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搜索文档
科技创新主体倍增,德城区“十四五”期间科技企业增长超370%
齐鲁晚报网· 2025-10-23 20:08
创新主体增长 - 德城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145家 预计2025年底增至170家 较2020年底增长超370% [1]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69家 较2020年底增长102.94% 已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3] 企业培育机制 - 全区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机制 系统性推动企业成长 [3] - 德化化工和凯盛晶华入选山东省首批科技小巨人企业 华鲁恒升获评山东省科技领军企业 [3] 创新驱动成效 - 科技型企业数量倍增与能级提升 证明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性 [3] - 科技型企业作为最活跃市场主体 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核心动力 [3]
突出“快、准、优”,德州海关助力企业走出国门
齐鲁晚报网· 2025-10-23 20:08
外贸主体发展 - 德州海关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 推动报关单位全生命周期事项跨部门集成办理 [3] - 前三季度办理企业资质类业务2200余起 辖区企业累计突破8000家 [3] - 联合建设银行启动关银一KEY通项目 首次实现企业不出市线下办理电子口岸卡业务 [3] 农产品食品出口支持 - 深入企业排查问题隐患50余个 协助优化全链条生产方案以确保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3] - 开辟绿色通道并进行一对一网上指导 确保纸质材料提交合格率100% [3] - 前三季度辖区企业对外推荐获批2家 首次获得对巴西出口水产品资质和对加拿大出口黄粉虫动物饲料资质 [3] 企业信用管理 - 创新开展沉浸式信用培育 组织认证模拟演练和实战观摩以帮助企业理解AEO认证要求 [4] - 联合农业银行开展关贸通金融链海关AEO企业赋能活动 制定首个以加强AEO企业金融服务为目标的工作方案 [4] - 前三季度辖区3家企业通过高级认证 AEO企业首次破十 同比增长38% [4]
助推德州国际陆港高效运营,德州TIR业务实现零突破
齐鲁晚报网· 2025-10-23 20:08
外贸发展总体情况 - 德州市举行2025年前三季度外贸发展情况主题新闻发布会 [1] 提质工程强监管 - 升级铁海E通系统优化卡口动态监控和转关单核销等内容提高运行效率 [3] - 综合运用视频监控与现场巡查方式开展监管视频在线率连续保持100% [3] 增量工程拓平台 - 货物通过转关等方式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1—9月份监管转关货物集装箱量214标箱 [3] - 完成1家运输公司和6辆运输车的注册登记推动开通首条德州—莫斯科国际公路运输TIR线路实现TIR业务零突破 [3][4] - 德州国际陆港正式启用以来发运出口集装箱15544标箱同比增长13.2%产品涉及大豆蛋白土工布等主要发往丹麦泰国德国等国家 [4] 助航工程增便利 - 召开4次关地企座谈会走访调研30余家大型企业帮助企业了解政策 [5] - 通过海铁联运铁海E通等模式每个集装箱可为企业节省通关成本300元至500元 [5] - 在内陆港设立海关政策服务站为外贸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在规定时间内优先办理业务 [5] 未来发展举措 - 德州海关将在智慧海关建设上持续发力完善全链条监管业务流程指导完善陆港功能创新监管举措推进模式改革助力国际陆港高质量发展 [5]
聚焦医疗民生,“十四五”德州市相关领域累计投入超500亿元
齐鲁晚报网· 2025-10-23 20:08
财政投入总体情况 - "十四五"期间全市财政在医疗健康及困难群众救助领域累计投入资金超过500亿元 [3] - 相关投入旨在筑牢民生底线并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3] 医疗服务网络建设 - "十四五"期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累计投入约271亿元用于卫生健康支出 较"十三五"时期增长23.8% [3] -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升级 支持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以实现资源扩容与下沉 [3]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从2021年每人每年74元提高至2025年的99元 [3] - 完成2400余家村卫生室标准化改造 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 [3] 医疗保障体系 - "十四五"期间累计安排医保补助资金140亿元 [4] - 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2021年580元提高至2025年700元 [4] - 针对困难群体 财政出资支持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 五年累计投入约4.68亿元 覆盖129.45万人次 [4] 困难群众救助 - "十四五"期间全市财政统筹约53亿元用于困难群众救助 累计救助超80万人次 [4] - 连续四年上调九类困难群众救助标准 平均增幅达23.6% [4] - 扩大救助范围 向低保边缘家庭及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发放一次性补贴 并为困难学生提供助学补助 [4]
前三季度德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505.7亿元
齐鲁晚报网· 2025-10-23 20:08
