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PCVD薄膜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中微公司(688012):点评:1H2025收入业绩持续高增,平台化布局高端产品逐步放量
国金证券· 2025-08-28 23:2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1H25营收同比增长43.88%至49.6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6.62%至7.06亿元 [2] - 2Q25单季度收入同比增长51.26%至27.8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6.82%至3.93亿元 [2] - 研发投入同比大幅增长53.70%至14.92亿元,占营收比重达30.07% [2] - 刻蚀设备业务营收37.81亿元(同比+40.12%),LPCVD设备营收1.99亿元(同比+608.19%) [3] - 预计25-27年营收118/152/198亿元,归母净利润22/31/42亿元,对应P/E为64/45/33倍 [4] 财务表现 - 1H25营收49.61亿元(同比+43.88%),归母净利润7.06亿元(同比+36.62%) [2] - 2Q25营收27.87亿元(环比+28.25%),归母净利润3.93亿元(环比+25.47%) [2] - 2025E预测营收118亿元(同比+30%),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36%) [4][9] - 2026E预测营收152亿元(同比+29%),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比+42%) [4][9] - 2027E预测营收198亿元(同比+30%),归母净利润42亿元(同比+35%) [4][9] 业务进展 - 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已应用于65纳米至5纳米先进集成电路产线及先进封装产线 [2] - MOCVD设备在行业领先客户产线大规模量产,成为全球头部氮化镓基LED设备制造商 [2] - LPCVD/ALD薄膜设备获大批量重复订单 [2] - 高端刻蚀产品在先进逻辑/存储器件关键工艺实现大规模量产 [3] - 通过子公司"超微公司"布局量检测设备领域,初步形成平台型设备公司架构 [3] 研发与创新 - 在研项目涵盖六类设备,包括多个关键制程工艺核心设备开发 [2] - 研发费用率持续提升,2024年达15.6%,2025E预计为15.5% [9][11] - 半导体工艺节点持续缩小推动量检测设备向更高精度发展 [3] 市场地位 - 刻蚀和薄膜设备市场重要性持续提升,为公司提供强劲增长动力 [3] - 在先进逻辑器件和先进存储器件多种关键刻蚀工艺实现大规模量产 [3]
中微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49.61亿元 同比增长43.88%
中证网· 2025-08-28 21:4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61亿元,同比增长43.88% [1] - 归母净利润7.06亿元,同比增长36.62% [1] - 研发投入14.92亿元,同比增长53.7%,占营业收入比重超30% [1] 研发与技术进展 - 新产品开发周期从三年至五年缩短至两年或更短时间 [1] - 在研项目覆盖六类设备 [1] - 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已应用在65纳米至5纳米及其他先进集成电路加工制造及先进封装生产线 [1] - MOCVD设备在行业领先客户生产线上大规模投入量产 [1] - 新开发LPCVD和ALD薄膜设备已有多款产品进入市场并获得大批量重复性订单 [1] 战略规划 - 积极考虑投资和并购以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和相关资源 [1] - 预计未来五年到十年覆盖集成电路关键领域超过60%的设备市场 [1]
【中微公司(688012.SH)】公司25H1业绩持续高增,积极构建平台型公司——跟踪报告之十(刘凯/于文龙)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8-23 08:0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49.61亿元,同比增长约43.88% [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6.8亿元到7.3亿元,同比增加31.61%到41.28% [3]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刻蚀设备收入增长约40.12%,达37.81亿元 [4] - LPCVD薄膜设备收入增长约608.19%,达1.99亿元 [4] - 先进逻辑和先进存储产线的刻蚀设备出货量快速增长 [4] - 高端产品新增付运量显著提升,在先进逻辑器件和先进存储器件中多种关键刻蚀工艺实现大规模量产 [4] 研发投入与创新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约14.92亿元,同比增加5.21亿元(增长约53.70%) [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约为30.07%,远高于科创板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10%~15% [6] - 研发费用11.16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增长约5.49亿元(增长约96.65%) [6] - 新产品开发周期从三到五年缩短至两年或更短时间 [5] - 在研项目涵盖六类设备,超二十款新设备的开发 [5] 产品开发进展 - LPCVD薄膜设备累计出货量已突破150个反应台 [6] - EPI设备已进入客户端量产验证阶段 [6] - Micro-LED和高端显示领域的MOCVD设备开发及客户验证取得良好进展 [6] - 正在开发用于碳化硅和氮化镓基功率器件应用的相关设备 [6] - 其他多个关键薄膜沉积设备研发项目进展顺利,有望尽快进入客户验证阶段 [6]
