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aaS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新股前瞻|安卓端BIoT龙头赴港IPO,商米科技能否撑起10亿美元估值?
智通财经网· 2025-07-08 16:32
公司概况 - 商米科技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由德意志银行、农银国际和中信证券联席保荐 此前曾于2021年6月申请科创板IPO但于2022年3月终止 [1] - 2019年4月完成最后一轮融资后估值突破10亿美元 成为独角兽企业 [1] - 2024年营收34.56亿元 净利润1.81亿元 较2023年双双回升 [1][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4.04亿元、30.71亿元、34.56亿元 同期净利润1.6亿元、1.01亿元、1.81亿元 [1][2] - 毛利率波动明显 2022-2024年分别为28.1%、26.7%、28.9% 2024年回升因欧洲市场扩张及成本管控加强 [2][7] - 2024年净利率5.2% 经调整净利率6.4% 杠杆率从2022年17.9%升至2024年51% [7] - 2024年现金及等价物18.18亿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2022年1.67亿元降至2024年1.56亿元 [6] 业务结构 - 收入高度依赖智能设备销售 2022-2024年占比达98%-99.5% 其中智能金融设备收入占比从2022年25.3%提升至2024年42.3% [3][4] - PaaS平台及定制服务收入占比不足2% 显示软件服务尚未形成规模 [4] - 采用OEM/ODM模式生产 2024年设计产能28.93万台 仅占实际销量380.3万台的8% [4][5] 市场与客户 - 2024年全球安卓端BIoT市场规模320亿元 预计2029年达92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23.7% [8] - 按收入计为全球最大安卓端BIoT解决方案提供商 市场份额超10% [10] - 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 服务5.8万商业伙伴 包括全球前50大食品饮料企业中70% [10] - 大客户依赖显著 2024年前五大客户贡献收入占比41.1% 最大客户占比22% [7] 技术与发展 - 产品包含60多款智能终端设备 支持SUNMI OS操作系统 [10] - BIoT PaaS平台提供80%预配置模块 支持低代码开发及远程更新功能 [13] - 应用市场累计下载2亿次 月活跃设备从2022年320万台增至2024年490万台 [10] - 未来将强化AI能力 包括算法优化、边缘芯片及生成式AI工具开发 [14]
讯众通信将于7月9日登陆港交所
中国证券报· 2025-07-07 20:4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8.10亿元、9.16亿元和9.1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75亿元、0.77亿元和0.51亿元 [3][4] - 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5%至0.77亿元,主要由于行政开支减少 [4] - 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33.9%至0.51亿元,主要由于金融资产减值由630万元大幅增加至4630万元 [4] - 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24.1%、21.4%和22.1% [4]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2022年至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41.8%、36.7%和35.3% [1][6] - 最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12.3%、9.7%和11.4% [6]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分别为38.1%、50.4%和57.4%,呈现上升趋势 [6] - 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分别为11.6%、20.9%和29.0% [6] 业务结构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云通信服务市场第三大提供商,2024年市场份额1.8% [2][5] - 通信平台CPaaS业务占收入80%以上,主要客户为互联网公司、软件及信息技术公司和金融机构 [2] - 2024年中国云通信服务市场规模503亿元,其中CPaaS市场448亿元,联络中心SaaS市场55亿元 [5] - 2020-2024年行业复合增长率9.1%,预计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8.2% [5] 研发与技术储备 - 公司已注册7项发明专利和201项软件著作权 [5] - 31.1%的员工从事研发工作 [5] - 公司是中国最早提供云通信服务的提供商之一,也是少数能提供AI驱动通信服务的提供商 [2] 合同纠纷 - 2024年涉及两宗相互关联的合同纠纷,涉及金额1.04亿元采购和1.09亿元销售合同 [7] - 纠纷源于供应商北京云汐未能按时交付计算模块产品,导致公司无法履行对北京亚康的销售义务 [7]
讯众通信港股IPO,前期股东为什么不禁售?
