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信息网

搜索文档
建行福建省分行: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服务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7 20:39
金融服务创新 - 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通过"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及管理服务平台"实现林权线上交易和融资 林场经营权拍卖溢价率达112% 并推出"林易贷"产品 为中标企业提供95万元贷款 [2] - 针对科创型企业特点 推出"白名单"管理、"技术流"评价等专项政策 科技相关产业贷款余额超900亿元 [3] - 为食用菌产业定制"裕建菌"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其中"裕农贷-菌菇贷"累计投放超5亿元 惠及3200余户菌农 [4] 民营经济支持 - 为恒安集团提供国际结算、信用证等综合服务 并协助注册全国首支民营企业"熊猫债" [2] - 体系化支持超16万户民营企业 推动福建民营经济"大而强""小而美"发展 [2] 普惠金融实践 - 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为6.6万户小微企业提供授信超530亿元 [4] - 创新"智慧快贷"等大数据信贷产品 普惠金融业务线上占比达94% [4] 消费与住房金融 - 2024年累计投放个人消费贷款超490亿元 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文旅等场景 [5] - 投放福建省首笔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贷款 2024年个人住房贷款累计投放390亿元 服务8万户家庭 [5] 智能风控体系 - 创新"授信审批AI大模型财务分析功能" 自动生成46万份财务分析报告 大模型调用超470万次 [6][7] - 建立安防物联管理平台、反欺诈管理平台等 实现全天候风险监控 [7]
中国工商银行武汉分行:企业身边的科技金融伙伴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7 20:36
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 - 中国工商银行武汉分行积极推动科技金融发展,践行"工银科创 创享未来"品牌理念,以"国家所需、金融所能、工行所长"支持科技企业发展,截至2025年5月末,已为3000多户科创企业提供融资超1100亿元,融资规模与客户总量均居区域同业领先地位 [1] 科创企业服务创新 - 工行武汉分行自2021年4月成立华中地区首家科创企业专属服务机构,打破传统模式,组建懂科技、敢创新、善服务的科技金融服务团队,创新开发科创企业专属评级授信模型,解决科创企业准入难、融资难问题 [2] - 科创企业普遍存在高科技、高成长、高风险、轻资产"三高一轻"特点,与传统市场主体差异显著,导致银行传统模型"看不懂、评不准、做不了" [2] - 工行武汉分行科技金融中心创新构建科创企业专属模型,重点关注技术研发、知识产权、创始团队、未来成长等因素,强调企业"未来预期现金流"与"成长潜力"的信用价值,通过定制系列专属产品解决企业资金需求 [3] 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 工行武汉分行通过"创新积分贷"与科技企业建立融资关系,并特制"创新成长贷",首笔投放1000万元,成为全省首单 [4] - 公司坚持以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陪伴科创企业成长,结合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转型期的不同需求,匹配合适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 [4] 产品创新与区域发展 - 工行武汉分行聚焦区域发展战略、重点产业集群需求,创新推出"科创"和"创新"两大系列信贷产品,支持湖北数字经济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等多个省级新基建项目 [5] - "创新积分贷"等线上普惠产品导入白名单超1000户,预授信额度超63亿元,有贷户超600户,累计投放超73亿元,有力推动全省小微企业加速发展 [5] 数智化转型与生态优化 - 工行湖北省分行发布"工银爱(AI)科创"特色品牌,结合AI技术打造数智银行,建设科技金融领军强行 [6] - 开发上线"科技金融智慧营销系统",打通与湖北省科创供应链天网平台、鄂汇办等渠道的连接,并开发元宇宙科技金融中心作为下一代线上触达平台 [6] - 基于大数据、AI技术建成数智金融服务体系,"科技金融智慧营销系统"自投产上线以来,整体业务受理超2000户,平均单月业务受理量突破200笔,累计投放超60亿元,服务效率实现指数级提升 [7] 专项行动与产业链协同 - 武汉分行持续开展专项行动如"十百千万"专项行动、"春苗行动"、"专精特新·春风行动"等,了解企业融资意向,推介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7] - 协助对接产业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资源,充分利用供应链融资,解决产业链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促进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 [7]
兴业银行哈尔滨分行:金融赋能龙江文旅高质量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7 20:36
