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陕西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黄河沿岸枣花蜜国外受热捧
陕西日报· 2025-07-15 07:12
枣花蜜产业概况 - 中国去年向沙特阿拉伯出口蜂蜜价值超6700万元,其中大部分为枣花蜜 [2] - 黄河陕西段沿岸是中国五大集中连片红枣产区之一,每年6月枣花盛开吸引全国各地蜂农前来采蜜 [4] - 佳县位于黄河之畔,种植枣树已有千年历史,退耕还林后生态环境改善,非常适合养蜂采蜜 [1] 公司发展情况 - 佳县丰禾生物科技公司成立于2019年,依托佳县枣树种植优势,与西北大学蜂产品研究中心合作打造枣花蜜品牌 [2] - 公司拥有一条年加工1500吨蜂蜜的生产线,开发出枣花蜜"勺蜜"、蜂蜜酒等创新产品 [2] - 浙江江山恒亮蜂产品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企业,长期收购姜方群等蜂农的蜂蜜并出口至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国家 [1] 技术创新与科研成果 - 枣花蜜呈琥珀色,味道浓郁独特,淀粉酶活性远高于常见蜂蜜 [3] - 西北大学团队建立了鉴别过度热加工枣花蜜的方法,保证产品品质 [3] - 首次构建基于色谱电化学指纹图谱的枣花蜜质量控制技术,实现产地溯源和真实性鉴别 [3] - 校企合作模式下已联合申报多项涉及枣花蜜的专利 [3] 生产与出口情况 - 蜂农姜方群在佳县1个多月可生产40多桶枣花蜜,产品通过企业收购出口中东 [1] - 蜂农齐广辉受雇于佳县丰禾公司,管理240箱蜜蜂,一个月可产出3吨多枣花蜜 [4] - 中国蜂蜜越来越受国外客户欢迎,蜂农对产品出口国际市场感到自豪 [1][4]
供需加速“适配” 服务全面“升级”
陕西日报· 2025-07-15 07:12
求职者心态变化 - 求职者心态更加积极主动,考公考编失利后及时调整择业方向,选择"先就业再择业"[2] - 应届生求职规划更务实,部分学生暂不考虑考研考公,专注通过招聘会找工作[2] - 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与应届生叠加导致竞争加剧,毕业生求职选择更多元现实[2] -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反馈学生求职意愿强烈,积极回应每场招聘会信息[3] 用人单位招聘策略 - 企业校园招聘力度加大,选人标准从学历导向转向能力导向[4] - 用人单位降低硬性门槛条件,不再唯"学历论""薪资论",招聘海报直接标注福利细节[5] - 年轻求职者更关注职场氛围与工作生活平衡,企业需通过软实力留人[5] - 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指出企业需兼顾"用薪"和"用心",凸显职业发展通道等人性化条件[5] 就业服务创新 - 高校建成66个就业服务驿站,提供"零距离"就业指导与信息推送[6] - 人社厅推动就业服务驿站年底全覆盖,常态化开展公共服务进校园[6] - 招聘会形式从大型综合类转向主题专场,提升岗位与专业匹配精准度[6] - 科技手段广泛应用,包括AI简历修改、模拟面试和刷脸求职等新型服务[6] 政策支持 - 陕西出台高校毕业生就业10条措施,制定政策清单强化存量与增量政策协同[7] - 人社厅实施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依托660个基层驿站提供未就业毕业生跟踪服务[7]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陕西优质粮油产品亮相中国粮食交易大会
陕西日报· 2025-07-15 07:10
行业动态 - 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在辽宁沈阳举办 主题为"粮安天下聚合力 产销融通促发展" [1] - 陕西组织90余家粮油和食品加工企业参展 展示300余种粮油产品 [1] - 陕西43家粮油企业参加全国脱贫地区优质特色粮油产品展销会 [1] 交易成果 - 陕西企业现场成交各类粮油及相关产品10236 33吨 金额7530 51万元 [1] - 成交粮油机械产品8套 [1] - 陕西组织线上交易36 03万吨粮油 金额9 93亿元 [1] 产品展示 - 陕西展馆面积500平方米 划分为陕北 关中 陕南三大展区 [1] - 展馆主题为"陕西好粮油 