搜狐财经· 2025-07-02 21:41
港股IPO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共有42只新股IPO上市,另有211家公司在港交所递表有效期内排队上市,预计全年IPO数量将超过100家 [1] - 以暗盘计,42只新股中上涨24只,下跌16只,收平2只,破发率38% [1] - 以上市首日计,上涨26只,下跌13只,收平3只,破发率31% [1] 讯众通信招股信息 - 公司名称:讯众通信(02597 HK),所属工业制造行业 [1] - 招股日期:6月30日~7月4日,发行3044万股(10%公开发售,90%国际配售) [1] - 招股价区间:13 55~15 15港元,每手500股,最小申购金额7651港元 [1] - 公司市值区间:16 5亿~18 45亿港元,市盈率30倍 [1] - 上市日期:7月9日,保荐人为星展亚洲 [1] - 有1家基石投资者认购占比29 78% [1] 公司业务概况 - 成立于2008年,是中国第三大云通信服务提供商,市场份额1 8% [2] - 主营业务包括云通信PaaS平台服务、呼叫中心全产业链智能化服务和视频融合通信服务 [2] - 2024年云通信服务收入占比94 4%,其中CPaaS业务占比86 8% [4] - 业务模式为向三大运营商采购短信、语音通道,预付资金锁定资源但客户回款周期长 [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8 1亿元、9 16亿元、9 18亿元人民币,增长停滞 [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7466万元、7658万元、5064万元人民币,呈现下滑趋势 [3] - 连续三年经营现金流净流出,截至2025年4月30日账上现金仅5000万元 [5]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云通信市场约有800家服务商,市场分散,前五大提供商市场份额合计20 9% [7]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公司A(市场份额7 8%)、公司B(6 8%)等 [7] - 讯众在五大供应商中2024年净利润最高 [7] 估值与融资 - 2022年3月最后一轮融资13 78亿人民币(约25亿港元),本次IPO发行市值17 5亿港元,3年多估值上涨17% [7] - 按招股价中位数算市值17 8亿港元,估值31倍,显著高于三大运营商10几倍的估值水平 [8] - 本次IPO募资约4 37亿港元,流通盘3 06亿港元,占市值比例较大 [9]
自动配送2.0提速,深圳上线功能型无人车管理服务平台
南方都市报· 2025-07-01 19:30
功能型无人车管理服务平台上线 - 全国首个功能型无人车管理服务平台在深圳正式上线运行 该平台以五大核心功能模块为支撑 包括一站式上路审批 动态路权管理 全天候状态监管 智能设施服务 远程救援脱困 [1] - 平台已接入近300辆无人车 为自动配送2 0时代提速 为低速物流无人车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1] 平台功能与效率提升 - 平台显著简化无人车上路测试 应用及牌照续期流程 企业可在线完成全流程业务 实现"秒审秒批" 极大提升效率 加速无人车商业化落地 [3] - 平台建立车辆全生命周期画像 并联优化跨部门审批 [3] 动态道路风险管理 - 平台创新打造全国首个基于TransPaaS平台的动态道路风险地图 从六个维度动态评估风险 包括路端 车道 时间 车速 车型 规模 [3] - 通过实时分析路况和交通数据 精准规划行驶路径 最大限度降低运行风险 为无人车规模化应用扫清障碍 [3] 实时监控与安全保障 - 平台能实时监控无人车的运行状态 位置及任务执行情况 利用电子围栏和自动预警 快速识别并上报异常事件 [3] - 平台可迅速启动警情处置和脱困救援流程 保障运行安全 减少配送延误 [3] 智能设施服务整合 - 平台整合运营线路沿线停车 充电 信号灯及动态事件信息 为无人车提供路侧安全预警和设施服务引导 [3] - 无人车可据此及时找到合适停车充电点 避开突发路况 实现安全高效的全天候运转 [3] 应急响应机制 - 平台建立政府 运营主体 车企统一的应急响应机制 针对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类安全事件 [4] - 遇突发情况 主管部门可通过平台进行会议协商与远程指挥 实现多方协同处置 [4] 平台背景与意义 - 平台由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其自主研发的城市级全域数字孪生TransPaaS平台搭建而成 [4] - 平台是自动配送领域的重大突破 为无人车行业的规范化 规模化发展树立了标杆 [4] - 平台投用将加速自动配送2 0时代的到来 推动低速物流行业迈向更智能 高效 安全的未来 [4]
