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等离子体刻蚀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北方华创(002371):科技摩擦加剧,中国对于先进制程需求迫切
群益证券· 2025-06-26 17: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北方华创“买进”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伴随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先进制程产能问题制约中国AI产业发展,预计2H25起中国半导体产业迎来先进工艺扩张契机,公司作为国内半导体设备平台型公司,有望在中国发展先进制程过程中受益,目前股价对应2025 - 27年PE分别为32倍、23倍和18倍,给予买进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资讯 - 产业别为电子,2025年6月26日A股价437.91元,深证成指10343.48,股价12个月高/低为490.03/278.13元,总发行股数534.52百万,A股数534.06百万,A股市值2338.70亿元,主要股东为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33.36%,每股净值60.05元,股价/账面净值7.29,一个月、三个月、一年股价涨跌分别为2.0%、5.3%、34.8% [2] 近期评等 - 2025年1月14日前日收盘382.46元,评等为买进;2024年8月15日前日收盘300.64元,评等为买进;产品组合中电子工艺设备占比75%,电子元件占比25%;机构投资者占流通A股比例中基金为16.5%,一般法人为60.1% [3] 核心观点阐述 - 中美科技脱钩,美国施压中国半导体产业,预计2H25起中国半导体产业迎来新一轮先进工艺产能扩张,公司有望受益 [9] - 公司支付32亿元收购芯源微17.9%股权,已成为第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补强涂胶显影、清洗设备领域短板,提升竞争力 [9] - 1Q25公司实现营收82亿元,YOY增长37.9%;实现净利润15.8亿元,YOY增长38.8%,QOQ增长36.4%,业绩保持高速增长 [9] - 上调今明两年盈利预测5.3%和4.5%,预计2025 - 27年净利润74.1亿元、99.8亿元和128亿元,YOY增长32%、35%和28%,EPS13.88元、18.69元和23.99元 [9] 财务数据 盈利数据 | 年度截止12月31日 | 2023 | 2024 | 2025F | 2026F | 2027F | | --- | --- | --- | --- | --- | --- | | 纯利(Net profit,百万元) | 3899 | 5621 | 7411 | 9981 | 12811 | | 同比增减(%) | 65.73 | 44.17 | 31.83 | 34.69 | 28.35 | | 每股盈余(EPS,元) | 7.30 | 10.53 | 13.88 | 18.69 | 23.99 | | 同比增减(%) | 65.73 | 44.17 | 31.83 | 34.69 | 28.35 | | 市盈率(P/E,X) | 59.98 | 41.60 | 31.56 | 23.43 | 18.25 | | 股利(DPS,元) | 0.60 | 0.80 | 1.00 | 1.20 | 1.40 | | 股息率(Yield,%) | 0.14 | 0.18 | 0.23 | 0.27 | 0.32 | [8] 合并损益表 | 项目(百万元) | 2023 | 2024 | 2025F | 2026F | 2027F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 22079 | 29838 | 41765 | 53095 | 64531 | | 经营成本 | 13005 | 17051 | 23491 | 29576 | 35627 | | 营业税金及附加 | 167 | 178 | 234 | 319 | 361 | | 销售费用 | 1084 | 1085 | 1483 | 1885 | 2097 | | 管理费用 | 1752 | 2111 | 2840 | 3398 | 4130 | | 研发费用 | 2475 | 3669 | 5039 | 6265 | 0 | | 财务费用 | -18 | 60 | 46 | -58 | -65 | | 资产减值损失 | 0 | 0 | 50 | 50 | 50 | | 投资收益 | 667 | 667 | 350 | 0 | 0 | | 营业利润 | 4448 | 6527 | 8932 | 12111 | 15488 | | 营业外收入 | 22 | 18 | 10 | 10 | 10 | | 营业外支出 | 4 | 34 | 20 | 20 | 20 | | 利润总额 | 4466 | 6511 | 8922 | 12101 | 15478 | | 所得税 | 433 | 817 | 1213 | 1634 | 2089 | | 少数股东损益 | 134 | 72 | 298 | 486 | 577 |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 3899 | 5621 | 7411 | 9981 | 12811 | [12] 合并资产负债表 | 项目(百万元) | 2023 | 2024 | 2025F | 2026F | 2027F | | --- | --- | --- | --- | --- | --- | | 货币资金 | 12402 | 12509 | 12677 | 13935 | 15664 | | 应收账款 | 3412 | 3886 | 4426 | 5041 | 5742 | | 存货 | 15258 | 17851 | 20886 | 24437 | 28591 | | 流动资产合计 | 34354 | 37583 | 40489 | 42946 | 44835 | | 长期股权投资 | 2 | 2 | 2 | 2 | 2 | | 固定资产 | 2112 | 1584 | 924 | 385 | 96 | | 在建工程 | 1101 | 881 | 558 | 260 | 78 | | 非流动资产合计 | 13149 | 15121 | 17390 | 19998 | 22998 | | 资产总计 | 47503 | 52704 | 57879 | 62944 | 67833 | | 流动负债合计 | 17347 | 19082 | 20990 | 23089 | 25398 | | 非流动负债合计 | 6377 | 4150 | -293 | -7794 | -18602 | | 负债合计 | 23724 | 23232 | 20697 | 15295 | 6796 | | 少数股东权益 | 371 | 444 | 742 | 1228 | 1805 | | 股东权益合计 | 23779 | 29472 | 37181 | 47649 | 61037 | | 负债及股东权益合计 | 47503 | 52704 | 57879 | 62944 | 67833 | [13] 合并现金流量表 | 项目(百万元) | 2023 | 2024 | 2025F | 2026F | 2027F | | --- | --- | --- | --- | --- | ---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365 | 1573 | 3055 | 3213 | 4281 |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058 | -2212 | -6387 | -2067 | -3142 |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647 | 740 | 3500 | 112 | 591 |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1968 | 107 | 168 | 1258 | 1729 | [14]
“稀土警告”成噩梦,美国又拉盟友打“芯片牌”,网友:急红眼了
搜狐财经· 2025-06-24 10:17
美国取消芯片豁免许可 - 美国商务部计划取消SK海力士、三星、台积电等企业在华芯片工厂的豁免许可 [1] - SK海力士无锡工厂承担全球50%的DRAM芯片产能 三星西安工厂月产26.5万片12英寸晶圆 占其全球42%的3D NAND闪存产能 台积电南京厂月产2万片16nm晶圆 [1] - 美国自2022年10月以来已实施12轮出口管制 限制中国获取EUV光刻机和14nm以下制程设备 [1] 中国半导体产业突破 - 中芯国际实现14nm制程量产 良品率稳定在95%以上 [4] - 寒武纪AI芯片算力性能接近英伟达同期产品 华为麒麟9000s展示中国芯片制造实力 [4] - 中微公司5nm刻蚀设备通过台积电认证 国产设备市占率从5%升至15% 北方华创刻蚀机进入台积电生产线 [6] 中国生物科技突破 - 国内科学家研发本土"肠轻倍AKK001"菌株 获2023年国家专利 打破欧美垄断 [8] - 国产口服版价格较进口产品下降60% 在京沪港深等一线城市热销 [8] - "肠轻倍AKK001"已反向出口至东南亚和欧美 与荷兰、瑞士企业展开合作 [10] 全球芯片产业影响 - 三星西安工厂占全球42% NAND闪存产能 SK海力士无锡工厂占全球50% DRAM产能 禁令将导致存储芯片价格震荡 [11] - 英伟达CEO警告美国策略将损害自身利益 [11]
中微公司逐梦全球半导体设备第一梯队
中国证券报· 2025-06-16 04:50
