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川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长江为证、结发首城,这样的婚礼你喜欢吗? “工科生”宜宾 想要更浪漫
四川日报· 2025-05-30 10:44
宜宾婚恋产业发展战略 - 宜宾市通过打造婚恋主题街区、举办集体婚礼活动及发布11条"宜宾浪漫之旅"线路,塑造"长江婚礼目的地"城市名片 [2][4] - 翠屏区婚恋主题街区已招引近百户商家,其中超半数与婚恋产业相关,预计7月正式开街 [2][4] - 南溪区、兴文县等地同步依托文旅资源开发婚恋打卡地,如长江第一湾婚姻登记处周边超50%商家提供婚礼服务 [4][6] 产业布局与市场基础 - 宜宾人口净流入优势显著,产业工人和大学毕业生群体增长为婚恋产业提供客群基础 [5] - 奥斯汀花园餐厅旺季日均接待上千食客,其中33%为婚宴客群,反映婚恋消费需求旺盛 [4] - 翠屏区商务局筛选资质优良企业入驻,建立动态评价机制优化产业生态 [7] 商业模式创新 - 行业从传统"婚前产业"向婚后母婴、医疗等一站式服务延伸,契合消费者简办婚礼、重视婚后生活的趋势 [7] - 政府采取"市场主导+精准扶持"策略,主动邀约优质商户并整合分散景点资源实现串"珠"成"链" [6][7] - 婚恋主题带动文旅消费,合江门广场等地美食美酒吸引外地宾客,集体婚礼活动促进跨区域客流 [4][6] 城市转型与品牌升级 - 宜宾以婚恋产业为切入点,平衡"中国酒都""动力电池之都"的工业形象,拓展文旅消费场景 [2][8] - "长江婚礼目的地"定位差异化,结合蜀南竹海、李庄古镇等景区资源强化文旅竞争力 [4][9] - 需解决服务理念升级、消费场景多元化等挑战,以巩固婚恋主题的城市名片效应 [9]
相关部门负责人与三十余家外资企业代表面对面 这场交流会 不谈项目专解难题
四川日报· 2025-05-30 10:44
外资企业在成都的发展机遇 - 2025成都市外企合作交流会举行,30余家外资企业代表与成都政府部门负责人共话合作机遇[1] - 2024年成都外商直接投资(FDI)达16.71亿美元,规模居中西部城市第一[2] - 2024年1-4月成都外商直接投资6.56亿美元,同比增长59.89%,增速连续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2] - 外资规模在全省占比73%[2] 成都的外资政策支持 - 成都构建"营商环境优化+创新生态培育"的双轮驱动外资政策体系[2] - 出台《成都市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若干措施》,从6个方面提出20条举措[2] - 出台《成都市鼓励外资研发中心设立和发展暂行办法》,通过26条内容鼓励外资研发中心落地[2] - 针对外资研发中心落地开办、投资到位、开展研发3个环节,分别给予最高1000万元设立奖励、投资奖励及200万元一次性研发资助[2] - 成都市商务局推出"蓉品出海"计划,通过搭建跨境平台、提供出口补贴等方式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2] 外资企业面临的问题与政府回应 - 海瑞克(成都)隧道设备有限公司希望参与川西地区山岭隧道等基建项目,并提出出口运输成本较高的问题[3] - 斯伦贝谢科技服务(成都)有限公司面临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难题,希望相关部门协调解决[3] - 成都市应急管理局表示在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许可要求情况下会第一时间安排专员对接[4] - 2024年沃尔玛在武侯区新开一家山姆店,咨询针对2024年注册入统的支持政策[4] - 成都市商务局表示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研究相关政策适用性,若现有政策无法完全匹配会积极向上反映争取更多支持[4]
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多档资金奖补支持乡村旅游品牌打造
四川日报· 2025-05-30 09:29
政策核心内容 - 四川省六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支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围绕资金保障、市场主体培育、产品开发、品牌培育、人才建设等多维度支持乡村旅游发展 [1] - 政策包含11项主要内容,包括资金奖补、用地保障、主体培育、产品开发等,首次明确对乡村旅游品牌给予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不等的一次性奖补 [1][2][3] 资金支持措施 - 对新认定为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的给予一次性200万元项目奖补 [1][2][3] - 对新认定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重点村的分别给予一次性100万元、50万元项目奖补 [1][2][3] - 鼓励跨部门整合财政资金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项目 [2] - 探索设立文旅商贸投资引导基金,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旅游建设 [2] 