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球时报
icon
搜索文档
就业环境严峻,日本启动“冰河期一代”教师补位计划
环球时报· 2025-06-26 06:48
日本政府针对"就业冰河期一代"的教师录用政策 - 日本文部科学省要求各地教育委员会制定措施,积极录用"就业冰河期一代"(1993-2004年进入社会的群体,约1700万人)担任公立学校教师,并提供招聘考试部分科目免考、社会工作经验加分等政策 [1] - 该政策是日本政府本月制定的强化"就业冰河期一代"支援举措之一,源于该群体因就业环境严峻多数从事非全职工作,导致就业市场评价较低、工资待遇差 [1] - 日本政府近年来针对该群体推出了一系列支援举措,涉及公务员和教师等多个职业,并提供返校再培训、培训补贴等帮扶政策 [1] 日本教师招聘市场变化 - 2000年度日本公立小学教师录取比例高达1∶12.5,创历史最高纪录,导致许多怀揣教师梦的人放弃报考 [2] - 2024年度日本公立小学教师录取比例已大幅下降至1∶2.2,吸引更多人报考教师岗位、保障高素质教师供给成为教育领域当务之急 [2]
美国《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接受《环球时报》专访:2049,“酷中国”将是全世界模仿对象
环球时报· 2025-06-26 06:41
科技预言与未来趋势 - 科技预言家凯文·凯利在《2049——未来10000天的可能》中提出"2049酷中国"概念,预言中国将在25年后向世界输出顶尖游戏、AR、音乐和艺术 [1] - 2049年智能手机将被智能眼镜取代,智能眼镜可显示物品保质期等信息,AI助理将像GPS一样普及 [5] - 2049年机器人、自动驾驶、太空探险和生命科学领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7] 中国电动汽车行业 - 中国电动汽车品质被认为可能超越特斯拉,未来全球消费者都会想购买 [3] - 中国电动汽车尚未大规模进入美国市场,但行业展现出强劲竞争力 [3] 中国科技与制造业 - 中国无人机在全球市场具有很高知名度,被视为"很酷"的产品 [3] - 中国制造业成功得益于完整供应链体系和市场参与者共同努力,在无人机、影像设备、智能手机等领域实现突破 [8] - 中国在人工智能应用和机器人制造方面表现突出,未来可能成为最佳机器人设计者 [7] 文化产业与软实力 - 中国游戏《黑神话:悟空》因将传统文化变酷而风靡全球 [8] - 中国需要持续打造创新科技产品和文化产品,构建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来提升"酷实力" [8] - 2049年中国科幻电影可能位居各大榜单之首 [4] 全球产业格局变化 - 智能眼镜技术可能颠覆沃尔玛、亚马逊等零售巨头 [6] - 为镜像世界提供底层AI技术的超级公司可能来自印度而非当前科技巨头 [6] - 全球飞机制造、汽车制造、建筑和零售行业将不同程度受到新技术影响 [6] 城市发展与人才吸引 - 2049年中国城市将极具未来感,成为全球城市规划者学习对象 [4] - 中国城市将简化移民程序,竞相吸引全球顶尖人才 [4]
【环时深度】战火暂息,以伊留守华侨华人“松了半口气”
环球时报· 2025-06-26 06:41
冲突影响 - 以色列特拉维夫、海法等地的袭击最为猛烈,尤其临近停火的几天内袭击已不局限于军事设施 [5] - 德黑兰23日一天有200多处地点受到袭击,以军战机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随时攻击 [6] - 冲突初期德黑兰出现物资抢购现象,牛羊肉被抢空,加油站排队1至1.5公里长,本周已恢复正常供应 [7] 当地经济与民生 - 特拉维夫工地未因冲突停工,但防空警报导致工人每隔40分钟需躲避一次,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5] - 德黑兰商超、银行、政府部门正常营业,能源和物资供应恢复稳定,仅网络服务断断续续 [7][8] - 以色列南部阿什凯隆物资供应和物价稳定,网络未受大影响,防空警报频率低于特拉维夫 [8] 在伊中企与人员动态 - 德黑兰至少有200名中国公民留守,通过群聊分享信息并相互支持 [9] - 部分从事对华贸易的企业员工计划7月中旬返回伊朗,留学生可能9月返校 [11] - 在伊中国人担忧两国贸易受影响,但对安全较放心,认为祖国和同胞群体是后盾 [12] 冲突后市场情绪 - 伊朗民众对美国及以色列不满情绪增强,尤其在美方介入后 [12] - 以色列同事对停火协议反复感到失望,表达厌战情绪 [11] - 留守华人出现创伤后应激反应,对声音敏感,但部分人计划恢复工作或学业 [11][12]
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受关注,监管之眼考验其“无人驾驶帝国”梦想
环球时报· 2025-06-26 06:41
公司动态 - 特斯拉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启动面向筛选粉丝群体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Robotaxi),车辆配有员工随行[1] - 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身价一夜暴涨190亿美元,公司股价周一收涨8%至348.68美元,随后回落至340.47美元[1] - 公司计划打造闭环、垂直整合的Robotaxi体系,目标是将100万辆Robotaxi上路[1][2] - 采用ModelY车型提供Robotaxi服务,每趟车费4.2美元,单车年收益预计3.5万至7万美元[2] 技术表现 - Robotaxi运行初期出现多起异常行驶情况,包括方向盘剧烈转动、越线闯入逆向车道、错过停车点等[2][3] - 全自动驾驶功能此前已因引发多起车祸受到NHTSA调查,测试中曾连续8次撞倒儿童体型假人[3] - 公司掌握从硬件到软件的完整自动驾驶技术链条,拥有数十亿英里真实路测数据优势[4] 市场反应 - 社交媒体对Robotaxi评价褒贬不一,部分视频获得广泛关注[2] - 市场对无人驾驶出租车项目的乐观预期已大部分反映在当前股价中[4] - 瑞银研报将目标股价上调25美元但维持"卖出"评级[4] 行业竞争 - 行业面临激烈竞争,Waymo已完成超1000万次付费行程,Zoox低调推进,中国本土企业快速扩张[4] - 公司拥有产品规模、品牌认知度等竞争对手不具备的优势[4] 商业模式 - 公司战略重点从销售汽车转向车辆闲置时间货币化[2] - 按每英里收费0.5至1美元计算,单车十年可创收35万至70万美元[2] 监管环境 - NHTSA已注意到Robotaxi事故并与制造商联系获取更多信息[3] - 项目面临监管审批漫长、公众信任建立等挑战[4]
亚投行十年:“朋友圈”越来越大
环球时报· 2025-06-26 06:41
亚投行新任行长任命 - 中国财政部前副部长邹加怡当选亚投行下一任行长 将于2026年1月16日正式接替金立群 任期五年 [1] 亚投行发展历程与成就 - 亚投行由中国倡议设立 57国共同创建 2015年12月成立 2016年1月正式运营 十年来践行多边主义 聚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1] - 截至2024年底 亚投行投资支持的交通基础设施超5.1万公里 可绕地球赤道约1.28圈 惠及超4.1亿人口 [1] - 推动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2130万千瓦 通过能源项目每年减少近3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排放 [1] - 支持的项目帮助约871万人获得更安全的饮用水供应 [1] 亚投行成员与项目扩展 - 成员数量从57个增至110个 覆盖全球81%人口和65%GDP [2] - 已批准322个项目 批准融资总额超600亿美元 带动超2000亿美元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2] - 惠及38个亚洲域内与域外成员 分布在非洲、拉美等地 涵盖能源、交通、水利、公共卫生与教育等领域 [2] 亚投行国际影响与未来方向 - 成为全球多边开发机构体系新的重要一员 为促进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 - 本届年会以"互联助力发展 合作共创繁荣"为主题 总结过去十年成绩 规划下个十年发展方向 [2]