光大证券-中微公司-688012-跟踪报告之十:公司25H1业绩持续高增,积极构建平台型公司-250822
新浪财经· 2025-08-22 15:37
财务业绩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约49.61亿元,同比增长约43.88% [1] - 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为6.8亿元到7.3亿元,同比增加31.61%到41.28% [1] - 归母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主要因研发投入大幅增加 [1] 产品与业务 - 先进逻辑和先进存储产线的刻蚀设备出货量快速增长,带动营收增长 [1] - 刻蚀设备收入增长约40.12%,达37.81亿元 [1] - LPCVD薄膜设备收入增长约608.19%,达1.99亿元 [1] - LPCVD薄膜设备累计出货量已突破150个反应台 [1] 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约14.92亿元,同比增加5.21亿元,增长约53.70% [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显著提升 [1] - 在研项目涵盖六类设备,超二十款新设备开发中 [1] - 新产品开发速度加快,从三到五年缩短至两年或更短 [1] 战略发展 - 公司快速拓展新品类,积极构建平台型公司 [1] - 多个关键薄膜沉积设备研发项目进展顺利 [1] - 新产品开发已取得显著成效 [1]
中微公司(688012):跟踪报告之十:公司25H1业绩持续高增,积极构建平台型公司
光大证券· 2025-08-22 14:1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是国内半导体刻蚀设备的领军企业 将持续受益于国产化带来的业绩增量 [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49.61亿元 同比增长43.88%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8-7.3亿元 同比增长31.61%-41.28% [1] - 研发投入14.92亿元 同比增长53.70% 占营业收入比例30.07% [2] - 研发费用11.16亿元 同比增长96.65% [2] - 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1.07亿元(下调22%) 2026年预测31.98亿元(下调8%) 新增2027年预测41.93亿元 [3] 业务发展亮点 - 刻蚀设备收入37.81亿元 同比增长40.12% [1] - LPCVD薄膜设备收入1.99亿元 同比增长608.19% [1][2] - LPCVD薄膜设备累计出货量突破150个反应台 [2] - 在研项目涵盖六类设备 超二十款新设备开发 新产品开发周期从3-5年缩短至2年以内 [1] - EPI设备进入客户端量产验证阶段 Micro-LED和高端显示领域MOCVD设备取得良好进展 [2] 市场与产品进展 - 先进逻辑和先进存储产线刻蚀设备出货量快速增长 [1] - 高端刻蚀产品新增付运量显著提升 在先进逻辑器件和先进存储器件中多种关键刻蚀工艺实现大规模量产 [1] - 正在开发用于碳化硅和氮化镓基功率器件应用的相关设备 [2]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202.41元 总市值1267.39亿元 [5] - 对应2025-2027年PE估值分别为60x、40x和30x [3] - PB估值从2023年7.0倍下降至2027年预计4.4倍 [4][12] - 近一年绝对收益率42.67% 相对收益率13.57% [8]
国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721
国海证券· 2025-07-21 09:33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多个公司和行业进行分析,涉及房地产、半导体、机械、医药、电力设备等行业,认为各行业有积极变化和潜在催化,部分公司业绩增长良好,部分行业有望迎来景气反转,维持相关行业和公司的推荐或买入评级 [2][50]。 各公司及行业总结 万业企业 - 2025H1归母净利润预计3000 - 40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减少,主要因铋材料业务和出售股权增厚利润 [4]。 - 离子注入设备国内领先,半导体产业平台化布局加速,凯世通交付设备,铋材料业务产能建设推进 [6]。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11.81、15.31、19.57亿元,归母净利润2.00、2.75、3.60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 中微公司 - 2025H1预计营业收入49.61亿元,同比增长43.88%,归母净利润6.8 - 7.3亿元,同比增长31.61% - 41.28% [8]。 - 2025Q2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LPCVD薄膜设备快速放量,先进工艺刻蚀设备大规模量产,研发投入高,新品研发加速 [9][10]。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116.93、149.33、186.13亿元,归母净利润22.37、29.84、39.9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11]。 珂玛科技 - 2025H1预计营业收入5.15 - 5.25亿元,同比增长33.93% - 36.53%,归母净利润1.65 - 1.75亿元,同比增长18.59% - 25.77% [12]。 - 2025Q2归母净利润同比承压,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陶瓷加热器产能提升,新品量产形成收入 [13][14]。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11.50、14.65、18.19亿元,归母净利润4.26、5.32、6.5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14]。 拓荆科技 - 2025Q2预计营业收入12.10 - 12.60亿元,同比增长52.18% - 58.47%,归母净利润2.38 - 2.47亿元,同比增长100.64% - 108.22% [15]。 - 先进制程机台步入量产阶段,ALD设备增长强劲,2025Q2毛利率环比大幅改善,控费能力优化 [17]。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56.11、72.27、89.83亿元,归母净利润9.90、13.81、19.2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18]。 摩托车行业 - 2025年1 - 6月燃油摩托车内外销销量831.7万辆,同比增长19%,外销增长25%,内销下降3.5% [19]。 - 春风动力、钱江摩托、隆鑫通用等公司销售情况各有不同,出口保持较高景气度,维持“推荐”评级 [20][26]。 医药行业 - 2024年基本医保参保率巩固在95%,收入34913亿元,同比增长4.2%,支出29764亿元,同比增长5.5% [27][28]。 - 梳理医保收支变化趋势、关联及政策推力 [27]。 思维列控 - 2025H1预计归母净利润2.76 - 3.14亿元,同比增长45% - 65%,扣非归母净利润2.74 - 3.13亿元,同比增长42% - 62% [30]。 - 产品量价双升叠加费用管控改善,二季度业绩亮眼,业务涵盖列控、安防及高铁运行监测三大领域 [31][33]。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18.37、22.76、27.42亿元,归母净利润6.74、8.19、10.1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36]。 浙数文化 - 2025H1归母净利润3.3 - 3.9亿元,同比增长124% - 165%,扣非净利润1.85 - 2.25亿元,同比变化 - 9%至 + 11% [38]。 - 主业稳健及投资收益增长带来业绩大增,边锋手游稳健,深化多领域布局,蓄力发展卡牌业务 [39][40][41]。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38.15、44.49、49.00亿元,归母净利润6.29、7.42、8.2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41]。 电力设备行业 - 光伏供给侧改革推进,筛选先进产能,需求仍供过于求;风电进入高景气周期;储能甘肃首发容量电价,欧洲政策红利释放;锂电产业链推进固态电池布局;电动重卡景气度延续;电网特高压发展,新技术赋能新能源运营 [42][43][45][47][48][49]。 - 维持板块“推荐”评级 [50]。 浪潮信息 - 英伟达恢复H20在华供应,将提升国内AI算力需求,公司AI服务器供给能力有望提升 [51][53]。 - 国产算力需求扩大,出海业务增长,通用服务器和交换机业务稳定 [54][55][56]。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1584.80、2036.94、2544.52亿元,归母净利润30.40、40.37、51.0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57]。 李宁 - 2025Q2销售点零售流水同比低单位数增长,线下直营渠道承压,渠道结构优化 [58][59]。 - 预计2025 - 2027年实现收入289.3、303.6、318.6亿元,归母净利润24.3、27.0、30.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60]。 361度 - 2025Q2主品牌、童装品牌零售额同比增长10%,电商平台流水同比增长20% [62]。 - 电商表现亮眼,超品店扩张带动效益优化,深化产品创新战略 [63][64][65]。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113、126、140亿元,归母净利润13、14、1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66][67]。 化工行业 - 2025年7月17日国海化工景气指数为92.08,较7月10日增加0.14 [68]。 - 反内卷推动供给侧改革,关注各细分领域龙头,维持“推荐”评级 [69][95]。 铝行业 - 宏观面偏向利多,电解铝供应宽松,成本增加,库存有累库预期,需求疲软 [96][97][98]。 - 铝加工棒库存、出库、加工费及开工率有变化,铝土矿、氧化铝、预焙阳极价格有不同表现 [98][99][101][102]。 - 维持“推荐”评级,建议关注相关公司 [102]。 煤炭行业 - 动力煤供需优化,价格上涨,三伏天电厂日耗有提升预期;炼焦煤供给恢复有限,价格偏强;焦炭供需偏紧,价格震荡偏强 [103][105]。 - 美国关税新政冲击下煤炭投资价值凸显,维持“推荐”评级,关注相关标的 [106]。 福田汽车 - 发展道路有机制灵活、技术外源性、战略发散性特点,未来聚焦商用车业务 [108][110]。 - 2025年及之后有四项积极经营变化 [110]。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559.4、621.0、726.5亿元,归母净利润14.7、17.2、21.5亿元,上调至“买入”评级 [111]。 机器人行业 - 产业动态丰富,包括特斯拉餐厅、英伟达观点、深圳机器人送货等 [112][113]。 - 多家公司有战略签约、业绩增长等情况 [114][117]。 - 维持“推荐”评级,关注相关个股 [122][123]。 北交所行业 - 本周北证50小幅回调,新增一家企业注册通过,下周申购1家 [124][125]。 - 看好2025年投资价值,关注低估值和主题映射标的 [125]。 新材料行业 - 中国发现新稀土矿物,天舟九号发射成功,各板块有新进展 [128][129]。 - 维持“推荐”评级 [138]。 博俊科技 - 2025H1预计归母净利润3.41 - 3.87亿元,同比增长47.0% - 67.0% [139]。 - 核心客户车型放量、季节性修复、新产能释放驱动业绩增长,车身工艺拓展,产能布局完善 [140][141]。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59.52、80.39、99.70亿元,归母净利润8.59、11.80、14.18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142]。
中微公司加推新品半年预盈6.8亿 30%营收投入研发远超科创板均值
长江商报· 2025-07-21 06:5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接近5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0% [1] - 归母净利润预计超过6.8亿元,同比增速超过30% [1] - 二季度营业收入约为27.87亿元,同比增长约51.26% [3] - 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1.73亿元,同比增长35.40% [4] - 上半年刻蚀设备收入增长约40.12%,达37.81亿元,占营业收入76.21% [6] - LPCVD薄膜设备收入增长约608.19%,达1.99亿元 [6]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6.80亿元到7.30亿元,同比增长31.61%到41.28% [6] - 扣非净利润预计为5.10亿元到5.60亿元,同比增长5.54%到15.89% [6] 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约14.92亿元,同比增长约53.70%,占营业收入比重约30% [1][12] - 2024年研发投入约24.52亿元,同比增长约94.31%,占营业收入比例约27.05% [12] - 截至2024年底研发人员数量为1190人,占员工总数47.98% [2] - 新产品研发速度显著加快,开发周期从三到五年缩短至两年或更短 [12] - 目前在研项目涵盖六大类,超过二十款新设备的开发 [13] 产品与技术 - 刻蚀设备应用于全球先进的5纳米及以下集成电路加工制造生产线 [11] - CCP刻蚀设备在海外先进5纳米芯片生产线及下一代更先进生产线上实现批量销售,超过300台反应台在生产线运转 [11] - 2024年CCP和ICP刻蚀设备销售增长和国内主要客户芯片生产线上市占率大幅提升 [12] - 近两年新开发的LPCVD薄膜设备和ALD薄膜设备已获得重复性订单 [12] 行业背景 - 半导体设备是集成电路和泛半导体微观器件产业的基石 [10] - 半导体设备市场主要由欧美、日本等国家的企业占据 [10] - 近年来我国半导体设备行业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10] - 全球刻蚀设备市场呈现垄断格局,海外少数几家公司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11]
中微公司、拓荆科技中报双双预喜,高“设备”含量的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连续获得资金加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8 14:38
市场表现 - 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上涨0.45% [1] - 成分股拓荆科技上涨4.43%,神工股份上涨2.61%,中微公司上涨1.91%,华兴源创上涨0.81%,华海诚科上涨0.78% [1]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上涨0.30%,最新价报1.02元 [1] 资金流向 - 科创半导体ETF近5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1621.47万元净流入,合计"吸金"3042.52万元,日均净流入达608.50万元 [1] 业绩表现 - 中微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6.8亿元-7.3亿元,同比增长31.61%-41.28% [1] - 中微公司营业收入约49.61亿元,同比增长43.88%,其中刻蚀设备和LPCVD薄膜设备收入大幅增长 [1] - 中微公司高端产品新增付运量显著提升,在先进逻辑器件和先进存储器件中多种关键刻蚀工艺实现大规模量产 [1] - 拓荆科技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38亿元~2.47亿元,同比增长101%~108% [1] ETF持仓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华海清科、中微公司、沪硅产业、拓荆科技、中科飞测、安集科技、芯源微、华峰测控、天岳先进、盛美上海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2.71% [2]