幸福碗中留" 展出优质面粉 大米 杂粮 菜籽油及精深加工食品 [1] - 设立特色美食品鉴区 展示热米皮 擀面皮 肉夹馍 黑米粥等风味小吃 [1] 品牌推广 - 举办专场推介会 通过华阴老腔 陕北说书等表演展示区域公用品牌 [1] - 重点推广"延安小米""安康富硒粮油""关中优质小麦""洋县黑米""榆林荞麦"等品牌 [1] 合作协议 - 陕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辽宁省签订粮食产销合作协议 [2] - 与山西 河南 湖北三省签订粮食流通行政执法战略合作协议 [2] - 陕甘宁新青五省签署《西北区域粮食应急保障中心政企对口保障与合作框架协议》 [2] 行业展望 - 参会成果为陕西粮油产品融入全国市场奠定基础 [2] - 期待在品牌共建 供应链互通 电商拓展等领域深化省际合作 [2]
【省公安厅】陕西交警提示高温天气谨防疲劳驾驶
陕西日报· 2025-07-15 07:01
道路交通安全风险 - 高温、长途、夜间出行等多重因素导致疲劳驾驶风险持续抬头 [1] - 疲劳驾驶具有强隐蔽性和破坏性,在高温时段与高强度出行环境中更易发生 [1] - 高温天气影响生理状态,人体易出现困倦、注意力下降等生理反应 [1] - 长时间驾驶未充分休息易陷入视线模糊、大脑待机、双眼关机的疲劳状态 [1] - 夜间出行时段为人体生理休眠期,驾驶人警觉性较低,加之客货混行,易发生追尾等事故 [1] - 暑期家庭自驾游、团体旅游增多,旅游包车运行频率提高,集中性、长距离出行加大驾驶负荷 [1] 安全驾驶建议 - 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应停车休息,休息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 [2] - 提前规划路线,确认沿途服务区、计划休息点 [2] - 主动避开高风险时段,特别是凌晨2时至5时的低警觉时段 [2] - 有夜间开车安排时,增加白天睡眠时间,避免疲劳叠加 [2] - 车内常备风油精、清凉贴、饮用水等防暑降温用品,提高驾驶舒适度,降低疲劳感 [2] - 高温出行时提前检查车况,确保轮胎、冷却液、空调、电路等正常,防止爆胎或自燃 [2] - 注意路面变化,高温可能使沥青软化,要保持车距,谨慎驾驶 [2] - 车内勿放打火机、充电宝等易燃物,防止高温引爆 [2]
【省气象局】未来几日陕西大部地区持续高温
陕西日报· 2025-07-15 07:01
气象预警 - 7月14日至19日大部分地区将出现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高温天气 关中平原高温日数达6天 部分地方最高气温可达40摄氏度以上 局地接近或突破历史极值 [1] - 陕北东部、陕南河谷地带高温日数1至3天 局地最高气温可达40摄氏度以上 高温最强盛时段为15日至16日 [1] - 受热力不稳定影响 午后局地易出现雷雨大风等对流性天气 [1] 农业影响 - 持续高温导致水稻分蘖减少 加快发育进程 影响有效穗数 [1] - 玉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增强 消耗过多养分 导致叶片萎蔫 植株生长不良 夏玉米幼苗生长缓慢 春玉米拔节抽雄受阻 [1] - 高温干旱对关中、陕南猕猴桃叶片和果实正常生长产生影响 部分猕猴桃果实可能出现高温日灼 [1] - 关中、陕北北部苹果果园受高温影响将出现叶片卷曲萎蔫 部分套袋向阳果实可能会出现日灼 [1] 应对措施 - 陕北东部、关中平原和陕南河谷地带高温区需加强防范苹果、猕猴桃、葡萄等经济林果日灼危害 [2] - 陕北南部、关中和陕南粮食作物种植区需适时采取抗旱保秋粮措施 有灌溉条件的及时浇灌 [2] - 各地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 做好果园、茶园和大田沟渠疏通和排渍清淤工作 [2] - 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预防喜旱病虫害发生 [2] 社会经济影响 - 全省大部分地区高温闷热指数在偏热以上等级 陕北东部、关中平原、陕南河谷地带达酷热等级 高温健康风险等级较高 [2] - 持续高温天气提高中暑风险等级 建议游客减少户外游览、长途徒步等活动 [2] - 全省大部分地区电力负荷气象条件等级较高 用电需求较常年同期偏高8%至16% [2]
【榆林】不断加强中小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
