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扬子晚报网
icon
搜索文档
赣榆海洋产业项目建设“加速跑” 绘就蓝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扬子晚报网· 2025-09-29 23:00
金秋时节,连云港赣榆区海洋产业发展热潮涌动。海头中心渔港基础设施升级紧锣密鼓,国家级苏鲁海 产品产地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项目科技赋能……一批重点项目加速落地,以"硬核"举 措激活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为赣榆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实现向海图强目标注入强劲活力。 在赣榆水产苗种繁育和现代化养殖示范中心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内,清澈的水体中,高密度养殖的鱼 苗肆意畅游,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水温、溶氧、pH值等关键指标,技术人员通过生物絮团技术和益 生菌调控,实现养殖尾水循环利用与零污染排放。 "目前公司三文鱼苗车间主体和设备安装已经结束,6000立方水体的三文鱼大规格苗种车间正在进行养 殖生产。"连云港市赣榆农发海洋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养殖技术部副经理王刚表示,团队通过MBBR 填料挂膜培养硝化细菌降解三文鱼代谢产物,结合紫外辐射、臭氧氧化等措施完成水体杀菌净化,杜绝 了传统养殖中抗生素的使用,靠科技赋能为市场提供更优质、更生态绿色健康的高品质海洋蛋白。 据悉,中心规划建设2000亩工厂化设施渔业养殖区,目前已建成8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12栋虾类 养殖车间,并成功开展石斑鱼和南美白对虾示范养殖,进一步 ...
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长三角9个万亿级城市,江苏有5个
扬子晚报网· 2025-09-29 23:00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果 - 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从2018年的21.15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3.17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4.7% [1] - 2024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7万亿元,占长三角经济总量的41.3% [1] - 长三角地区现有9个万亿级城市,其中5个位于江苏省 [1] 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 - 组建两批24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成立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集群联盟 [2] - 合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形成154项制度创新成果,推动苏州与上海16项深化一体化发展重点任务落地 [2] - 共建省际毗邻新型功能区和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共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先行区 [2] 交通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加快推进沪渝蓉、通苏嘉甬等高铁通道建设,揭牌成立环沪、苏皖轨道交通运营公司 [2] - 长江江苏段以占全线1/7的航道里程承担70%的运能,全省内河航道总里程达2.4万公里(约占全国1/5) [3] - 南沿江高铁等项目陆续通车,北沿江高铁加快建设,全省已建成过江通道20座 [3] 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 - 长江江苏段干流水质连续7年保持II类,生态岸线占比从58.3%提高到64.5% [3] - 全省累计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14个,数量占长江经济带省份总数近1/3 [3] - 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依法关停取缔沿江"散乱污"企业 [3] 对外经贸合作与"一带一路"建设 - 2024年1-8月江苏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91万亿元(增长10.3%),占全省进出口总值比重升至49.9% [4] - 累计建成亿吨大港10个,开通外贸近远洋航线89条,9个运输机场全部实现一类口岸开放 [4] - 7家境外园区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超6万个,与共建国家缔结友城153对(总量居全国前列) [4] 区域协调发展与产业协作 - 2024年扬子江城市群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6.7% [5] - 2023年江苏沿海地区生产总值达2.49万亿元(同比增长5.9%),徐州经济总量占区域比重保持在20%以上 [6] - 苏南与苏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值缩小至1.8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缩小至1.80 [6] 民生服务与绿色发展 - 203个政务服务事项、78个居民服务事项实现长三角"一网通办"和"一卡通用" [2] - 联合实施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太浦河省界断面水质连续7年达Ⅱ类以上 [2] - 2023年江淮生态经济区优良天数比达85.6%,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48家 [6]