美媒:特朗普的“黄金股”失误
环球时报· 2025-06-26 06:35
美国政府干预钢铁行业 - 日本制铁完成对美国钢铁公司的收购 美国政府通过优先股获得投票权及对工厂运营 资本投资 工作岗位迁移的控制权 [2] - 1952年杜鲁门政府试图将钢铁厂国有化以解决罢工 但被最高法院裁定违宪 [2] - 1961年肯尼迪政府施压钢铁公司维持价格 导致行业长期价格下滑趋势 [2] 国有化历史案例 - 1970年宾夕法尼亚中央铁路倒闭后 美国政府成立国家铁路客运公司并国有化关键基础设施 后因设施老化长期亏损 [3] - 1984年伊利诺伊大陆银行因过度扩张面临挤兑 政府以"大而不能倒"为由注资接管 该银行巅峰时总资产近400亿美元 [3] 行业国有化趋势 - 航空 汽车 医疗保健 能源等行业已处于事实上的部分国有化状态 受政府隐性控制 [4] - 美联储通过持有国债和债务货币化控制利率 具有国有化特征 [4] - 《芯片与科学法案》提供半导体建厂资金 被视作政府对芯片行业的干预 [4] 潜在国有化风险 - "黄金股"模式可能被复制 英特尔若持续亏损或面临以国防名义国有化 [5] - OpenAI因符合"对美国经济安全至关重要"标准 可能进入政府收购清单 [5] - 美国商务部长要求"黄金股"永久有效 华尔街人士参与交易结构设计 [5] 市场机制影响 - 美国股市价值依赖于政府不干预原则 "黄金股"政策可能破坏企业融资渠道 [5] - 国有化消除利润动机 价格管制导致行业发展停滞 [3]
美媒:社交媒体让嫉妒“工业化”
环球时报· 2025-06-26 06:35
社交媒体行业影响 - 社交媒体通过精心调教的算法将用户负面情绪转换为商家利润 青少年平均每天在社交媒体上耗费5小时 [1] - 社交媒体让嫉妒情绪"工业化" 将"攀比"变成生意 用户多巴胺释放节奏被掌控 [1] - 社交媒体展示被算法放大的"美好生活" 导致用户产生失落感和焦虑情绪 [1][2] 用户行为与心理影响 - 用户惯于将自己的生活与被算法放大的"网红"比较 不再为拥有之物心怀感激 [2] - 社交媒体内容导致用户陷入"爱而不得"的痛苦 情绪健康主导权被相关公司掌控 [2] - 社交媒体上他人的奢靡假期、幸福家庭、豪宅美景等内容引发用户嫉妒心理 [1] 行业商业模式 - 社交媒体公司通过贩卖"焦虑"牟利 用户情感发育受到商业利益影响 [1][2] - 算法放大特定内容 刺激用户持续刷手机 形成"越刷越难受"的循环 [1] - 负面情绪的煽动与传播成为社交媒体平台的重要运营手段 [1]
美媒:“学编程保饭碗”不再可靠
环球时报· 2025-06-26 06:35
计算机专业招生趋势 - 2005至2023年美国计算机专业学生人数增长4倍 但2025年招生增幅仅0.2% 名校如斯坦福 普林斯顿出现下滑 [1] - 普林斯顿计算机系预计两年内毕业生人数减少25% 杜克大学相关课程报名人数下降20% [1] AI对技术行业就业影响 - 生成式AI导致技术行业裁员和招聘冻结 皮尤调查显示软件工程师是受AI冲击最大职业群体 [1] - 22至27岁年轻人中计算机与数学岗位就业人数下降8% 其他领域略有上升 [2] - 谷歌 微软高管透露AI已参与25%代码编写 微软裁员6000人 Anthropic用聊天机器人取代低阶员工 [2] - Anthropic预测5年内AI可能取代50%初级程序员岗位 [2] 技术人才供需矛盾 - 计算机专业博士生投600份简历才获录用 AI方向专长者也面临求职困境 [2] - 名校毕业生从科技巨头争抢对象变为主动求职者 [2] - 企业可能削减职场底层阶梯 导致年轻白领缺乏职业起点 [2] 行业周期性及技能转型 - 计算机专业冷热随就业市场波动 薪资上涨曾带动学生回流 [3] - 麻省理工教授认为AI最终将刺激真正技术人才需求 [3] - 经济学家建议培养"耐久型技能" 文科背景因软技能可能更具长期收入潜力 [3]
