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ER3 ADC
icon
搜索文档
映恩生物20251015
2025-10-15 22:57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生物科技/制药行业,具体聚焦于抗体偶联药物领域[2] * 纪要涉及的公司为英论生物(映恩生物),一家专注于ADC药物研发的生物科技公司[1] 核心观点与论据 **估值与流动性** * 公司股份解禁释放流动性,流通股从0.13亿股增至0.88亿股[3] * 当前估值约250亿港币,被认为已跌至较低水平,具备投资价值[2][3] * 大部分财务投资者可能减持,但二级长线及部分一级长线投资者预计不会短期减持[3] **核心管线项目与进展** * 公司拥有多个确定性管线项目支撑估值,包括B7H3 ADC、HER2 ADC、HER3 ADC等[2][4] * **HER2 ADC项目**:针对子宫内膜癌和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适应症进展迅速[2][7] 在美国由BioNTech主导的二期临床试验结果预计2025年下半年披露,并可能向FDA递交上市申请[7] 该适应症年新增病例约1万人,治疗费用20-30万美元,有望达到10亿美元市场规模[7] * **B7H3 ADC项目**:在小细胞肺癌和CRPC(前列腺癌)适应症上具有潜力,此前在ESMO及ASCO会议上披露的数据显示BIC潜力[2][8] 若成功上市,有望达到超过10亿美元销售峰值[8] * **HER3 ADC项目**:设计优于默沙东和第一三共的同类产品,在突变非小细胞肺癌领域展示良好数据,默沙东认为其未来可能在乳腺癌方面取得突破[2][9] 该资产具备对外授权潜力[10] * 公司与GSK、百济神州及Avanza合作推进多个ADC项目,进度领先全球,若疗效突出将具有很好的对外授权潜力[4][15] **合作与联合疗法** * 合作方BioNTech正在通过联合ADC进行PD-L1、VEGF双抗的研究,已启动四项临床试验[4][11] * 在2025年5月份AACR会议上,BioNTech披露了PD-1、VEGF双抗加IN TOP2 ADC的数据,针对铂耐药卵巢癌后线显示出良好疗效和优异安全性[12] **早期资产与未来催化剂** * 公司拥有早期资产如全球首个针对SLE的BDCA2 ADC,预计2025年10月至12月发布初步安全性数据[5][13] * PD-L1 B7H3双抗ADC已于2024年启动中国一期临床试验,预计2026年披露初步数据[13] * 自研产品如ADAM9 ADC刚刚进入临床,预计2026年底或2027年初有初步数据读出[14] * 未来12至18个月内将有密集的数据读出,为公司带来估值提升[4][5][16]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管线还包括ADAM9 ADC、PD-L1 B7H3双抗ADC等潜在项目[4] * 与GSK合作的泛实体瘤和消化道肿瘤ADC已成功拿到批件并进入临床[15] * 与百济神州合作的B7H4 ADC预计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上半年披露POC数据并进入中国三期临床[15] * 与Avanza合作的EGFR和HER3双抗ADC已于2025年早些时候进入一期临床探索阶段[15]
映恩生物20250710
2025-07-11 09:05
纪要涉及的公司 映恩生物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竞争力**:拥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管线,包括 HER2 ADC、B7S3 ADC、HER3 ADC 和 TROP2 ADC 四个在研 ADC 产品,临床设计差异化,预计全球销售峰值约 50 亿美元;与 BioNTech 深度合作,探索 PDL1 VEGF 双抗和多种 ADC 联合疗法,组合方案进入后期阶段,具备竞争优势;在非肿瘤领域布局自免 ADC 平台,具备稀缺性,海外患者入组数量处于国内 Biotech 和 Biopharma 第一梯队,展现强大的体系化创新能力;管理层国际化程度高、执行力强,善于利用 BD 资源及合作伙伴高效落地项目 [2] - **股价表现**:首次覆盖报告发布后,公司股价在两个月内上涨了近 40%,市值达到 260 亿港币 [3] - **早期潜力品种**:BCHS4 ADC 全球权益授予百济,2025 年 ASMO 展现初步潜力,预计 Q3 开始进行分肿瘤剂量递增探索,百济认为该款 ADC 具有 20 亿美元潜力;EGFR HER3 双抗 ADC 完成了一期首次患者给药;BHS3 PDL1 ADC 剂量爬坡到较大组并表现出良好安全性和疗效信息 [6] - **市值预估**:预计 2025 年 9 月 8 日进入港股通;后期产品国内销售峰值可达 50 亿至 60 亿元,对应国内市值 150 亿元以上;海外部份市值三款 ADC 加起来估计为 50 至 60 亿美元峰值水平,对应 300 至 400 亿港币;当前公司市值可达到 450 至 550 亿港币 [2][8] - **重要催化剂事件**:2025 年期待公司在 WCLC 大会以及 ASMO 大会上持续公布三个合作 ADC 联用探索及单药数据;自免 ADC 将在美国风湿学会大会上披露安全性数据;HER2 ADC(1,301, 1,303)对比化疗治疗 HR 阳性和 HER2 low 乳腺癌三期注册临床数据预计 2026 年上半年公布;HER3 ADC 实体瘤 127 爬坡实验数据预计 2025 年下半年至 2026 年上半年公布;EGRF 突变非小细胞肺炎长期随访数据;HES3 ADC 前列腺癌长期随访数据及 OS 数据读出,以及一线小细胞肺炎 biotech 推进 combo 注册临床时间节点;PFS 数据读出 [2][9][23] - **BCS3 ADC 进展**:BCS3 