用地保障政策 - 纳入省级重大项目用地清单的单独选址乡村旅游项目用地应保尽保 [4] - 原贫困县每年安排600亩计划指标专项用于乡村振兴用地需求 [4] - 支持复合利用土地建设临时旅游设施,符合条件的可不征收不转用 [4] - 鼓励盘活利用农民住房和闲置旧厂房、仓库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 [4] 产业发展支持 - 截至2024年全省开发乡村旅游景点1400多处,其中国家A级景区540多家,占全省A级景区总数的56%以上 [2] - 乡村民宿总数超过2.3万家,主要分布在成都周边、川西北、攀西等地区 [5] - 对利用农村住房或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的民宿实行多部门联合监管审批制度 [5] 人才建设措施 - 鼓励乡村旅游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评审职称,业绩显著者可申报高级职称 [1][5] - 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申报省级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5]
增进交流互鉴 激发传承活力 共享美好生活 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启新篇
四川日报· 2025-05-30 08:29
非遗节概况 - 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于5月28日在成都开幕,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共同主办 [12] - 非遗节是展示保护成果、促进交流的重要平台,自2007年以来已连续举办八届,成都是永久举办地 [12] - 本届非遗节持续至6月3日,展现非遗系统性保护的四川经验及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 [13] 国际参与 - 设立"主宾国+主宾城市"机制,邀请马来西亚作为主宾国,阿尔及尔、槟城、清迈、巴里作为主宾城市 [12] - 来自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名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参与 [12] - 三大主体板块包括"活力非遗·天府巡游""多彩非遗·世界对话""魅力非遗·国际大展" [12] 活动内容 - "活力非遗·天府巡游"开幕式融合端午民俗元素,组织51支国内外队伍开展行进式展演 [14] - "多彩非遗·世界对话"探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主题 [15] - "魅力非遗·国际大展"首次用27个省(区、市)的180余个项目情景化展现中国非遗 [15] 特色板块 - "创意生活"国际非遗品牌IP授权交易活动吸引580余家企业参与,首日单笔最大签约金额达1亿元 [15] - "美好生活"国际非遗美食周汇集8个世界"美食之都"及全国70余项非遗美食 [15] - "健康生活"传统医药推广周邀请120余名传统医药类非遗传承人开展活动 [16] 科技融合 - 科技赋能非遗专题板块推出30余项可互动科技体验装置,包括游戏、VR数字展览等形式 [18] - 三大"非遗+"创新首发项目亮相:"二十四节气"手游、"有趣的甲骨文"VR艺术展、"数练太极"智能系统 [19] 全民参与 - 联动四川183个县(市、区)的288个社区实践空间(点)开展非遗惠民体验活动 [12] - 推出龙舟邀请赛、竹藤文化周、邛酒文化周等活动,吸引全国游客体验非遗 [20] - 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举办2025"丝路对话·成都"活动,探讨非遗赋能旅游发展 [20]
“非遗+” 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四川日报· 2025-05-30 08:29
非遗产业市场表现 - 自贡灯会依托彩灯技艺成为全国火爆文旅新场景 西安永兴坊植根陕西非遗10年吸引6000万游客 [7] - 非遗相关短视频在单一平台创下7000多亿播放量 茶文化内容尤其受30岁以下年轻创作者欢迎 [7][8] - 道明竹编产品远销多国 其设计的芙蓉花胸针被选为成都大运会官方伴手礼 [7] 非遗产业创新模式 - "非遗+科技"模式涌现典型案例 包括二十四节气手游和蜀锦纹样沉浸式体验项目 [8] - 快手可灵AI技术生成熊猫拉二胡等AIGC内容 助推非遗文旅短片登平台热度榜首 [8] - 跨界合作创造新消费业态 蜀绣银花丝等非遗纹样应用于咖啡杯手提袋等现代商品 [9] 非遗产业升级路径 - 数字化技术提升非遗表现力 提供纹样再创作及实体化输出等交互体验 [8] - 行业形成三大共识:文化IP差异化打造 数字技术赋能 跨界合作创新 [9] - 专家指出"非遗+旅游"需延伸至民俗体验和产品购买 满足年轻群体深度需求 [7]
签约投资合作项目416个,投资金额达3543亿元 西博会展现新魅力
四川日报· 2025-05-30 08:29
