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MW iX3
icon
搜索文档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出席清华经管顾问委员会2025年会议
搜狐财经· 2025-10-23 12:12
公司战略与投资 - 公司长期扎根中国市场,持续投资并致力于通过高质量产品、领先技术和服务赢得消费者信任 [3] - 公司秉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双轮驱动的本土化战略,在中国建立了德国以外最大的研发网络 [4] - 自2010年以来,公司对沈阳生产基地的累计投资已超过1160亿元人民币 [4] 国际合作与市场立场 - 公司坚决反对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关税,并已向欧盟法院提起诉讼,倡导自由贸易和开放市场 [3] - 公司认为开放的市场和清晰的规则比贸易壁垒更能带来共同繁荣,并始终扮演欧中、德中合作的架桥者角色 [3] - 面对地缘政治和保护主义,公司强调需要互帮互助,证明多边合作依然可行 [3] 技术创新与合作伙伴关系 - 公司与阿里巴巴、华为和Momenta等中国创新企业在AI与自动驾驶领域深入合作,提升了产品数字化交互和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4] - 公司与中国伙伴的合作进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2.0时代,共同推动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 [3] - 即将于2026年在沈阳投产的新世代BMW iX3是中国化程度最高的车型,将为绿色智能出行注入新势能 [8] 可持续发展目标 - 公司将绿色发展视为与中国伙伴的共同坚持,主张技术开放和标准协调以推动节能降碳 [6] - 公司提出应建立覆盖全价值链范围的综合评估指标,推动法规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升级 [6] - 公司力争到203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与2019年相比减少至少4000万吨,并在2050年底前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 [8] 行业竞争观点 - 公司认为褒奖品质、安全、创新的竞争具有建设性,而仅比拼低价的竞争具有破坏性,不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8] - 公司乐见中国政府出台举措划定清晰规则,以确保公平有序的竞争,这有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并增强产业链韧性 [8]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开放的市场比贸易壁垒更能带来共同繁荣,只比拼低价不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新浪科技· 2025-10-17 12:05
公司战略与投资 - 宝马集团长期扎根中国 持续投资并看好中国市场潜力[3] - 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为“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双轮驱动 建立了德国以外最大研发网络[4] - 自2010年以来 公司对沈阳生产基地累计投资已超过1160亿元人民币[4] - 公司认为与中国的合作进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2.0时代”[4] 合作与技术发展 - 公司通过与阿里巴巴 华为和Momenta等中国企业在AI与自动驾驶领域合作 提升产品数字化和智能驾驶辅助系统[4] - 公司致力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将在中国沈阳投产新世代BMW iX3 该车型为中国化程度最高的产品[5] - 公司提出汽车行业应建立覆盖全价值链的综合评估指标 推动法规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升级[5] 市场观点与立场 - 宝马集团坚决反对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关税 并已向欧盟法院提起诉讼[3] - 公司倡导自由贸易和开放市场 坚信开放的市场和清晰的规则比贸易壁垒更能带来共同繁荣[3] - 公司认为健康的竞争应褒奖品质 奉行安全 鼓励创新 而非仅仅比拼低价[5] - 公司乐见中国政府出台举措划定清晰规则 以确保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6] 可持续发展目标 - 宝马集团推动实现“双碳目标” 力争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9年减少至少4000万吨[5] - 公司目标在2050年底前实现全价值链的碳中和[5]
量质齐升构建汽车产业良性生态
经济日报· 2025-10-17 06:12
政策目标与行业现状 - 2025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 [2] - 2025至2026年工作方案旨在从扩大国内消费、提升供给质量、优化发展环境、深化开放合作四个维度推动行业增长 [1] - 2024年9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27.6万辆和32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1%和14.9%,是历史同期首次超过300万辆 [2] - 2024年前9个月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433.3万辆和243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2.9% [2] 新能源汽车表现 - 2024年前9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过1100万辆,同比增长均超过30%,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6.1% [2] - 