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搜索文档
国内外企业借北欧论坛窗口落子武汉
长江日报· 2025-10-16 08:30
论坛概况与影响力 - 2025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吸引了200多家世界500强及众多国内龙头企业负责人参与[1] - 论坛为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绿色能源等十余个专题领域搭建了交流与合作平台[2] - 过去六届论坛共签订合作项目超过200个[1] 企业布局动因与战略 - 企业选择武汉布局的原因是交通物流便利、人才储备量大、市场潜力足[1] - 格力电器董事长表示公司将通过技术升级为北欧地区提供产品,传递绿色、环保、节能理念[1] - 武汉正成为企业拓展布局的战略要地[2] 重点合作项目与产业升级 - 芙丝高端饮用水竹溪生产基地、林斯特龙华中基地等一批北欧(欧洲)重点项目已落户[1] - 东风汽车与北欧企业在智能驾驶领域开展合作[1] - 武汉光谷与瑞典生物医药企业进行联合研发,助推湖北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升[1]
北欧新线路首发,中欧班列(武汉)货物首次抵达丹麦
长江日报· 2025-10-16 08:23
中欧班列(武汉)北欧线路拓展 - 2024年10月15日,X8017次中欧班列(武汉)启程,货物经德国汉堡以铁水联运方式首次运抵丹麦,标志其陆运版图向北欧延伸[1] - 班列从汉堡分三路转运:一部分经波罗的海航线至丹麦埃斯比约港,一部分至瑞典哥德堡,一部分直达挪威主要港口[6] - 新线路全程约22天,较传统运输方式节省一半时间,实现一次性报关,提升跨境物流效率[7] 湖北与北欧经贸合作 - 2024年湖北对北欧进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速,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13.9%[2] - 武汉出口至丹麦、瑞典、挪威的货物主要包括运输设备、电信产品、机械等;返程货物主要为乳制品、肉类、家具、医药产品等[7] 中欧班列(武汉)北欧网络发展历程 - 2022年2月22日,班列首次直达芬兰赫尔辛基[6] - 2024年8月21日,货物经德国杜伊斯堡水运至挪威奥斯陆和莫斯[6] - 2024年9月18日,东风新能源汽车等货物经汉堡铁水联运抵达瑞典哥德堡[6] - 至此班列已开通至赫尔辛基、奥斯陆、莫斯、哥德堡等多条线路,形成联动北欧多城市的物流网络[6] 中欧班列(武汉)整体运营规模 - 公司拥有59条稳定的跨境运输线路,辐射欧亚大陆40个国家、120个城市[7]
数百人“签名丝绸” 亮相桥梁博物馆,再现武汉长江大桥通车盛况
长江日报· 2025-10-15 21:03
何香凝、茅以升、梁思成……数百位人物,为何会在一块丝织品上留下签名?一方粉色的丝绸,密密麻麻上百个签名,共同见证了新 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历史时刻。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通车68年之际,桥梁博物馆正式公开展陈"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通车仪式 参加者签名",为观众打开一扇回望历史的窗口。 t w POP(FS r cia sub and and the Children Barry The Time 1 2 1 1 r ( -10 2 48 -15 e 1988 a 20 (3) 04 It a r a HEST House on and and the super and s a Last For State Children 这方签名丝绸呈粉红色,因年代久远已略有褪色,上方印有"武汉长江大桥落成通车纪念"的红色标题。旗面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参加 通车仪式来宾的签名。 中国桥梁博物馆。 ant -14 1 r w 2 1 1 t the first , 1 F - 10 1 there ... The Ne 15 a 64 80 ana 8 107 program t A a ar 1 中国桥梁博 ...
湖北球迷文化生活馆正式落成,本土球迷又多了个新家
长江日报· 2025-10-15 21:02
湖北球迷文化生活馆的落成,旨在成为一个集商品零售、文化展示、球迷社交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馆内不仅销售商品,更通过展示 球队历史、荣誉历程及珍贵影像资料,全方位呈现湖北武汉深厚的足球文化底蕴。 15日上午,位于武昌湾1956公园内的"筑梦体育·湖北球迷文化生活馆"开业。据悉,该馆也将作为武汉三镇足球俱乐部与武汉车谷江大 女子足球俱乐部官方授权的线下商店,武汉车谷江大女足主教练常卫魏,武汉三镇队球员图多列、郑凯木、郭嘉宇等球员也来到现场,与 热心球迷展开互动。 活动现场洋溢着浓厚的足球氛围,武汉三镇队与武汉车谷江大女足的将帅的到来将活动推向高潮。他们与球迷亲切互动,为球迷签 名,与球迷合影,以此来感谢球迷一直以来的支持。同时,承载了两支俱乐部荣耀历程的数座奖杯也于馆中整齐陈放。 文化生活馆内有丰富的俱乐部官方正版周边产品,从助威服到文创、生活用品,为球迷提供了全方位支持心爱球队的方式。现场球迷 热情高涨,纷纷选购心仪商品。许多球迷表示,在比赛日之外,球迷有了一个固定、便捷的地点可以购买到心仪的俱乐部周边产品,这对 于提升球迷归属感和认同感至关重要。 未来,湖北球迷文化生活馆将持续作为连接俱乐部与球迷的桥梁,不定期 ...
