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基金报
icon
搜索文档
董明珠,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5-07-25 09:27
格力电器系减持闻泰科技计划 - 格力电器及其控制的珠海融林计划减持闻泰科技股份,合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1244.58万股×2)[4] - 减持时间为2025年8月15日至11月12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进行,减持价格视市场情况确定[4][5] - 按最新收盘价36.48元计算,若按上限减持,格力电器系合计可套现约9亿元(4.54亿元×2)[5] 格力电器系投资历史 - 格力电器系2018年底以24.68元/股价格出资30亿元参与闻泰科技收购安世集团,合计持股达12.33%[6] - 2020年2月股价曾达170元/股,浮盈超百亿元,但2023年8月跌至24.06元/股,跌破成本价[6] - 2024年10月曾计划减持1%但实际仅减持0.5%(618.16万股),此次为第二次减持计划[8] 闻泰科技经营状况 - 2024年营收735.98亿元(+20.23%),但归母净利润亏损28.33亿元,主因被列入实体清单影响[8]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30.99亿元(-19.38%),归母净利润2.61亿元(+82.29%)[9]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9-5.85亿元,同比增长178%-317%[9] 公司战略转型 - 原以手机方案设计业务起家,后转型为ODM制造商,2017年借壳上市[8] - 2018年通过并购安世集团进入半导体行业,现半导体业务已成为主要利润来源[8] - 2024年12月宣布拟转让产品集成业务资产,战略重心全面转向半导体领域[8]
见证历史!美联储,突发!
中国基金报· 2025-07-25 08:24
美股市场表现 - 道指跌316.38点,跌幅0.70%,报44693.91点;纳指涨37.94点,涨幅0.18%,报21057.96点;标普500指数涨4.44点,涨幅0.07%,报6363.35点 [3] - 纳指与标普500指数再创新高 [2][3] - 银行股多数上涨:高盛涨0.25%,摩根士丹利涨0.18%,美国银行涨0.57%,富国银行涨0.2%;摩根大通跌0.05%,花旗跌0.61% [6][7] 特朗普与美联储动态 - 特朗普造访美联储,与鲍威尔讨论利率问题,称若利率降低3个百分点至1%,美国可省下1万亿美元 [5] - 特朗普提及可能解雇鲍威尔,但未明确行动 [5] - 美国财长贝森特称可能在12月或明年1月宣布新一任美联储主席提名人选 [5] 美联储银行资本监管会议 - 美联储史上首次召开银行资本监管公开会议,副主席鲍曼主持,鲍威尔未发言 [5] - OpenAI CEO山姆·阿尔特曼参与“炉边对谈”,首次将AI对金融监管的影响纳入公开议程 [5] 科技股与芯片股表现 - 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英伟达涨1.73%,亚马逊涨1.73%,谷歌涨1.02%,微软涨0.99%,脸书涨0.17%;苹果跌0.18%,特斯拉跌8.20% [7][8] - 芯片股涨跌不一:超威半导体涨2.19%,博通涨1.77%,英伟达涨1.73%,阿斯麦涨1.14%;英特尔跌3.66%,格芯跌2.24% [9][10] 公司动态与财报 - 特斯拉股价大跌8.20%,特朗普否认要“摧毁”马斯克公司 [7][8] - 英特尔Q2每股收益-0.67美元(预期-0.26美元),营收129亿美元(预期119.2亿美元),净亏损29亿美元(预期-12.6亿美元) [10][11] - 英特尔计划裁员15%,预计Q3营收126亿至136亿美元(分析师预期126.4亿美元) [11] 行业前瞻 - 马斯克旗下Neuralink目标2031年实现年收入10亿美元,每年为2万人植入脑机接口设备 [9] - 微软工程师为OpenAI GPT-5准备服务器容量,预计最早下月发布 [9]
年薪最高120万抢人!渠道战打响
中国基金报· 2025-07-25 08:16