2024年前9个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75.8万辆,同比增长89.4% [7] - 预计2024年全年汽车出口有望超650万辆 [7] 促进消费的政策举措 - 政策组合拳包括优化限购政策、落实二手车“反向开票”等便利措施以打通关键堵点 [3] - 通过补贴支持、税收优惠、消费改革试点等政策激发消费需求 [3] - 通过完善充换电设施网络、推进“乡乡全覆盖”以改善消费环境,破解里程焦虑 [3] 技术创新与供给质量提升 - 加快突破汽车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等关键技术 [4] - 推进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以及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5] -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将进入以AI大模型能力驱动的新阶段,以视觉感知为核心 [4] 行业规范与健康发展 - 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强化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以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7] - 推动汽车生产企业集团化管理与机动车生产准入管理条例立法,从根源上优化产业结构 [7] - 通过制定新能源汽车产品同一型式判定技术条件和开展产品自我检验,加快新产品上市速度 [6] 深化开放与国际合作 - 加快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碳足迹标准,推动核算方法、结果国际互认 [8] - 鼓励企业研发生产适用目的国市场的产品,引导整车企业稳妥有序开展海外布局 [9] - 跨国车企与中国企业合作加深,中国从“销售市场”转变为“研发与创新的重要支点” [8]
BMW opens new Hungarian plant for series production of BMW iX3
Yahoo Finance· 2025-10-01 19:54
BMW Group has inaugurated its new vehicle manufacturing facility in Debrecen, Hungary. The plant is set to commence series production of the BMW iX3, the first vehicle from the Neue Klasse, by late October. BMW maintains that the iX3 showcases the latest design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s that will define the brand’s entire model range in the future. Between now and 2027, the technologies in the Neue Klasse will be integrated into 40 new models and model updates. The Debrecen plant was designed using vir ...
宝马的新世代,从BMW iX3 开始
扬子晚报网· 2025-09-29 16:53
宝马新世代战略与中国市场定位 - 公司认为新势力品牌成功的关键在于深刻洞悉消费者需求并产生共情 [1] - 宝马新世代架构旨在融入中国市场,强调“新势力有的,我都有”以及“接地气”的本土化策略 [1] - 新世代车型被定位为宝马面向未来的宣言,显示其有决心和能力在电动化时代继续引领市场并定义豪华标准 [24] 本土化技术合作与智能系统 - 与Momenta合作打造中国专属智能驾驶辅助方案,提供全场景、点到点领航功能,覆盖高速及城区道路 [3] - 与阿里巴巴合作以AI大语言模型赋能智能个人助理,打造更自然、智能的交互体验,2026年搭载于国产新世代车型 [5] - 与华为合作推出BMW数字钥匙、HUAWEI HiCar等华为生态,深度集成的HUAWEI HiCar将于2026年搭载于国产车型 [8] - 与DeepSeek牵手,通过深度思考能力赋能以BMW智能个人助理为中心的人机交互 [10] 新世代BMW iX3产品核心特性 - 首款新世代车型BMW iX3于9月8日慕尼黑车展全球首发,年内在国内亮相,明年国内上市 [12] - 车型拥有中国专属智能、驾控与豪华,基于全新纯电动专属平台,纯电续航最高突破900公里(CLTC工况) [12] - 采用800V架构支持最快10分钟充电超400公里,确保高速连续超车或高温长途行驶时动力稳定 [22] 创新技术架构与性能 - “驾控超级大脑”首次将动力域及底盘域二合一,整合驱动、制动、转向等关键环节,车辆响应延迟低于千分之一秒,信息处理速度提升10倍 [14] - BMW全景iDrive基于“视觉锥”设计理念,将信息投射到整个风挡玻璃宽度上与实景融合,实现“人车共驾” [16] 产品测试验证与质量保障 - 全球共计400台国产版iX3测试车不间断测试,为2026年沈阳工厂量产做准备 [18] - 深度道路测试超过200万公里,相当于跑完50圈地球赤道周长,并完成超过1,000种工况用例及20版底盘控制软件验证 [18] - 在黑龙江黑河完成极寒测试,新疆吐鲁番完成极高温测试,温差近100℃仍保持稳定,座舱高温超80℃仍能保障系统稳定 [21] - 电磁兼容测试中,车内电磁辐射强度仅相当于一部智能手机 [22]
中国汽车经销商 -投资者对我们汽车经销商触底报告的反馈-China Auto Dealers-Investor Feedback on Our Auto Dealer Bottoming-out Report