外贸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德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505.7亿元,同比增长7.4% [3] - 出口表现尤为强劲,出口额434.3亿元,占进出口总值八成以上,增长12% [3] - 季度走势呈现波动中增长,一季度进出口136.5亿元增长3.6%,二季度198.1亿元增长16.9%,三季度171.1亿元增长1%,各季度进出口值均稳定在130亿元以上 [3] 市场多元化布局 - 产品出口至全球213个国家和地区,较去年同期增加14个 [4]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全球新兴市场进出口276.7亿元,增长8.4%,占进出口总值的54.7% [4] - 对拉丁美洲、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实现高速增长,增幅达64.4%、28.2%和21.6% [4] 产品结构优化 - 机电产品出口210.9亿元,增长12.9%,其中集成电路出口31.7亿元增长9.5% [5] -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99.5亿元增长31.4%,其中纺织服装出口47亿元增长45.9% [5] - “新三样”产品出口增势强劲,增速达29.3%,体育用品及设备、功能糖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分别增长37.8%和31.1% [5] - 境内自主品牌产品出口100.2亿元,增长10.3%,接近全市出口总值的四分之一 [5] - 进口商品种类更丰富集中度下降,农产品进口21.5亿元增长59.9%,消费品进口6.8亿元增长9.1% [5] 企业活力与贡献 - 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总数达到1985家,新增265家 [6] - 民营企业进出口395.3亿元,增长14.3%,贡献了全市78.2%的进出口值 [6] 贸易方式与物流效率 - 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436.4亿元增长5.4%,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59.1亿元增长13% [6] - 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货物9.3亿元,增长2倍 [6] - 德州国际陆港开通首条德州—莫斯科国际公路运输(TIR)线路,每个集装箱可节省通关成本300元至500元,节约通关时间2至5天 [7] - 前三季度德州国际陆港发运出口集装箱约1.6万标箱,同比增长13.2%,转关放行214标箱 [7]
东营市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增进民生福祉
齐鲁晚报网· 2025-10-23 18:01
10月22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增进民生福祉"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基础教育领域专场,邀请到东营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董玉奎,东营市教育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培禄,东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董永新,东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总支书记李玉珍,介绍2025年东营市在基础教育领域方面有关 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董玉奎介绍,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东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 落实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市建设部署要求,以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为切入点,加快建设具有东营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让孩子们共享优质教 育、共筑美好未来。 坚持立德树人,在培育时代新人中彰显"教育担当"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育的第一要务。围绕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东营市教育局统筹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家校社协同育人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 革,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爱与尊重中绽放光彩。 创新思政育人模式。成立东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中心,先后开展同上一堂诚信主题思政大课主题系列活动、同上"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做光 荣自豪中国人"思政大课教学展示活动,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 ...
山东东营:盐碱地崛起“黄河口农品”集群
齐鲁晚报网· 2025-10-23 17:56
渤海之滨,黄河尾闾——东营,这片曾经以"油城"闻名的土地,正悄然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农业变革。盐 碱滩涂上,不仅生长出优质农产品,更孕育出一批响亮的农业品牌,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 的强大引擎。 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东营农业品牌的崛起之路,是一条融合了科技赋能、品质筑基、产业融合与创 新营销的系统性工程。(大众新闻记者杨珣) ...
