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运营

搜索文档
从“规模扩张”向“精益运营”,日产汽车驶向新赛道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16 21:18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启动"Re:Nissan"计划进行全球生产体系重塑,核心是通过产能优化、组织精简和技术聚焦提升竞争力[1][3] - 全球工厂数量将精简至10家,产能利用率维持100%,实现从规模扩张向精益运营的转型[3] - 新管理层履新数月即快速推动战略变革,完成8,600亿日元债券发行用于技术研发与战略投资[5] 中国市场定位 - 中国市场从全球化"试验田"升级为全球复兴的"主引擎"与"创新策源地"[5] - 实施"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战略,构建研发-生产-全球出口的完整闭环[5] - 东风日产将在2026年底前追加100亿元投资用于技术中心扩建,研发周期压缩至24个月以内[8] 产品与技术布局 - 计划到2027年推出10款新能源车型,其中9款为日产品牌[6] - 全球首款插电混动皮卡Frontier Pro PHEV由中日团队联合研发,采用全场景电混科技[6] - 作为首家投身Formula E的日本车企,在三电技术领域展现领先实力,第十一赛季已7次站上领奖台[9][11] 全球协同与出口战略 - Frontier Pro PHEV与N7将以中国为首发阵地,一年内通过全球经销商网络走向世界[8] - 中国从消费市场蜕变为技术输出与产品出口双中心[8] - 与Momenta、华为、科大讯飞等科技头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构建智能伙伴生态圈[8] 电驱化技术优势 - 融合89年汽车运动底蕴与78年电动汽车研发经验,形成三电技术+能源管理+能效优化的三重优势[9] - 通过Formula E赛事淬炼能源效率技术,车手奥利弗・罗兰德以59分优势提前锁定总冠军[9][11] - 赛事技术将转化为民用产品,强化"技术日产"的电驱化品牌形象[11]
三友联众(300932) - 2025年6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9 19:5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集继电器及互感器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国内继电器领域销售额排名前列 [2] - 形成全流程服务体系,继电器产品涵盖六大类及电感和互感器产品 [2] - 未来做强做大优势领域,高质量发展信号继电器、电感等领域,进行相关多元化发展 [2] 2025年营收与利润 - 围绕“技术驱动、全球拓展、精益运营”战略主轴深化业务增长,核心业务提升头部客户份额,海外市场扩大全球份额,新兴领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3] - 推进智能制造升级与供应链垂直整合提升运营效能,具体财务目标结合市场动态优化并定期披露进展 [3] 新能源汽车领域 - 在新能源领域构建产能管理体系,产能利用率良性,可适配订单结构变化 [3][4] - 分阶段推进产能优化,短期挖潜产线效率,中期区域化扩产,长期建设全域数字化工厂 [3][4] 竞争对手动态影响 - 核心产品依托技术壁垒和客户协同巩固高可靠性细分市场优势 [3] - 全球电磁继电器市场2023 - 2028年五年平均增长率达8.6%,2028年规模预计达782.8亿元;中国市场2023 - 2028年五年平均率为6.7%,2028年销售额有望达491.6亿元 [3][4] - 行业驱动力为传统领域复苏与新兴领域需求爆发共振,公司强化盈利韧性把握结构性增长机遇 [4] 事业部营收规划 - 秉持“技术引领、协同共进”理念,优化事业部矩阵战略纵深,核心业务巩固领先地位,新兴成长板块延伸价值链,战略孵化板块推进产品产业化落地 [5] 新领域业务拓展 - 产品进入低空经济和机器人领域具备技术协同性和产业化基础,将跟踪技术迭代优化产品和解决方案 [6] 新产品研发 - 在现有产品线基础上扩大产品门类,研发方向以轻量化、节能化等为重点,围绕继电器、互感器延伸 [6]
福建水泥: 福建水泥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18 17:14
行业环境 - 2024年全国水泥需求总量出现接近两位数下滑,行业供需矛盾加剧导致水泥市场需求量价齐跌,行业利润大幅下降[3] - 2024年全国水泥产量同比下降9.5%,福建省水泥产量同比下降9%[4] - 2024年全国水泥市场平均成交价384元/吨,同比回落2.6%,福建省降幅约10%[5] 公司经营表现 - 2024年销售水泥793.64万吨,同比减少7.17%,降幅低于全国和福建省平均水平[4] - 2024年水泥平均售价217.12元/吨,同比下降21.18元/吨,降幅8.89%[5]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2.5亿元,同比减少10.61%,营业成本20.34亿元,同比减少8.30%[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减亏1.55亿元[4] 成本控制 - 2024年吨产品生产成本下降约16.57元/吨[5] - 通过调整混合材结构等措施降低水泥成本约3.8元/吨[20] - 熟料标煤耗稳定≤96kgce/t,水泥综合电耗≤80kgce/t[20] - "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8.67%,可控管理费用节约159万元[21] 销售策略 - 推动错峰生产和市场维稳,缓解供需矛盾[20] - 试点顺昌炼石地销模式,实现基地工厂从"成本为中心"到"利润为中心"转变[20] - 成功举办产品推介会,达成国资直供合作项目6个[20] - 