2025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在汉开幕,预计签约超千亿元
长江日报· 2025-10-15 21:02
论坛概况与规模 - 2025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于10月15日在武汉开幕,是中国首个且唯一专门面向北欧国家的经贸合作长效机制 [1] - 该论坛已成功举办六届,成为推动中国中部地区对外开放和促成企业投资往来的重要平台 [1] - 本届论坛预计签约金额超1000亿元人民币,项目涉及制造业、信息技术、大健康等领域 [4] - 过去6届论坛共签订超200个合作项目 [8] 企业参与与投资案例 - 丹麦马士基集团自1999年在武汉设立办事处以来,始终扎根湖北提供综合运输物流服务 [7] - 宜家中国自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后业务快速增长,武汉商场开业近11年累计接待访客量4550万人次 [7] - 法国法雷奥集团自1995年在武汉经开区建厂以来已连续4次追加投资,并将在武汉打造全球规模最大的研发中心 [8] - 宜家、医科达等龙头企业已在湖北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群 [7] 合作领域与产业影响 - 论坛推动北欧高端要素资源在湖北集聚,合作项目涉及智能驾驶、生物医药等领域的联合研发 [8] - 东风汽车与北欧企业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合作、光谷与瑞典生物医药企业的联合研发等项目,助推本地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升 [8] -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表示中国市场依然庞大且充满吸引力,欧洲企业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 [4] - 论坛每年吸引数百家国内外优秀企业参会,为湖北企业提供对标国际、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 [8]
郭元强盛阅春会见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廖志伟一行
长江日报· 2025-10-15 19:07
武汉市与长江委的合作关系 - 武汉市感谢长江委长期以来在抵御重大水旱灾害、推进水生态治理和重大项目建设、开展长江大保护方面给予的积极指导和大力支持 [2] - 长江委感谢武汉市长期以来对治江事业和长江委改革发展的关心支持 [4] - 双方渊源深厚、合作紧密,长江委长期扎根武汉 [4] 武汉市的发展战略与定位 - 武汉市正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 [2] - 武汉市正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努力在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中当好龙头 [2] - 武汉市是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近年来高质量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4] 未来合作方向与重点领域 - 武汉市希望长江委继续发挥资源技术优势,深化双方务实合作,携手维护流域水安全、抓好长江大保护、推进水利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2] - 长江委表示将履行流域管理机构职责,发挥水行政管理技术服务和人才科技优势,携手武汉扎实推进长江保护治理各项工作 [4] - 合作目标是为武汉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安全支撑保障,共同谱写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4]
武天高速预计年底建成,武汉至天门将仅需1小时
长江日报· 2025-10-15 17:05
项目工程进展 - 武天高速公路武汉至汉川段跨沪蓉铁路大桥于10月14日完成转体施工,两座总重约1.6万吨的T型刚构梁历时72分钟实现空中平稳对接[1][3] - 项目另一重要控制性工程马口汉江特大桥全长570米,即将实现全面合龙[7][10] - 项目官桥收费站已经封顶,整体项目预计将于2025年底建成[3][5] 项目规格与影响 - 武天高速武汉至汉川段项目全长约53.158公里,设计标准为双向六车道,时速120公里,于2022年12月开工[3] - 项目建成后,武汉至天门的车程将从原来的2小时减少至1小时[3][11] - 武汉至重庆高速公路(G4223)全长约867公里,是连接湖北武汉与重庆的国家高速公路,属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中"长三角—成渝"主轴的重要构成[3] 工程技术细节 - 跨沪蓉铁路大桥转体施工采用"先预制、后转体"的一体化施工工艺,在铁路"天窗期"内完成同步转体作业[6] - 施工过程中时间、角度与平衡控制精度达到毫米级[6] - 项目由武汉城发集团所属武天高速公司承建[3] 行业与战略意义 - 该高速公路将在现有沪蓉高速、沪渝高速之间新增一条东西向快速通道[3] - 新通道将有效分流区域交通量和长途过境车辆,显著缓解现有路网压力[3] - 线路途经天门、荆门、宜昌、秭归、巴东、万州、忠县等地,最终止于重庆市[3]