类药品全球进度排前三,一线小细胞肺癌适应症组合疗法进度全球最快;前列腺癌 CRPC 适应症数据显示释放潜在 best - in - class 潜力,全球峰值有望达 10 亿美元以上;1,311 选择性超过 1,000 倍,高出其他同靶点十倍以上,更好富集肿瘤细胞,同时使用更 potent payload;临床前动物实验中无毒性剂量爬坡到 80 毫克每千克,高于 DS7,300 或 MGC018 等同靶点药品;截至 2025 年 ASCO 已入组 465 人,今年 6 - 7 月更新至 500 人左右;在 CRPC 患者基线更靠后情况下,中位随访时间 5.7 个月 PFS 为 8.3 个月,与合药去年 SOC 情况下 PFS8.7 个月相比显示出超越潜力 [10][11] - **1,311 在前列腺癌治疗表现**:单药治疗的 PFS 接近或超过联合标准疗法效果,随访时间为 6 个月,后续有望持续延长;合药治疗后的 ORR 约为 25%,未经合药的患者 ORR 率为 18%,保持了一致性;发现 1,311 在前列腺癌是否经过治疗对疗效影响不大,可能进一步探索单药后线合药治疗方案的潜力;若 BCHS - 3 在前列腺癌顺利获批,1,311 有望凭借更低成本和便利性抢占核药市场,但现阶段仍需关注更大样本量及更成熟随访时间的数据表现 [12] - **1,311 在小细胞肺癌领域发展计划**:将重点放在一线小细胞肺癌,因为目前一线尚无同类产品开展 Pivotal FURTHER 研究;未来开发计划包括前列腺癌单药和 combo 的持续探索,combo 与 Batag 合作推进临床三期,并可能连用恩杂鲁胺等激素疗法;探索鲁 177 金之后的适应症;在小细胞肺癌领域,进行一线、头颈鳞状细胞癌连用 PDL - 1、VEGF 的 COMBO FURTHER 研究 [13][14] - **HER2 ADC 发展现状及未来计划**:全球及中国目前均无 HER3 靶向疗法获批,有 4 个 HER3 ADC 候选药物正在进行全球 MRCT 临床;映恩生物的 13,110 采用差异化 payload(11,021),体外活性是 Dxd 的两到三倍,同时加入 spacer 以降低血液毒性,抗体亲和力较好,整体疗效显著;通过差异化临床推进策略探索 EGFR 突变非小细胞肺癌、Kras 突变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及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等适应症;今年 ASCO 展现出 EGFR 突变三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数据,PFS 达到 8.3 个月,对比达启仅 5 个月且已撤回适应症上市申请,以及其他 Trop - 2 ADC 国内数据最长 7 个月;三级以上 TRAE 发生率 36%,对比其他同类双抗 ADC 反应发生率较低且缓解持续时间长,有望持续延长 PFS;未来在 EGFR 突变非小细胞肺炎后线上展现出不错潜力,一线将联合或单独使用奥西替尼探索一线或辅助、新辅助适应症,也会探索 EGFR 野生型适应症,还在开发乳腺癌相关适应症 [15][16] - **Herstory ADC 在乳腺癌领域布局**:在乳腺癌领域布局相对较少,主要集中于后线治疗,包括与曲妥珠单抗或丹药联合治疗阴和突那药患者,以及 HR 阳性和突阴性的患者;也关注前线治疗,通过 CDK46 或内分泌疗法替代化疗 [17] - **HER2 ADC 产品发展进度**:是公司进度最快的 ADC 产品之一,在子宫内膜癌领域已完成单臂注册临床,计划于 2025 年向 FDA 递交上市申请,并启动子宫内膜癌三期确诊性临床;在其他适应症如 HR 阳性、HER2 低表达乳腺癌方面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有望达到 20 亿美元的全球销售峰值 [4][18] - **1,303 在子宫内膜癌及 HER2 低表达乳腺癌领域表现**:在子宫内膜癌二线治疗中展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10 名患者中 ORR 率达到 60%,DCR 达到 94%,安全性方面未出现任何死亡或停药的不良事件,与竞争对手银河 two 比较,显示出更好的安全性,有潜力成为 me - better 产品;在 HER2 低表达乳腺癌适应症中,作为二线加疗法,与 in HER2 产生直接竞争,尽管 ORR 数据稍低,但三级以上 Tae 发生率降低了 20%,显示出更好的安全性,有望实现约 20 亿美元的全球销售峰值 [19] - **TROP - 2 ADC 发展情况**:已进入全球 27 个临床阶段,在该靶点进度上处于全球前五名,预计销售峰值有望达到 15 亿美元以上;正在进行 PDL1 和 VEGF 联合探索治疗,在一期爬坡实验中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的毒性(DLT),后续研究将涵盖非小细胞肺癌及三阴性乳腺癌 [20] - **自免 ADC 平台发展情况**:处于早期阶段,已进行布局;自免 ADC 有望为自免疾病提供风险更低、疗效更强的靶向治疗;临床前研究中,该分子展现了有效且广泛的抗炎活性;包括 DB2,304 品种正在探索 SLE 及 CLE 治疗,靶点为 BDCA - 2,通过抑制干扰素产生影响患者免疫应答并调控免疫系统,同时通过靶点内吞释放 payload 发挥协同效应;已在澳大利亚进行健康人一期研究,并将在 2025 年美国风湿学会大会上披露相关数据 [21][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鲁 177 峰值预计为 50 亿美元,但其使用要求较高,包括放射性管理和患者使用便利性问题 [12] - HER2 阳性乳腺癌常伴随 HER3 的共表达和激活,抑制 HER2 可能导致 HER3 补偿性上调或激活,靶向治疗 HER3 可以克服 HER2 潜在耐药性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