优化产品品种,推出M32.5、PO42.5R等新产品[20] 资产减值 - 2024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017.80万元,减少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9.05万元[5] - 包括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5.85万元,海峡水泥资产减值准备1940.91万元等[5] 2025年计划 - 2025年生产经营目标为水泥产量750万吨,水泥、熟料销量目标根据市场情况确定[23] - 2025年预计营业收入18.15亿元,成本费用20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9765万元[36] - 2025年计划申请授信额度控制在33.17亿元以内,时点融资余额管控在24.09亿元以内[40] - 2025年度计划为子公司担保额度控制在11.2亿元以内,年末融资担保余额控制在7.46亿元以内[42] 关联交易 - 2025年计划向关联方采购煤炭65,790万元,矿粉6,000万元[45] - 2025年计划向关联方销售水泥5,819万元,熟料2,654万元[45] - 2025年计划向福建省建材(控股)借款不超过1.8亿元,利率不高于2.65%[48] - 2025年与财务公司金融服务计划:每日最高存款限额4亿元,融资金额不超过8.41亿元[49]
直击年度股东大会:穿越发展周期 太钢不锈精益经营谋变局
证券日报· 2025-05-23 23:45
行业现状 - 2024年钢铁行业呈现"三高三低"特征:高产量、高成本、高出口、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 [2] - 不锈钢行业形势严峻,粗钢产量同比增长7.54%,表观消费量增长4.54%,供大于求差距达3个百分点 [2] - 不锈钢304冷板平均价格同比降低9.8% [2] - 行业已进入减量发展、存量优化阶段,未来减量调结构将成为主旋律 [4] 公司经营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003.79亿元,归母净利润-9.81亿元,较上年减亏近1亿元 [2] - 2025年一季度业绩回暖,营业收入233.1亿元,归母净利润1.88亿元 [2] - 推进精益运营,优化产线分工定位,关停落后产线,推动集约化和柔性化生产 [2] - 整合炼钢一厂与二厂为"炼钢厂",内设4职能室+4工场以降低运营成本 [3] - 制定营销架构优化方案,采用"区域公司+分支机构"组织布局强化营销体系 [3] 创新成果 - 聚焦国家重点项目和"卡脖子"难题,打造不锈钢原创技术策源地 [4] - 全球首发1300兆帕级温成型车轮钢、S750MC级磁轭钢薄板等产品 [4] - 国内首发换热器用超纯铁素体不锈钢、重大功率机车轴用钢等产品 [4] - 无取向硅钢0.30毫米薄规格产品进入中车时速400公里复兴号牵引电机认证 [4] 发展战略 - 加强营销力量,深入市场一线了解真实需求,针对性开发产品 [5] - 通过创新驱动和差异化竞争提升盈利能力,为股东创造价值 [2][5]
太钢不锈(000825) - 000825太钢不锈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1
2025-05-21 18:40
公司经营成果 - 深化算账经营,建立全员化、多视角、精益化、全流程算账体系,完善工作流程形成闭环,深化整合协同降低成本,炼钢工序全面盈利 [2] - 推进产品经营,加强团队建设,围绕 QCDVS 成立工厂经营团队,加大差异化产品开发,提升直供和出口比例,部分产品通过认证并首次供货 [3] - 推进精益运营,优化产线分工定位,关停落后产线,加强“双基”管理,试制全球最大单重宽幅镍基合金热卷 [4] - 坚持创新驱动,推进产品和技术创新,聚焦重点难题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新申请专利 498 件,发明专利占比 83.13%,多项产品全球或国内首发 [4] 公司基本情况 - 1997 年 10 月由太钢集团独家发起、公开募集设立,1998 年 6 月在深交所上市,2006 年 6 月收购太钢集团钢铁主业资产,2020 年 12 月实控人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 [6] - 形成年产 1456 万吨钢、612 万吨不锈钢的生产规模,拥有多个生产基地和创新平台,有 800 多项核心和专有技术,参与超 70%不锈钢板带类产品标准制定 [6] - 以“支撑先进制造、创造美好生活”为使命,“成为全球不锈钢业引领者”为愿景,未来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为发展方向 [6] 公司环保工作 - 累计投资 30 多亿实施 50 多个环保、低碳项目,率先省内全流程超低排放,2020 年成全国首批环保 A 级绩效钢铁企业 [7] - 有组织排放治理涵盖多工序多项重点工程,烧结机头烟气处理工艺世界首创 [7] - 无组织排放控制对原料场、物料输送、粉状物料储存运输、渣场及车间进行治理 [7] - 大宗物料产品清洁运输比例超 80%,采用多种复合型清洁运输方式 [7] - 优化能源结构,年均绿电采购超 2 亿度,光伏装机总量 15.86MW,年发电量 1500 万 kWh [8] - 推进能效提升,实施多项技术改造工程,主要工序能耗达标杆水平,2024 年获评“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工序/设备” [8] - 2025 年预计投入 1.8 亿对设备升级改造 [8] 公司 ESG 管理 - 董事会下设战略、ESG 与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化 ESG 事项管理 [8] - 培育 ESG 文化,加强理念宣贯与认识 [8] - 完善 ESG 披露框架,扩大参考准则范围,多渠道展示工作成绩 [8] - 响应 ESG 评级,对标找差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 [8] 行业与公司展望 - 钢铁行业进入减量调结构下行周期,供强需弱、低价格、低效益状态将持续,不锈钢行业竞争更严峻 [9] - 高品质钢材尤其是不锈钢有较大市场增长空间,公司机遇与挑战并存 [9]