半导体产业链发展 - 半导体产业链从设计到制造、设备到零部件缺一不可,技术进步使1TB储存芯片从60年前需800万栋5层大楼容纳到如今微型化[1] - 器件结构从2D到3D转换推动等离子体刻蚀和薄膜制程成为核心步骤,市场需求大幅增加[1] 中微公司产品与技术 - 主营产品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和薄膜设备是光刻设备外核心微观加工设备,制程复杂度与工艺开发难度业内领先[2] - 刻蚀设备通过"二重模板"和"四重模板"工艺技术加工先进微观结构,市场需求提升带动公司高速成长[2] - 量检测设备市场占半导体前道设备总市场13%,公司通过设立超微公司布局电子束量检测设备[2] - 刻蚀设备已覆盖国内绝大多数应用,薄膜设备覆盖度持续扩大,量检测设备全面布局[2] - 首创甚高频去耦合反应离子刻蚀技术(D-RIE)引领国际巨头跟随,奠定领先地位[3] - 独创"双反应台"设计,刻蚀速度精准至0.1-0.2纳米水平,设备应用于5纳米及更先进产线[3] 技术创新与差异化战略 - 坚持不抄袭国际标配设备,综合竞品优点开发更优产品,刻蚀设备近五年营收年均增速超50%[4] - 实施三维发展、有机生长和外延扩展战略,贯彻"五个十大"确保高质量发展[4] 知识产权与市场认可 - 国外主流厂商多次发起专利诉讼,公司在四次重大诉讼中两胜两和解[5] - 截至2025年3月,累计申请专利2941项(发明专利占比83%),构建完整专利覆盖体系[5] - 2025年TechInsights评选中获六大奖项,WFE基础芯片制造商和薄膜沉积设备榜单位列第一[6] 市场目标 - 当前产品覆盖30%集成电路前道设备,计划5-10年内覆盖60%以上高端设备市场[6] - 2035年目标成为全球第一梯队半导体设备平台型公司[6]
10年,中微覆盖60%半导体高端设备!
是说芯语· 2025-05-29 07:36
战略布局 - 公司践行三维发展战略:深耕集成电路关键设备、扩展泛半导体设备应用、探索新兴领域机会[5] - 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已应用于65纳米至5纳米及更先进工艺,打入国内外一线客户生产线[5] - 泛半导体领域MOCVD设备在氮化镓基LED、Mini/Micro-LED及碳化硅/氮化镓功率器件市场占据重要地位[5] - 前瞻布局光学和电子束量检测设备等新兴领域[5] - 上市后累计投资20多亿元于40家产业链企业,获得超50亿元浮盈,8家参股公司已登陆A股[5] - 未来五到十年计划覆盖60%以上半导体高端设备,成为平台式集团公司[4] 研发进展 - 研发周期从3-5年缩短至18个月,量产周期缩短至半年到一年[6] - 2024年研发投入24.52亿元(同比+94.31%),占营收27%[6] - 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6.87亿元(同比+90.53%)[6] - 超20款新设备在研,涵盖高能/低能等离子体刻蚀、晶圆边缘刻蚀、PECVD/LPCVD/ALD薄膜设备等[6] - 研发团队规模超千人,覆盖全面技术领域[6] 业务表现 - 刻蚀设备2024年收入72.77亿元(同比+54.72%),近四年年均增长超50%[7] - CCP高能等离子体和ICP低能等离子体刻蚀设备覆盖大多数应用场景[7] - 薄膜设备2024年销售额1.56亿元,LPCVD首台销售且累计出货150个反应台[7] - ALD等薄膜设备获重要客户重复订单,预计三到五年内收入快速增长[7][3] 行业机遇 - 国内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提速,国产设备在性价比、售后服务等方面显现优势[9] - 全球半导体产能中心向中国内地转移,市场需求驱动行业发展[9] - 电子束检测设备为国内技术短板,公司计划攻克该领域[8] - 目标2035年成为全球第一梯队半导体设备公司,对标国际竞争对手[9]
中微公司:已覆盖30%集成电路高端设备,行业整合将成必然趋势
新华财经· 2025-05-28 22:52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90.65亿元,同比增长44.7%,扣非净利润13.88亿元,同比增长16.5%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1.73亿元,同比上升35.4%,归母净利润3.13亿元,同比上升25.67% [2] - 最近14年营业收入年均增长高于35%,最近几年年均增速超过40% [2] - 2024年研发费用24.5亿元,占销售额27%,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占比增至31.6% [2][3] - 2025年一季度末净资产201.4亿元,在手现金84.7亿元,银行借款余额7.5亿元 [3] 市场地位与战略布局 - 已覆盖约30%集成电路高端设备市场,目标未来五到十年覆盖近60% [1][4] - 等离子体刻蚀设备2024年贡献营收超72亿元,同比增长54.7%,市场份额近20% [4] - 薄膜设备市场份额约5%,光学检测设备市场占比约5% [4] - 实施三维立体发展战略:集成电路设备、泛半导体设备、外延扩展培育产业链 [4][5] - 已投资40家公司,投资额超20亿元,8家已上市,投资浮盈近59亿元 [5] 研发能力与技术创新 - 研发团队近400人,新产品开发周期从3-5年缩短至18个月 [3] - 累计装机数年均增速高于37%,最近五年增长更快 [2] - 已完成开发9种薄膜设备,2024年计划再开发7种,6种已进入市场 [4] - 泛半导体设备领域开发多种MOCVD设备,市场销售形势良好 [5] 行业趋势与国际化 - 2024年中国大陆集成电路前道设备市场规模495亿美元,占全球42% [2] - 行业未来主流趋势是整合,预计最终形成3家左右龙头企业 [6] - 海外市场已有布局,如美国有几十个反应器进行5纳米生产 [6] - 未来五到十年国产设备有望打开国际市场,可能做出超越美国企业的设备 [7]