信贷支持文旅产业 - 兴业银行哈尔滨分行将"文旅经济"作为信贷支持重点方向,助推黑龙江文旅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业务发展 [1] - 截至5月末,该行文旅产业贷款余额超21亿元,获评"金融支持龙江文旅先进单位" [1] - 针对哈尔滨极地馆项目抵押物不足的融资困境,创新推出生物资产增信模式,将海豚、白鲸等活体资产纳入增信范畴 [2] - 向哈尔滨极地馆二期扩建项目精准投放1.93亿元贷款,支持多媒体互动体验区建设 [2] 创新金融产品 - 针对连锁酒店、餐饮实体等文旅产业链关键环节,推出"龙游贷"专属产品 [3] - 通过简化流程、灵活担保等举措,将传统一周的审批流程压缩到一个工作日 [3] - "龙游贷"累计投放近7000万元,为30家连锁酒店、餐饮实体提供融资支持 [3] 优化支付结算服务 - 创新推出标准化、定制化"零钱包"服务,支持按需配置面额及数量 [4] - 特别针对出租车行业推出专用零钱包,解决司机找零难题 [4] - 增加小面额零钞备付库存,畅通境外人员现钞支取渠道,设置绿色兑换通道 [4] - 依托"兴E贴""快押贷"等线上金融工具,助力冰雪产业企业加速资金周转 [4]
中国电信携手中信海直推出“翼起飞”空中旅游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7 20:30
低空经济能力发布 - 深圳电信联合中信海直推出空天地智能融合网络能力、低空智联算网合一能力、数字化起降场设计建设运营能力、全域感知安全防控能力、数据孵化与要素服务能力、端到端全流程数字化保障能力六大能力 [1] - 现场发布"翼起飞"空中旅游产品,并挂牌中国电信集团数据要素产品孵化中心、大湾区全场景飞行验证中心 [1] 天路智网服务 - "天路智网"实现超300平方公里重点空域连续监测,构筑可监管、可调度、可复制的飞行基础设施 [3] - 深圳电信联合有关单位最快一天内启用低空起降点,覆盖园区、机场、港口、山顶等场景 [3] - 大湾区全场景飞行验证中心签约深思实验室、民航机场设计院、北斗伏羲等生态合作伙伴 [3] 网络与覆盖能力 - 中国电信实现181条商业航线在600米高度的5G覆盖达95%,上行速率50Mbps,部署超150套低空融合感知设备 [4] - 全场景飞行验证中心采用"1+5"架构,包含1个室内实验室和5类室外测试场景,配备100多种专业测试设备 [4] 翼起飞空中旅游 - "翼起飞"推出"天际空游""尊享包机""轻奢文旅"三类航线,首发10条"天际空游"路线 [5] - 航线覆盖深圳各区重要商旅、文旅片区,飞行中提供5G专网+AI视觉识别+实时通信技术支持 [5] 飞行保障能力 - "云端启航"实现日均200架次安全飞行探测,累计侦测超15000架次,推动空域管理从"被动感知"向"主动管控"升级 [6]
常州“出圈”岂止于笔画、恐龙、烧烤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7 20:28
城市营销与文旅融合 - 常州通过"苏超"足球联赛成功打造"票根经济"热潮,成为流量城市[1] - 城市采用"自嘲"营销策略,将四连败转化为"0州"梗并推出系列创意海报,吸引全网参与互动[2] - 端午假期通过"景区免票"政策吸引超15万扬州游客,带动周边消费激增25%[2] - 推出9.9元福利套餐门票3分钟售罄,本地萝卜干品牌销量增长100%[2] - 举办"苏超"主题集市如江阴集市和龙城市集,分别吸引超16万游客和设置60余个特色摊位[2] 创意IP开发与转化 - 迅速将网友热议的"恐龙十三妹"话题转化为实体玩偶产品,上市3天销量破万[4] - 中华恐龙园通过球场恐龙互动表演带动小程序访问量翻倍,夜公园门票预订量增长120%[4] - 常州2000年起开发无恐龙化石资源的恐龙主题乐园,开创"资源创造型"文旅模式[5] - 成功打造"无中生有"恐龙园、"小题大做"天目湖等系列创意景点,转型为华东重要旅游目的地[5] 营商环境与小微企业支持 - "苏超"赛场出现个体工商户烧烤店赞助广告牌,体现赛事亲民性和城市包容性[6] - 常州通过"畅通办"服务点和"政银合作"专窗等举措优化小微企业营商环境[7] - 政府与市场主体深度协同,将赛事流量转化为城市发展"留量"[7] 城市服务创新 - 推出"56789"文旅礼包包含景区免票、餐饮住宿9折等优惠[3] - 提供宠物托管、火车站行李免费寄存等"宠粉"服务[3] - 旅游协会推出"看球游城赢大奖"活动,特等奖为常州智造电动汽车[3]
【财经面对面】TCL李东生谈打造更有韧性的供应链:全球化即本土化或许是答案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7 20:18
全球化战略转型 - 跨国企业需从单纯追求效率转向效率与公平并重,通过本土化产业链和供应链构建实现共赢 [1] - 公司建立5个全球经营中心(北美、拉美、亚太、欧洲、中东非),形成当地供应链和服务体系,推动海外营收年均增长超17% [2] - 全球化模式从"中国中心辐射"转变为区域主导经营,提升市场机会把握能力 [2] 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与创新驱动 -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保持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1] - 公司发展战略强调战略牵引、创新驱动、先进制造、全球经营,重点关注AI和机器人技术对经济模式的变革 [1] - 在液晶面板生产中应用AI智能检测系统,生产效率提升70%,产品良率显著提高 [2] 智能制造与数字化技术 - 公司加大边缘智能、AI、数字孪生等关键技术投入,强化数字化赋能能力 [2] - 通过智能优化设备运行参数实现生产流程精准监测 [2] 气候变化应对与新能源布局 - 公司2021年获得国内首张电器产品碳标签证书 [3] - 在天津设立北方总部,累计投资超200亿元,覆盖光伏新能源等领域 [3]
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以领军银行姿态服务南博会 助力云南辐射中心建设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7 20:18
