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江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武天高速预计年底建成,武汉至天门将仅需1小时
长江日报· 2025-10-15 17:05
项目工程进展 - 武天高速公路武汉至汉川段跨沪蓉铁路大桥于10月14日完成转体施工,两座总重约1.6万吨的T型刚构梁历时72分钟实现空中平稳对接[1][3] - 项目另一重要控制性工程马口汉江特大桥全长570米,即将实现全面合龙[7][10] - 项目官桥收费站已经封顶,整体项目预计将于2025年底建成[3][5] 项目规格与影响 - 武天高速武汉至汉川段项目全长约53.158公里,设计标准为双向六车道,时速120公里,于2022年12月开工[3] - 项目建成后,武汉至天门的车程将从原来的2小时减少至1小时[3][11] - 武汉至重庆高速公路(G4223)全长约867公里,是连接湖北武汉与重庆的国家高速公路,属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中"长三角—成渝"主轴的重要构成[3] 工程技术细节 - 跨沪蓉铁路大桥转体施工采用"先预制、后转体"的一体化施工工艺,在铁路"天窗期"内完成同步转体作业[6] - 施工过程中时间、角度与平衡控制精度达到毫米级[6] - 项目由武汉城发集团所属武天高速公司承建[3] 行业与战略意义 - 该高速公路将在现有沪蓉高速、沪渝高速之间新增一条东西向快速通道[3] - 新通道将有效分流区域交通量和长途过境车辆,显著缓解现有路网压力[3] - 线路途经天门、荆门、宜昌、秭归、巴东、万州、忠县等地,最终止于重庆市[3]
百年里份三德里迎来新“巷遇”
长江日报· 2025-10-15 15:59
项目核心信息 - 项目名称为“巷遇·三德里”,是“巷遇”特色文化街区IP系列的首发街区 [4][5] - 项目于10月13日举行全国运营合作伙伴招募专家评选会,标志着项目焕新修缮正式启动 [1] - 项目旨在通过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激活商业潜能,实现文化、商业、旅游、社区的有机融合与可持续发展 [5] 项目定位与规划 - 项目落址于武汉市汉口历史风貌区核心区,由海寿街、车站路、中山大道、友益街围合而成 [5] - 项目以“百年里份场景+文旅商创融合”为内核,目标是打造一个能鲜活感受老汉口记忆、有烟火气的社区新地标和热门聚集地 [5] - 规划将融合数字化场景,抓准消费趋势,以点带面为区域带来活力和流量,打造文商旅融合的示范样本 [5] 历史文化背景 - 三德里始建于1901年,是武汉现存最古老的里份之一,由浙商刘贻德兄弟创建的“三德堂商号”得名 [4] - 历史上曾是串联粤汉码头与京汉火车站的百年商脉枢纽,1927年中共妇女运动领袖向警予曾化名隐居于此主编《大江报》 [4] - “巷遇”系列是武汉文旅集团打造的文化街区IP,旨在深入挖掘汉口历史风貌区文脉,将保元里、三德里、汉润里等街区串珠成链 [4] 商业模式与合作伙伴 - 项目将引入具有丰富经验、专业能力和强大资源的优质招商运营伙伴 [5] - 合作伙伴将负责项目的产业策划、商业导入、运营管理,并为建筑修缮改造提供合理化建议 [5] - 项目采用“保护+文化+商业”的模式,实现古巷肌理与现代潮流的共生互哺 [4]
中亚班列(武汉)开出100列 开行量同比增长3倍
长江日报· 2025-10-15 08:45
10月11日,一列满载光伏组件、机械配件、化工材料的中亚班列,缓缓驶出武汉中铁联集吴家山中心站,向着乌兹别克 斯坦奔驰而去。这是湖北铁路集团中亚班列(武汉)运营以来开行的第100列班列。 中亚班列(武汉)是指自武汉发往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 以及西亚、南亚等国家的快速集装箱直达班列。 2021年以来,由于没有固定线路,湖北省利用临时计划开行,中亚班列(武汉)整体开行规模不大、运量偏小,远远不 能满足湖北与中亚之间的进出口货物运输需求。我省经铁路运输发往中亚的货物大部分通过重庆、西安、郑州等地开行中亚 班列出境,造成湖北企业货物进出口十分不便,企业物流成本增高。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亚地区成为湖北汽车零部件、光电子等优势产业的重要市场。 去年以来,湖北铁路集团积极拓展中亚班列运输业务,班列以"时效快、成本低、服务优"的特点,成为湖北企业拓展中 亚市场的核心通道,助力光伏、机械、化工等行业构建跨国供应链。今年4月12日,中亚班列(武汉)实现常态化开行。通 过多式联运模式(如"中吉乌"铁公联运),综合物流成本降低30%,吸引长三角、珠三 ...