行业趋势 - 美妆巨头如珀莱雅、上美股份、贝泰妮等正加码布局OTC渠道,将其视为未来3~5年行业增长主引擎 [4] - OTC渠道正从边缘场景蜕变为战略腹地,受政策松绑、需求增长及渠道转型三浪叠加推动 [4] - 中国药店总数达70多万家,但美妆渗透率仅0.5%,对比日本20%渗透率显示理论市场规模较大 [5] 人才与资本动向 - 头部美妆企业以高出传统渠道30%~50%的薪资急聘OTC人才,如百雀羚开出35K~65K月薪招聘OTC销售总监 [4][7] - 兼具医药背景和美妆分销资源的复合型人才年薪报价达50万至80万元,市场供给稀缺 [11][12] - 薇诺娜OTC渠道销售额从2016年50万元增至2024年超10亿元,8年增长近200倍,成为行业标杆 [6] 政策与渠道潜力 - 2024年政策松绑允许药店依法经营化妆品,商务部等七部门支持药店拓展非药商品销售 [5] - 药店因医保控费、集采压缩药品毛利(6家连锁药店中5家利润下滑),转向毛利率超60%的美妆品类寻求突破 [6] - 美妆品牌因电商流量成本攀升、传统专营店客流下滑,将OTC视为线下增长新蓝海 [6] 挑战与竞争壁垒 - 美妆公司需以3~4折供货给药店,渠道成本显著高于传统CS渠道20%~30%的分佣率 [13] - 药店面临选品不专、私域运营薄弱、场景体验缺失三大痛点,制约美妆品类拓展 [13] - 除头部品牌外,药店顾客对新兴护肤品牌认知度有限,渠道转化效率存疑 [14] 战略升级 - 头部品牌加速组建专职OTC事业部,渠道升格为需独立资本投入与组织架构的核心战略单元 [11] - 进入OTC需系统性重构产品逻辑与组织能力,涉及医保支付、集采政策等医药行业规范理解 [7][15]
历经13年,缉拿归案!
中国基金报· 2025-07-25 01:16
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 - "百名红通人员"之一的周静华从泰国被引渡回中国 这是开展"天网行动"以来第63名归案的"百名红通人员" [1] - 周静华归案标志着亚洲地区"百名红通人员"清零 彰显了维护人民利益、捍卫法律尊严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 [1] - 目前"百名红通人员"仍有37人在逃 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少数几个西方发达国家 [3] 周静华案件详情 - 周静华 女 1969年9月出生 "百名红通人员"第26号 原中国云铜(泰国)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涉嫌贪污犯罪 [1] - 周静华曾任云南铜业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泰国项目部负责人 中国云铜(泰国)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4] - 周静华因涉嫌贪污犯罪 被云南省检察院立案 2010年5月逃亡泰国 外逃后负隅顽抗、拒不归案 [5] 案件侦办过程 - 2012年9月 国际刑警组织对周静华发布红色通报 [1] - 2023年7月 泰国内政部宣布撤销周静华的泰国国籍 [5] - 2025年7月 在中泰有关部门配合下 双方开展执法司法合作 将周静华引渡回中国 [1] 反腐败国际合作 - 中泰双方开展了一系列执法司法合作 最终将周静华缉拿归案 [2] - 周静华被引渡回国 体现了中国与亚洲国家执法司法合作的高水平 [2] - 中国反腐败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响应、支持与配合 [2]
东方财富实控人父亲转让34亿元,结果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25 00:28
股权转让概况 - 东方财富实控人其实的父亲沈友根转让公司1%股份 转让股份数为1 588亿股 转让价格为21 66元/股 转让总金额为34 4亿元 [2] - 17家知名机构参与受让 包括易方达基金 中欧基金 国泰海通证券 中信证券 阿布扎比投资局 摩根士丹利 摩根大通等中外资机构 [2] - 转让股份锁定期为6个月 [2] 受让机构详情 - 易方达基金受让715万股 占总股本0 45% 为最大受让方 [3] - 阿布扎比投资局受让250万股 占总股本0 16% [3] - 摩根士丹利受让120万股 占总股本0 08% [3] - 中欧基金受让106 3万股 占总股本0 07% [3] - 摩根大通受让102 6万股 占总股本0 06% [3] - 国泰海通证券受让96 2万股 占总股本0 06% [3] - 中信证券受让45万股 占总股本0 03% [3] 股权结构变化 - 沈友根转让前持股1 2% 转让后持股降至0 19% [3] - 实控人其实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由22 90%降至21 89% [4] - 本次转让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控人变化 [3] 市场数据 - 转让价格21 66元/股 较7月24日收盘价24 32元/股折价10 94% [4] - 东方财富当前总市值为3843 5亿元 [4] 资金用途与战略意义 - 转让所获资金将用于投资科技创业类企业 [6] - 通过引入优质境内外长期机构投资者 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6] - 公司加快"AI+金融"战略布局 自主研发"妙想"金融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 [6] - 市场认为此次转让有望为东方财富带来业务合作和资源整合新机遇 [7]