怡亚通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卓优云智服务与技术双轮驱动的产业变革
财富在线· 2025-07-01 12:26
数字经济与中小企业转型 - 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突破40%,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从"战略选择题"演变为"生存必答题" [1] - 62%的中小企业受限于技术断层、成本阈值和场景适配性问题导致转型滞缓 [1] - 卓优云智通过"定制化全栈服务+国产化技术协同"路径,在交通、金融、科教等领域构建产业赋能桥梁 [1] - 怡亚通2024年AI算力业务营收达8.27亿元,同比增长27.3% [1] 技术解构与创新 - 卓优云智通过三级技术解构体系实现从"卖产品"到"造场景"的服务升维 [3] - 基础设施层的"异构硬件融合中台"提升交通行业设备利旧率,显著降低转型成本 [3] - 平台服务层的PAAS平台实现金融行业"两地三中心"容灾需求,核心系统RPO压缩至秒级 [3] - 应用服务层的"行业组件库"覆盖多个领域,如智慧社区项目构建"15分钟应急圈" [4] 国产化技术突破 - 卓优云智构建生态服务闭环,应用迁移服务标准化作业流程缩短客户业务系统迁移测试周期 [5] - "国产算力供应链"提供从算力规划TCO建模到部署调度、运维能效优化的全链条服务 [6] 产业赋能与价值重构 - "数据资产化"服务为零售企业提升单客转化率,区块链技术助力供应链金融授信额度提升 [7] - "数字化转型联盟"推出"转型工具箱",帮助区域性金融机构压缩系统迁移周期 [7] - 业务赋能从效率提升转向价值重构,生态赋能形成协同效应 [7] 算力战略与市场前景 - 卓优云智从技术纵深、市场拓展、生态构建三维度布局算力竞争力 [8] - IDC预测2026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市场规模达1.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4.5% [8] - 公司以全栈服务能力和国产化技术推动行业从"技术升级"迈向"生态重构" [8]
深城交(301091):深圳低空经济链主 全面转向产品&运营型科技企业
新浪财经· 2025-06-30 08:35
公司定位与核心竞争力 - 公司是首个国资控股城市交通整体解决方案上市企业,定位新一代城市交通智能产品、建设与运营科技公司 [1] - 聚焦城市交通领域,提供智能网联、低空经济、交能融合等新基建工程建设及运营服务,可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20%-30%,节省投资20%以上 [1] - 已形成"城市级数字底座+大脑平台+智能装备"体系化技术产品,未来有望在新一代交通体系建设中占据核心地位 [1] - 城市数字孪生底座及TransPaas平台构成核心竞争力,支持15大类、3000+子类交通数据资产和2100+交通孪生数据接入 [2] - 构建"规划设计-建造-管控-运营-养护-商业服务"全周期数字应用平台,拓宽产品覆盖范围 [2] 财务表现与业务转型 - 2024年营收13.16亿元(同比-7.26%),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34.74%),受传统业务减少及8068.6万元坏账计提影响 [3] - 2025年Q1营收1.81亿元(同比-20.78%),归母净利润-0.28亿元,亏损同比收窄 [3] - 2024年新签合同额25.8亿元(同比+49%),新质业务占比超67%(同比+138%),转型动力充足 [3] 低空经济布局 - 国内2025年将实现低空通信导航系统全覆盖,首批6大试点城市有望启动,深圳计划2025/2026年建成1000/1200个低空起降点 [3] - 公司是深圳低空经济链主企业,具备规划-基建建设-运营全链条能力,发布城市级低空数字化管服平台等核心产品 [4] - 在大鹏新区成立低空运营公司,深度参与深圳低空经济示范场景建设 [4] 新质生产力领域拓展 - 智能网联:设立全国首个城市级"车路云"智慧监管网络,主导深圳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建设 [5] - 无人车应用:部署超200台功能型无人车开展物流配送试点,与华为合作落地自动泊车方案 [5] - 虚拟电厂:推出深圳电力充储放一张网平台2.0,接入全市充电桩及停车位 [5] - 算力建设:筹划深圳智能算力方案,川南智算中心项目将打造10万卡级别集群(规模超30000P) [5] 未来发展展望 - 公司中标算力、超充、交能融合等多领域项目,向产品型、平台型科技公司转型 [6]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为20.35/28.07/34.8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27/3.38/4.67亿元 [6]
