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harma.AI
icon
搜索文档
英矽智能:与礼来达成AI驱动药物研发合作,总额逾亿美元
财经网· 2025-11-13 04:55
合作概述 - 公司与跨国药企礼来达成药物研发战略合作,旨在加速创新疗法的发现与开发 [1] - 合作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AI制药平台Pharma.AI的技术优势及礼来在药物开发领域的深厚积淀 [1] - 此次合作标志着双方伙伴关系的进一步升级,此前于2023年已基于AI平台达成软件授权合作 [1] 合作内容与模式 - 公司将利用其Pharma.AI平台就双方确定的创新靶点开展候选化合物的生成、设计与优化 [1] - 合作模式包含首付款、研发里程碑付款以及未来药品商业化后的分级净销售额版税 [1] 财务条款 - 公司有权从该项合作中获得最高逾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2亿元)的收益 [1] - 收益构成包括首付款、研发里程碑付款和分级净销售额版税 [1]
融资11轮!英矽智能,四度冲刺港股IPO!
证券时报网· 2025-11-12 19:35
11月11日,AI制药头部企业英矽智能再度递表港交所,开启了第四次赴港上市之旅。此前,该公司在 2023年6月、2024年3月、2025年5月三次向港交所递表,但均因期满失效。 从首次递表到此次再次提交招股书,英矽智能的港股上市之旅已有近两年半时间。早在2023年11月,英 矽智能就已收到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但未能顺利上市。 AI制药头部企业 英矽智能是一家业务遍布全球的AI驱动生物科技公司。目前,公司的临床阶段资产包括一项处于II期临 床阶段的资产,在业界中处于相对较为先进的阶段。 多元化创新药管线布局 通过AI与自动化技术的深度融合,英矽智能已建立了多条自主研发管线,且管线布局呈现多元化趋 势。 据招股书资料,英矽智能AI平台虽然专注于生物制药行业,但其适用于多领域的特性使其具有更广泛 的吸引力。公司已投入大量资金,以建立丰富的药物发现及开发管线,针对涵盖肿瘤学、免疫学、纤维 化及其他治疗领域在内的多个领域。 截至目前,英矽智能已透过自主开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Pharma.AI产生逾20项临床或IND阶段的资 产,其中三项资产已授权国际制药及医疗保健公司,合约总价值超过20亿美元。 财务数据显示,2 ...
英矽智能与礼来达成AI制药合作,总额超1亿美元
生物世界· 2025-11-11 18:30
礼来与英硅智能合作 - 礼来与英硅智能达成总额超过1亿美元的生物制药合作,旨在借助人工智能发现新药[3] - 合作将结合英硅智能的AI制药平台Pharma.AI与礼来在药物开发及疾病研究领域的专长,共同推进创新疗法[3] - 英硅智能有权获得最高超1亿美元的收益,包括首付款、研发里程碑付款及分级净销售额版税[3] 合作背景与英硅智能技术优势 - 礼来早在2023年就曾在合作中使用英硅智能的Pharma.AI平台,此次扩大合作基于对之前合作成果的认可[5] - 英硅智能的AI与自动化技术显著提升药物早期研发效率,传统早期药物发现需3-6年,而英硅智能将项目从启动到临床前候选物提名平均缩短至12-18个月[5] - 英硅智能自2021-2024年已提名20项临床前候选化合物,其最领先的AI设计药物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在2a期临床试验显示改善作用后正进入关键试验阶段[5] 行业趋势与礼来AI战略 - 英硅智能的合作伙伴除礼来外,还包括赛诺菲、辉瑞、美纳里尼集团和勃林格殷格翰等多家著名制药企业[6] - 礼来近期忙于构建AI能力,10月下旬与英伟达合作打造超级计算机,旨在为"AI工厂"提供动力,以分析数据、训练模型并生成推论[6]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AI制药高额合作频频达成,关注AI+医疗-20251111
上海证券· 2025-11-11 18:27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且为“维持”状态 [1] 核心观点 - AI技术可缩短药物总研发周期、降低总研发经费、提升研发成功率,政策推动AI+医疗多场景应用 [6] - 建议关注晶泰控股、英矽智能等公司 [6] AI制药领域合作动态 - 英矽智能与礼来达成药物研发战略合作,英矽智能有权获得最高逾1亿美元收益,包括首付款、研发里程碑付款及销售版税 [3] - 晶泰科技子公司Ailux与礼来达成多靶点战略合作及平台授权协议,协议总价值最高可达3.45亿美元,包括数千万美元预付款及里程碑付款 [4] - 晶泰科技成为全球极少数在AI大分子生物药与AI小分子药领域均与国际领先药企建立高额合作的公司 [4] AI+医疗行业前景与市场数据 - 与传统药物研发相比,AI技术可处理多维度海量复杂数据,挖掘潜在靶点,推进First-in-class创新药研发 [5] - 2023年中国AI+医疗市场规模为88亿元,预计至2033年市场规模可达3158亿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43% [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AI制药公司数量已达105家 [5] -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等AI+医疗相关政策近期相继出台,推动领域发展 [5]