IBM、特斯拉股价暴跌,特朗普将视察美联储
中国基金报· 2025-07-25 00:27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道指跌超100点 纳指和标普500指数小幅上涨并创新高 [1] - 特斯拉发布悲观前景导致股价暴跌 但Alphabet亮眼财报推动市场情绪 [1] Alphabet财报表现 - 第二季度盈利和营收双双超出市场预期 上调全年资本支出预期 [2] - 股价上涨3 9%至198 97美元 成交量达2515 39万股 成交额49 07亿美元 [4] - 分析师认为其财报为AI投资回报提供了积极数据点 科技板块增长可持续性得到验证 [4] 特斯拉经营动态 - 首席执行官马斯克预警公司将面临"几个艰难的季度" 系最直言不讳的表态 [5] - 美国税收政策调整将逐步取消电动汽车购车抵免 削弱联邦燃油经济性标准 [5] IBM业务状况 - 软件部门营收增长10%至73 9亿美元 低于预期的74 9亿美元 [8] - 咨询业务收入小幅上涨3%至53 1亿美元 股价创2021年以来最大跌幅 [6][8] - 软件业务占公司年营收40%以上 但增长持续性受分析师质疑 [8] 意法半导体业绩 - 第二季度经调整后运营亏损1 33亿美元 远低于预期的盈利5400万美元 [9] - 第三季度毛利率指引低于市场预期 股价创一年来最大跌幅 [9] 美联储政治动态 - 特朗普计划视察美联储总部 系近20年来美国总统首次正式造访 [11] - 重点关注25亿美元装修项目争议 特朗普曾公开质疑鲍威尔管理能力 [12][13] - 法律上总统无权无因罢免美联储官员 但此举可能破坏央行独立性 [13]
688173,利空突袭!
中国基金报· 2025-07-25 00:26
公司控制权争议 - 希荻微控股子公司Zinitix现任董事恶意阻碍公司更换其董事,可能导致公司对Zinitix失去控制 [2] - Zinitix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占希荻微营收的27 06%,失去控制将对2025年财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2] - 截至7月24日收盘,希荻微股价报14 40元/股,总市值为59 09亿元,股东人数约1 23万户 [2] 董事会改选纠纷 - 希荻微认为Zinitix三名现任董事存在侵害公司利益行为,于2025年4月2日发送律师函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4] - 公司拟罢免4名现任董事,选任3名新董事并修改公司章程 [4] - Zinitix董事会最初拒绝召开会议,后迫于诉讼压力宣布于2025年6月25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4] 股东大会延期与受阻 - Zinitix董事会以追加议案和NCT技术认定为由,将临时股东大会延期至2025年7月23日 [5] - 因NCT技术认定需韩国政府审批,董事改选议案被推迟至2025年9月10日单独审议 [5] - 7月23日临时股东大会上其他议案均未获通过,Zinitix现任董事会继续任职 [5] 董事涉嫌违法行为 - Zinitix三名现任董事Nam David Ingyun、权锡万、张浩哲涉嫌窃取商业秘密、违反信义义务等不法行为 [7][9] - 希荻微已在美国、韩国对相关人员提起民事诉讼和刑事控告 [9] - 公司2024年8月通过HMI以210 05亿韩元(约1 12亿元人民币)收购Zinitix 30 91%股份,目前合计持股35 31% [9] 财务影响与应对措施 - 收购Zinitix形成的商誉达6421 75万元 [12] - Zinitix 2024年8-12月营收8495 53万元占希荻微营收15 57%,2025Q1营收4807 32万元占比27 06% [12] - 公司将继续通过行政、司法途径争取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并改选董事会 [12]
中金黄金,深夜公告!
