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看图:小米集团二季度营收673.5亿元 研发人员占总员工52%
新浪科技· 2025-11-26 16:33
nl 张图看懂 小米口2财报 小米季度营收与经调净利润 单位:亿元 经调净利润 营收 900 100 800 80 734 705 702 700 60 660 673 51 ਦੇ ਰੇਜੇ 600 40 29 32 21 21 500 20 15 0 0 Q1 Q1 Q2 Q2 Q4 Q3 2022 2023 小米全球智能手机 出货量 单位:万台 6000 5000 4020 3910 3850 4000 3290 3270 3040 3000 2000 0 Q1 Q2 Q4 Q1 Q2 Q3 2022 2023 重大消息 1、截至2023年6月30日,AloT平台已连接的 loT设备(不包括智能手、平板及笔记本电脑) 数达6.55亿,同比增长24.2%。 2、2023年第二季度,小米研发支出46亿元, 同比增长21%。 小米互联网服务 Q2收入74亿元,同比增长6.8% 游戏收入 广告业务收入 10亿 511 同比增长7.5% 同比增长13% 其他增值服务收入 13亿 同比下滑13.3% 财报亮点 1、二季度,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毛利率达到 17.6%,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2、202 ...
雷军官宣!小米汽车第50万辆车下线
搜狐财经· 2025-11-20 22:02
小米汽车生产里程碑 - 公司第50万辆整车正式下线,标志着重要的规模化里程碑 [1] - 达成50万辆产量耗时1年零7个月 [1] - 该里程碑验证了公司从研发、制造、销售到服务的完整体系能力 [4] 业务发展历程与战略 - 公司于2021年3月正式官宣进入汽车行业 [4] - 目前布局两款车型:小米SU7(中大型车,售价21.59-29.99万元)和小米YU7(中大型SUV,售价25.35-32.99万元) [6] - 未来战略重点包括抓安全与交付、加大科技创新、推进AI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 [12] 财务表现与业务构成 - 2025年第三季度总收入为113,120.7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3% [8] - 智能电动汽车及创新业务收入占比显著提升,从2024年第三季度的10.5%增至25.6%,收入达29,010.1百万元人民币 [8] - 智能手机业务收入占比从51.3%降至40.6% [11] 市场销售表现 - 2025年前10个月累计销量达31.54万辆,其中小米SU7为23.45万辆,小米YU7为8.09万辆 [11] - 小米SU7成为年内销量最高的中大型车 [11] - 预计将提前完成全年35万辆的交付目标 [11]
小米集团斥资超5亿港元回购股份
巨潮资讯· 2025-11-20 20:29
股份回购与股权激励 - 11月20日公司斥资5.078亿港元回购1350万股B类股份,每股回购价38.1港元 [1]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已累计回购约1540万股股票,总金额约15.4亿港元 [3] - 公司向3334名选定参与者奖励合共2936.67万股奖励股份,约占已发行股本0.11%,以11月19日收盘价测算总价值约11.4亿港元,人均获授股份价值约34.2万港元 [3] - 股权激励覆盖集团员工及供应商,奖励股票将于2025年11月20日至2034年11月20日期间归属 [3] - 公司根据2024年股份计划向3名小米香港集团雇员授出合共49.63万份小米香港购股权 [3] - 股权激励池尚有5.77亿股可供未来授出,为后续人才激励留足空间 [5] 第三季度财务业绩 - 公司营收连续四个季度超千亿 [3]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290亿元,同比增长超199% [3] - 智能电动汽车收入283亿元,其他相关收入7亿元,该分部首次实现单季度经营收益转正,经营收益7亿元 [3] - 手机及AIoT收入841亿元,其中智能手机业务收入460亿元,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5.6%,互联网服务收入94亿元同比增长10.8% [4] - 境外互联网收入33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4] - 第三季度研发支出达91亿元,同比增长52.1%;前三季度累计研发投入235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4] -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研发人员数量达到24871人 [4] 业务运营亮点 - 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9个季度同比增长,连续21个季度稳居全球前三 [4] - 公司在中国大陆4000元到6000元智能手机高端价位段销量市占率达18.9%,同比提升5.6个百分点 [4] - 2024年前三季度小米汽车累计交付量已超过26万台,9月、10月连续两个月交付量超过4万台 [4] - 小米汽车预计将于本周完成全年35万台的年度交付目标 [4] - 受购置税补贴政策减半、汽车行业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小米汽车毛利率明年可能出现下滑 [4] 战略与行业分析 - 股权激励与回购动作形成互补,传递管理层对公司价值的信心,并有助于稳定核心团队 [5] - 股权激励已成为科技企业吸引和保留人才的标配工具 [5] - 公司在智能汽车、AIoT等硬核科技领域需要长期投入,立体化的激励网络将有效激发员工与合作伙伴的长期积极性 [5] - 一系列举措彰显了公司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保持核心团队稳定性的战略考量 [5]
小米汽车开始挣钱 卖一台车净赚6434元 雷军最新发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0 12:53
公司整体业绩 - 第三季度总营收1131亿元,同比增长22.3% [1] - 经调整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81%,创历史新高 [1] - 新旧增长引擎成功交替,创新业务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 [1][4] 智能电动汽车与创新业务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经营收益为7亿元,较第二季度3亿元的经营亏损成功扭亏 [4] - 第三季度小米汽车交付新车108,796辆,前三季度累计交付265,967辆 [4] - 10月单月交付量突破4万辆,预计本周内可完成全年35万辆的交付目标 [4] - 平均每卖1台车净赚6434元 [4] - 第50万辆整车正式下产线,从第1台到50万台用时1年零7个多月 [4] 智能手机业务 - 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4330万台,收入为459.69亿元,收入占比为40% [6] - 手机业务毛利率降至11.1%,主要受存储等核心零部件成本上涨影响 [6] - 在中国大陆4000~6000元价位段市占率提升5.6个百分点至18.9% [6] - 6000元以上超高端市场中,小米17 Pro Max在双十一期间成为该价位段国产手机销量冠军 [6] 互联网服务与其他业务 - 互联网服务业务收入94亿元,同比增长10.8%,主要受益于广告业务强劲表现 [7] - 其他相关业务收入从8亿元增至12亿元,增幅达52.6%,主要受空调安装服务收入增长推动 [7]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 - IoT业务收入276亿元,连续七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毛利率达23.9%,连续七个季度提升 [9] - 海外市场成为重要增长点,海外IoT收入创历史新高,存在5—10倍增长空间 [9] - 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有所下降,受国内家电市场新旧格局交替、竞争加剧影响 [9] 研发投入与资本开支 - 第三季度研发支出91亿元,同比增长52.1%;前三季度累计研发投入235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11] - 预计全年研发投入将突破300亿元,未来五年在AI相关领域的投入将进一步扩大 [11] - 研发人员数量增至24,871人,创历史新高 [11] - 前三季度资本开支130亿元,同比增长47.8%,主要用于工厂建设、研发设施和供应链布局 [12] - 同期累计回购金额达15.4亿港元,回购股份3400万股 [12]
小米汽车开始挣钱,卖一台车净赚6434元,雷军最新发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0 12:53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总营收为1131亿元,同比增长22.3% [1] - 经调整净利润达113亿元,同比增长81%,创历史新高 [1] - 创新业务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经营收益为7亿元,而第二季度为3亿元经营亏损 [3] 创新业务(智能电动汽车与AI) -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经营收益为7亿元 [3] - 第三季度汽车交付新车108,796辆,前三季度累计交付265,967辆 [3] - 10月单月交付量突破4万辆,预计本周内可完成全年35万辆的交付目标 [3] - 平均每卖1台车净赚6434元 [3] - 第50万辆整车正式下线,从第1台到50万台用时1年零7个多月 [3] - 预计明年汽车交付量将持续增长,下一款车型也在推进中 [3] 智能手机业务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330万台,收入为459.69亿元 [5] - 