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生命周期

搜索文档
“新消费三姐妹”集体回调!百倍PE估值引基金激辩
券商中国· 2025-06-22 18:07
新消费板块集体回调 - 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集团组成的"新消费三姐妹"从高点分别回调15%、19%、17% [2] - 泡泡玛特股价从283.4港元高点下跌15%,市值蒸发超500亿港元 [5] - Labubu隐藏款"本我"二手价格暴跌50%,非隐藏款跌幅达60% [6] - 老铺黄金和蜜雪集团更早开启回调,分别从1015港元和618.5港元高点下跌19%和17% [6] 估值争议 - 泡泡玛特动态市盈率95.3倍,老铺黄金89.2倍,蜜雪集团40.7倍,显著高于传统消费龙头 [8] - 泡泡玛特市值超过孩之宝+美泰总和,老铺黄金超过周大福,蜜雪集团超过海底捞+百胜中国总和 [9] - 部分基金经理认为当前新消费整体过热,存在明显泡沫 [9] - 乐观派认为部分企业未来两年仍能保持20%-30%增长,当前估值未明显高估 [10] 投资逻辑分歧 - 谨慎派认为潮玩行业依赖爆款IP,但爆款具有不确定性,存在估值泡沫风险 [8] - 乐观派看好情绪消费、性价比消费和出海三大方向,认为优质公司将持续涌现 [10] - 部分基金经理认为成功IP可运营超50年,长期仍具想象空间 [11] - 传统PEG估值框架面临挑战,情感价值、用户黏性等"软指标"需纳入考量 [12] 研究框架迭代 - 新消费公司运营模式改变,渠道重要性下降,核心转向精准定位目标人群 [13] - 需从"情绪溢价"转向深挖"真实复购",从渠道铺货转向解构人群画像 [3] - 高频数据跟踪(销量、二手价格、补货周期)比概念标签更可靠 [13] - 未来研究重点应转向人群分析,挖掘消费行为背后的共性 [14]
独家 | 泡泡玛特创始人:我们的目标不是让Labubu成为一时爆红的流行符号
虎嗅APP· 2025-06-21 22:29
以下文章来源于商业弧光 ,作者苗正卿 商业弧光 . 但这些限制并未阻碍泡泡玛特的热度。在618期间,泡泡玛特天猫直播间的两个链接总销售量突破25 万,在澳洲购物类APP榜单上速卖通与泡泡玛特牢牢占据前两名。 听风者,捕光人,最准点的商业节拍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苗正卿 题图|视觉中国 虎嗅独家获悉,近期泡泡玛特创始人、CEO王宁在公司内部针对Labubu的火爆现象进行了一次分 享,王宁直接表达了"居安思危"的态度:"近期,公司被推到了一个备受关注的位置。热度越高,意 味着外界期待越高,风险也随之上升。这既是机遇,更是对我们的考验。" 在谈及近期火爆的Labubu时,王宁认为"从产品层面看,我们的目标不是让 Labubu 成为一时爆红的 流行符号,而是打造一个具备长期生命力的IP。" 虎嗅了解到,王宁要求公司内部保持克制。他认为"从公司层面看,当前更大的挑战不在于增长速 度,而在于如何持续把事情做好。在持续关注下,我们必须确保消费者体验的稳定与品牌信任的延 续。不是一味扩张、追求曝光,而是保持节制,守住企业的健康与韧性。 健康优先于增长,长期胜 于短期。我们不能被眼前的风光所迷惑,而应以清醒和克制,为可 ...
独家 | 泡泡玛特创始人:我们的目标不是让Labubu成为一时爆红的流行符号
虎嗅· 2025-06-21 15:36
公司战略与CEO观点 - 泡泡玛特CEO王宁强调"居安思危",认为当前公司面临更高外界期待和风险,需在热度中保持清醒[1] - 公司目标是将Labubu打造成具备长期生命力的IP,而非短期流行符号[1] - 王宁要求公司保持克制,优先考虑健康与韧性而非单纯增长速度,注重消费者体验和品牌信任延续[1] - 公司需避免被市场情绪裹挟,不被热搜带节奏[1] Labubu产品表现与策略调整 - Labubu第三代产品"前方高能"于2025年4月24日在中国大陆首发后成为现象级爆品[2] - 泡泡玛特美版APP曾登顶美国苹果APP Store榜首,Labubu成为速卖通平台搜索热词top1[2] - 因供不应求导致黄牛炒作,二手市场溢价一度超200%,公司调整策略包括全渠道补货机制和每人限购12件[2][3] - 618期间泡泡玛特天猫直播间两个链接总销量突破25万,速卖通与泡泡玛特占据澳洲购物类APP前两名[2] 资本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 - 泡泡玛特股价从6月17日275港元/股降至6月20日233港元/股,市值缩水近370亿港元[3] - 股价波动主因包括预售政策调整影响二手市场价格支撑力,以及早期投资人基金到期减持[3] - 618预售策略实施后Labubu 3.0系列溢价幅度从200%降至75%,行业人士认为长期更健康[3][4] - 行业类比日本万代历史经验,认为供给增加和市场细分将优化环境[4] IP生命周期挑战 - 泡泡玛特曾主打IP MOLLY热度已被Labubu超越,显示潮玩行业存在明显IP生命周期问题[5] - 公司需面对Labubu未来热度持续性的不确定性[5]