今年上半年江苏沿海地区增长5.7%,超过1.25万亿元
扬子晚报网· 2025-09-29 23:00
经济发展总体表现 - 沿海地区生产总值连续5年迈过5个千亿级台阶 [1] - 2024年上半年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率达5.7%,经济总量超过1.25万亿元 [1] 产业与科技创新 - 产业向新兴领域和价值链中高端攀升,4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2] - 船舶工业、海工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保持全国第一,盐城海上风电装备综合产能居全国首位 [2] -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夯实临港优势产业基本盘 [3] 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 - 近岸海域优良海水面积比例达84.4%,累计完成137个风貌塑造重点项目 [2] - 重点培育9家省级零碳园区和10个沿海新型电力系统应用试点 [2] - 盐城市入选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新能源装机容量超过2000万千瓦 [2] - 进一步挖掘绿电资源优势,加快打造零碳园区和绿色工厂 [3] 基础设施与空间布局 - 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占比超过全省一半,约为52% [3] -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等一批航道码头重大项目建成投运 [3] - 推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质增效,增强港口发展能级和航线支撑能力 [4] 未来发展规划 - 加快沿海地区各类园区、科创平台等载体的转型升级和开放水平提升 [4] -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4]
护航“双节”消费,连云港市海州区市场监管局筑牢市场安全防线
扬子晚报网· 2025-09-29 23:00
监管检查重点 - 市场监管部门在中秋国庆双节前开展专项检查,重点围绕酒店线上图片真实性、食品安全和明码标价等环节[1] - 检查旨在保障游客舌尖安全与消费权益,营造安全放心透明的消费环境[1] - 针对旅游消费高峰期,采取提前介入主动检查的方式从源头上预防消费纠纷[3] 线上线下服务一致性 - 执法人员随机抽取花果山景区周边酒店客房,比对线上预订平台图片与实际客房情况,确认网络公示图片与实际情况一致[2] - 线上线下服务一致性成为市场监管新焦点,重点排查虚假宣传过期图片隐藏消费等问题[2] - 酒店确认在携程网等平台公示的图片为实景拍摄,价格也明码公示[2] 食品安全与后厨管理 - 国庆假期客流量大,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执法人员细致查看就餐环境与餐具消毒情况[3] - 要求酒店保证食材新鲜度,履行进货查验并做好食品留样[3] - 对后厨环境卫生食品原料储存调味品保质期进行细致排查,商户认可检查有助于排查易忽视细节[4] 价格透明度与规范经营 - 在景区周边海鲜排档重点检查海鲜计价问题,要求鲜活海鲜按斤称重,现称现捞并明码标价[3] - 明确询问价格是否按公示牌收取,确认不收取任何加工费,确保海鲜价格公开透明[3] - 检查人员要求商户对标价细节进行整改,如厨房卫生和调味品日期更新[4] 监管机制与消费者保障 - 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并要求相关单位立即落实[5] - 节假日期间实行专人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为消费者提供健康有序良好的消费环境[5] - 采取常态化巡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模式,保持投诉渠道畅通,消费者可拨打12345或12315热线维权[5]
去年同比下降23%,今年同比再降21%——扬州环境执法数量缘何“两连降”?
扬子晚报网· 2025-09-29 23:00
今年5月,扬州市印发《关于规范生态环境涉企行政检查的具体措施》,要求对同一企业的多项检查合 并开展,实现"一次进门、全面体检"。并且严格执行行政检查报批制度,除触发式个案检查外,未纳入 年度计划、未经批准的,不得开展入企检查,做到"凡检查必审批"。 近日,扬州市生态环境局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市环境执法数量实现"两连降":2024年全年为 12116次,同比下降23%;今年1—8月为6047次,同比下降21%。"两连降"的背后,缘于执法方式的优 化和执法行为的更加规范,另一方面是因为营商环境的优化,更多企业养成了自觉守护环境的习惯,政 企双方合力同心,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 同时,全面实行"扫码入企",执法人员通过手机"亮证",企业扫码可查看执法人员姓名、证件编号、所 属主体及检查内容;检查完成后,企业扫码即可获取检查结果,确保过程公开透明。而且对执法实施全 过程管控,执法任务由平台下达,执法行为全程同步记录,实现执法事项电子化、清单化、流程化。 扬州环境执法数量连续两年同比两连降 优化执法方式,变现场执法为"非现场"执法、"邀约式"执法 此外,扬州市优化正面清单纳入 ...