2025创业投资机构济南峰会举办
齐鲁晚报网· 2025-10-23 17:34
峰会活动概况 - 活动主题为科技金融助力创新创业 于10月22日在齐鲁科技金融大厦举办 [1] - 活动旨在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多元化 接力式金融支持 [3] 合作机制与战略签约 - 首次发布济南市优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和科技创新重点合作投资机构名录 [3] - 启动市科技局 济南基金业协会 齐鲁科技金融大厦与深交所科融通平台的四方常态化合作工作机制 [3] - 济南基金业协会与达晨财智 合创资本 深创投 航投私募基金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3] 议程与专题活动 - 活动第二阶段设有主旨演讲 涵盖智能社会 标准数字化 低空经济 科技成果转化等主题 [5] - 投资机构专家围绕金融资本精准高效赋能科技创新进行行业投资与趋势分享 [5] - 下午举办科融通济南企业科创嘉年华 为深交所科融通平台首次面向全国投资机构的活动 [5] - 5家济南科技型企业围绕人工智能 医养健康 绿色制造领域进行项目路演 [5] 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成果 - 济南获批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后 全面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7] - 目前济南科技金融特色机构达62家 科创信贷产品超80项 [7] - 鲁科贷备案金额达32.63亿元 科创企业贷款余额突破2000亿元 [7]
威海实施“优编强教”改革,强化教育资源保障
齐鲁晚报网· 2025-10-23 17:34
着力优化人才保障机制。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化用编计划管理,实行"专编保障、精准投放",近 五年全市累计下达中小学用编计划2400余名,重点用于补充紧缺学科教师、青年骨干教师、乡村一线教 师等,推动教师队伍人员结构持续优化。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育机制,统筹编制400名,建立市级高层次 人才周转编制专户,充分发挥编制聚才"磁吸"效应,积极引进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校优秀毕业生 等,为教育事业创新发展提供"硬核"智力支持。 下一步,威海将紧扣教育发展需求,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优化机构编制资源保障,为全市教育事业高质 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着力优化机构职能体系。始终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市县全部设立党委教育工 作领导小组、教育工作委员会,统筹谋划教育领域重大决策、协调推进重大事项,确保党的教育方针一 贯到底、落地见效。聚焦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针对群众普遍关切的教学研究、招生考试、综合实践等重 点工作,系统优化相关事业单位设置,强化专业工作力量配备。结合教育发展规划,统筹优化中小学、 幼儿园布局结构,为全市132所公办幼儿园增加托育服务职责,进一步盘活用好教育资源。支持职业院 校特色化发展,先后完善 ...
用造车的理念造船,一家船厂的智慧化升级
齐鲁晚报网· 2025-10-23 17:06
文章核心观点 - 威海芜船通过智能化改造和生产逻辑变革,推动船舶制造业从依赖吨位和规模向依赖高技术和精密制造转型,实现从“重吨位”到“精技术”的蝶变 [1][2][3] 生产智能化转型 - 车间生产实现从“汗水驱动”到“数据驱动”的转变,自动化率达到80%,整体节约人工约40% [2] - 生产流程高度自动化,物料配送由AGV小车自动完成,切割下料由激光机器人精准执行,操作数据被实时采集分析 [2] - 生产精度要求极高,系统对超过2毫米的误差会自动报警,机械臂能留下均匀完美的鱼鳞纹焊缝 [2] 产品定位与价值提升 - 公司产品定位为5万到10万吨级的高端船舶,区别于总部5万吨以下的船型,主要为欧洲船东定制 [3] - 高端船舶具备破冰能力,可进入极地水域,并集成耐低温钢材、特殊防腐涂装、LNG双燃料推进等顶尖技术 [1][3] - 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一艘高端化学品船造价动辄3-5亿元人民币,远高于普通货船 [1][3] - 自2024年5月投产以来,公司已有三艘船舶成功下水 [6] 人才结构演变 - 人才结构呈现“老法师”与“新工匠”共舞的局面,既聘请拥有数十年经验的国际资深专家,也培养精通编程、算法和数据分析的新一代工程师 [4][5] - 行业面临人才挑战,传统焊接工人平均年龄接近45岁,年轻人从业意愿低,而既懂船舶又懂智能化的复合型工程师在全国范围内稀缺 [5] 政府支持与营商环境 - 当地政府角色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提供“无事不扰”的精准支持,定期关心企业难题而非仅关注产值 [6][7] - 科技部门主动对接服务,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积极协调公司二期120亩土地的扩张事宜 [7] - 企业感受到政府的支持和托举,高峰期一天需要接待四波重要参观接待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