2025-09-26 10:29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中国汽车经销商与豪华汽车市场 [1][9] * 核心讨论公司为中升控股 [3][6] * 涉及的主要汽车品牌包括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及华为AITO [2][4]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行业盈利触底与复苏时间点** * 投资者普遍认同中国豪华汽车经销商盈利将在2025年触底,并于2026年开始复苏 [2][3] * 盈利复苏的驱动因素包括经销商门店数量减少以及华为AITO品牌利润贡献增加 [2] * 但市场对2025年下半年能否立即复苏存在分歧,认为2025年下半年将是新车毛利率的“真正”底部 [5] * 2025年下半年面临的不利因素包括:因大量具有价格竞争力的电动车型推出,燃油车零售折扣可能进一步扩大;汽车金融佣金利润贡献环比下降;2025年7月起消费税适用范围扩大将影响超豪华汽车需求 [5] **2 豪华品牌新车周期与盈利能力** * 投资者对梅赛德斯-奔驰和宝马能否通过新车型周期在中国市场夺回份额信心不足 [2][4] * 具体数据支撑:梅赛德斯GLC和宝马X3等燃油车在中国月均销量为1万至1.5万辆,而当前电动车如梅赛德斯EQC/EQE月销量不足1000辆,宝马iX3月销量仅为2000至3000辆 [4] * 新一代电动车型(如梅赛德斯纯电GLC、宝马新iX3)将针对中国市场定制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功能,但能否改变现状尚存疑问 [4] **3 重点公司估值评估** * 市场对中升控股2026年的每股收益预估分歧较小,但对合理市盈率倍数看法不一 [6] * 中升控股当前交易价格约为2026年预估每股收益的8倍,其10年历史平均市盈率为10倍,2024年8月低谷时为5倍,2020年11月峰值时为18倍 [6] * 研究报告认为,鉴于公司处于复苏轨道,10至15倍的市盈率区间是合理的 [6] 其他重要内容 * 研究报告的标题为“更少的门店 + 更多的车型 = 2026年复苏”,于2025年9月18日发布 [3][7] * 摩根士丹利披露其与包括中升控股在内的多家汽车行业公司存在投资银行业务等商业关系 [20][22]
汽车业稳增长明确路线图
中汽协会数据· 2025-09-23 11:23
文章核心观点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提出2025年汽车销量目标3230万辆 同比增长约3% 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1550万辆 同比增长约20%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2026年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1] - 方案从扩大国内消费 提升供给质量 优化发展环境 深化开放合作4个维度提出15个方面工作举措和3个方面保障措施 推动汽车行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1] 政策目标与行业数据 - 2025年汽车销量目标3230万辆 同比增长约3% 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1550万辆 同比增长约20%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1] - 2026年行业运行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1] - 2024年前8个月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6% 首次双超2000万辆 [5] - 2024年前8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962.5万辆和962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37.3%和36.7% 占汽车新车总销量45.5% [3] 扩大国内消费措施 - 加快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拓展 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 推动25个试点城市新增推广新能源汽车70万辆以上 [2] - 持续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和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 提升乡村居民用车电动化水平 [2] - 积极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 推动中远途 中重型燃料电池商用车规模化应用 [2] - 制定促进换电模式发展指导意见 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2] - 贯彻落实"两新"政策 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 促进二手车高效流通 [3] - 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达到830万份 商务部将抓好政策落实 让补贴资金及时直达消费者 [3] - 推进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 破除束缚汽车消费的限制性措施 推动从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3][4] 供给质量提升 - 2025年增长目标设定为3%和20% 旨在稳定市场信心和引导理性增长 告别"以价换量"的内卷式竞争 [5] - 以高质量供给引领需求 创造需求 以技术创新激发潜在消费需求 以标准升级引领产品质量提升 加快汽车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6] - 行业竞争优势依靠价值创造 需要从技术创新 产品品质 用户体验等维度发力 [6] - 吉利汽车前8个月实现销量189.7万辆 同比增长47% 将全年销量目标从271万辆调整到300万辆 [2] 深化开放合作 - 小鹏汽车与奥地利麦格纳工厂深度合作 借助成熟生产线开启欧洲本地化生产 首批G6与G9已量产下线 [7] - 小鹏汽车在欧洲完成从研发到批量生产的全价值链布局 德国慕尼黑研发中心正式启用 [7] - 中国共有116家展商参展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 成为除德国以外参展商最多的国家 [8] - 跨国车企与中国企业合作延伸至供应链与生产环节 中国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伙伴 [9] - 宝马新世代车型BMW iX3是中国化程度最高的宝马车型 中国供应链体系为宝马全球研发和制造注入活力 [9] - 在中国开发汽车能够节省30%时间和40%成本 这种效率和竞争性是欧洲企业急需的 [8] - 未来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占比将越来越大 国内销量可能维持在2800万辆左右 但全球销售会超过4000万辆 [9] - 行业需要成为属地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促进当地汽车社会和工业文明发展 [10]