泰州:“田间地头”的慢病防治!“星网计划”打造慢病管理“泰州方案”
扬子晚报网· 2025-09-29 23:00
项目概述 - 星网计划是一个高效、科学、覆盖多病种的慢病管理体系,于2023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正式启动 [2] - 该项目着力构建区域医疗中心—县域医院—中心医院—基层诊室四级慢病管理网络 [3] - 项目实现了数据跑路、患者省心,依托自主研发的多方互通数据平台,推动慢病管理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 [3] 项目模式与特点 - 项目推动实现三个回归:慢病患者回归基层卫生室、基层医生回归防治主战场、慢病管理回归整合型模式 [2] - 通过系统培训与质量控制,实现慢病管理的上下贯通、横向协同、四级联动,改变以往单兵作战的局面 [3] - 借助医疗数字化平台、可穿戴设备、智能终端等手段,居民可居家自我监测,数据实时上传与智能分析,减少等待时间,提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3] 项目进展与成果 - 项目已完成医药高新区(高港区)13家镇街卫生院、93家村卫生室100%智慧化改造,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防治网 [3] - 平台建档44.4万人,纳管8.7万慢病患者,随访16.6万人次,心电审阅14.8万份 [3] - 2025年6月,星网计划升格为协同创新先行试验区江苏泰州方案,入选四大慢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作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3] 项目起源 - 项目基于中国心源性卒中防治研究基础,由南京医科大学陈明龙教授团队于2018年12月创新提出房颤管理的整合型村医模式 [2]
江苏移动服务厅迎来机器人“新员工” 开启AI智慧服务新阶段
扬子晚报网· 2025-09-29 22:00
9月29日,中国移动(600941)江苏公司(以下简称"江苏移动")在南京举行"服务厅机器人机器狗交付 仪式"。一批具备智能交互与服务能力的机器人、机器狗作为"新员工"入职,将奔赴全省13个地市的旗 舰服务厅,助力构建更高效、更温暖、更智慧的客户服务体验。此次交付是江苏移动自今年5·17启动服 务厅全面转型以来,推进"智服务·心体验"战略的又一重要举措。 机器人随着音乐起舞 机器人、机器狗上台表演 从"营业厅"到"城市服务驿站",服务理念全面升级 今年5·17世界电信日,江苏移动启动了服务厅转型工程,将传统门店升级为有科技、有温度、有智慧的 城市服务驿站。通过构建旗舰、数智、便民三大类服务厅,重构"数智服务、周边生活、便民服务、全 球通尊享"四大模块,形成覆盖个人、家庭、政企全场景的60余项服务和80余款产品清单。如今,咖啡 香取代了推销话术,客户眼中的戒备逐渐变成了信任,服务厅从"交易场"进化为"科技秀场""科普基 地""邻里中心",到厅年轻人持续增多,客户满意度全面提升。 从"人力担当"到"人机协同",服务厅喜迎AI"新同事" 仪式特邀多年龄段客户代表参与互动。年轻上班族王先生表示:"在服务厅里,机器人能 ...