东鹏控股(003012) - 东鹏控股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507)
2025-05-07 17:48
会议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5月7日15:00 - 17:00举行,地点为东鹏控股总部大楼25楼会议室和全景网路演平台 [2] - 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何新明、董事兼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包建永、独立董事路晓燕、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黄征 [2] - 参与人员为通过全景网路演平台参加的投资者 [2] 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9.94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净利润额同比减少,产品均价同比下降影响当期利润,但一季度为传统淡季,波动对全年影响总体可控 [2] - 瓷砖大零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19%,工程业务规模收缩,期间费用总额同比下降11.27%,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2个百分点 [2][3][5] 市场策略 - 针对存量房、二手房市场,2024年东鹏瓷砖零售门店净增188家,推出系列产品,响应以旧换新政策,深耕新零售赛道,发力小B渠道,布局高端赛道,成立战略客户部,深化1 + N模式,提供特色产品支持 [3] - 2024年四季度以来,家装国补政策激活消费需求,2025年一季度东鹏线上线下国补覆盖260多个地级市,东鹏春装周响应政策推出新品并提升服务水平 [4] 行业发展前景 - 2024年全国陶瓷砖产量59.1亿平方米,建筑行业规模以上企业993家,较2023年底减少29家,市场优胜劣汰持续 [5] - 2025年行业将维持加速淘汰环境,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升级 [5] 未来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创新驱动,倡导创新文化,提供创新性产品和服务 [5] - 精益运营,在全价值链推动精益运营 [5] - 数字赋能,迭代数字化战略,提升供应链协同效率等 [5] - 绿色发展,定位“低碳东鹏,绿建先锋”,提供低碳产品和服务 [5] 产品结构调整和高端产品布局 - 优化渠道结构,聚焦高毛利业务,2025年第一季度瓷砖大零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19%,工程业务规模收缩 [2][5] - 发布DPI CASA高奢品牌战略,与意大利顶奢品牌合作;IW品牌升级;收购丽适岩板布局高端岩板赛道 [5][6] 2024年费用情况 - 2024年期间费用整体发生额同比下降约1亿元,费用率上升因营业收入规模下降 [6] - 财务费用变动因资金从存款转向低风险银行理财产品,利息收入减少,理财收益计入投资收益增加 [6]
金洲管道2024年财报:营收净利双降,创新驱动能否破局?
金融界· 2025-05-07 10:48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46.17亿元,同比下降19.61% [1][4] - 2024年归属净利润2.01亿元,同比下降29.03% [1][4] - 2024年营收仅为2021年峰值70.43亿元的65.5% [4] - 近五年营业总收入呈现持续下滑趋势:2020年60.89亿元→2021年70.43亿元→2022年57.43亿元→2023年51.1亿元→2024年46.17亿元 [2][4] - 近五年归母净利润波动下降:2021年5.84亿元→2023年2.84亿元→2024年2.01亿元 [3][4] 业绩压力因素 - 钢材市场供需双弱直接影响主营业务 [1][4] - 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对业务造成冲击 [1][4] - 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加剧经营压力 [4] 技术创新成果 - 主持发布国家标准GB/T44553-2024《钢管热镀锌热工系统节能技术规范》 [5] - 参与多项国家及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 [5] - 全年获授权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专利11件 [5] 市场拓展进展 - 镀锌管业务新增直供客户19家 [5] - 钢塑管领域开发23家直供客户,聚焦消防涂覆钢管赛道 [5] - 不锈钢管材在燃气市场与新奥燃气达成战略合作 [5] - 半导体领域与湖州胜纯签订合作协议 [5] 运营优化措施 - 焊管直度合格率提升通过优化定径量与冷却水温度控制 [6] - 镀锌管擦伤率下降得益于内壁喷油设备改进 [6] - 钢塑管涂层脱胶问题通过超声波清洗工艺优化解决 [6] - 卷板库存同比下降44%,钢管库存减少30% [6] - 全年消化积压管材5790吨,长库龄原材料2900吨 [6] - PE挤出机改造降低能耗,等离子切割工艺提升厚壁钢带加工效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