提升供给质量、深化开放合作 汽车业稳增长明确路线图
经济日报· 2025-09-22 07:22
政策目标与行业预期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年汽车销量目标3230万辆同比增长约3%,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1550万辆同比增长约20%,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2026年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1]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1550万辆同比增长约20%,专家表示当前新能源汽车已成为驱动汽车市场增长主力,完成目标没有悬念 [3] - 2025年汽车销量目标同比增长约3%看似保守,实则传递稳定市场信心和引导理性增长的重要信号,避免行业陷入"以价换量"的内卷式竞争 [4][5] 新能源汽车市场拓展 - 加快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拓展,加力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推动25个试点城市新增推广新能源汽车70万辆以上 [2] - 持续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和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提升乡村居民用车电动化水平,积极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 [2] - 制定促进换电模式发展指导意见,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稳定增长增添新动力 [2] 汽车消费促进措施 - 贯彻落实"两新"政策,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促进二手车高效流通,"两新"政策实施对消费拉动明显,截至9月10日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达830万份 [3] - 商务部将大力提振消费扩大国内需求,抓好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落实,让补贴资金及时直达消费者,推进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走深走实 [3] - 破除束缚汽车消费的限制性措施,推动从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畅通汽车循环利用链条 [3] 供给质量提升与转型 - 注重以高质量供给引领需求创造需求,提出以技术创新激发潜在消费需求,以标准升级引领产品质量提升,加快汽车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5] - 汽车行业真正的竞争优势依靠价值创造,需要从技术创新、产品品质、用户体验等维度发力,告别"以价换量"的内卷式竞争 [5] - 今年前8个月汽车产销量双超2000万辆同比增长12.7%和12.6%,但增长很大程度上靠"价格战"换来,这种模式不可持续 [4] 国际化合作与布局 - 小鹏汽车与奥地利麦格纳工厂深度合作,借助其成熟生产线开启欧洲本地化生产,首批小鹏G6与G9已量产下线,完成从研发到批量生产的全价值链布局 [6] - 中国共有116家展商参展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成为除德国以外参展商最多的国家,体现中方企业的开放态度 [7] - 跨国车企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已超越车型与技术,延伸至供应链与生产环节,中国不仅是欧洲车企的重要市场,更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伙伴 [7] 全球化战略转型 - 宝马集团董事长表示新世代车型BMW iX3是迄今"中国化"程度最高的宝马车型,中国的供应链体系、工程能力和数字化进程为宝马全球研发和制造注入活力 [8] - 中国已从单纯的"销售市场"转变为"研发与创新重要支点",新世代车型没有中国供应商的支持无法完成 [8] - 未来5-10年国内销量可能维持在2800万辆左右,但中国汽车产品全球销售将超过4000万辆,主要形态将转变为在外国造、外国买 [9] 企业表现与信心 - 吉利汽车前8个月实现销量189.7万辆同比增长47%,将全年销量目标从271万辆调整到300万辆,《工作方案》出台进一步增强对汽车市场的信心 [2] - 吉利推出的星愿、星耀8等车型成为爆款,主要原因是产品质量和性能体验好,面对激烈市场竞争需要从价值创造维度发力 [5]
汽车业稳增长明确路线图
经济日报· 2025-09-22 05:55
