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搜索文档
宁德时代拓展零碳生态布局 深化产业链协同合作
人民网· 2025-11-14 16:42
宁德时代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将与五粮液集团在"项目、资本、供应链"方面协同发力,通过零碳 建设推动传统白酒产业新能源化,为宜宾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此外,宁德时代将与四川省自然 资源投资集团聚焦"锂资源开发、产业合作、技术创新、人才交流"等领域深化合作,为四川打造万亿动 力电池产业集群提供坚实的矿产资源保障,助力四川打造全球锂电产业核心高地。 根据协议,宁德时代将与宜宾市人民政府围绕"零碳产业、零碳能源、零碳城市、零碳智能"四大方 向开展合作,力争5年内在宜宾全域建成零碳生态集群,助力宜宾加速建成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先行区。 11月11日,宁德时代与宜宾市人民政府、五粮液集团、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分别签署合作协 议,进一步拓展零碳生态布局,深化产业链协同合作。 ...
人民财评:超1亿吨秋粮入仓,守住“种粮卖得出”底线
人民网· 2025-11-14 16:30
科技赋能,让收购更高效。在黑龙江,运粮车满载金黄饱满的玉米进入粮食收储企业,智能扦样器的机 械臂精准探入车厢,随机取样,样品直送检验室,数据很快呈现,随后车辆过磅、液压卸粮,全程仅需 半小时。在安徽,面对连续阴雨天气,智能烘干设备成为粮食减损增收关键,可实现一键清理杂质、风 干水分、减少晾晒损耗、杜绝霉变的功能,12小时风干就能达到国家库存标准,解决"看天晒粮"难题。 一些地方还投入移动烘干机、移动质检车,把粮食收储服务搬到田间地头,成为提升粮食产后减损和应 急处理效能的重要力量。智能科技、新型农机被广泛应用,让粮食从田间到仓廪的流转更高效,进一步 增强粮食收储链条的韧性。 做好秋粮收购"后半篇文章",仍要密切跟踪市场动态,着力优化各项服务保障,让"颗粒归仓"真正转化 为农民的获得感,为全年粮食丰收画上圆满句号。 (文章来源:人民网)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12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秋粮收购超1亿吨,呈现收购进度快、市场 购销活、优质优价等特点,收购进展总体顺利。 秋粮占我国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三,做好秋粮收储工作,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市场供给、促 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秋粮进入收获期,各地 ...
2025人民好医生自身免疫疾病科普行动启动
人民网· 2025-11-14 15:50
为提升公众对自身免疫疾病的认知水平,普及科学防治知识,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近日,由中国健 康教育中心指导,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学普及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风湿免 疫康复专业委员会提供学术指导,人民好医生客户端发起的2025人民好医生自身免疫疾病科普行动启 动。 人民好医生客户端诚邀自身免疫疾病领域的医务工作者和专业人士参与创作兼具科学性、科普性和 创新性的科普作品。同时,还邀请自身免疫疾病领域的知名专家作为本次科普专委会成员,为创作者提 供专业指导、科普创作能力提升等服务。 创作类别: 科普短视频。包括但不限于痛风、关节炎、其他自身免疫疾病。 作品要求: 一、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视频创作,统一制成MP4格式的高清影像,建议视频时长3至5分钟,视频文 件不大于300M; 二、视频要求图像清晰、构图合理、音质清晰; 三、科普短视频中不得出现与行动内容无关的标识、水印。 2025人民好医生自身免疫疾病科普行动 欢迎扫码报名 ...
国家医保局:医保影像云索引上传已过亿
人民网· 2025-11-14 14:51
人民网北京11月14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国家医保局官网消息,截至2025年11月12日,北京、河 北、山西、内蒙古、吉林、上海、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 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24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完成医保影像云 软件部署,具备影像云索引数据上传能力和省级平台端影像数据跨省调阅能力,向国家局归集的医保影 像云索引数据已达1.4亿条。 上传超十万的省份有:贵州(75.4万条)、内蒙古(62.3万条)、云南(61.5万条)、宁夏(53.7万 条)。 上传超百万的省份有:福建(710.3万条)、江西(710.1万条)、四川(597.6万条)、湖北(329.1 万条)、陕西(279.5万条)、山西(195.0万条)、河北(158.5万条)、新疆(133.1万条)。 其中,上传超千万的省份有:河南(2477.6万条)、广东(2453.1万条)、江苏(1294.7万条)、 山东(1235.9万条)、甘肃(1218.4万条)、上海(1041.2万条)、安徽(1011.1万条)。 ...