现场直击!千亿半导体设备龙头回应
中国基金报· 2025-05-28 20:23
【导读】中微公司给出战略发展目标,凸显国产半导体设备产业发展优势 "公司的目标一定要达到,一定能够达到。"在5月27日召开的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中微公 司董事长、总经理尹志尧表示,到2035年,公司将在规模、产品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上,成为全球第一梯队的 半导体设备公司。 来源:中微公司 中微公司成立于2004年,2019年在科创板上市,现已发展成为国内高端微观加工设备的领军企业之一。近年 来,该公司的主业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成为外界观察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成长的重要样本。 受益于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快速发展 尹志尧介绍,近年来,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国产半导体设备在产品性价比、售后服务、 贴近客户等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现。 2024年,中微公司的研发投入同比增长94.31%至24.5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27.05%。2025年第一季度,中 微公司的研发投入同比增长90.53%至6.87亿元。 中微公司凭借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快速提升了产品迭代速度。尹志尧表示:"过去开发一款新设备需要3年至5 年,算上进入市场则需要更长时间,现在大约18个月就可以开发出一款新产品,最多半年到 ...
中微公司:坚持三维发展战略 新产品研发效率显著加快
证券时报网· 2025-05-28 19:09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坚持三维发展战略:深耕集成电路关键设备领域、扩展泛半导体关键设备应用、探索新兴领域机会[1] - 上市以来累计投资20多亿元布局40家产业链企业,实现浮盈50多亿元,其中8家参股公司已完成A股上市[1] - 研发团队规模超千人,新产品开发周期从3-5年缩短至18-24个月,量产周期缩短至6-12个月[1] - 2024年研发投入24.52亿元(同比+94.31%),占营收27%,当前有超20款新设备在研[1] 产品与技术进展 - 重点开发新一代高能CCP/ICP刻蚀设备、晶圆边缘刻蚀设备、PECVD/LPCVD/ALD薄膜设备(LPCVD累计出货150台)、外延EPI及电子束检测设备[2] - 先进封装领域布局从CCP刻蚀/TSV深硅刻蚀扩展至PVD/CVD/量检测设备[2] - 泛半导体领域持续布局Mini/Micro-LED及碳化硅/氮化镓功率器件的MOCVD设备[2] - 刻蚀设备已覆盖65nm至5nm及更先进工艺,应用于国内外一线客户[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90.65亿元(同比+44.73%),近四年年均增速超40%,扣非净利润13.88亿元(同比+16.52%)[3] - 2025年Q1营收21.73亿元(同比+35.4%),归母净利润3.13亿元(同比+25.67%)[3] 行业竞争与前景 - 竞争策略聚焦差异化高端设备,重点突破电子束检测设备短板,子公司已引入国际顶尖专家团队[4]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加速,国内企业凭借性价比、服务及贴近客户优势逐步替代海外厂商[4] - 全球产能向中国转移推动设备需求,国内成熟半导体设备公司约30家(其中10余家上市)[4][5] - 目标2035年成为全球第一梯队半导体设备公司,对标国际竞争对手[5]
直击中微公司业绩说明会:研发投入保持较高水平 集中资源开发高端设备
证券日报· 2025-05-28 00:13
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90.65亿元 同比增长44.73% 近四年营收年均增幅大于40% [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约13.88亿元 同比增长16.51% [1] - 2025年一季度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 [1]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达24.52亿元 同比增长94.31% 占营业收入比例约27.05% [1] - 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同比增长90.53%至6.87亿元 [1] - 研发团队能力显著提升 新产品开发周期从3-5年缩短至18个月 量产周期缩短至半年到一年 [2] 产品与技术 - 在研超20款新设备 包括新一代CCP刻蚀设备 ICP刻蚀设备 晶圆边缘刻蚀设备 LPCVD及ALD薄膜设备等 [2] - MOCVD设备持续领跑全球市场 加速向碳化硅功率器件 Micro-LED等新兴领域拓展 [2] - 通过投资布局量检测设备板块 [2] 发展战略 - 目标2035年在规模 产品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上成为全球第一梯队的半导体设备公司 [1] - 集中资源开发具有差异化 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设备产品 避免低端内卷 [3] - 已投资3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实现浮盈50多亿元 其中8家完成A股上市 [3] - 与全球超800家供应厂商建立合作关系 加强零部件和材料供应商开发管理 [3] 供应链管理 - 关键零部件基本不依赖美国 开发更多优质供应商 培育本土核心供应商 [4] - 提升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 建立更加自主可控的供应链 [4] 行业环境 - 全球半导体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人工智能 云计算 自动驾驶推动先进制程演进 [3] - SEMI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中国市场表现受关注 [3]
北方华创订单增长市占率稳步提升 总资产682亿负债率连续4季度下降
长江商报· 2025-05-14 07:23
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82.06亿元,同比增长37.90% [2]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5.81亿元,同比增长38.80% [2] - 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44.75% [2] - 2017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从22.23亿元增长至298.38亿元 [3] - 2017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从1.26亿元增长至56.21亿元 [3] 订单与现金流 - 2025年一季度新签订单保持良好趋势 [1][3]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7.29亿元,净流出幅度加大 [3] - 现金流下降因采购商品支付的货款增加 [3]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10.26亿元,同比增长40.89% [5] - 2018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从3.51亿元增长至36.69亿元 [4] - 2024年新申请专利超1300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80% [4] - 集成电路装备领域累计出货量突破13000腔 [4] - 多款新产品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包括CCP刻蚀设备、ALD设备等 [2] 财务结构 - 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降至50%,连续四个季度改善 [1][6] - 2025年一季度末总资产682.42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超7倍 [6] 业务布局 - 通过三家子公司布局半导体装备、真空及锂电装备、精密电子元器件三大业务板块 [4] - 2024年ALD设备总收入近20亿元 [2]
东莞证券:2025年5月份股票组合
东莞证券· 2025-05-06 18:55
报告核心观点 - 市场逐步修复节奏,或从短期大波动行情转向基本面驱动行情,整体趋势有望继续企稳修复。2025年5月,国内一季度经济“开门红”、政策积极、各方稳定资本市场等为经济基本面和资本市场提供支撑,短期海外扰动减弱,财报披露窗口期结束,外部扰动无碍市场企稳修复 [7][8] 2025年4月市场回顾 - 4月指数走出“V型”行情,三大指数月K线仍收绿。截至4月30日,上证指数月K线下跌1.70%,深证成指月K线下跌5.75%,创业板指月K线下跌7.40%,科创50月K线下跌1.01%,北证50月K线上涨4.72%。个股板块跌多涨少,美容护理等板块涨幅靠前,电子等板块跌幅靠前 [8] - 4月份股票组合平均下跌2.01%,沪深300下跌3.00%,股票组合收益跑赢沪深300指数。