政策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3230万辆同比增长约3%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同比增长约20%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 2026年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3] - 《工作方案》从扩大国内消费 提升供给质量 优化发展环境 深化开放合作4个维度提出15个方面工作举措和3个方面保障措施 [3] 新能源汽车发展 - 加快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拓展 加力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 推动25个试点城市新增推广城市公交 出租 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70万辆以上 [5] - 持续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和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 提升乡村居民用车电动化水平 积极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 推动中远途 中重型燃料电池商用车规模化应用 [5] - 今年前8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962.5万辆和962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37.3%和36.7%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5% [5] 汽车消费促进 - 商务部表示截至9月10日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达到830万份 将大力提振消费 扩大国内需求 抓好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落实 让补贴资金及时 便捷直达消费者 [6] - 推进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 破除束缚汽车消费的限制性措施 推动从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畅通汽车循环利用链条 [6] 行业运行状况 - 今年前8个月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6% 这是我国汽车产销量同期首次双超2000万辆 [7] - 吉利汽车集团前8个月实现销量189.7万辆 同比增长47% 公司将全年销量目标从271万辆调整到300万辆 [4] 供给质量提升 - 《工作方案》注重以高质量供给引领需求 创造需求 提出以技术创新激发潜在消费需求 以标准升级引领产品质量提升 加快汽车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8] - 汽车行业需要将重心转移到提升技术创新和价值创造上来 告别"以价换量"的内卷式竞争 [7][8] 国际化发展 - 小鹏汽车与奥地利麦格纳工厂展开深度合作 借助该工厂成熟生产线开启欧洲本地化生产 首批小鹏G6与G9已量产下线 小鹏汽车在欧洲已完成从研发到批量生产的全价值链布局 [9] - 在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上中国共有116家展商参展 成为除德国以外参展商最多的国家 [10] - 跨国车企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已超越车型与技术 延伸至供应链与生产环节 中国不仅是欧洲车企的重要市场 更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伙伴 [11] - 宝马集团董事长表示新世代首款量产车型BMW iX3是迄今"中国化"程度最高的宝马车型 中国供应链体系 工程能力和数字化进程为宝马全球研发和制造注入活力 [11] - 专家预测未来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占比将越来越大 未来5-10年国内销量可能在2800万辆左右 但与中国汽车产业基因相关的产品全球销售会超过4000万辆 [11]
BMW Hungarian plant readied for series production of the BMW iX3
Yahoo Finance· 2025-09-17 18:06
宝马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投产 - 德布勒森工厂是宝马集团首个完全基于iFACTORY战略理念建设的工厂 从规划到建造全程采用数字化方式 并于2023年3月在虚拟工厂实现虚拟投产 [1][5] - 工厂通过数字化模拟提前测试所有操作流程 实现生产线与数字孪生完全一致 近1000台机器人均通过数字化模拟实现最优布局 [1][7] - 工厂采用简化流程和降低复杂度的精益生产模式 通过全球网络共享专业知识 具备高效生产和灵活集成多车型的能力 [3] 新一代车型平台技术部署 - 宝马iX3作为Neue Klasse平台首款车型 展示未来全系车型的设计与技术创新 [2] - 2027年前 Neue Klasse平台技术将应用于40款新车型及改款车型 [2] - 新一代平台采用隐形车门密封条等创新设计 最大化电池舱空间以提升电池性能与续航 [8] 碳中和生产技术突破 - 工厂为宝马集团首个完全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整车厂 生产过程中不使用石油或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10] - iX3单车生产全程碳排放约80kg CO₂e 较现有宝马车型降低约三分之二 其中德布勒森工厂本地生产环节(含高压电池)碳排放降低约90%至34kg CO₂e [9] - 涂装车间通过可再生能源供电 年减碳达12,000吨 厂区50公顷光伏系统满足约25%电力需求 [11] 能源循环利用体系 - 涂装车间采用能量回收系统 通过压缩空气供应、干燥炉和冷却系统进行热能回收 实现额外节能10% [12] - 配备1,800立方米热储能系统(容量130MWh) 存储光伏过剩电力并在用电高峰供热 [11][13] 数字化与智能化制造 - 采用自研AIQX人工智能质量检测平台 通过传感器和摄像头实现自动化质量流程与实时数据反馈 [14] - 实现生产线全数字化连接 车辆可通过车载摄像头和IT系统进行自分析并与员工实时交互 [14] - "指状结构"厂房设计使80%零部件可直送工位 电动内物流配备自主牵引车和智能运输机器人 [15] 高压电池本土化生产 - 德布勒森工厂为全球5家第六代高压电池量产工厂之首 实施"本地为本地"生产原则 [16] - 采用数字孪生与AI数据库优化流程 实现零缺陷生产和100%线端监测 [16] - 高压电池直接在厂区内组装 利用基础设施效率优势缩短运输距离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