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abubu 3.0系列
icon
搜索文档
独家 | 泡泡玛特创始人:我们的目标不是让Labubu成为一时爆红的流行符号
虎嗅· 2025-06-21 15:36
公司战略与CEO观点 - 泡泡玛特CEO王宁强调"居安思危",认为当前公司面临更高外界期待和风险,需在热度中保持清醒[1] - 公司目标是将Labubu打造成具备长期生命力的IP,而非短期流行符号[1] - 王宁要求公司保持克制,优先考虑健康与韧性而非单纯增长速度,注重消费者体验和品牌信任延续[1] - 公司需避免被市场情绪裹挟,不被热搜带节奏[1] Labubu产品表现与策略调整 - Labubu第三代产品"前方高能"于2025年4月24日在中国大陆首发后成为现象级爆品[2] - 泡泡玛特美版APP曾登顶美国苹果APP Store榜首,Labubu成为速卖通平台搜索热词top1[2] - 因供不应求导致黄牛炒作,二手市场溢价一度超200%,公司调整策略包括全渠道补货机制和每人限购12件[2][3] - 618期间泡泡玛特天猫直播间两个链接总销量突破25万,速卖通与泡泡玛特占据澳洲购物类APP前两名[2] 资本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 - 泡泡玛特股价从6月17日275港元/股降至6月20日233港元/股,市值缩水近370亿港元[3] - 股价波动主因包括预售政策调整影响二手市场价格支撑力,以及早期投资人基金到期减持[3] - 618预售策略实施后Labubu 3.0系列溢价幅度从200%降至75%,行业人士认为长期更健康[3][4] - 行业类比日本万代历史经验,认为供给增加和市场细分将优化环境[4] IP生命周期挑战 - 泡泡玛特曾主打IP MOLLY热度已被Labubu超越,显示潮玩行业存在明显IP生命周期问题[5] - 公司需面对Labubu未来热度持续性的不确定性[5]
热搜第一!Labubu,价格崩盘!
天天基金网· 2025-06-20 13:14
Labubu价格崩盘事件 - Labubu3.0整盒成交价格暴跌45%,隐藏款"本我"价格跌幅超38% [2] - 价格大跌主要由于泡泡玛特官方大量补货,从6月18日起连续进行3天 [2] - 补货渠道包括官方商城小程序、天猫旗舰店、抖音潮玩直播间等 [2] 补货情况与市场反应 - 泡泡玛特表示补货是为优化发售环节,正式开启线上预售以改善消费者体验 [3] - 补货不呈现规律性,旨在规避黄牛影响 [3] - 二手市场价格普遍下跌约50%,整盒回收价从1500-2800元跌至650-800元 [4] 价格变动详情 - "前方高能"系列Labubu挂件成交均价从2279.7元跌至1181.3元,跌幅超48% [4] - 常规款价格区间从292-510元回落至208-385元 [4] - 隐藏款"本我"价格从4699元跌至2048元,跌幅超50% [4] Labubu IP背景与市场表现 - Labubu是泡泡玛特独家IP"THE MONSTERS"精灵天团系列角色 [5] - 2024年4月全球发售当日即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 [5] - 在欧美引发抢购热潮,部分门店因混乱被迫下架产品 [5] 相关市场动态 - 泡泡玛特韩国因安全考虑中止Labubu产品线下销售 [5] - 海关查获20240个侵权Labubu玩具和144个未申报泡泡玛特玩偶 [7] - 泡泡玛特股价6月19日大跌超5%,较6月12日高点累计跌幅超12% [7] 公司股价表现 - 泡泡玛特股价从年初85港元涨至6月12日最高点283.4港元,涨幅233% [7] - 2024年初至今股价涨幅超过11倍 [7]
热搜第一!Labubu,价格崩盘!