个股普遍表现较弱,海天味业和华能国际录得正收益 [8] 2025年5月行情研判 - 海外方面,关税扰动落地,但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仍存,美联储等待更明确经济数据再调整政策立场,政府政策调整影响不确定 [8] - 国内方面,一季度GDP增速5.4%高于预期和全年目标,但4月PMI指数落至荣枯线下,有效需求增长动力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需巩固。后续增量政策或推出,针对投资、消费、出口等维度部署,政策想象空间打开。各路资金维稳资本市场,提振市场信心 [8] 2025年5月股票组合推荐 成都银行(601838) - 投资主题为业绩稳健+高股息 [11] - 2025Q1业绩增速放缓,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17%和+5.64%,主要因净息差下滑、中收业务受理财手续费拖累、债券公允价值下滑。资负规模维持较快增速,净息差继续下滑但负债端成本减轻,资产质量保持优异 [16] - 预计2025年每股净资产为21.51元,维持“买入”评级 [16] 紫金矿业(601899) - 投资主题为主营金属量价齐升 [17] - 2024年主营矿产品量价齐升,业绩大幅提升,资源储备加速推进,多元化矿种夯实龙头地位。金铜价格有望延续上扬,2025年计划金属产量进一步提升,业绩增长有保障 [20] - 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1.52元、1.74元、1.94元,维持“买入”评级 [20] 青岛啤酒(600600) - 投资主题为关注旺季表现 [21] - 2024Q4营收环比改善,2025Q1业绩稳健增长。政策定调积极,关注需求边际改善,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优化产品与渠道结构,管理层换届有望开启新征程 [24] - 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3.52元、3.85元、4.10元,对应PE分别为21倍、19倍、18倍,维持“买入”评级 [24] 恒瑞医药(600276) - 投资主题为创新药 [25] - 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稳定增长,创新药业务驱动业绩增长,加大推进研发创新力度,有13个自主研发创新分子进入临床阶段 [28] - 预计2025 - 2026年EPS分别为1.05元和1.25元,维持“买入”评级 [28] 比亚迪(002594) - 投资主题为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旺盛 [29] - 2025Q1归母净利润同比翻番,高端化渐入佳境,三大品牌高速增长,出海步入收获期,同比翻倍增长,全民智驾普及 [32] - 预计2025年EPS为18.09元,对应PE为19.52倍,维持“买入”评级 [32] 国电南瑞(600406) - 投资主题为电网市场稳中向好 [33] - 业绩保持稳健,智能电网板块盈利能力增强,电网市场稳中向好,产业升级构建竞争新优势,网外业务快速发展,持续推进国际化业务 [37] - 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1.09元、1.20元、1.26元,维持“买入”评级 [37] 华能国际(600011) - 投资主题为煤电 [38] - 装机规模较大,装备先进,电厂区域布局有优势,绿色低碳转型继续推进,科技创新成绩显著 [41] - 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73元、0.79元、0.84元,对应PE分别为10倍、9倍、9倍 [41] 北方华创(002371) - 投资主题为经营业绩同比增长,泛半导体设备龙头强者恒强 [42] - 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经营业绩同比正向增长,多款新品实现技术突破,成熟产品市占率稳步提升,并购芯源微完善平台化布局 [45] - 预计2025 - 2026年EPS分别为14.29元、18.50元,对应PE分别为31.85倍、24.60倍,维持“买入”评级 [45] 中国电信(601728) - 投资主题为产数深度融合 [46] - 业绩持续增长,重视股东回报,移固宽带业务用户规模持续增长,产业数字化业务产数深度融合实践 [50] - 预计2025 - 2026年EPS分别为0.39和0.41元 [50] 胜宏科技(300476) - 投资主题为PCB [51] - 2024年业绩符合预期,2025Q1业绩大增,Q2指引亮眼,拥抱AI发展机遇,定增扩充产能 [54] - 预计2025 - 2026年EPS分别为5.09和6.90元,对应PE分别为15和11倍 [54] 2025年二季度股票组合表现 - 潜力股平均区间涨跌幅为 - 3.13%,区间最大涨幅为5.58%。上证综指下跌1.70%,深证成指下跌5.75%,沪深300下跌3.00%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