升 [10] - 2024年5月7日布局算力业务,截至2024年年报末,累计签订算力服务金额24.75亿元,完成资产交付近7亿元;截至2025年3月末,累计签订算力服务金额达66.7亿元,完成资产交付超9亿元,与多家算力产业链核心企业达成深度战略合作,联合新华三完成首批Deepseek大模型一体机交付 [11] 公司身份转变及优势 - 2024年5月22日,公司由民营企业转变为海南省属国企,发挥国企平台优势,取得AA +主体信用评级,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募集3.6亿元,融资利率2.9%,第二期募集3亿元,融资利率2.66%,2025年拟发行20亿元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产品 [12] - 完成身份转变后加速融入海南自贸港建设,并购后一个月内设立海南区域总部,三个月内为海南省贡献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获得控股股东充分授权,经营规模稳步增长 [12] 盈利预测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67.74、83.33、93.66亿元,EPS分别为0.45、0.60、0.6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5.2、18.8、16.4倍 [13] 财务指标预测 |预测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主营收入(百万元)|5171|6774|8333|9366| |增长率(%)|16.4%|31.0%|23.0%|12.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605|890|1190|1363| |增长率(%)|-24.5%|47.2%|33.7%|14.5%| |摊薄每股收益(元)|0.31|0.45|0.60|0.68| |ROE(%)|9.6%|12.1%|13.5%|13.0%|[16]
南亚新材(688519):国产AI算力东风已至 高端覆铜板迈入高景气度通道
新浪财经· 2025-04-29 14:39
公司发布2024 年年报以及2025 年一季报:2024 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3.62 亿元,同比增长12.70%;归 母净利润0.5 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52 亿元,同比增长45.04%;归母净 利润0.21 亿元,同比增长109.04%。 投资要点 业绩拐点已到,高端覆铜板为业绩赋能 公司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33.62 亿元,同比增长12.70%。 其中,覆铜板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6.03 亿元,同比增长11.82%,毛利率为3.07%,同比增加4.32 个百分 点;粘结片实现营业收入6.97 亿元,同比增加18.11%,毛利率为30.22%,同比增加4.30 个百分点。公 司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21 亿元,同比增加109.04%,主要系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产品结构 优化,毛利率提升影响所致。 美国商务部于美东时间4 月15 日宣布,NVIDIA H20、AMDMI308 以及同类型的AI 芯片,都增加了新 的中国出口许可要求。美国政府通知英伟达,向中国(包括香港和澳门)及D:5 国家或地区,或向总部 位于或最终母公司位于这些国家的公司出口H20 ...
【数字经济周报】美国限制英伟达H20 GPU、AMDMI308等AI芯片对华出口-20250421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4-21 22: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聚焦2025年4月12 - 18日数字经济领域科技产业动态,涵盖融资、上市、二级市场表现及各板块动态,反映行业发展态势与潜在投资机会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周资本市场概览 - 上周科技产业融资概况:2025年4月12 - 18日,国内外科技产业14起融资事件均在国内,先进制造、人工智能、VR/AR行业融资事件数位列前三 [2][9] - 一周科技产业上市、过会情况:宏工科技、Everbright Digital、肯特催化、信凯科技、正力新能分别在深交所创业板、纳斯达克、上交所主板、深交所主板、港交所挂牌上市 [12][13][16][17][19] - 一周科技产业招股书递交情况:“博雷顿”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拟港股挂牌,“滴普科技”和“钧达股份”递交招股书拟港股挂牌 [21][23][24] - 一周科技产业二级市场涨跌幅、换手率、估值水平跟踪:上证指数上涨1.19%,深证成指、创业板指下跌;半导体等指数跌幅为0.77% - 1.15%;半导体、人工智能指数换手率较高;半导体等指数PE估值环比下跌,人工智能指数PB估值环比上涨 [4][28][30][33] 半导体板块动态 - 英特尔接近出售Altera芯片部门51%股份,银湖资本87.5亿美元接盘,是英特尔剥离非核心业务举措 [35][36] - 美国限制英伟达H20 GPU、AMD MI308等AI芯片对华出口,英伟达或损失55亿美元,AMD或受8亿美元财务冲击 [38][39] - AMD公布首款2nm芯片核心复合芯片(CCD),用于第六代EPYC "Venice"处理器 [39][40] 汽车电子板块动态 - 安森美取消69亿美元收购Allegro计划,战略布局暂时搁浅 [41][42] - 亿咖通科技单芯片“舱行泊一体”通过实车验证,可降本20%,还将推高阶方案 [42][43] - 上汽与华为联合发布新品牌“SAIC尚界”,采用华为智选车模式,开启智能出行新篇章 [43][44][46] AI板块动态 - OpenAI发布o3/o4 - mini,擅长编码和视觉推理,开源Codex CLI,效率和成本控制表现优 [46][47] - 谷歌发布海豚大模型DolphinGemma,可初步理解海豚语言,能参与跨物种交流 [47][48][49] - 豆包1.5·深度思考模型上线,多项测试表现优,具备“边想边搜”和视觉理解能力 [50][51] - 书生·万象3.0升级发布,多模态基础能力全面提升,拓展多方面多模态能力 [51][52] 元宇宙板块动态 - 华为发布新款智能眼镜2钛空圆框光学镜,支持翻译、头部控制等功能 [52][53][55] - 李未可科技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定制化AI智能音频眼镜,提供全方位AI服务 [55][56] - 秋果计划科技Wigain XR眼镜亮相香港国际创科展,视场角53度创纪录,有多项技术亮点 [56][57]
英伟达H20受限中国市场,国产AI芯片替代多点开花方为正解
钛媒体APP· 2025-04-20 08:52
美国政府升级对英伟达H20芯片的出口管制 - 美国政府于4月9日通知英伟达,H20芯片出口到中国需要许可证,并于14日宣布规定将无限期实施[2] - H20被纳入"非民用超算风险清单",标志着AI芯片管制从高端产品延伸至定制化中端产品[2] - H20是英伟达在中国合法销售的主要芯片,于2023年10月美国最新出口限制生效后推出[2] 美国对AMD和英特尔AI芯片的出口限制 - 美国商务部宣布AMD MI308及同类型AI芯片新增中国出口许可要求[6] - 英特尔Gaudi芯片同样需要获得出口许可证才能向中国销售[6] 国内AI芯片厂商的替代机会 - 华泰证券指出H20销售受限或已被市场预期,但新规可能堵住以内存弥补算力漏洞[6] - 万联证券认为H20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或将面临较大限制,国内AI芯片厂商有望承接更多市场份额[6] - 国产算力迎来发展机遇,全球贸易摩擦或加速半导体产业国产化进程[6] 华为昇腾910C的性能与优势 - 昇腾910C通过组合两个昇腾910B芯片,计算能力达800 TFLOP/s(FP16),内存带宽3.2 TB/s,接近英伟达H100性能的80%[7] - 华为通过CloudMatrix系统聚合算力,CM384系统在规模及推理性能上比肩英伟达NVL72超节点[7] - 昇腾910C采用共封装或芯片组技术,显著提升性能[7] 华为昇腾910C的技术挑战 - 组合设计导致功耗增加,CM384系统功耗为英伟达GB200 NVL72的3.9倍[9][10] - 每FLOP功耗差2.3倍,每TB/s内存带宽功耗差1.8倍,每TB HBM内存容量功耗差1.1倍[10] - die-to-die带宽仅为Nvidia H100的1/10至1/20,可能影响大规模AI训练任务效率[11] 华为昇腾910C的生态系统与供应链问题 - 华为MindSpore AI框架成熟度和广泛采用度较低,可能限制开发者采用[11] - 昇腾910C良率仅为32%-40%,低于60%的行业标准,大部分仍依赖台积电7nm工艺制造[12] - 关键组件如HBM主要来自韩国供应商三星,供应链模式稳定性差、风险高[13] 国内其他AI芯片厂商的布局 - 科技大厂阿里、百度、腾讯、商汤科技等布局自研AI芯片,服务于自有云平台或业务[14] - 海光信息DCU系列产品兼容CUDA生态,已应用于国产超算和AI训练场景[15] - 寒武纪思元系列芯片可满足云端训练等场景需求,壁仞科技BR100芯片峰值算力达国际厂商旗舰产品3倍以上[15][16] 国内AI芯片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性 - 中国AI芯片替代不能仅靠个别企业,需支持华为、海光信息、摩尔线程等多元化发展[17] - 构建强大、完整、有韧性的全产业链自主生态是实现AI芯片自主可控的关键[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