证券时报· 2025-06-19 22:39
Labubu价格崩盘事件 - Labubu3.0整盒成交价格暴跌45%,隐藏款"本我"价格跌幅超38% [2] - 价格大跌原因是泡泡玛特官方大量补货,从6月18日起连续进行3天 [3] - 补货渠道包括官方商城小程序、天猫旗舰店、抖音潮玩直播间等 [3] 补货情况 - 补货数量和次数比往期多,抢购人数大幅增加 [3] - 公司表示补货不会呈现规律性,以规避黄牛影响 [5] - 公司优化发售环节,开启线上预售让更多人能买到 [4] 二手市场价格变动 - "前方高能"系列Labubu挂件成交均价从2279.7元跌至1181.3元,跌幅超48% [7] - Labubu"前方高能"系列常规款价格区间回落至208-385元,隐藏款"本我"价格为2048元 [7] - 一周前常规款价格在292-510元之间,隐藏款标价高达4699元,数日内跌幅超50% [8] - Labubu 3.0盲盒价格普遍下跌约50%,整盒回收价从1500-2800元跌至650-800元 [8] 产品背景 - LABUBU是泡泡玛特独家IP"THE MONSTERS"精灵天团系列角色 [8] - 由中国香港设计师龙家升创作,原型来自2015年绘本《神秘的布卡》 [8] - 设计打破传统审美,兼具萌感和搞怪叛逆性格 [8] - 4月全球发售当日即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 [8] 国际市场情况 - 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者凌晨排队至次日7时 [8] - 英国伦敦门店因抢购引发混乱,部分产品被迫下架 [8] - 韩国公司宣布暂时中止LABUBU系列产品线下销售 [9] 侵权事件 - 宁波海关查获20240个侵权儿童玩具 [10] - 武汉海关查获144个未申报泡泡玛特玩偶 [10] 股价表现 - 6月19日股价大跌超5%,报248.6港元/股 [10] - 较6月12日最高点累计跌幅超12% [10] - 年初至今股价涨幅超11倍,从85港元涨至最高283.4港元 [10]
提示创新药、新消费行情过热风险 卖方建议 “高低切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7 12:48
港股新消费及创新药板块表现 - 泡泡玛特股价创历史新高,6月16日收盘价报275港元/股,总市值逼近3700亿港元 [1] - 4月7日-6月11日港股创新药和新消费板块均上涨超55%,远超同期互联网龙头 [1] - A股部分消费细分领域表现突出,4月8日-6月16日Wind休闲用品、居家用品、创新药指数分别涨超37%、30%、26% [1] 资金流向分析 - 南下资金今年以来加仓港股创新药和新消费板块551.4亿港元、183.25亿港元 [2] - 外资两次在新消费板块行情左侧加仓并在快速上涨时兑现浮盈,南下资金主要右侧做趋势投资 [2] - 2月17日以来港股通加速净流入创新药板块,累计加仓超520亿港元 [2] - 4月8日-6月9日南下资金净流入创新药、专业零售等板块,减持软件服务和资讯科技器材较多 [3] 交易热度分析 - 创新药交易拥挤度达3.9%,处于97.7%分位水平 [5] - 新消费板块交易拥挤度5月底触及本轮最高7.2%,接近75%分位水平 [5] - 截至6月13日新消费板块交易拥挤度5.1%、处于43%分位 [5] 个股及行业动态 - 浦银国际上调泡泡玛特2025年盈利预测,目标价至293.9港元 [7] - 泡泡玛特推出Labubu 3.0系列引爆全球潮玩市场 [8] - 港股新消费三巨头包括泡泡玛特、蜜雪冰城和老铺黄金 [10] - 1-5月1类创新药获批数量创五年新高,中国药企在ASCO年会上取得前沿突破 [11] 投资策略观点 - 建议关注三条投资主线:景气预测边际改善、盈利预测显著上修、财报展现盈利拐点的行业 [10] - 政策支持、研发能力提升及国际化进展三重驱动下,港股创新药板块或正迎来收获期 [11] - 成长科技板块估值过高有调整诉求,建议配置银行保险等稳健类资产 [11]
销量激增!Labubu周边火爆跨境电商
搜狐财经· 2025-06-09 17:10