中金 | 潮玩系列#4:全球IP生命周期复盘启示录
中金点睛· 2025-06-20 08:10
全球IP产业发展现状 - 全球IP玩具市场规模2024年达5,251亿元,预计2024-29年CAGR为8%,中国及东南亚贡献近半增量市场 [2] - 中国IP玩具市场规模2024年756亿元,2024-29年CAGR达17.2%,玩偶/盲盒品类增速24%领先 [2][13] - 全球IP授权市场CR5/CR10分别为41%/54%,集中度持续提升,亚洲IP影响力增强 [2] - 头部IP全生命周期价值可达千亿美元量级,平台型公司通过IP矩阵对冲周期波动 [3][23] IP生命周期四阶段模型 - **诞生期**:注重世界观构建与目标客群验证,成功率低(三丽鸥500个IP仅10个具商业化规模) [3][36] - **突破期**:依赖爆点事件(影视/社交传播/联名)破圈,商业价值集中释放(如宝可梦同步推手游提升充值转化) [39][41] - **沉淀期**:转向粉丝经营,考验内容策划与组织韧性(奥特曼通过股权引入和职业经理人机制走出困境) [42][43] - **稳定期**:降低内容更新频率,强化品牌符号价值(米老鼠通过授权和乐园维持长期现金流) [46][47] 世界级IP案例复盘 - **Hello Kitty**:1974年诞生,GMV峰值38亿美元,通过时尚联名和轻资产授权实现多轮复苏,收入占比从90%降至30% [53][56] - **米老鼠**:1928年诞生,GMV峰值100亿美元,依托电视媒体和乐园体系建立代际传承,法律防御体系严密 [57][59] - **宝可梦**:1996年诞生,GMV峰值120亿美元,游戏/动画/卡牌三线驱动,2016年《Pokémon GO》推动GMV跃升60% [60][62] IP商业化核心驱动因素 - **变现模式**:形象IP依赖高频低价授权(Hello Kitty),内容IP依托多元媒介(宝可梦游戏收入占比显著) [5][51] - **全球化能力**:米老鼠早期布局国际发行,宝可梦通过本地化快速渗透欧美市场 [59][62] - **内容迭代**:宝可梦每代更新精灵图鉴,米老鼠通过《米奇妙妙屋》吸引新生代 [57][63] 中国潮玩产业启示 - 品类机会:静态玩偶/盲盒在中国市场增速24%,拼装玩具CAGR 13% [13] - 产业链整合:名创优品等企业兼具被授权商与零售商角色,52TOYS从代理转向原创IP开发 [18] - 运营策略:需匹配生命周期阶段,早期重破圈(如B站推国产动画),后期重粉丝留存 [40][42]
108万的Labubu,才不是王宁的“上限”
36氪· 2025-06-11 19:47
核心观点 - 一款初代藏品薄荷色Labubu以108万元高价拍卖成交,引发社交媒体热议,成为"情绪消费"现象级事件 [1][7] - 泡泡玛特2024年财报显示整体营收130亿元,同比增长超100%,海外市场占比近四成,东南亚增长600%、北美增长510% [4] - 公司正从"中国的泡泡玛特"向"世界的泡泡玛特"转型,Labubu取代Molly成为新业绩引擎,但需警惕对单一IP的依赖 [6][11][14] - 108万拍卖事件是公司提升IP艺术品价值的战略举措,旨在突破潮玩边界进入艺术收藏领域 [11][18][2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整体营收达130亿元,同比增速超100%,创历史新高 [4] - 海外及港澳台业务贡献近40%营收,其中东南亚市场同比增长600%,北美增长510% [4] - 创始人王宁身价达1467亿元,成为河南新首富,公司股价持续创新高 [4] IP运营策略 - Labubu通过明星带货(Lisa/蕾哈娜/贝克汉姆等)和社交媒体传播(TikTok话题量超10亿次)快速建立全球影响力 [9] - 与Molly相比,Labubu采用更激进的"话题营销+kol撬动"模式,强化社交货币属性而非故事性 [9][11] - 通过限量拍卖(全球唯一薄荷色款108万、限量15版棕色款82万)提升IP艺术收藏价值 [7][18] 行业对标分析 - 潮流艺术领域已有成熟案例:KAWS作品《The KAWS Album》成交价1.03亿元,Bearbrick稀有版本超百万元 [16][18] - 当前Labubu价格仅为入门级,需持续构建文化影响力(如KAWS关联时代精神、Bearbrick建立收藏生态) [19][21] - 公司需解决IP生命周期问题,避免重蹈Molly热度下滑覆辙 [14][21] 全球化战略 - 明确从"C领域"(潮玩)向"D领域"(游戏/乐园等)持续进化的长期目标 [11][14] - 需在供应链、渠道、产品、文化等层面全面升级以适应全球化经营 [6] - 当前Labubu已形成全球排队购买潮,成为文化出海标杆案例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