中国基金报· 2025-07-24 23:44
事件概述 - 中金黄金控股子公司内蒙古矿业发生安全事故,6名参观学生坠入浮选槽溺亡,1名老师受伤 [1] - 事故直接原因:浮选槽钢格栅板焊缝存在陈旧性裂纹,受集中载荷后断裂 [5] - 涉事企业已停产整顿,3名责任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3][5] 公司应对措施 - 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领导赶赴现场处置并上报政府 [1] - 积极推动善后工作,与遇难学生家属取得联系并协商赔偿 [5] -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将成立调查组提级调查 [4] 事故暴露的管理问题 - 企业2月仅局部更换格栅板,未进行焊缝无损检测 [5][6] - 事发平台无承载标识和限员规定 [5] - 校企《教学实习安全协议》缺失现场监护和应急流程条款 [5] 市场反应 - 7月24日中金黄金股价盘中大跌8%,收盘跌4.41%至15.19元/股,总市值736.31亿元 [2] - 相关黄金股ETF(159562)近五日上涨2.35%,但主力资金净流出658.7万元 [11] 背景信息 - 涉事企业曾宣称2024年安全生产"零事故",2月完成格栅板更换等技改项目 [6][7] - 受访学生反映实习时参观人数超过日常员工数量,格栅板承重存疑 [8]
真假高端?增长乏力!八马茶业赴港IPO隐忧待解
中国基金报· 2025-07-24 23:36
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过去十余年多次冲击A股IPO未果,近期获得中国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但港股招股书因"递交满6个月未完成聆讯"而失效 [1] - 资本市场对传统茶企态度冷淡,公司面临重营销轻研发、加盟模式增长乏力、家族治理结构隐患等问题 [2] - 港股上市规则透明但传统茶企难以吸引投资者兴趣,募集资金和稳定交易取决于市场认知 [2] 研发与营销投入 - 2022-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分别为822万元、1162万元和1006.4万元,占营收比例仅0.45%、0.55%和0.61% [3] - 同期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6.17亿元、6.81亿元和5.20亿元,占营收比例33.9%、32.1%和31.6% [4] - 广告及宣传开支2022-2024年前三季度分别为2.09亿元、2.52亿元和2.05亿元,占营收11.5%、11.9%和12.4% [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研发人员仅17人占总人数0.73%,销售人员1744人占比超75% [5] 产品与供应链 - 部分产品采用OEM方式生产,2019-2022年前三季度定制成品茶采购额占比47.4%-52.1% [6] - 消费者投诉反映存在茶叶混入异物、不符合执行标准、过度包装等问题 [6] 加盟模式与业绩 - 截至2024年9月末拥有3498家门店中加盟店3224家占比92.1% [8] - 2024年前三季度新增加盟店仅170家(全年预计227家),远低于2023年的475家 [8] - 加盟商单店平均采购额从2022年35.36万元降至2024年前三季度25.37万元 [8] - 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16.77%但2024年前三季度仅增0.95%,净利润增速从24.05%降至5.87% [9] 市场布局 - 三线及其他城市门店数量达1377家占比39.3%,但下沉市场高端茶销售前景存疑 [10] 公司治理 - 王氏家族通过一致行动人持有55.9%投票权,董事会六名非独立董事均为家族成员 [11] - 管理层高度家族化,总经理、副总经理等关键职位均由家族成员担任 [12] - 中国证监会在IPO反馈意见中提出46条问题,重点关注关联交易和利益冲突 [12] - 实控人通过子女联姻与安踏体育、七匹狼、高力控股等建立资本同盟 [13] 行业现状 - 茶叶行业集中度低呈现小而散特点,品牌影响力弱且产品差异化不明显 [6] - A股尚无茶叶上市公司,港股上市的澜沧古茶2024年营收下滑31.5%并亏损3.08亿元 [13] - 传统茶企缺少核心竞争力,难以支撑高成长高收益,资本市场关注度低 [15]
再添新例!又一家农商行发行科创债
中国基金报· 2025-07-24 23:36
瑞丰银行科创债发行 - 瑞丰银行成功发行3亿元5年期科创债 票面利率1.77% 募集资金专项用于科技贷款及投资科技创新企业债券 [2][3] - 该债券为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2025年浙江绍兴瑞丰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债券" 已完成登记托管 [3] 科创债市场格局 - 目前已有32家银行发行科创债 总规模超2300亿元 农商行参与度较低 仅青岛农商行、成都农商行和瑞丰银行3家 [3] - 发行主体从国有大行、股份行扩展至中小银行 6月有7家中小银行发行科创债 包括重庆银行、南京银行等区域性银行 [4] 政策与市场动态 - 5月中国人民银行与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推动科创债发行 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落地 [3] - 当前中小银行科创债票面利率集中在1.71%-1.95%区间 虽高于政策性银行但低于传统融资工具 [4] 行业影响分析 - 中小银行发行科创债可优化负债结构、拓展融资渠道 同时提升品牌影响力与资本市场业务增量 [5] - 银行发行科创债有助于引导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进入科技创新领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