Labubu成为全球现象级IP - Labubu是中国潮玩品牌泡泡玛特旗下IP,近期在全球市场引发抢购热潮,成为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的第一搜索词[3] - 美银美林报告显示Labubu 3.0系列在美国及欧洲市场4月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8倍和5倍[3] - Labubu相关话题如Labubu、Labubu成跨境电商搜索TOP1登上热搜,显示其社交媒体热度[2] 泡泡玛特业绩增长 - 泡泡玛特2025年Q1营收同比增幅达165%-170%,其中海外市场运营收入同比增幅475%-480%[6] - 分地区看,亚太地区收入同比增长345%-350%,美国市场增长895%-900%,欧洲市场增长600%-605%[6] - 2024年THE MONSTERS系列(含Labubu)营收达30.4亿人民币,占总收入23.3%,较2023年5.8%占比大幅提升[6][7] 跨境电商平台表现 - 亚马逊美国站"Labubu"关键词本周搜索排名第6,较上周上升5位,带动玩偶服装、配件等类目热度暴增[8][9] - 亚马逊上已有超过2000件Labubu周边产品,其中服饰套装最热销,榜首产品上月销量过千[8][9] - Temu平台部分Labubu服饰售出数千单,保护壳、收纳盒等周边售出数百单[12] 营销与品牌策略 - 名人效应助推热度,BLACKPINK成员Lisa、贝克汉姆等明星在社交平台晒出Labubu产品[17] - TikTok上用LABUBU装饰我的手袋话题获百万级流量,用户自发创作开箱、变装等内容形成病毒传播[17] - 本地化策略包括与ZARA合作推出限定服饰,在欧美市场定位为"奢侈品配饰"[17] 市场反应与溢价现象 - 泡泡玛特在欧美市场定价比国内高一倍以上,StockX平台隐藏款盲盒炒至上千美元[15] - 英国市场Labubu售价13.5-50英镑,二手平台稀有款转售价达数百英镑[18] - 摩根大通将Labubu视为"下一个Hello Kitty",认为其角色风格和商业模式具备超级IP潜力[15] 行业影响 - Labubu的成功证明以IP为核心的集团化运营模式具有全球化可行性[19] - 行业关注点从短期爆品转向可持续的全球化商业逻辑构建[19] - 现象级传播结合情绪消费需求,精准触达年轻人对个性化标签和心理满足的追求[15][17]
Labubu,全球年轻人疯抢的“中国奢侈品挂件”
创业邦· 2025-06-02 17:45
核心观点 - Labubu成为横扫欧美亚的新一代"社交货币",被摩根大通誉为"下一个Hello Kitty",其所在的THE MONSTERS系列销售额有望从2024年的3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7年的140亿元人民币 [19][22][54] - Labubu 3.0系列在欧美市场引发抢购狂潮,泡泡玛特APP首次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北美市场营收同比增长556.9%,欧澳及其他市场同比增长310.7% [11][14][54] - Labubu的爆红源于其颠覆性魅力、明星效应与时尚破圈、社交媒体病毒式传播以及泡泡玛特的全球化本土化策略 [22][25][31][46][48] 市场表现 - 泡泡玛特APP在4月25日首次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日内跃升114个位次,并连续两天保持第一,同时跻身免费总榜第四名 [11] - TikTok Shop直播间的2万个Labubu 3.0系列新品上线即秒空,带动直播间8小时卖出150万美元(约1078万元)的单场GMV [14] - POPMART US SHOP以单月600-700万美元(约4300万-5000万元)的销售额,跃升TikTok Shop美区4月销售榜榜首 [15] - 美银美林报告指出,Labubu 3.0系列4月美国及欧洲市场销售同比增长约8倍和5倍 [18] - 泡泡玛特2024年海外线下收入达30.71亿元,增长379.6%,占总营收23.6% [53] 产品与定价 - Labubu 3.0系列在美国和英国市场的发售价格高出国内一倍以上,单个盲盒在中国售价99元,在美国售价27.99美元(约201.1元),在英国售价17.5英镑(约169.74元) [17][18] - 在二手平台StockX上,Labubu隐藏款单个盲盒炒价飙升至最高上千美元,溢价百倍 [17] - Labubu 3.0系列有着适配各种挂件的基础外形,明艳大胆的"多巴胺"糖果配色深受欧美消费者喜爱 [15] 营销策略 - 