百年里份三德里迎来新“巷遇”
长江日报· 2025-10-15 15:59
项目核心信息 - 项目名称为“巷遇·三德里”,是“巷遇”特色文化街区IP系列的首发街区 [4][5] - 项目于10月13日举行全国运营合作伙伴招募专家评选会,标志着项目焕新修缮正式启动 [1] - 项目旨在通过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激活商业潜能,实现文化、商业、旅游、社区的有机融合与可持续发展 [5] 项目定位与规划 - 项目落址于武汉市汉口历史风貌区核心区,由海寿街、车站路、中山大道、友益街围合而成 [5] - 项目以“百年里份场景+文旅商创融合”为内核,目标是打造一个能鲜活感受老汉口记忆、有烟火气的社区新地标和热门聚集地 [5] - 规划将融合数字化场景,抓准消费趋势,以点带面为区域带来活力和流量,打造文商旅融合的示范样本 [5] 历史文化背景 - 三德里始建于1901年,是武汉现存最古老的里份之一,由浙商刘贻德兄弟创建的“三德堂商号”得名 [4] - 历史上曾是串联粤汉码头与京汉火车站的百年商脉枢纽,1927年中共妇女运动领袖向警予曾化名隐居于此主编《大江报》 [4] - “巷遇”系列是武汉文旅集团打造的文化街区IP,旨在深入挖掘汉口历史风貌区文脉,将保元里、三德里、汉润里等街区串珠成链 [4] 商业模式与合作伙伴 - 项目将引入具有丰富经验、专业能力和强大资源的优质招商运营伙伴 [5] - 合作伙伴将负责项目的产业策划、商业导入、运营管理,并为建筑修缮改造提供合理化建议 [5] - 项目采用“保护+文化+商业”的模式,实现古巷肌理与现代潮流的共生互哺 [4]
中亚班列(武汉)开出100列 开行量同比增长3倍
长江日报· 2025-10-15 08:45
10月11日,一列满载光伏组件、机械配件、化工材料的中亚班列,缓缓驶出武汉中铁联集吴家山中心站,向着乌兹别克 斯坦奔驰而去。这是湖北铁路集团中亚班列(武汉)运营以来开行的第100列班列。 中亚班列(武汉)是指自武汉发往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 以及西亚、南亚等国家的快速集装箱直达班列。 2021年以来,由于没有固定线路,湖北省利用临时计划开行,中亚班列(武汉)整体开行规模不大、运量偏小,远远不 能满足湖北与中亚之间的进出口货物运输需求。我省经铁路运输发往中亚的货物大部分通过重庆、西安、郑州等地开行中亚 班列出境,造成湖北企业货物进出口十分不便,企业物流成本增高。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亚地区成为湖北汽车零部件、光电子等优势产业的重要市场。 去年以来,湖北铁路集团积极拓展中亚班列运输业务,班列以"时效快、成本低、服务优"的特点,成为湖北企业拓展中 亚市场的核心通道,助力光伏、机械、化工等行业构建跨国供应链。今年4月12日,中亚班列(武汉)实现常态化开行。通 过多式联运模式(如"中吉乌"铁公联运),综合物流成本降低30%,吸引长三角、珠三 ...
武汉高速公路网密度居全国第四
长江日报· 2025-10-15 08:45
交通基础设施与网络 - 国庆中秋假期武汉高速闸口通行车辆达日均124.48万台次,日均同比增长0.88% [2] - "十四五"期间武汉高速公路项目开工13个,建成8个,高速公路网密度达11.4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国第四 [2] - 全市综合立体交通网里程达1.85万公里,国际运输通道增至128条 [4] - "汉沪""汉港"航空快线频次大幅提升至"十三五"末的9倍,其中"汉沪快线"每日17-18班,"汉港快线"每周16班 [2] 国际物流与贸易通道 - 中欧班列国际线路增至58条,覆盖欧亚40个国家、120座城市,连续两年开行量超千列,规模达"十三五"末的2倍 [4][5] - 江海联运"一箱制"新模式使储能柜出口运费节省30%,时效快两天 [4] - 开通长江中游首条散杂货国际班轮航线"印尼拉博塔港—武汉阳逻港",并首创江海联运"一船到底"模式 [7] - 今年1-7月全市外贸进出口增长20%,增幅居全国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第二 [5] 物流产业与成本效益 -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2.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 [6] - 5年间全市交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同比增长40%以上,新增A级物流企业285家,总量达457家居全国第一,新增规上企业300余家 [6] - 东西湖区交通运输市场主体突破5800家,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239家,仓储体量超500万平方米居全市首位 [6] - 全国首个网状驳运型航空前置货站武汉光谷超级物流中心投入运营,中欧班列增设第二始发站香炉山站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