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T基础设施
icon
搜索文档
智微智能:实际控制人之一郭旭辉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750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20:50
公司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郭旭辉直接持有公司7620万股股份 约占公司总股本30.23% [1] - 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750万股 约占公司总股本2.97% [1] - 减持时间窗口为2025年10月14日至2026年1月13日 [1] 公司业务结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构成:行业终端占比53.57% ICT基础设施占比15.78% 智算业务占比15.31% [1] - 其他业务占比7.88% 工业物联网占比7.46% [1] 公司市值情况 - 当前公司市值达160亿元 [2]
智微智能涨2.02%,成交额1.1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616.0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10:15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1日盘中股价上涨2.02%至58.70元/股 成交额1.11亿元 换手率1.60% 总市值147.8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616.00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1.07%卖出占比1.06% 大单买入占比20.95%卖出占比15.42%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60.78% 近5日涨2.07% 近20日涨8.93% 近60日涨28.56% [1] - 年内6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7月21日龙虎榜净买入2746.74万元 买入总额1.13亿元占比9.73% 卖出总额8541.55万元占比7.36%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教育办公类 消费类 网络设备类 网络安全类 零售类及其他电子设备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2] - 收入构成:行业终端53.57% ICT基础设施15.78% 智算业务15.31% 工业物联网7.46% 其他7.88%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计算机设备-其他计算机设备 概念板块包括在线教育 信创 网络安全 数字经济 人脸识别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47亿元同比增长15.29% 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80.08%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3.84万户较上期增加10.26% 人均流通股1948股较上期减少7.28%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一大流通股东持股123.26万股较上期减少174.31万股 [3] - 易方达供给改革混合持股79.77万股不变 宝盈策略增长混合持股75.70万股减少10.29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69.81万股为新进股东 宝盈科技30混合持股69.15万股减少9.81万股 [3] - 华商优势行业混合A持股54.15万股为新进股东 海富通股票混合退出十大股东 [3] 分红与上市信息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005.69万元 [3] - 公司成立于2011年9月7日 于2022年8月15日上市 [2]
智微智能:减持主体计划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约4.7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21:49
业务收入结构 - 2025年1至6月营业收入构成中行业终端占比最高达53.57% [1] - ICT基础设施业务占比15.78% [1] - 智算业务贡献15.31%收入 [1] - 工业物联网与其他业务分别占7.46%和7.88% [1] 管理层持股变动 - 三位高管合计持有公司股份约19万股 占总股本0.075% [3] - 拟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4.7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0.0187% [3] - 减持计划实施期间为2025年8月28日至11月27日 [3]
智微智能:2025年半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5223.53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21:21
核心财务影响 - 公司计提2025年半年度资产减值准备总额5223.53万元 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1] - 该减值导致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减少3968.96万元 同步减少所有者权益同等金额 [1] - 本次减值规模相当于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归母净利润的41.81% [1] 业务结构特征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构成以行业终端为主 占比53.57% [1] - ICT基础设施业务贡献营收占比15.78% 智算业务占比15.31% [1] - 工业物联网业务占比7.46% 其他业务占比7.88% [1] 市场估值情况 - 公司当前市值达130亿元 [2]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2022年度第四期中期票据获“AAA”评级
搜狐财经· 2025-07-17 17:42
公司评级 -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2022年度第四期中期票据获"AAA"评级 [1] - 公司信用风险极低 [2]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一家100%由员工持股的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 [2] - 公司拥有通信业界完整的、端到端的产品线和融合解决方案 [2] - 公司具备先进的全球化管理体系和健全的激励机制 [2] 竞争优势 - 公司在基础研究、专利规模、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生态合作、市场地位、研发等方面保持了显著的竞争和规模优势 [2] - 公司规模效益和客户资源优势显著 [2] 业务表现 - 2024年公司ICT基础设施业务、数字能源业务和云业务保持稳定增长 [2] - 终端业务大幅增加 [2] -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收入快速增长 [2] 财务表现 - 公司具备很强的整体盈利能力、现金获取能力和再投入能力 [2] - 公司资产、权益规模增长,现金类资产充裕 [2] - 公司债务负担较轻,偿债指标表现非常好,融资渠道畅通 [2] 潜在挑战 -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贸易壁垒凸显、外汇市场波动以及外汇管制等均对公司资产、业务全球化布局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和管理难度 [2] - 公司面临美国司法部提起的多项刑事指控,存在诉讼周期长和诉讼结果可能不利的负面预期 [2] - 公司研发费用、折旧摊销等刚性成本持续处于较大规模,若未来业绩增长未如预期,利润增长将承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