展会规模与国际化程度 - 吸引全球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家企业参展,举办各类投资贸易、文化交流活动49场 [1][2] - 东南亚、中东、非洲以及拉美地区参展规模增长显著,玻利维亚、古巴、尼加拉瓜等拉美国家首次参展,国家馆数量突破20个 [1][3] - 首次设立双主宾国(老挝、匈牙利),3位外国政要、11位外国部长级官员和25家外国驻华使馆、驻川渝领事机构代表出席 [3][4] 企业参与与创新能级 - 世界500强企业数量达到61家,比上届增加74.3% [1][6] - 产业新动能展区面积达12万平方米,超过整体展区面积一半 [1][7] - 中电科、兵装集团、宁德时代、华为等27家世界500强企业参展,展示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全球首款磷酸铁锂4C超充电池等硬核科技产品 [8] 区域协作与经贸成果 - 西部各方与国内外投资者共签约投资合作项目416个,投资金额达3543亿元,推出对外招商投资合作项目超2200个,投资金额超3.7万亿元 [1] - 本届西博会共发布采购信息8000余条,采购意向签约145.5亿元 [1][10] - 第十五届中国西部国际采购商大会上发布采购清单3500余条,推介配对数量达1300余单,首日促成贸易订单50个,成交74亿元 [10] 产业与科技发展 - 西部地区年均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值,经济总量增长14倍以上(2000-2024年) [5] - 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绿色能源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超过传统化石能源装机规模 [8] - 绵阳馆展示自主研发火箭引擎,四川馆展示自贡生产的电动飞行器(载6人,最远飞行400公里),浙江馆展示Rokid AR眼镜等创新产品 [8]
四川各地各部门有序推进重点对象学习教育 形式多元融入日常 廉政谈话专题读书座谈交流齐上阵
四川日报· 2025-05-30 08:29
年轻干部廉政教育 - 省林草局组织2024年新入职百余名年轻干部进行集体廉政教育 通过廉政谈话和警示教育片增强理想信念和担当精神 [1] - 新入职干部表示要将初心转化为行动 以学习破解难题 推动四川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 [1] - 四川各地各部门在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中重点抓年轻干部 贯通教育管理监督要求 培养遵守规定的习惯和作风 [1] 多元化学习教育形式 - 成都体育学院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读书班和青年干部学习小组 实现领导干部与年轻干部同学共进 [2] - 组织年轻干部赴邛崃监狱开展"以案为鉴"警示教育 向新提拔干部发放24份廉洁提醒套餐 [2] - 省委省直机关工委联合重庆市委直属机关工委组织40名青年党员开展"川渝共建·机关先行"志愿服务活动 [2] 学习成果转化与实践 - 川渝机关"五四"主题活动中12名青年党员分享改革事迹 引导300名青年代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成渝经济圈建设的行动 [3] - 民政厅举办2025年青年理论学习骨干培训班 通过理论教学和现场实践提升年轻干部服务群众能力 [3][4] 常态化教育机制 - 广安市将中央八项规定纳入2025年中青年干部培训课程 结合研讨交流增强年轻干部思想自觉 [4] - 组织年轻干部自查岗位风险点 通过警示教育会和监狱参观等方式强化廉洁意识 [4]
一封信的温暖力量——写在习近平总书记给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学生回信一周年之际
四川日报· 2025-05-30 08:29
教育政策与活动 - 四川省坚持立德树人,组织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少年儿童争做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 [3][5] - 围绕"感恩立大志 奋发做栋梁"主题,开展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开学第一课活动,举办"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大思政主题互动分享活动 [6] - 制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36讲资源包,提升思政课吸引力 [6] 五育并举实施 - 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强化"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8] - 乐山市井研县举办青少年航模大赛,比赛项目较去年更加多样丰富 [8] - 四川省第十一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涵盖48个非遗代表性项目艺术实践工作坊,打造美育浸润大课堂 [9] - 实施"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多所中小学延长课间活动时间 [11] - 劳动教育融入校园,如泸州市合江县大桥初级中学校开展农耕食俗活动,巴中市通江县广纳中学组织夏收助农实践活动 [11] 社会支持与资源整合 - 四川省出台《四川省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关爱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15] - 团省委、省少工委利用1000多个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引导少年儿童参与体育锻炼、文化活动、日常劳动 [15] - 甘孜州甘孜县罗布林第一中学引入AI老师,依托组团式帮扶和浙川东西部协作实现精准教学 [16] - 加快建设全省教育大数据平台,实施网链共享计划,构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远程共享体系 [16]