讯众通信(02597.HK)预计7月9日上市 引入通州国际作为基石
格隆汇· 2025-06-30 07:40
格隆汇6月30日丨讯众通信(02597.HK)发布公告,公司拟全球发售3044万股H股,中国香港发售股份 304.4万股,国际发售股份2739.6万股,另有约15%的超额配股权;2025年6月30日至7月4日招股,预期 定价日为7月7日;发售价将为每股发售股份13.55-15.15港元,每手买卖单位为500股,DBS为独家保荐 人;预期股份将于2025年7月9日开始在联交所买卖。 按2024年收入计,集团是位居中国第三位的云通信服务提供商。集团的市场份额占2024年中国云通信服 务市场总收入的1.8%。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集团是中国最早提供云通信服务的提供商之一。 根据同一消息来源,集团是中国少数能够提供AI驱动的通信服务的提供商之一。通信平台即服务,亦 称为CPaaS,是集团业务的核心,于往绩记录期间占集团收入的80%以上。在集团的云CPaaS平台上, 集团的客户(以互联网公司、软件及信息技术公司以及金融机构为主)可以方便地获得集团从中国主要电 信运营商及其他服务提供商采购的大量综合电信资源,包括语音、消息及移动流量功能。额外的增值功 能,如数据分析、隐私保护及智能路由等已嵌入集团的CPaaS。此外, ...
商米科技闯关港股上市:业绩不稳、客户流失,如何将故事讲通?
搜狐财经· 2025-06-28 09:56
公司概况 - 商米科技是一家商业物联网(BIoT)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为商用领域提供智能IoT设备及配套的"端、云"一体化服务 [3] - 公司成立于2013年12月,注册资本3.6亿元,法定代表人为林喆,主要股东包括林喆、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 [3] - 公司在推出全球首款BIoT一体机V1后三年内实现全球收入突破1亿美元,成为十大行业参与者中最年轻的企业 [4] 行业分析 - 全球BIo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89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35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5.6%,预计2029年达3130亿元,复合增长率5.9% [5] - 安卓端BIo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320亿元增至2029年的920亿元,复合增长率23.7%,市场渗透率将提升至29% [8] - 行业已进入以端云协同和AI赋能为特点的BIoT 3.0阶段,加速商业场景数字化 [5]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收入计算,商米科技是全球最大的安卓端BIoT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超过10% [9] - 公司服务全球约6.1万名商业合作伙伴,覆盖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全部G20国家 [9][12] - 在中国市场实现了超过70%的餐饮百强品牌覆盖率和超过60%的百强连锁店覆盖率 [11] 业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4.04亿元、30.71亿元和34.56亿元,三年仅净增长5200万元 [1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60亿元、1.01亿元和1.81亿元,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8.1%、26.7%和28.9% [15] - 2024年美洲市场收入同比增长46.5%至11.86亿元,欧洲市场收入增长56.4%至7.17亿元 [13] 产品结构 - 