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搜索文档
比亚迪电子(00285):业绩稳健增长,迈入第二成长曲线
民生证券· 2025-09-01 15:03
➢ 事件:8 月 29 日,比亚迪电子发布 2025 年中报,25H1,公司实现营收 806.06 亿元,YOY+2.58%;实现净利润 17.30 亿元,YOY+13.97%;实现扣非 归母净利润 16.90 亿元,YOY+20.67%;毛利率为 6.88%,YOY+0.03pcts;净 利率为 2.15%,YOY+0.24pcts。 ➢ 业绩稳健增长,新能源汽车业务表现强劲。25H1,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 经局势,公司在稳步推动现有业务成长的同时,全力强化核心竞争力,加速布局 具备成长潜力的 AI 服务器等新兴领域。25H1,公司实现营收 806.06 亿元, YOY+2.58%;实现净利润 17.30 亿元,YOY+13.9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6.90 亿元,YOY+20.67%。分业务来看,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新型智能产品 业务分别实现营收609.47/124.50/72.09 亿元,YOY-3.72%/+60.50%/-4.15%, 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分别为 75.61%/15.45%/8.94%。25H1,公司整体毛利率为 6.88%,YOY+0.03pcts;净利率为 2.15%,YOY ...
超豪华品牌缺席后,自主品牌与新势力激战智能化
北京商报· 2025-08-31 15:26
除超豪华品牌之外,雷克萨斯、捷豹路虎等主流豪华车企,也同样缺席本届成都车展。显然,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浪潮下,中国汽车 市场消费结构正逐渐发生转变。 与超豪华品牌的缺席形成对比的是,中国自主品牌及造车新势力正在大幅扩充展台规模,并带来了众多新车型以及前沿技术的发布。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本次车展新车后发现,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座舱等配置成为新车"标配",并且呈现出技术下沉趋势,越来越多 车型将智驾功能下探至10万—20万元的主流价格带。 本届成都车展中,比亚迪(002594)旗下品牌占据了整个9号馆,并在展区设置了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动态演示区;一汽丰田13万 元级新能源汽车bZ5搭载Toyota 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融合Momenta5.0城区辅助驾驶与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系统,支持L2级 城区辅助驾驶;北京越野带来的10万级超大空间混动方盒子BJ30旅行家,预售价为10.29万—13.99万元,独家搭载"旅行越野三大 件",包括四驱系统、能量中锁以及多种越野驾驶模式。 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周迪分析称,从本次车展的情况来看,中国品牌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布局逐 ...
比亚迪电子(00285)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7.3亿元 同比增加13.97%
智通财经· 2025-08-29 18:10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中期收入806.0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58% [1] - 股东应占溢利17.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97% [1] - 每股基本盈利0.77元人民币 [1] -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业务板块增长和费用下降 [1] 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约22.31亿元人民币 [1] - 累计申请专利11,580项 授权专利达8,119项 [1] - 构建横跨机理研究、产品开发及系统级交付的完整技术链 [1] - 形成独特且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 [1] 业务战略转型 - 研发重心由传统消费电子业务转向新能源汽车和AI相关新业务领域 [1] - 深化智能化转型 推进AI技术应用 [1] - 在热管理系统、智能悬架系统等产品完成高壁垒核心零部件和系统全面专利布局 [2] - 产品竞争力行业领先 [2] 产品与技术布局 - 汽车产品领域形成覆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悬架系统、热管理系统、接插件、传感器等多产品线专利布局 [2] - 打造坚实的专利与技术壁垒 [2] - 助力汽车业务长足发展 [2]