满足特朗普要求,难掩成员国分歧,北约峰会通过“5%军费目标”
环球时报· 2025-06-26 06:21
北约峰会核心议题 - 32个北约成员国领导人同意到2035年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的5%,其中3.5%用于核心国防支出(军队和武器),1.5%用于网络安全、基础设施改造等广泛国防措施 [3][4] - 新目标较现行2%的GDP占比大幅提高,预计每年将额外增加数千亿美元支出 [4] - 北约秘书长吕特称此举是为减少对美国依赖,并特别赞扬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动这一变革 [4][6] 特朗普对北约政策影响 - 特朗普要求欧洲盟友大幅增加国防开支,并将美国安全支持与支出承诺挂钩 [4][8] - 特朗普在峰会期间称美国对北约集体防御条款的承诺"取决于定义",引发欧洲盟友对安全承诺的担忧 [1][6] - 北约调整峰会形式(缩短会议时长、简化声明)以迎合特朗普偏好,峰会声明未提及乌克兰加入北约的"不可逆性" [1][4][5] 成员国分歧与执行挑战 - 西班牙需将军费提高一倍以上才能达标,首相桑切斯已获灵活执行承诺,比利时和斯洛伐克也表达类似立场 [7] - 法国总统马克龙指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阻碍欧洲增加国防开支 [4] - 尽管共同声明达成,北约内部对财政压力的担忧持续存在,西班牙等国态度削弱团结形象 [7][8] 乌克兰议题降温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未获邀出席正式会议,峰会声明未谴责俄罗斯军事行动,为2022年来首次 [4] - 北约将俄罗斯描述从"最大威胁"调整为"长期威胁",但重申对乌克兰的持续支持 [3][4] -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举行"实质性"双边会谈,显示乌克兰问题转向双边协商模式 [5] 欧洲安全架构变化 - 北约秘书长强调美国"完全承诺"集体防御条款,但欧洲仍担忧特朗普可能重新谈判安全条款 [6][8] - 欧洲国家依赖美国导弹、情报等军事能力,新支出目标可能重塑跨大西洋防务分工 [8] - 分析认为北约实际团结度脆弱,国防支出增加未根本解决内部战略分歧 [8]
爆料:特朗普看电视节目后决定动手
环球时报· 2025-06-25 19:46
特朗普决策过程分析 -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收看福克斯新闻频道赞扬以色列袭击伊朗的节目后,决定参与对伊朗的空袭行动[1] - 特朗普此前坚持"不干涉主义"和"美国优先"政策,但在6月14日态度发生转变[1] - 特朗普将部分以色列行动归功于自己,并于6月17日在社交媒体宣称"我们"控制伊朗领空[1] 媒体报道影响 - 福克斯新闻频道对以色列军事行动进行铺天盖地的赞扬,并邀请嘉宾敦促特朗普更多参与[2] - 特朗普政府密切关注支持者在社交媒体上对发动新战争的反应[2] - "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支持者分裂为"不干涉主义"和"支持战争"两个阵营[2] 美以关系变化 - 特朗普曾警告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不要在美伊核谈判期间袭击伊朗[1] - 6月13日以色列空袭导致伊朗高级官员丧生后,特朗普改变态度[1] - 特朗普从七国集团峰会提前返回后,与国家安全顾问会面并决定参与行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