中疾控:糖尿病足不只是“脚出了点小毛病”
人民网· 2025-11-14 14:51
人民网北京11月14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中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糖尿病本身虽不直接致命,但 它的并发症却可能悄悄"偷走"健康。其中,糖尿病足是最严重、治疗费用最高、致残率和致死率最高的 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在联合国糖尿病日,一起来了解糖尿病足,学会防护。 糖尿病足不只是"脚出了点小毛病" 糖尿病足不是简单的皮肤问题,而是糖尿病导致足部神经、血管病变后,引发的感染、溃疡、坏疽 (组织坏死)等严重问题。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糖尿病足截肢的患者,占所有非外伤性截肢者的50%以上!更可惜的是,很 多人直到脚烂了、变黑了才去看病,往往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其实,前期花一点时间做好预防,比后期 截肢、长期治疗的痛苦和花费划算太多。 这些人要警惕糖尿病足找上门 如果有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就属于糖尿病足高危人群,必须格外留意双脚: 1.患糖尿病超过10年; 2.血糖长期控制不好(比如空腹血糖经常高于7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高于11.1毫摩尔/升); 3.曾经有过足溃疡、受过足部外伤; 4.脚型不正常(比如大脚趾外翻、脚趾弯曲像锤子、扁平足、高弓足); 5.足部皮肤有问题(比如老茧很厚、长鸡眼、皮肤干裂、脚气反复); 6.脚感觉变差( ...
国开行:投贷联动 助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 2025-11-14 14:11
据国家开发银行最新消息:今年前三季度,国开行向中欧班列项目发放75.9亿元贷款,有效发挥了 支持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主力银行作用。 今年以来,国开行围绕助力中欧班列基础设施能力提升,加大工作推动力度,综合运用人民币融资 窗口、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投贷联动助力畅通中欧班列骨干通道,提升枢纽节 点承载能力和重点口岸通行能力,完善配套设施,并为中欧班列相关运营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今年以来,国开行向哈萨克斯坦国有铁路公司200台机车采购项目发放2.55亿元贷款,支持其从中 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分批采购机车。这些机车根据客户使用习惯和当地环境特点进行了优化设计,具有 动力强、抗风沙、耐高寒等优势,经济性和排放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机车已陆续交付并投入 运营,有效提升了哈萨克斯坦铁路运输能力,为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和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提供了 有力支撑。 该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6月,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正式启用,为推动河南从"内陆腹 地"向"开放枢纽"转变注入新的动力。国家开发银行河南分行持续为集结中心的国际仓储分拨中心、国 际邮件及电商分拨中心建设等提供资金支持,有力保障集结中心顺利启用。 ...
直播预告:中国乳腺癌治疗药物与临床治疗的破局之路
人民网· 2025-11-14 13:32
嘉宾简介 乳腺癌,现已成为威胁我国女性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防治工作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国在乳腺癌治疗领域正 迎来怎样的创新与突破?患者们又面临着哪些新的希望与挑战? 2025年11月17日14:00-15:00,《人民健康会客厅》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主任徐兵河,天津医科 大学校长、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天津市乳腺癌防治研究中心主任郝继辉做客演播室,共同探讨"中国乳腺癌治疗的破局之路",欢迎届时收看。 如何收看: 一、下载人民好医生App,点击"首页轮播图"进入栏目进行收看。 更多贴心易懂的健康科普,三甲名医互动,请关注人民好医生APP 二、关注人民健康公众微信号(微信号:rmwjkpd),右下角点击健康互动 "下载人民好医生App",下载后进入客户端收看。 重要提示:人民好医生客户端只提供疾病科普,不做具体诊断和开处方。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徐兵河,中国工程院院士,肿瘤学家,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教学名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 恶性肿瘤的临床诊疗、科研、医工交叉研究及抗肿瘤新药研发,特 ...