比亚迪电子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7.3亿元 同比增加13.97%
智通财经· 2025-08-29 18:0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中期收入达806.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8% [1] - 股东应占溢利1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7% [1] - 每股基本盈利0.77元人民币 [1] -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业务板块扩张和费用下降 [1] 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约22.31亿元人民币 [1] - 累计申请专利11,580项,授权专利达8,119项 [1] - 构建横跨机理研究、产品开发及系统级交付的完整技术链 [1] - 研发重心由传统消费电子转向新能源汽车和AI新业务领域 [1] 技术优势与产品布局 - 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悬架系统等领域形成专利布局 [2] - 热管理系统和智能悬架系统完成高壁垒核心零部件全面专利覆盖 [2] - 具备创新材料、精密模具与装备、软硬件开发的综合技术能力 [1] - 通过AI技术应用深化智能化转型,提升综合竞争力 [1] 业务战略方向 - 新能源汽车业务成为集团增长核心驱动力 [1] - 技术平台持续驱动跨界产品突破和可持续发展 [1] - 系统整机大规模制造能力形成独特竞争优势 [1] - 知识产权布局稳步强化,产品竞争力行业领先 [1][2]
【西街观察】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文字陷阱必须堵
北京商报· 2025-08-17 20:13
监管政策动向 - 有关部门发布征求意见通知 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和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 规范企业宣传行为[1] - 工信部拟立项制定《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5] - 工信部4月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管理工作推进会 强调汽车生产企业需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4] 企业宣传规范要求 - 企业应当在车辆App和车载信息系统中明确显示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安全提示和使用说明[1] - 禁止企业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 避免将辅助驾驶功能误导为自动驾驶[1][4] - 企业需避免使用"天神之眼""全程脱手零接管"等模糊话术进行营销宣传[1][3] 技术发展现状 - 目前市场上量产车型普遍搭载L2级辅助驾驶系统 与真正自动驾驶存在显著差距[5] - 智能驾驶技术持续迭代进步 但行业尚未达到绝对技术标准和安全测评要求[4] - 端到端模型等新技术术语层出不穷 成为企业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卖点[1] 消费者认知状况 - 消费者对L2/L3等自动驾驶等级区分认知不足 容易将辅助驾驶误解为自动驾驶[1][3] - 大部分用户缺乏专业车辆知识 难以准确识别智能驾驶技术的真实能力边界[3] - 新能源汽车发展推动消费者教育进程 大众正逐步建立对新技术概念的理性认知[2] 行业影响分析 - 监管高压态势倒逼企业在智能驾驶技术宣传方面采取更保守策略[5] - 汽车行业技术进步对标准制定和安全测评体系提出更高要求[4] - 企业品宣信息与消费者实际接收存在显著信息差 形成沟通鸿沟[3]
吉利李东辉:反对内卷式恶性竞争,坚持不打价格战
凤凰网财经· 2025-08-14 22:07
竞争策略 - 公司公开反对内卷式恶性竞争并坚持不打价格战 是行业首个采取此立场的企业 [1] - 公司坚持打价值战、技术战、品质战、品牌战、服务战与企业道德战 倡导行业开放良性竞争 [1] - 通过持续打造综合实力提升竞争力 推动行业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 [1] 产业链管理 - 积极响应国家有关部门倡议 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缩短至60天内 以保障产业链稳定运行 [1] 技术发展 - 注重提升用户感知与情绪价值 在安全领域通过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数字化AI品牌系列技术扎实推进 [1] - 将全域AI技术成功实现产品量产化 强调安全是用户至上至关重要的核心环节 [1] 运营理念 - 坚持长期主义注重综合实力提升 随着反内卷推进行业竞争将更理性有序 [1] - 公司未来竞争优势将更加凸显 [1]
锐明技术股价上涨1.58% 公司筹备赴港上市引关注
金融界· 2025-08-06 19:41