江苏以科技赋能污染防治攻坚战,涌现出一批标志性成果
扬子晚报网· 2025-09-29 21:47
科技研发投入与项目成果 - 江苏省每年安排约160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生态环境科技项目,已支持67个项目并下达财政经费5668万元,带动企业和科研机构配套投入近1亿元 [2] - 研发成果包括VOCs活性物种立体溯源监测技术、环境DNA在线自动采集仪、藻类人工智能分析仪和水质指纹污染溯源仪等实用性技术装备,已在全省多地应用推广 [2] 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 - 累计建设生态环境部重点实验室6家、工程技术中心3家,省级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13家、工程技术中心17家 [3] - 平台体系在水环境生物监测、土壤有机物监测、环境健康、高盐高氮磷废水处理等领域开展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形成技术储备和装备研发能力 [3] 重点流域治理技术应用 - 太湖治理中首创生态清淤智能化一体平台船“太湖之光”“太湖之星”,实现对污染底泥高效清除并减少二次污染 [3] - 藻类人工智能分析仪在全国60余家企业及行政单位推广,支撑太湖湖体水质30年来首次达到Ⅲ类标准 [3] - 长江保护领域通过“一市一策”驻点研究研发10余项关键技术,推动总磷污染控制、农业面源核算及风险防控问题解决 [3] 多介质环境污染协同治理 - 省级层面启动城市群PM2.5与臭氧污染协同控制研究,开展“天—空—地—船”立体观测并建立“1+13”省市联动科技支撑机制 [4] - 土壤及地下水领域设立沿江化工遗留地块污染管控项目,支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提升污染场地精准识别与修复水平 [4] 环保标准引领产业升级 - 已立项生态环境标准161项、发布123项,重点针对化工、钢铁、印染、电镀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推动落后产能淘汰与产业布局优化 [5]
韩国对华免签政策生效 连云港口岸迎来首批免签赴韩旅游团
扬子晚报网· 2025-09-29 21:47
为服务保障首批赴韩旅游团体快速通关,连云港边检站提前与旅行社对接,实施"一团一策"预检机制。 针对老年游客较多的特点,开设了"银发团绿色通道",安排专人提供引导服务,确保旅客通关顺畅。 边检部门提醒,免签政策仅限通过指定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老年游客出行前应确认旅行社资质,并检 查护照有效期。如遇通关问题,可拨打12367服务热线寻求帮助。通讯员 王超 陈必祥 扬子晚报/紫牛新 闻记者 张凌飞 当日下午14点,旅客在连云港港国际客运站边检查验大厅依次排队,由青年游客组成的旅游团正在有序 进行通关。"了解到韩国政府从今天开始,对中国旅游团体实施免签政策,我们几个人就商量了一下, 一起报了个团,准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游客潘佑尘介绍说。 据连云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预测,韩国对中国免签政策正式生效后,从连云港口岸出境赴韩国旅行的旅 客将逐步增多,其中,通过团体免签入境韩国的旅客占比将超过六成。 韩国政府于9月29日起,对中国旅游团体实施临时免签政策,允许3人及以上中国旅游团免签入境韩国, 停留不超过15天,该政策将持续至2026年6月30日。9月29日,国庆中秋"双节"临近,连云港口岸迎来首 批免签赴韩旅游团体。 ...
江苏华建稳居中国承包商第一方阵,荣登年度80强第17名
扬子晚报网· 2025-09-29 21:47
业内专家表示,该榜单以2024年度企业工程承包营业收入为核心依据,是衡量中国建筑业企业综合实力 的重要标尺,业内公信力和影响力强。此次江苏华建再度上榜并稳居前列,是市场与行业对江苏华建过 去一年经营业绩、管理水平和品牌价值的肯定,标志着公司持续领跑中国建筑业第一方阵。 扬州建工控股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凝聚了全体华建人的智慧与汗水,得益于 社会各界的信任与支持,也离不开每一位合作伙伴的携手同行。立足新起点,江苏华建将以此为新的动 力,不断提升工程品质与管理效能,强化核心竞争力,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服务,为行业高质量发 展贡献更多"华建力量"。 扬子晚报网9月29日讯(通讯员 栾佳丽 记者 陈咏)记者29日从扬州建工控股集团获悉,行业权威榜单 ——2025ENR/建筑时报"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近日揭晓,凭借综合实力与稳健的市场 表现,集团旗下江苏华建再次以强劲姿态跻身前列,荣膺"中国承包商80强"第17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