中微公司业绩预告净利润同比最高增超40%!机构称我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仍有提升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8 10:59
市场表现 - 7月18日三大股指红盘向上,科技股局部活跃,有色金属、钢铁、煤炭等行业涨幅居前 [1]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跳空高开但盘中逐步走弱,成分股中拓荆科技、神工股份、中微公司涨幅居前 [1] 公司业绩 - 中微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6 8亿元-7 3亿元,同比增长31 61%-41 28% [1] - 公司营业收入约49 61亿元,同比增长43 88%,刻蚀设备和LPCVD薄膜设备收入大幅增长 [1] - 高端刻蚀产品新增付运量显著提升,在先进逻辑和存储器件中多种关键刻蚀工艺实现大规模量产 [1] 行业分析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仍有提升空间,建议关注半导体设备板块 [1] - 国内半导体产业链有望通过横向品类扩张和纵向技术互补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与竞争力重构 [1] - 龙头企业有望凭借资金规模优势和产业链主导权实现强者恒强 [1] ETF跟踪标的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跟踪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涵盖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细分领域硬科技公司 [2] - 半导体设备和材料行业国产化率较低但替代天花板高,受益于AI需求扩张、科技并购浪潮及光刻机技术进展 [2]
中微公司预计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约43.88% 现有超二十款新设备在开发
证券时报网· 2025-07-17 19:54
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约27.87亿元,同比增长约51.26% [1]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约49.61亿元,同比增长约43.88% [1] - 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6.8亿元到7.3亿元,同比增加31.61%到41.28% [1]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约90.65亿元,同比增长约44.73% [3]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13.88亿元,同比增长约16.52%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1.73亿元,同比增长35.4% [3]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3.13亿元,同比增长25.67% [3] 收入结构 - 2025年上半年刻蚀设备收入增长约40.12%,达37.81亿元 [1] - 2025年上半年LPCVD薄膜设备收入增长约608.19%,达1.99亿元 [1] - 高端刻蚀产品新增付运量显著提升,在先进逻辑和存储器件中实现大规模量产 [1] 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约14.92亿元,同比增加5.21亿元(增长约53.70%) [2] -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约30.07%,远高于科创板上市公司平均水平(10%—15%) [2] - 在研项目涵盖六类设备,超二十款新设备开发 [2] - 新产品开发周期从3-5年缩短至2年或更短 [2] 业务布局 - 为全球集成电路和LED芯片制造商提供加工设备和工艺技术解决方案 [3] - 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应用于65纳米到5纳米及更先进工艺 [3] - 正在布局光学和电子束量检测设备 [3] - 开发多种泛半导体微观加工设备 [3] 投资收益 - 2025年上半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合计约1.72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亏损的0.08亿元增加约1.80亿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