股价表现 - 最新股价46 88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 58% [1] - 盘中最高46 98元 最低45 80元 [1] - 成交量3 77万手 成交金额1 76亿元 [1] 公司基本面 - 属于计算机设备行业 位于深圳特区 [1] - 专注智能交通领域 主营车载监控设备及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1] - 总市值83 64亿元 流通市值56 73亿元 [1] 资本运作动态 - 筹备赴港上市 当前市值约82亿元 [1] - 若赴港上市市值门槛提高至200亿元可能面临挑战 [1] - 近期多家小市值A股公司集中发布赴港上市公告引发政策关注 [1] 资金流向 - 8月6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023 08万元 占流通市值0 18% [1] - 近五日累计净流入1203 87万元 占流通市值0 21% [1] 信息来源 - 新闻源自金融界 作者A股君 [2]
BBA上半年利润齐下跌,原因是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8-01 08:14
今年上半年,BBA利润延续了去年下降的态势。其中,奥迪是唯一一家营收上涨的车企,而梅赛德斯- 奔驰利润跌幅最大。 在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加、贸易壁垒上升、市场疲软、转型阵痛等因素下,BBA今年上半年业绩 承压。 今年上半年,BBA利润延续了去年下降的态势。其中,奥迪是唯一一家营收上涨的车企,而梅赛德斯- 奔驰利润跌幅最大。 具体来看,宝马集团上半年营收677亿欧元,同比下降8%,税后净利润同比下降29%至40亿欧元;梅赛 德斯-奔驰营收663.8亿欧元,同比下滑8.6%,税后净利润为26.9亿欧元,同比下滑55.8%;奥迪集团营收 为325.7亿欧元,同比增长5.3%,税后利润为13.46亿欧元,同比下降37.5%。 中国市场降幅较大 销量是影响车企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 BBA在全球市场的销量均有所下降,而中国市场销量降幅最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它们在全球 市场的表现。宝马、奔驰和奥迪上半年在华销量分别为31.8万辆,29.3万辆和28.8万辆,分别同比下降 15.5%、14%和10.2%。 宝马和奥迪在欧洲等部分市场销量呈现一定的上涨趋势。相比之下,奔驰无论是利润还是销量下降幅度 都较大。奔驰在报告中 ...
东箭科技股价微跌0.34% 董事会完成职工代表董事选举
金融界· 2025-07-30 02:51
股价表现 - 7月29日收盘价11.58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34% [1] - 当日成交额0.49亿元,股价波动区间11.45元至11.62元 [1] - 换手率达到2.27% [1] 资金流动 - 主力资金净流出32.56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01% [1] - 当前市盈率24.64倍,市净率3.09倍 [1] 公司业务 - 属于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营汽车智能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车载智能终端、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 [1] - 服务国内外多家知名汽车厂商 [1] 公司治理 - 7月29日选举马汇洋为第三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 [1] - 马汇洋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14.20%股份,与控股股东马永涛存在亲属关系 [1] - 同日临时股东大会通过《关于修订的议案》等多项议案 [1]
智驾的问题,到底有多大?
36氪· 2025-07-28 09:52
测试争议与行业反应 - 懂车帝测试被质疑存在"选择性"测试,车企掌握证据但集体沉默,因测试有央视和公安部支持[1][2] - 测试通过率差异显著:城区项目最高77%(转盘路汇入),高速项目最低22%(白天临时施工)[2] - 特斯拉获得第一引发国际舆论发酵,加剧国内特粉与爱国粉对立[3][4] 智能驾驶技术现状 - 中国智能辅助驾驶缺乏统一安全标准,车厂各自设定控制逻辑和参数[6] - 行业数据表明智驾系统已预防百万次潜在碰撞事故,但0.001%风险仍存在[11] - 车企营销存在矛盾:既强调"辅助驾驶"又宣传"接近自动驾驶"的安全性[16] 测试变量与安全争议 - 测试变量无法完全控制,因实际道路参与者行为不可预测[6][8] - 同济大学教授指出测试本质是流量驱动,冲突设计(如排名和特斯拉参与)放大传播效果[9] - 实验室碰撞测试五星评级无法完全对应现实事故场景,智驾同理[6][8] 用户认知与技术风险 - 用户易高估智驾能力,典型事故反馈为"撞车前完全信任系统"[12] - 华为前技术专家提出自动驾驶必然存在事故率,需平衡技术进步与伦理责任[14] - AI领域专家警示智能驾驶需避免军备竞赛心态,安全应优先于商业利益[16][17] 行业反思与教育意义 - 测试客观上唤醒公众对智驾安全性的认知,但负面舆论可能掩盖技术进步[9][11] - 智驾责任界定模糊:车企鼓励使用智驾险,事故后却归责于消费者[16] - 行业需解决的核心矛盾是如何在L2阶段提升安全性而非过度营销[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