陕西日报· 2025-07-15 06:53
校园安全教育与警校共建 - 榆林实验小学与青山路派出所建立"少年警队",联合开展校园欺凌预防、毒品预防、网络诈骗预防等教育活动 [1] - 通过沉浸式安全文明教育课,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班级、文明整个校园"的目标 [1] - 榆林市教育局强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加强中小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 [1] 劳动实践教育与校园农场 - 北京师范大学榆林实验学校设立10亩"校园农场",按班级划分70块"责任田",学生参与耕种西红柿、香瓜等农作物 [2] - 每周一节劳动实践课,学生观察作物长势并管理养护,结合生物学、美育、心理健康等课程开展多学科教育 [2] - 实施"繁星计划"表彰优秀学生,近3年累计奖励65名"校园文明之星" [2] 文明班级建设与量化评比 - 榆林市第十七小学五年级1班本学年4次获"文明班级"奖牌,教室环境整洁且展示班徽、班训等特色文化 [4] - 制定行为习惯、读书氛围等5方面量化评分细则,每周授流动红旗、每月评"文明班级"、每学期表彰奖励 [4] - 开展"六大行动"及80余个社团活动,每周开设不少于1课时文明实践教育课 [4] 志愿服务与文明校园创建 - 榆林市星元小学学生通过"日行一善"记录本和社区敬老院志愿服务参与道德实践,该校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5][6] - 构建"党建+队建+文明创建"育人机制,每月组织文明实践研学、每季度家庭公益课堂、每学期旧衣物捐赠 [6] - 榆林市累计6所学校获"全国文明校园"、6所获"全省文明校园"、189所获"市级文明校园"称号 [6]
【西安】获评全国城市更新行动补助资金绩效评价A级
陕西日报· 2025-07-14 08:39
城市更新行动补助资金绩效评价结果 - 西安市在2024年城市更新行动补助资金绩效评价中获评A级 成为全国首批15个试点城市中4个获批A级城市之一 [1] - 陕西省持续细化制度约束 强化资金管理 做好跟踪问效 推动全省城市更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 资金管理与项目实施机制 - 研究制定《西安市城市更新行动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明确政企分工 建立针对不同项目类型的多元资金筹措方式 [1] - 确定3年项目投资实施台账和资金筹集渠道 增强预算编制连续性 科学性 有效性 [1] - 出台《2024年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工作要点》 将年内各项任务及绩效指标细化到三级 [1] - 印发月度任务清单 将年度计划开工的四大类26个项目建设进度细化到月 [1] 项目储备与资金拨付 - 中央补助资金下达前 已按照补助资金总规模提前安排至各具体实施项目 [2] - 资金下达后 按照"重点优先 先干先得"原则 重点支持21个建设进度快的城市更新项目 [2] - 重点支持项目包括红旗铁路沿线片区更新改造项目 西安市明城墙区域内排水设施综合治理工程等 [2] 绩效评价与长效机制 - 将绩效评价作为检验政策落实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构建长效机制的重要抓手 [2] - 制定陕西省城市更新资金绩效评价实施细则 及时调度项目责任单位资金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2] - 总结形成"1+1+N"统筹推进体系 "三结合"城市体检模式 全周期项目资金管理模式等城市更新推进机制 [2]
未来五天持续高温
陕西日报· 2025-07-14 08:32