南博会概况 - 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9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于2025年6月19日至24日在云南昆明举办 [1] 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参与情况 - 公司以"战略合作伙伴"身份为本届南博会提供赞助支持 [3] - 公司是旅居云南馆唯一以养老金融为主题参展的银行 [7] - 公司继续入驻贸易无忧平台,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9] 金融服务举措 - 在展位设置南博会支付便利化服务台,提供支付指导、"零钱包"兑换等服务 [5] - 配备便民服务小站,提供AED、药品等医疗急救用品及生活便利设施 [5] - 举办"服务银发事业 点亮金色生活"主题推介会,展示"三大板块+六个一"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7] - 向个人养老金缴存用户提供187款投资精选产品,构建"稳健储蓄+多元理财+长期保障"产品矩阵 [7] - 打造"线上+线下"一站式适老化服务,包括低位ATM、手机银行"幸福生活版"等创新服务 [7] 战略布局 - 立足云南区位优势,完善机构设置,巩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优势 [10] - 加大"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项目融资服务,支持陆海大通道建设 [10] - 强化境外机构联动,创新金融产品,为省属企业提供跨境结算服务和融资方案设计 [10]
中国银行昆明市官渡支行开展2025年防范非法金融活动主题宣传活动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7 19:39
中国银行昆明市官渡支行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 核心观点 - 中国银行昆明市官渡支行积极响应2025年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号召,通过多场景、多形式宣传提升公众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1][2][3] 宣传形式与覆盖客群 - **进校园**: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渡监管支局、昆明经开区商务金融局在昆明学院开展主题宣传,通过咨询台、手册发放、讲座等形式覆盖大学生群体,校方与学生反馈积极 [2] - **进社区**:辖属嵩明支行向社区居民讲解非法集资案例,帮助各年龄段群众提升风险识别能力 [2] - **进市场**: - 长水机场支行联合滇中新区财政局金融办在农贸市场开展"守护钱袋子"主题宣传,覆盖商户、居民及过往群众 [3] - 云秀支行在官渡古镇商业区设立咨询台,向商户及群众发放宣传资料 [3] - 宜良支行借助花街节契机设置宣教点,普及金融知识 [3] 活动成效与后续计划 - 宣传月活动有效覆盖大学生、社区居民、市场商户等多类客群,提升市民风险识别能力 [3] - 下一步将深化"线上+线下"宣传矩阵,持续践行社会责任 [3]
金融活水润青山,“李子贷”甜了果农心 ——工行昭通分行精准服务乡村振兴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7 19:35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 绥江县10万余亩半边红李子获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成为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和农民增收主要来源 [1] - 独特金沙江河谷气候条件培育出"一半紫红、一半翠绿"的优质李子品种 [1] 金融产品创新 - 工行昭通分行推出专属"李子贷" 采用线上信用贷款模式 基于种植周期和经营数据测算授信额度 [5] - 产品执行涉农优惠利率 借款人可灵活使用资金 单户案例显示20万元贷款24小时内完成发放 [4][5] - 同步开发苹果 柑橘 枇杷 草莓等5类特色农产品贷款 贷款余额达1600万元 较年初增长140% [6] 金融服务成效 - 解决农户融资痛点 典型案例中150亩李子园获得资金后完成滴灌升级和工人工资支付 [4] - 服务覆盖20余户种植主体 连续三年获当地乡村振兴考核优秀及先进集体称号 [7] - 建立"种植E贷"产品体系 深入田间调研形成产业定制化融资方案 [5][7] 产业带动效应 - 信贷资金直接投入疏果期管理等关键生产环节 提升农户种植信心 [4] - 金融服务从单点突破到系统覆盖 形成"贷动产业-贷富百姓"的良性循环 [7]
阳光农险:破解传统承保难题 打造智慧农险新体验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7 18:37
公司动态 - 阳光农险鸡西中心支公司完成2025年4.1万张种植险全流程电子化保单承保任务,为投保农户提供风险保障43亿元 [1] - 公司依托北大荒土地承包系统、北大荒农服App客户端、耕地资源管理系统实现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建立统一规范的农田信息数据库 [1] - 通过集成卫星遥感核验与区块链存证技术,实现种植业保险从投保到理赔的全流程数字化转型 [1] 技术创新 - 统一数据标准,精准匹配土地承包与耕地资源管理系统的地号信息,投保信息自动生成电子投保单 [2] - 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和无人机航拍协同作业,实现投保地块边界自动识别、作物种类判定及长势动态监测 [2] - 核保时间从45天缩短至10天,农户可通过手机App完成保险购买流程,实现"零纸质材料、零现场等待" [2] - 全流程电子化将电子保单、验标影像、农户电子签名等关键数据实时上链存证,确保数据不可篡改 [2] 未来规划 - 公司将持续深化科技应用,坚持"保险+科技+服务"模式提升工作效能与服务质量 [2] - 为农业发展筑牢风险保障屏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