中国华能:织密“保供网” 精准送达每一度温暖
人民网· 2025-11-14 11:40
随着北方气温走低,今冬明春供暖季拉开序幕。作为全国最大的民生供热企业——中国华能切实扛起能源保供的政治责任,以安全为基、服务为本、智 慧为核,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第一时间开栓供热,织密覆盖热源保障、管网调控、民生服务的"保供网",将"华能温度"准时送达千家万户。 在黑龙江,华能伊春热电公司热网营销党支部党员白天化身"热网管家",深入社区排查供热管网、检修换热站设备,向居民讲解冬季用热常识,夜晚值 守服务热线,确保用户诉求"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原标题:织密"保供网" "华能温度"准时送达 提前开栓 护民生暖意 在吉林,华能吉林分公司所属供热企业10月17日已全部提前开栓供热,下属华能松原热电公司提前10天供热,成为吉林省内供热最早的企业。根据去年 采暖期出现的问题及设备运行实际情况,松原热电公司制定了详细的夏季检修计划,以"严、实、细、准、效"的要求对供热系统进行全面"体检",针对易发 管道断裂、设备漏风漏灰等隐患点进行专项整治,有效消除设备缺陷,为今冬明春的稳定供热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松原热电公司还积极打造"一站 式"服务大厅,设立24小时客服热线,建立健全群众诉求"接报即办"机制,优化供热服 ...
财经观察 能源供需总体平衡,温暖过冬有保障
人民网· 2025-11-14 10:51
北方地区已陆续进入供暖季,季节性用能高峰即将到来。今年迎峰度冬期间,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是否有 保障? 近年来我国能源安全保供能力不断增强,为供暖季能源稳定供应打下坚实基础。 ——供应能力持续提升。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煤炭先进产能建设持续推进,原煤、油气生 产平稳增长,规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1.7%、6.4%。 煤炭供应方面,当前市场总体平衡偏宽松。10月以来,全国煤炭日均调度产量持续处于1200万吨以上的 较高水平。此外,10月以来,国家铁路电煤装车保持在日均5.6万车的较高水平。 天然气供应方面,我国最大的储气库——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呼图壁储气库11月10日正式启动第十三周期 采气工作,全力保障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强劲,共同助力供暖季。截至9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 机容量37.2亿千瓦,同比增长18%。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接近22亿千瓦,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 突破17亿千瓦。 "迎峰度冬期间,我们将持续跟踪煤炭生产、进口、需求等重点指标变化趋势,会同有关方面全力做好 迎峰度冬煤炭保供相关工作。"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张燕秦介 ...
内蒙古自治区多举措加强民营企业用能要素保障
人民网· 2025-11-14 10:48
加强制度机制创新 强化绿色能源供给 内蒙古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优势,在供给侧和消费侧同时发力,加强机制创新、供给扩容、消纳提质、 产业融合,推动用能结构绿色低碳深度转型。在供给侧,创新实施火电灵活性改造、燃煤自备电厂可再 生能源替代、源网荷储一体化、风光制氢一体化、工业园区绿色供电、全额自发自用等六类新能源市场 化消纳项目,有效破解新能源消纳空间受限问题。"十四五"以来,累计批复实施市场化新能源项目266 个、总规模9635万千瓦。在消费侧,创新建立高耗能企业可再生能源强制消费机制和新上项目可再生能 源消费承诺制,加强新建项目使用绿电的刚性约束,强化存量企业绿电消费责任,推动新能源和先进高 载能产业融合发展。2024年,自治区本级通过新能源消纳解决能耗指标的项目89个,其中民营企业项目 74个,特别是,绿色先进高载能项目新能源消纳比例均达到了50%以上。创新实施"阿电入乌"(阿拉善 盟新能源跨盟市输送至乌海市)区域互济保障性新能源项目,装机规模400万千瓦,其中200万千瓦保障 性项目已全部建成并网,有力保障了恒业成有机硅、兴发科技、华恒能源、安伦碳基新材料等8家负荷 企业绿电需求。通过实施一系列的创新举措,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