高温天气预警 - 预计13日至18日关中平原大部、陕南河谷地带将持续37摄氏度以上高温闷热天气 [1] - 14日至15日为高温最强时段 西安中北部、咸阳南部、渭南中南部局地最高气温可突破40摄氏度 [1] - 14日至22日全省以晴天和多云为主 部分地方有小到中雨或雷阵雨 [1] - 19日、21日、22日陕北部分地方有大雨 [1] - 23日至26日受副热带高压及台风外围气流影响 全省多阵雨或雷阵雨天气 [1] 防暑降温措施 - 建议一般人群避免高温时段外出 穿着轻便宽松浅色衣服 使用防晒防蚊用品 [2] - 避免剧烈活动 及时纳凉休息 使用降温设备调节室内温度 [2] - 空调连续运行2-3小时后建议开窗通风10-15分钟 促进空气流通 [2] - 主动多次适量饮用温开水 饮食清淡 出现中暑症状及时就医 [2] 特殊人群防护 - 慢性疾病患者需确保常用药物充足 加强健康监测 指标异常及时就医 [2] - 糖尿病患者每日饮用1500ml至2000ml温开水或淡茶 避免含糖饮料 [2] -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避免高温外出 空调温度不宜过低 保持情绪稳定 [2] - 慢性呼吸疾病患者保持室内适宜温湿度 规律用药 症状加重及时就医 [3] - 过敏性疾病患者警惕高温暴晒 穿戴防晒装备 避免刺激性护肤品 [3] - 孕妇老年人不宜高温外出 少量多次喝水 保持环境凉爽 [3] - 儿童不宜高温外出 及时补水 不单独留封闭空间 外出需成人陪伴 [4] 户外作业防护 -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掌握中暑应急处置措施 使用防暑降温用品 [4] - 定时休息 及时补充水分及电解质 警惕热射病症状 [4]
迎峰度夏,陕西电力有保障
陕西日报· 2025-07-14 08:32
电力行业迎峰度夏保供措施 - 陕西能源和电力部门多维度发力保障电力供应,包括发电企业加强负荷调度、设备维护和燃料保障,供电公司加快工程建设,电力人员加强电网运行维护 [2] - 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灞桥热电厂全力保障发电机组稳定运行,集控室精准监控和调整参数,维护人员每日巡检设备,煤场采用"定期翻堆+智能测温"管理确保燃料安全高效转化 [3] - 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富平热电公司在应急演练中仅用3分钟恢复关键保安电源,比规程要求提速40%,公司严把电量调配、设备维护、燃料保供等关口,截至7月2日累计发电量超313亿千瓦时 [4] 电网基础设施建设 - 西安投运国内首座地下330千伏变电站,采用地下三层设计,安装2台50万千伏安超大容量主变压器,节省用地约60% [6] - 该变电站提高西安南部和市中心供电能力,大幅提升330千伏供电区间负荷转供能力 [7] - 陕西推进750千伏白鹿原变电站330千伏送出、750千伏夏曲双回等重点工程建设,提升电网支撑能力 [7] 电力检修技术创新 - 国网陕西电力宝鸡供电公司首次采用"绝缘脚手架+蜈蚣梯"组合工法,在10千伏南农线带电状态下完成柱上开关更换作业 [8] - 该创新工法解决了带电作业车无法进入现场的问题,比传统检修方式更灵活稳定,可操作类型更多 [9] - 6月国网宝鸡供电公司开展530次不停电作业,实现用户"零感知" [10]
【省文物局】陕西文创的“出圈”密码
陕西日报· 2025-07-14 08:28
文创产业发展现状 - 陕西文创产业快速发展,全省文创企业达5800余家,位居全国前列 [2] - 2024年陕西文化创意产业链营收185.5亿元,同比增长6% [2] - 文创产品从旅游纪念品升级为城市文化符号,成为陕西新形象的"代言人" [5] 爆款文创产品分析 - "绒馍馍"系列文创产品自2024年6月售卖以来已销售50余万只,部分远销海外 [4] - 产品通过毛绒触感与互动体验结合,回应年轻人情感需求,并宣传本地文化 [4] - 以"绒馍馍"为起点开发出配套卡包、斜挎包、懒人沙发等衍生品,并启动"绒化碳水"计划设计更多陕西美食毛绒文创 [4] 博物馆文创开发 - 陕西历史博物馆累计开发文创产品上千款,正在销售500余款,涵盖工艺摆件、家居用品、服饰配饰等品类 [6] - "金饭碗"冰箱贴以唐鸳鸯莲瓣纹金碗为原型设计,成为2024年现象级产品 [6] - 文创产品销售利润部分直接用于文物保护工作,并提高公众文物保护意识 [7] 数字技术赋能 - 陕西历史博物馆自主研发区块链平台"华夏链",打造"华夏宝库"数字文博平台,已发行数字文创产品40多款,累计销量超5万件 [9] - 实施"云展览""互联网+文物教育"等30多个项目,推进文物数字资源共享 [9] - 与腾讯、百度、西影等企业合作推出数字文创大赛、纪录片、VR互动体验等项目 [9] 跨界合作创新 - 西安博物院与长安大牌档联名打造文化餐厅,将馆藏文物融入餐饮空间、菜品与餐具设计 [8] - 陕西深入实施"博物馆+"策略,整合文物资源与多行业跨界合作 [8] - 数字文创与实体文创融合,通过线上发售数字产品配套实体权益吸引参观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