智能设备销售占总收入98%,其中智能移动设备收入从2022年9.94亿元下滑33.6%至2023年6.60亿元 [16] - 智能台式设备收入从2022年超12亿元降至2023年9.54亿元和2024年9.59亿元 [17] - PaaS平台及定制服务毛利率较高,2022-2024年分别为43.2%、38.6%和52.5% [17] 客户情况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42.3%降至2023年28.8%,2024年回升至41.1% [18] - 客户B是最大客户,2024年贡献收入7.59亿元,占比22.0% [19] - 客户数量从2022年2506名降至2024年2262名,呈现流失趋势 [19] 发展挑战 - 收入高度依赖智能设备销售,存在单一性风险 [16] - 产品迭代升级导致高毛利板块收入占比下降,影响整体毛利率 [16] - 需要解决产品收入波动和客户规模减少等问题以保持竞争力 [20]
商米科技递表港交所 为全球最大的安卓端BIoT解决方案提供商
智通财经· 2025-06-26 06:53
公司上市申请 - 商米科技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德意志银行、农银国际和中信证券为其联席保荐人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商业物联网(BIoT)解决方案提供商 解决方案集成了智能硬件、软件及数据洞察 [3]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安卓端BIoT解决方案提供商 市场份额超过10% [3] - 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月活跃智能设备从2022年12月的320万台增至2024年12月的490万台 [3] - 已服务全球前50大食品及饮料企业中逾70%的企业 在中国实现超过70%的餐饮百强品牌覆盖率及超过60%的百强连锁店覆盖率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4.04亿元、30.71亿元、34.56亿元人民币 [4] - 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1.6亿元、1.01亿元、1.81亿元人民币 [4] - 2022-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42.3%、28.8%、41.1% [4] - 2024年毛利率为28.9% 较2023年的26.7%有所提升 [6] - 研发开支保持较高水平 2024年达3.94亿元 占收入比例11.4% [6]
工业AI如何落地?不是通用智能,而是“懂行”的AI
华尔街见闻· 2025-06-25 11:10
工业AI的产业革命 - 工业AI正在以沉稳深刻的方式加速变革制造业,区别于生成式AI在内容产业的快速渗透[1] - 制造业存在"动脉血"(可见生产力)和"静脉血"(隐性经验知识)的双重结构,后者决定产品良率和竞争力[1] - 通用大模型难以捕捉工厂特定场景的工艺参数等隐性知识,形成工业AI落地的主要障碍[1] - 鼎捷数智发布企业级AI套件,旨在打通工业的显性与隐性知识体系[1] 鼎捷的破局方法论 - 采用"解耦式架构"分离知识库与执行器,实现模块化升级和行业适配[4] - 构建"三层火箭"产品矩阵:智能数据套件→企业智能体生成套件→AIoT指挥中心[5] - 智能数据套件已完成20多个主题域覆盖,沉淀6000+数据元和54个模型[7] - 首创MACP协议实现多智能体协同,案例显示经营决策效率从1周缩短至实时[8][10] - 工业机理AI融合物理模型与数据模型,实现工艺参数的数字化传承[12][13] 工业知识数字化技术 - 多模态采集技术单次可获取5种模态的工艺数据[14] - 构建严格的三元组知识图谱(如<工序A, 温度, 730℃±5>)确保精度[14] - 采用RAG技术平衡AI能力与数据安全,避免核心工艺外泄[15] 实际应用案例 - 嘉利股份改造后人均产值提升20%,不良率下降20%,获"未来工厂"称号[19] - 英飞特借助鼎捷平台用10人团队9个月完成原需600人维护的全球系统替换[21][23] 商业模式变革 - 从项目制转向平台订阅(AAR)+AI调用+生态分成的收入结构[25] - 形成数据飞轮效应:客户越多→模型越准→吸引力越强[26] - 估值逻辑可能从PE转向PS或ARR倍数[27] 行业竞争焦点 - 竞争维度从软件功能转向行业Know-how的AI化能力[28] - 决胜关键包括算法信任度、知识更新机制和生态繁荣度[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