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化工报
icon
搜索文档
国际焊接大赛海油工程获佳绩
中国化工报· 2025-09-15 13:52
赛事成就 - 公司在2025"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中斩获24个奖项 包括5个单项冠军 [1] - 公司派出19名选手参赛 在手工焊条电弧焊 熔化极混合气体保护焊 钨极氩弧焊等传统比赛项目中包揽第一名 [2] - 在新增机器人焊接赛中荣获一等奖 展现扎实的编程 操作与维护能力 [2] 赛事背景与影响力 - "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被誉为"焊接世界杯" 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焊接竞赛之一 [1] - 本届大赛吸引来自中国 巴西 印度 蒙古等国家的400名焊接高手同台竞技 [1] - 大赛设置焊接技能 焊接机器人 虚拟仿真 焊接创新技术四大赛项 并首次增设"工匠组" [1] 历史成绩与人才培养 - 自2010年大赛创办以来 公司累计获得团体金奖9次 一等奖59人次 [2] - 通过赛事培养大批技术精湛 作风过硬的海油"焊将" [2] - 为海洋油气装备制造领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
“三位一体”护航绿色转型 | 大家谈 如何当好“碳路先锋”
中国化工报· 2025-09-15 13:52
核心观点 - 石油化工行业将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转化为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支撑 通过三位一体工作格局为转型提供政治保障 [1][2] 政治引领机制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十五五绿色转型根本遵循 [1] - 完善党委决策嵌入机制 将生态优先理念融入战略规划制订 重大项目论证和投资方向选择全过程 [1] - 通过常态化思想对标凝聚绿色转型政治共识 形成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的攻坚合力 [1] 组织建设措施 - 推行支部建在项目链上 先锋亮在创新岗上工作模式 [2] - 在绿色技术攻关前沿设立党员责任区 组建技术骨干和管理专家突击队 聚焦CCUS和绿氢耦合等关键技术 [2] - 深化双培双带机制 将人才培养成党员 党员培养成人才 绿色转型实绩作为党支部评优和干部考评核心指标 [2] 监督保障体系 - 将生态环保责任纳入政治监督重点 建立重大项目环保合规性穿透式自查机制 [2] - 对规划执行 技术路线和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开展动态扫描 [2] - 针对能效提升和减排进度等核心指标定期调度 治理不作为和慢作为问题 将群众反映强烈环保问题作为作风整顿重点 [2]
重庆气矿强力推行阿米巴管理模式
中国化工报· 2025-09-15 13:46
阿米巴经营模式实施 - 公司以目标同向、管理同频、效益同增为导向推行阿米巴经营模式 旨在提升基层管理效能 [1] - 阿米巴管理模式参照小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建立全流程量本费利班组核算体系 [1] - 公司坚持顶层设计分层落地原则 明目标定职责抓协同 分级落实指标管控 [1] 管理机制创新 - 召开阿米巴融合推进小组专项会议 创新指标替代法破解成本难题 [1] - 建立公式化精准计分模型 动态调整上限 实施统筹考核加二次分配机制激发绩效考核活力 [1] - 构建涵盖单位能耗标准成本等核心指标的管控体系 推动年度目标分解至班组 [1] 员工参与与文化建设 - 系统分析运行短板 开展合理化建议及五新五小活动 调研指标波动设备老化等因素 [1] - 以文化引领能力筑基双轮驱动 通过党建融合多元培训推动降本增效 [2] - 引导员工从被动执行转向主动创效 44个班组阿米巴模式运行平稳 融合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2]
天津经开区:增“绿”聚“能”全方位低碳转型
中国化工报· 2025-09-15 11:27
在"双碳"战略实施进程中,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天津经开区)近期传来捷报——成功入选国家发 展改革委碳达峰试点名单,成为天津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园区。这是继获评首批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示范 区50强后,天津经开区在绿色发展领域斩获的又一殊荣。 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经开区之一,天津经开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从在国内经开区中 率先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到系统推进产业、能源、管理、基础设施等全方位低碳转型,形成了一系列 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发展模式,现已成为全国绿色认证数量最多的工业园区。 确立"1+N+X"减碳思路 早在2009年,天津经开区就启动低碳经济研究,成为全国最早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开发区。2020 年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后,天津经开区低碳发展进入战略升级期,确立了"1+N+X"的减碳思路,即1份 指导性方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碳达峰实施方案》;"N"个若干重点领域的协同减碳行动,包括制造 业低碳发展、能源低碳转型、城市更新碳达峰、绿色低碳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助力碳达峰、深度参与国 际合作、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七大领域;"X"指打造若干重点项目,支撑实现减碳目标。绿色低碳和经济 发展相辅相成,从而实 ...