手机业务毛利率降至11.1%,收入占比为40% [5] - 受内存等核心零部件成本“超长周期持续上涨”影响 [5] - 在中国大陆4000~6000元价位段市占率提升5.6个百分点至18.9% [5] - 在6000元以上超高端市场,小米17Pro Max在双十一期间成为该价位段国产手机销量冠军 [5] - 内存价格上涨由AI带动的HBM需求强劲增长推动,新增产能预计到2027年释放,成本压力将长期存在 [5]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 - IoT业务收入为276亿元,连续七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 [8] - 毛利率达23.9%,连续七个季度提升 [8] - 海外IoT收入创历史新高,海外市场存在5—10倍的增长空间 [8] - 明年将加大海外拓展力度,重点布局东南亚和欧洲 [8] - 受国内家电市场新旧格局交替、竞争加剧影响,三季度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有所下降 [8] 互联网服务及其他业务 - 互联网服务业务实现收入94亿元,同比增长10.8% [6] - 其他相关业务收入从8亿元增至12亿元,增幅达52.6% [6] 研发投入与资本开支 - 第三季度研发支出达91亿元,同比增长52.1% [10] - 前三季度累计研发投入235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预计全年研发投入将突破300亿元 [10] - 研发人员数量增至24,871人,创历史新高 [10] - 未来五年在AI相关领域的投入将进一步扩大 [10] - 前三季度资本开支为130亿元,同比增长47.8%,主要用于工厂建设、研发设施投入和供应链布局 [10] - 累计回购金额达15.4亿港元,回购股份3400万股 [10]
小米营收连续四个季度超千亿
新浪财经· 2025-11-19 13:05
公司财务业绩 - 公司三季度营收连续四个季度超过千亿元 [1] - 手机及AIoT业务收入841亿元 其中智能手机业务收入460亿元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276亿元 互联网服务收入94亿元 [1]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290亿元 同比增长超199% 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283亿元 其他相关收入7亿元 [1]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首次实现单季度经营收益转正 实现单季经营收益7亿元 [1] 业务运营表现 - 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9个季度同比增长 连续21个季度稳居全球前三 [1]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6% 互联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0.8% 境外互联网收入33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今年前三季度汽车累计交付量超过26万台 9月和10月连续两个月交付量超过4万台 [1] - 公司预计本周完成全年35万台的汽车交付目标 [1] 高端化战略进展 - 公司在中国大陆4000元到6000元智能手机高端价位段销量市占率达18.9% 同比提升5.6个百分点 [2] 行业展望与挑战 - 受购置税补贴政策减半和汽车行业竞争激烈影响 公司汽车毛利率明年可能出现下滑 [1]
第三季度业绩不及预期,小米集团盘中跌近5%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1-19 10:33
公司整体业绩 - 第三季度总营收1131.21亿元,同比增长22.3%,但环比减少2.4% [1] - 经调整净利润113.11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80.9%,环比增长4.4% [1] - 公司港股盘中一度下跌近5%,或因业绩不及市场预期 [2] 业务分部表现 - 手机×AIoT分部收入841.1亿元,同比增长1.6%,占总营收74.4% [2]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290.1亿元,同比增长199.2%,占总营收25.6% [2] 智能手机业务 - 智能手机业务收入459.7亿元,同比下滑3.1% [2]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43.3百万台,同比增长0.5% [2] - 智能手机毛利率为11.1%,低于去年同期的11.7% [2] - 智能手机平均售价由每部1102.2元下降3.6%至每部1062.8元,是毛利率下降主因 [2]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收入283亿元,经营收益为7亿元,首次实现单季经营盈利 [3]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毛利率达到25.5% [3] - 