泡泡玛特将Labubu赋予灵魂,拥有个人社交账号和专属单曲,并频繁"出席"各大盛典 [46] - Labubu 3.0系列为每个颜色赋予独特的性格与名称,强化角色个性和故事性 [46] - 通过全球知名IP联名(如迪士尼、哈利波特)提升本土市场知名度 [48] - 在法国卢浮宫首店开业之际,推出Labubu与世界名画结合的衍生品 [50] - 泡泡玛特的海外团队90%以上都是本地人,地区业务由外籍区域总经理管理 [52] 用户行为与社群效应 - 网友们兴起Labubu改装潮,为其贴上牙钻、进行卡戴珊式丰臀爆改、穿搭潮流服饰 [4] - TikTok上Styling My Bag with Labubu话题拥有超过110万篇内容,LabubuHaul播放量突破10亿次 [32] - 小红书"Labubu许愿墙"话题下有超50万笔记,用户带着Labubu上寺庙祈福 [41] - 在中国香港,Labubu被赋予文化混搭的行为艺术,如Mokoko化身"天后娘娘" [43] 供应链与全球化布局 - 泡泡玛特在墨西哥、波兰、越南构建"三洲五仓"体系,将交货周期从6-8周压缩至7天 [56] - 2024年泡泡玛特在海外新开50家门店,截至2024年底港澳台及海外门店达130家 [53] - 东南亚市场实现营收24亿元,占比47.4%,同比增长619.1% [53] - 北美市场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已接近2024年全年收入,预计2025年销售额达25.13亿元 [54] - 泡泡玛特海外市场毛利率高达71.3%,高于中国内地市场的63.9% [57]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43.82亿 香港通过稳定币草案 北水抢筹众安在线(06060)超7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5-29 17:55
港股通资金流向 - 5月29日北水成交净买入43.82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41.86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1.96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前三个股为美团-W(03690)、众安在线(06060)、石药集团(01093),净卖出前三为中芯国际(00981)、小米集团-W(01810)、小鹏汽车-W(09868) [1] 个股交易数据 - 美团-W买卖总额48.31亿港元,净流入+8.42亿港元 [2] - 众安在线买卖总额23.57亿港元,净流入+6.20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买卖总额20.16亿港元,净流出-4.81亿港元 [2] - 小鹏汽车-W买卖总额15.74亿港元,净流出-2.65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买卖总额14.73亿港元,净流出-3.93亿港元 [2] 美团-W(03690) - 港股通(深)净买入10.43亿港元 [4] - 浦银国际看好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的护城河优势,包括商户覆盖和用户心智 [4] - 国信证券认为公司估值横向对比恒生科技板块已具性价比,竞争格局优化可能形成上涨催化 [4] 众安在线(06060) - 获净买入7.56亿港元 [5] - 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众安银行(持股43.43%)虚拟资产业务布局深入有望受益 [5] - 众安银行是香港首家为稳定币发行方提供储备银行服务的数字银行 [5] 石药集团(01093) - 获净买入3.65亿港元 [5] - 首季营业额70.