数字化转型驱动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 ——智慧化工园区“十四五”实践与“十五五”前瞻
中国化工报· 2025-09-15 11:25
当前,数字化转型正深刻重塑化工产业发展格局。作为行业提质增效的关键抓手,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成 为落实"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实践。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政策指引下,中国石油和化学 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下称园区委)围绕智慧化工园区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推进"十四 五"智慧化工园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随着《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和《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等文件的深入实施,智慧化管理不仅成为化工 园区高效运行的核心支撑,更是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十四五"实践经验的总结、对"十 五五"发展路径的前瞻性思考,将推动智慧化工园区向更高水平迈进。 "十四五"建设成绩斐然 "十四五"期间,园区委通过系统推进理论体系研究、建设和经验推广,标准体系构建,适用技术发布, 书籍出版等系列工作,在我国化工园区智慧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一是"智能智慧数据一体化"理论日臻成熟。基于国内外化工园区先进实践的系统总结,笔者创新提出化 工园区"六个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其中"智能智慧数据一体化"理论成为行业智慧化转型的核心指导框 架。 构建智能智慧 ...
发展煤化工的七点建议
中国化工报· 2025-09-15 11:17
站在"十五五"新起点,结合潞安化工集团战略部署与实践经验,针对全国煤化工行业的发展,提出以下 七点建议: 一是呼吁国家在消费税上能给予煤制油行业适当减免,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与"双碳"目标双重驱动下,煤化工产业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柱,面 临着同质化严重、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产品附加值偏低等发展瓶颈,2023年煤化工装置平均开工率不足 75%,整个煤化工产业亟需战略性重塑。 通过多年的创新实践,潞安化工集团深刻认识到,唯有以技术突围破解"技术围城",以生态友好突 破"环境枷锁",以价值跃升打破"低端锁定",才能走出现代煤化工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二是在区域发展上给予山西更多的项目审批优惠和专项转移支付支持。 七是因地制宜优化产业布局,严控产能增量,优先保障煤炭保供任务,避免重复建设;结合区域资源禀 赋,推动山西、内蒙古、陕西等富煤区煤化工差异化发展布局。建立产业预警和产业引导机制,通 过"上大压小"淘汰落后产能,引导行业集约化、差异化发展。 作者:潞安化工集团化工事业部副总经理 王耀斌 五是深化产业协同与减碳增效,推广煤化工与绿氢、光伏等清洁能源耦合技术,加快构建新能源与煤化 工耦合 ...
服贸会成石化产业新成果秀场
中国化工报· 2025-09-15 11:08
服贸会石化行业展示重点 - 中国石化在首钢园环境服务专题展区设置304平方米展区 重点展示新能源和新技术创新研发与应用成果以及数字化一体化服务生态 [1] - 展区科技感十足 模块化空间布局与数字科技演绎引人注目 包含新能源服务展区 人车生活展区和多样化服务体系展区 [2] - 新能源服务展区聚焦氢能和CCUS技术 以及地热风光绿电生物燃料等领域 展示洁净能源成果 [2] 企业合作与金融服务 - 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与中国石化销售北京石油分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标志着银企战略合作进入全面深化新阶段 [2] - 中国石化销售北京石油分公司承担首都成品油市场近60%供应任务 双方在加油站收款存款结算代发薪社保卡等业务领域长期保持密切合作 [3] - 2025年以来双方在产业链融资和消费生态圈合作方面取得较大突破 [3] 数字化与沉浸式体验 - 北京化工集团运用数字技术打造沉浸式观展体验 集中呈现最新产品和服务 [3] - 展位设置多个互动体验专区 包括危化品安全服务展区和机器狗群表演 以及技师学院特色展区呈现产教融合成果 [4] - 通过直播带货的"北化市集"开启云销售 销售乳胶手套雨靴502胶等新老日化产品 [4] 能源企业新能源布局 - 中国石油重点展示氢能制储输用一体化解决方案 [4] - 中国海油致力于推动油气全产业链节能降碳 积极布局清洁能源替代 发展海上风电光伏发电及CCUS等低碳业务 [4] - 中国石化集中呈现氢能CCUS地热风光绿电及生物燃料五大新能源服务领域进展 [4] 新产品与技术成果 - 展会集中首秀190多项新产品新成果 包括3D打印高分子抗疲劳可吸收血管支架和突破千比特规模的专业光量子计算机 [4] - 发布人工智能绿色创新等领域服务示范案例 提升北京服务和中国服务品牌影响力 [4]
约50个项目被取消!氢能还香吗?
中国化工报· 2025-09-15 10:22
近期,因缺乏需求、成本高企等原因,全球清洁氢能项目面临大规模取消与延期。一份新报告反驳了越 来越多关于氢能前景的怀疑:全球有500多个清洁氢能项目已进入成熟阶段,吸引超过1100亿美元的投 资。 氢能委员会(Hydrogen Council)9月9日发布的《全球氢能指南》称,清洁氢能行业已达到一个重要的里 程碑,全球超过500个项目已承诺投资1100亿美元,这些项目处于已完成最终投资决定(FID)、正在 建设中或已投入运营;较去年同期增长350亿美元。自2020年以来,该行业承诺投资额年均增长率为 50%。 报告表示,这一进步伴随着自然淘汰,商业前景明朗的项目得以推进,而那些可行性较低的项目则被终 止,表明整个行业正在不断成熟。自2020年以来,全球已宣布超过1700个氢能项目,增长了7.5倍。与 此同时,过去18个月内约有50个项目被公开取消,占总项目储备的约3%,其中大多数为早期可再生氢 能项目。 虽然面临结构性挑战,但业界对氢能产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氢能委员会的调查显示,74%的受访公 司表示,过去两年氢能投资意愿保持稳定或有所增加,97%的受访公司相信氢能将成为难以减排行业的 关键脱碳解决方案,83 ...