他们,获评“最美科技工作者”
四川日报· 2025-05-30 05:43
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自豪感与责任感,2019年起,由省委宣 传部、省科协等联合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每年从各个学科领域的优秀科技工作 者中"优中选优",选树10位科技工作者典型。截至目前,该活动已开展6届,累计遴选出60位四川 省"最美科技工作者"。 活动现场,10位第六届四川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揭晓,他们分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 交通大学首席教授何川;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常务副院长刘伦旭;四川荣稻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李平;四川翠微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仲安;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 师何杰;西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张春祥;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馆长苏涛;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副院长杨朝武;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梁权伟;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 究员蒲明博。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俊伶 宁宁 兰珍)今年5月30日,是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5月28日,202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主场活动暨第六届四川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在 成都举行。 为激励更多科技人才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建言,活动现场还为首批8位科技智库 ...
四川组建超两百支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分队 确保救援现场“耳聪目明”
四川日报· 2025-05-29 11:14
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 - 四川省已建成省、市、县三级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分队219支共1604人,其中攀枝花、广元、内江、达州、甘孜、雅安等地建立了省级区域性保障分队 [8] - 2024年新增1架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和16架中型复合翼无人机,县级部门新配370M集群基站380台、370M自组网基站279台,基层配备4000余部卫星电话和1200余部北斗终端设备 [9] - 计划为省市县三级分队配备370MHz系统设备和卫星便携站,进一步提升灾害初期通联能力 [9] 通信技术应用创新 - 采用"空天地一体"应急通信网络方案,包括卫星电话、370M集群移动基站、无人机搭载公网通信基站等技术手段 [4][5] - 在雅江森林火灾中,翼龙-2H和腾盾双尾蝎无人机实现约50平方公里范围长时稳定信号覆盖 [6] - 通过高通量卫星便携站建立临时公网通信链路,在无公网情况下使用370M应急指挥窄带无线通信网 [5] 演练与培训机制 - 每周开展卫星电话和370M通信装备点名抽验,每月专项拉动演练,每季度全省区域性综合演练 [9] - 省级分队组成讲师团,对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开展全覆盖实地交流培训 [9] - 采用"理论+实操+考核"方式提升队伍战斗力 [9] 智能化技术发展 - 通过卫星遥感、三维建模和数值模拟生成灾前灾后三维对比图,例如在"2·8"筠连山体滑坡灾后5小时完成图像生成 [10] - 开展灾害现场智能化识别研判关键技术攻关,解决信息采集、数据融合、智能决策等难题 [11] - 要求应急通信保障队伍掌握正射影像图采集技术和多视角画面采集技能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