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21.9%,纯利14.78亿元同比下滑8.4% [5] - 授权费收入快速增长,部分抵销药品销售收入下滑影响 [5] 泡泡玛特(09992) - 获净买入1.78亿港元 [6] - 4月推出Labubu 3.0系列引爆全球潮玩市场 [6] - 年初至今已开设逾35间分店及20间无人商店,预计2025财年收入及盈利将分别增长66%及82% [6] 腾讯(00700) - 遭净卖出1.41亿港元 [6] - 多款AI产品进入后推出阶段,需数季才能开始变现 [6] - 通过现有业务营运杠杆为AI投资提供资金,短期内成本影响主要来自折旧 [6] 中芯国际(00981) - 遭净卖出5.57亿港元 [6] - 美国政府实质性切断部分美国企业向中国出售半导体设计软件的渠道 [6] - 首季度本地需求强劲但平均售价受拖累,设备调整影响将持续至第二季 [6] 其他个股 - 三生制药(01530)获净买入5249万港元 [7] - 小米集团-W(01810)、小鹏汽车-W(09868)、阿里巴巴-W(09988)分别遭净卖出5.29亿、4.83亿、3.36亿港元 [7]
泡泡玛特(9992.HK):LABUBU成全球超级IP 现象级热潮有望推动2Q25收入加速增长
格隆汇· 2025-05-29 02:25
Labubu 3.0全球现象级热潮 - Labubu 3.0系列在4月推出后引爆全球潮玩市场,将Labubu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至新高度 [1] - Labubu成为全球最热门潮玩IP,社交媒体与搜索量大幅领先其他经典IP [1] - 限量销售策略导致全球线下门店大排长龙,社会名流(如贝克汉姆)在社交媒体晒出产品进一步推高热度 [1] 海外热度反哺中国市场 - Labubu 3.0海外热度带动国内需求,4月国内线下同店增长高于1Q25,线上平台(天猫、京东、抖音)销售增长快于1Q25 [2] - 由于4月底国内线下门店开售,预计5-6月销售增速持续加速,驱动2Q25国内收入增长快于1Q25(同比增长95%-100%) [2] 欧美市场成为海外扩张主要引擎 - 1Q25美国收入同比增长895%-900%,欧洲收入同比增长600%-605%,超越东南亚增速(345%-350%) [3] - 公司战略聚焦欧美市场,预计2Q25海外收入至少维持以上增速 [3] - 将美国订单转移至越南,并计划扩展东南亚及墨西哥产能以分散关税风险,支撑北美订单高速增长 [3] 盈利预测与目标价上调 - 基于保守假设(2Q25维持1Q25增速,2H25维持1H25规模,2025毛利率小幅提升,费用率降低),2025/2026收入预测上调17%/15%,利润预测上调20%/18% [4] - 公司交易于26.7倍2026E P/E,PEG约0.4x(基于2024-2027年67%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低于大部分中国消费标的 [4] - 基于DCF估值法,目标价上调至293.9港元 [4]
连贝克汉姆都上头,Labubu在全球杀疯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5-22 18:43
泡泡玛特Labubu 3.0全球市场表现 - Labubu 3.0系列在欧美市场销售火爆 4月美国市场同比增长约8倍 欧洲市场同比增长约5倍 出现大量排队购买场景[1][3] - 泡泡玛特美国TikTok粉丝数从3月43.12万增至72.29万 增长68% 4月TikTok零售销售排名第一[1][4] - 名人效应显著 泰国公主和贝克汉姆女儿等明星KOL带动产品热度 推动品牌时尚影响力提升[1][2] 泡泡玛特全球扩张战略 - 公司新增14家零售店 主要分布在美国、欧盟和东南亚 选址策略聚焦地标和文化场所如牛津街、卢浮宫等[4] - 计划到2025年底新增海外/国内门店110/20家 门店总数达约650家[5] - 官方应用在美国App Store购物类别跃升至第一位 显示线上渠道扩张成效[4] 泡泡玛特国内市场表现 - 4月国内线上电商平台销售同比增长287% 较一季度223%加速 其中抖音增长达457%[5] - 国内线下同店销售增长50% 较一季度23%显著提速[5] 财务预测与估值 - 美银预测2025年营收226.01亿港元 净利润65亿港元 同比增长91%[8] - 2026年净利润预计101.1亿港元 同比增长55.5% 对应2025/2026年PE为42.42倍/27.27倍[8] - 美银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236港元 为市场最高预测[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