40亿元!这家公司出售先进材料与催化剂业务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17:18
公司交易 - Ecovyst以5.56亿美元出售先进材料与催化剂业务给德希尼布 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完成交易 [1] - 交易带来5.3亿美元净收益 公司将专注于增长机遇和股东回报 目前持有2亿美元股份回购授权额度 [1] - Ecovyst业务包括先进材料、特种催化剂、纯硫酸及硫酸再生服务 旗下Ecoservices提供北美炼油行业硫酸回收和催化剂活化服务 Advanced Materials & Catalysts提供二氧化硅催化剂和特种沸石产品 [1] - 德希尼布是全球性技术和工程公司 在液化天然气、氢能、乙烯等领域处于优势地位 2024年营收达69亿欧元 [1] 行业会议 - 2025年高分子材料产融大会于10月29-31日在西安举办 主题为技术突破•应用升级•资本赋能 仅限200人参加 [2][4] - 大会主办单位包括《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和彬州市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包括陕西新时代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包括君华股份和中化高新投资管理等机构 [4][5] - 高分子材料是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和先导性产业 属于石化行业内战略新兴产业 是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领域重要配套材料 正向高性能化、功能化、智能化、绿色可持续方向演进 [4] 产业趋势与技术 - 大会模块一涵盖新材料产业政策解读、"十五五"新材料展望及高分子材料投资热点领域分析 [5] - 模块二聚焦高性能化突破材料极限 包括聚芳醚、光敏级聚酰亚胺等工程塑料合成 以及PI、LCP在航空航天和5G领域应用 PEEK在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中应用 超强纤维国产替代进程 [5] - 功能化部分涉及导电/导热高分子在新能源电池中应用 自修复材料商业化案例 生物医用材料技术突破 [5] - 智能化部分包括智能响应材料、柔性电子材料在可穿戴设备中应用 AI+高分子材料的智能设计和制造 [5] - 可持续发展部分涵盖生物基材料如PLA和PHA的规模化生产 生物基LCP和弹性体研究进展 化学回收与物理回收技术商业化突破 [5] 投资与商业化 - 模块三分析新型高分子材料市场机会 包括新能源电池材料和5G通信材料赛道 产业投资方向与策略 企业融资策略与IPO路径 产融结合实践案例 [6] - 模块四高端对话聚焦技术突破解决高端聚酰亚胺等卡脖子问题 实验室技术规模化量产挑战 新材料项目估值逻辑与退出途径 龙头企业创新链布局 [6] - 同期活动包括投资与合作项目路演 推进技术、产业、金融协同发展 PEEK产业链发展交流会探讨合成工艺和改性技术等关键技术难点 以及下游在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应用 [6][7] 参会与注册 - 参会对象包括产业端新材料上市公司和生产加工企业 技术端科研院所和创新团队 资本端新材料基金和PE/VC 政策端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 [8] - 注册费用为3300元/人 包含会务费和资料费 住宿费用自理 [8]
持续稳运2年!半废锅航天炉刷新世界纪录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17:15
技术突破与运行表现 - 半废锅航天炉实现连续A级运行2年 创气流床气化技术世界纪录[2][5] - 操作压力稳定在4.0兆帕 有效气量达13万标准立方米/小时 副产高压蒸汽稳定在45吨/小时无衰减[9] - 比煤耗低至556kg/kNm³(CO+H₂) 比氧耗仅为304Nm³/kNm³(CO+H₂)[9] 经济效益与节能成效 - 液氨综合能耗达1130千克标煤/吨 每年回收高品位热能折标煤5万吨[2][9] - 年减排二氧化碳13万吨 大幅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2][10] - 采用20余种原料煤 煤质灰熔点范围1140℃-1350℃ 灰分波动8%-14%仍稳定运行[3][11] 技术创新与专利成果 - 开发熔渣冷幕墙技术及振打清灰技术 采用新型灰渣水处理流程[3][7] - 解决废锅蒸汽衰减及气化炉液位稳定两大行业难题[7] - 获授权专利13件 含发明专利4件 通过国家级科技成果鉴定[3][7] 行业地位与政策支持 - 半废锅技术被列入《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重点推广技术[3][11] - 技术已应用于11个工程项目47台气化炉 覆盖合成氨/甲醇等产业[11] - 为现代煤化工产业节能降碳提供技术保障[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