智能电动汽车平均售价由每辆23.86万元上升9.0%至每辆26.01万元,主因是交付了平均售价较高的SU7 Ultra及YU7系列 [3] - 今年前三季度,小米汽车累计交付量超过26万台 [3]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275.5亿元,同比增长5.6% [3] - 该业务毛利率为23.9%,增长了3.1个百分点 [3] - 截至9月30日,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数首次突破10亿台,达到10.36亿台,同比增长20.2% [3] 行业环境与挑战 - 内存价格在今年一二季度突然上涨,三季度价格猛涨,预估四季度涨幅将更大 [2] - 此次内存涨价幅度大、周期长,将引发行业阶段性波动,其中平均售价越低的厂商受冲击将越明显 [2]
小米汽车业务首次单季盈利 预计本周完成全年交付目标
证券时报· 2025-11-19 02:11
整体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131亿元,同比增长22.3%,连续4个季度突破千亿元 [1] - 第三季度经调整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大增80.9%,创历史新高 [1] - 前三季度总营收3404亿元,接近去年全年,经调整净利润328亿元,已超过去年总额 [1] 汽车及创新业务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290亿元,同比劲增超199% [1] - 智能电动汽车收入283亿元,其他相关收入7亿元 [1] - 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首次实现单季度经营收益转正,实现单季经营收益7亿元 [1] - 第三季度新车交付超10万台,前三季度累计交付已突破26万台 [1] - 预计将于本周完成全年35万台的年度交付目标 [1] - 小米SU7位列2025国内中大型轿车销量第一,小米YU7连续3个月位列中大型SUV销量第一,其中10月登顶国内全品类SUV销量第一 [3] 智能手机业务 - 手机×AIoT分部收入841亿元,其中智能手机业务收入460亿元 [1] - 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4330万台,连续9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 [2] - 国内智能手机销量连续6个季度稳居中国大陆前二 [2] - 在全球57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三,68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五 [2] - 在中国大陆4000元—6000元高端价位段销量市占率达18.9%,同比提升5.6个百分点 [2]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5.6% [1][2] - 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IoT设备数突破10亿台,创历史新高 [2] - 拥有五件及以上连接至AIoT平台的设备用户数达到2160万,同比增长26.1% [2] 互联网服务业务 - 互联网服务收入94亿元,同比增长10.8% [1] - 境外互联网收入33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1] 全球市场表现 - 拉美和中东智能手机市占率稳居第二,分别为17.9%和16.9% [2] - 在欧洲、东南亚和非洲地区排名第三,市占率分别同比提升0.5、1.2和0.9个百分点,达到20.9%、16.7%和12.6% [2] 研发投入与战略 - 前三季度累计研发投入达235亿元,已接近2024年全年,预计今年将投入超300亿元 [3] - 第三季度研发投入91亿元,同比增长52.1%,创历史新高 [3] - 公司推进高端化战略,手机、汽车、大家电全品类高端化加速落地 [2]
小米三季报出炉,汽车业务首次实现单季盈利
中国证券报· 2025-11-18 23:25
整体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总营收1131.21亿元,同比增长22.3%,环比减少2.4% [2] - 净利润122.57亿元,同比增长129.5%,环比增长3.2% [2] - 经调整净利润113.11亿元,同比增长80.9%,环比增长4.4% [2] 智能手机业务 - 智能手机业务收入459.69亿元,同比下滑3.1% [4]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4330万台,同比增长0.5% [4] - 智能手机毛利率11.1%,低于去年同期的11.7%,主要因竞争加剧 [4] - 智能手机平均售价由每部1102.2元下降3.6%至每部1062.8元 [4] - 管理层判断内存价格上涨是偏长周期,主因AI带来的HBM强劲需求,新增产能到2027年才可能有产出 [5] - 将通过升级产品结构、提升平均售价等方式平滑成本上涨压力 [4]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5.6%,毛利率23.9% [6] - A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数首次突破10亿台,达10.36亿台,同比增长20.2% [6] - 拥有五件及以上连接至AIoT平台的用户数达2160万,同比增长26.1% [6] - 明确不做价格战,通过产品和技术创新引领行业 [6] - 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减少15.7%,正推进高端化战略追求高质量增长 [6] - 智能家电工厂竣工投产,一期总投资超25亿元,规划峰值年产能达700万台空调 [6] - 海外IoT收入创历史新高,2026年将加大家电出海和新零售以支撑增长 [7] 智能电动汽车及创新业务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290亿元,同比增长199.2%,毛利率25.5% [2][9] - 该分部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经营收益7亿元 [2] - 智能电动汽车收入283亿元,同比增长197.9% [9] - 该分部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升至25.6%,去年同期为10.5% [9] - 第三季度交付新车108796辆,前三季度累计交付超26万辆,预计本周完成全年35万辆交付目标 [2][9] - 毛利率上升因核心零部件成本下降、单位制造成本降低 [9] - 预计2026年汽车业务毛利率可能下降,因补贴减少、竞争加剧 [9] 费用开支 - 第三季度研发开支91亿元,同比增长52.1% [2] - 前三季度累计研发开支235亿元,研发人员数达24871人,创历史新高 [2] - 销售及推广开支同比增加32.3%至83亿元 [2] 新零售战略 - 国内小米之家数量超过18000家,其中500平米以上的大店数量约210家 [7]
基金经理纷纷减持!小米最新发布,这份财报能否获得认可?
券商中国· 2025-11-18 21:25
三季度核心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营收1131亿元,同比增长22.3%,连续4个季度突破千亿元 [2] - 第三季度经调整净利润113亿元,超出此前预估,同比增长80.9%,创历史新高 [2] - 前三季度总营收3404亿元,接近去年全年,经调整净利润328亿元,已超去年总额 [3] - 集团毛利率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从2024年第三季度的20.4%上升至2025年第三季度的22.9% [3] 各业务分部业绩 - 手机与AIoT分部收入841亿元,同比微增,其中智能手机业务收入460亿元,出货量保持连续同比增长 [3]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5.6% [3] - 互联网服务收入94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境外互联网收入33亿元,占比34.9%,创历史新高 [3]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290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283亿元 [3] - 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首次实现单季度经营收益转正,单季度经营收益为7亿元 [2][3] 汽车业务进展与展望 - 第三季度小米汽车新车交付超10万台,前三季度累计交付已突破26万台 [3] - 公司预计将于本周完成全年35万台的年度交付目标 [3] - 相较今年,小米汽车的毛利率可能会有一些下降,2026年因购置税补贴减半和行业竞争激烈而非常有挑战 [6]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披露季报当日股价下跌2.81%,创7个月新低,总市值跌至1万亿港元附近,较今年9月高位回调近30% [2][4] - 尽管近期回调,但受益于年初上涨,小米集团年内股价仍有18.2%的涨幅 [5] - 小米集团是恒生科技指数中跌幅最大的成份股之一 [4] 机构投资者持仓变动 - 公募基金三季度对小米集团采取显著减持操作,以108.34亿元的减持市值成为季度公募基金减持最多个股 [7] - 主动权益基金对小米的持股数量环比下降45.9%,重仓基金数量减少216只,持股市值降幅达51% [7] - 市场并非一边倒减持,部分百亿规模基金如景顺长城品质长青连续2个季度增持,睿远基金等多只产品仍将小米纳入重仓配置 [8] 行业竞争与外部环境 - 手机竞争超预期、存储成本上升超预期、IoT进展不及预期、智能车竞争超预期等因素是公司未来面临的风险 [6] - 汽车行业玩家非常多,预计将经过一段激烈竞争才会形成收敛 [6] - 公司近期在汽车业务领域遭受多重争议,董事长雷军通过社交媒体多次回应外界对安全等问题的质疑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