AI日报丨英特尔CTO跳槽至OpenAI,AMD拟上调AI市场规模预期至8500亿美元
美股研究社· 2025-11-11 18:09
AI行业动态与市场趋势 - 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带来了广泛的机会[3] - 资管行业将散户视为私募市场新资金来源,过去一年10家AI公司估值飙升近万亿美元[5] - AMD拟上调人工智能加速器市场规模预期至7500亿至8500亿美元,较此前预期的5000亿美元大幅提升[10] 公司战略与投资 - Robinhood计划推出新基金,让散户投资者得以投资5家以上估值暴涨的顶级私有AI公司[5] - Meta确认将于2028年前在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用于建造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和人才招募[9] - Meta迄今为止已通过直接投资为美国各地电网新增15GW能源[9] 企业合作与人才流动 - 英矽智能与礼来达成AI驱动药物研发战略合作,将结合英矽智能的AI制药平台Pharma.AI与礼来的药物开发经验[6] - 英特尔首席科学官Sachin Katti跳槽至OpenAI任职,首席执行官陈立武将兼任首席科学官[8] - 人工智能仍将是英特尔最高的优先业务之一[8] 市场预期与财务预测 - 美国银行分析师预测,若AMD与OpenAI的6吉瓦AI算力合作全面落地,AMD到2030年每股收益或达15至18美元[10]
AI日报丨苹果计划为iPhone扩展卫星功能,蚂蚁集团与华西医院达成AI+医疗战略合作
美股研究社· 2025-11-10 19:07
AI行业整体趋势 - 人工智能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带来广泛机会[3] - AI技术浪潮正从单纯技术突破走向大规模应用创新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5] - 软件在生成式AI浪潮下成为连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桥梁[5] 中国AI企业动态 - 快手科技旗下可灵AI全球用户突破4500万并与2万多家企业及开发者达成合作覆盖全球超80%国家和地区服务影视创作广告营销游戏制作等多元场景[5] - 蚂蚁集团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围绕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共同推进AI+医疗融合创新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6] - 英矽智能与礼来达成AI驱动药物研发合作总额超1亿美金将利用英矽智能AI制药平台PharmaAI加速创新疗法发现与开发[7] 国际科技巨头AI布局 - Meta Platforms宣布到2028年期间投入6000亿美元用于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基础设施及扩大劳动力[9] - 英伟达CEO因AI需求强劲已向台积电要求增加芯片供应其三家AI存储芯片供应商SK海力士三星电子和美光科技均已提升巨大产能以支持英伟达[10] - 特斯拉股东对投资马斯克旗下xAI出现分歧提案虽获更多赞成票但因大量弃权按反对计入未能通过未来整合存在不确定性[11] 前沿技术应用拓展 - 苹果公司为iPhone开发新卫星功能应用范围将超越紧急短信和道路救援服务[12] - 计划中的卫星功能升级包括为第三方App提供卫星连接API离线使用Apple地图卫星消息添加照片无需指向天空的连接模式以及利用卫星链路增强5G覆盖[13]
英矽智能与礼来达成AI驱动药物研发合作,总额逾亿美元
北京商报· 2025-11-10 09:58
合作概述 - 公司与礼来达成药物研发战略合作,旨在加速创新疗法的发现与开发 [1] - 合作将结合公司自主研发的AI制药平台Pharma.AI的技术优势与礼来在药物开发及疾病研究领域的深厚积淀 [1] 合作内容与模式 - 公司将依托其Pharma.AI平台及专业药物研发能力,就双方确定的创新靶点开展候选化合物的生成、设计与优化 [1] - 公司有权从该项合作中获得最高逾1亿美元的收益 [1] - 收益构成包括首付款、研发里程碑付款以及未来药品商业化后的分级净销售额版税 [1]
AI制药赛道竞逐加剧英矽智能三闯港交所打响“突围战”
新浪财经· 2025-10-15 04:30
上市进程与财务表现 - 公司近期第三次向港交所递表申请上市 此前两次申请分别于2023年6月和2024年3月因期满失效 [1]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营收呈现快速增长 分别为3014.7万美元、5118.0万美元、8583.4万美元 [2] - 公司同期净亏损分别为2.2亿美元、2.1亿美元、1710万美元 三年累计亏损约4.5亿美元 [2] - 公司于2024年6月完成1.23亿美元的E轮融资 [7] 业务模式与客户构成 - 公司核心业务为AI驱动的新药开发 药物发现及管线开发业务在营收中占比长期超过90% [2] - 公司拥有由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药物研发平台Pharma.AI [2] - 公司存在大客户依赖 2022年至2024年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90.6%、94.1%、94.4% [2] 研发管线与核心产品 - 公司核心候选药物为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Rentosertib(ISM001-055) 其作用靶点TNIK由AI辅助发现 [3] - 公司已建立超过30条自主研发管线 布局横跨纤维化、炎症性肠病、肿瘤、代谢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多个领域 [3][4] - 公司两种早期候选药物已对外订立三项授权协议 相关安排的合约总值超过20亿美元 [3] - 公司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提名一种用于疼痛管理的临床前候选药物 [4] - 公司于2024年9月宣布切入ADC药物赛道 与迈威生物和皓元医药达成战略合作 [4] 研发投入与团队构成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7818万美元、9734万美元、9190万美元 [5] - 研发开支中第三方订约成本占比长期超过60% 而研发人员工资支出占比长期低于30% [5] - 公司共有308名员工 其中研发人员为241名 [4]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AI制药平台的核心优势在于缩短药物研发时间 解决传统研发效率低、周期长等痛点 [2] - AI制药赛道竞争加剧 参与者包括百图生科、腾讯云深智药、中国电信等巨头 [6] - 公司与药明康德关系密切 药明康德创始人曾领投其战略融资 公司总部迁往香港与此相关 [6]
AI制药再现新突破!港股创新药ETF(159567)今日溢价交易频现,实时成交额突破18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6-11 13:39
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 - 港股市场低开高走,创新药板块小幅回调,乐普生物-B涨超6%,和黄医药、泰格医药、先声药业、康哲药业、再鼎医药涨超1% [1]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盘中获超1亿份净申购,市场热度较高 [1] - 港股创新药指数市盈率从2月21日的64倍降至6月11日的31倍,估值消化明显,当前布局性价比突出 [1] AI制药进展 - 英矽智能在研药临床II期结果刊登于《自然·医学》,靶点识别和分子设计由生成式AI平台Pharma.AI驱动 [1] - 该药物成为全球进展最快的AI研发药物,AI技术优势体现在效率提升、成本经济及更全面的考虑 [1] 创新药ETF特点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创新药企业权重90%,为全市场医药主题类指数中最高 [1] - 创新药ETF(159992)跟踪创新药指数,布局创新药产业链龙头企业,覆盖全球CXO龙头和国内仿创药企龙头 [2] 行业趋势与政策支持 - 中国创新药技术优势和市场潜力显著,2025年国际化进程加速,多个重磅品种海外商业化落地 [2] - 国内政策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包括审评审批优化、医保支付机制完善、商业保险覆盖扩大等 [2] - AI赋能创新药研发、国产创新药出海、商业健康保险完善等共同推动行业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 [1][2]
中新健康丨AI制药迎新进展,能否颠覆传统研发?
环球网资讯· 2025-06-10 18:40
AI制药临床进展 - AI驱动药物Rentosertib(ISM001-055)的IIa期临床研究结果发表于《自然·医学》期刊 该药物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 [1][2] - 该药物靶点识别和分子设计完全由生成式AI平台Pharma AI驱动 采用AI分析数据并生成分子结构 突破传统研发路径 [2] - IIa期临床试验采用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 初步验证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 但样本量较小需进一步III期验证 [2] AI制药技术优势 - AI药物研发效率显著提升 成本更经济 可同时分析多条信号通路实现多靶点治疗 [3] - 全球AI制药市场规模2022年达10 4亿美元 预计2026年近3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30% [3] - 中国发布《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明确84个医疗AI细分领域 推动规范化发展 [4] 行业政策支持 - 中国七部门联合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 目标2030年规模以上药企全面实现数智化转型 [4] - 政策驱动下 AI在药物研发领域展现出替代传统模式的潜力 但需与基础研究形成互补关系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