武汉高速公路网密度居全国第四
长江日报· 2025-10-15 08:45
交通基础设施与网络 - 国庆中秋假期武汉高速闸口通行车辆达日均124.48万台次,日均同比增长0.88% [2] - "十四五"期间武汉高速公路项目开工13个,建成8个,高速公路网密度达11.4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国第四 [2] - 全市综合立体交通网里程达1.85万公里,国际运输通道增至128条 [4] - "汉沪""汉港"航空快线频次大幅提升至"十三五"末的9倍,其中"汉沪快线"每日17-18班,"汉港快线"每周16班 [2] 国际物流与贸易通道 - 中欧班列国际线路增至58条,覆盖欧亚40个国家、120座城市,连续两年开行量超千列,规模达"十三五"末的2倍 [4][5] - 江海联运"一箱制"新模式使储能柜出口运费节省30%,时效快两天 [4] - 开通长江中游首条散杂货国际班轮航线"印尼拉博塔港—武汉阳逻港",并首创江海联运"一船到底"模式 [7] - 今年1-7月全市外贸进出口增长20%,增幅居全国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第二 [5] 物流产业与成本效益 -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2.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 [6] - 5年间全市交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同比增长40%以上,新增A级物流企业285家,总量达457家居全国第一,新增规上企业300余家 [6] - 东西湖区交通运输市场主体突破5800家,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239家,仓储体量超500万平方米居全市首位 [6] - 全国首个网状驳运型航空前置货站武汉光谷超级物流中心投入运营,中欧班列增设第二始发站香炉山站 [7]
武汉科创中心指数两位数增幅
长江日报· 2025-10-15 08:38
论坛概况 - 2025东湖论坛于10月14日在武汉开幕,主题为“厚植科普沃土 放飞科学梦想——汇科聚智 共筑支点” [1] - 论坛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近1000位嘉宾参与,旨在共谋科技发展 [1] 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 - 2024年湖北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稳步提升,占湖北GDP比重从2018年的5.0%增长至2024年的9.6% [2] - 全球企业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未来产业创新资源高度集聚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三大区域 [3] - 湖北以创新撑起了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展示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和巨大的发展潜能 [3] 武汉科技创新能力 - 武汉科技创新中心指数得分较上年度增幅达14% [2] - 武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再创新高,近四年增长超2倍 [2] - 武汉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的数量实现历史新高,成为创新资源的“聚能场” [2] 基础研究竞争力 - 2024年湖北省基础研究竞争力指数为71.70,在全国排名第六位 [3] - 湖北省在遥感、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陶瓷材料、病毒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在全国范围内优势突出 [3] 国际视角与产业合作 -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本杰明·李斯特教授团队正依托武汉光化学产业优势,统筹高校资源与产业需求进行技术探索 [4] - 本杰明·李斯特教授表示,武汉人坚信“我们能改变世界”的积极科创精神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5] - 武汉被认为完全有潜力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 [5] 人才培养与精神传承 - 论坛开幕式上,李德仁、丁烈云等多位科学家为2025年度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获奖代表颁奖并赠送寄语 [6] - 科学家寄语青少年“不停歇地奋斗,不停歇地创新”,鼓励年轻一代热爱科学、勇于探索 [6]
武汉年内建成400套无人机机库
长江日报· 2025-10-15 08:38
项目规划与建设进展 - 武汉计划布设1000套无人机自动机库,今年完成一期400套建设,实现三环内全域覆盖,三环外重点区域覆盖率超60% [1] - 项目计划五年内建成1000套机库、配备3000余套挂载设备,并设立运营管理中心,目前已完成121套机库建设,覆盖全市15个区 [1] - 空天地一体化运营管理中心正在筹建中,设有66个飞行席位,预计年底投入使用 [1] 技术架构与运营模式 - 项目通过融合“空天地”三层架构构建立体感知网络:“空”指低空空域与卫星定位,“天”为飞行器,“地”涵盖地面设施 [1] - 机库具备两分钟快速换电能力,无人机支持双挂载,适应复杂城市环境 [1] - 武汉城发集团所属航发集团与普宙科技公司合资组建武汉航飞科技有限公司负责项目运营 [1] 应用场景与已获成果 - 项目规划了十大类42个政务场景和5大类11个商业场景,政务应用涵盖公共安全、城市管理、消防应急等,商业应用聚焦物流配送和文旅服务 [2] - 在治安巡逻中协助发现异常事件8起,在交通管理中处置拥堵63起、事故5起,在生态环保方面发现污染点80处,完成了10余次重大活动保障 [2] - 项目未来将通过“三网”建设,实现5分钟现场抵达、15分钟极速响应,推动治理成本降低20%、效率提升25% [2] 行业影响与产业规模 - 截至今年9月,武汉已汇聚170余家低空经济代表性企业,获批33条低空商业试点航线 [2] - 预计全年产业规模同比增长20%以上,助力武汉打造“中国低空经济之都” [2]
市政府与市总工会第十七次联席会议召开,团结动员广大职工投身高质量发展火热实践,推动全市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展现新作为
长江日报· 2025-10-15 08:38
盛阅春要求,全市政府系统要主动沟通联系,强化支持保障,切实为工会工作开展创造 良好条件。要坚持好、发展好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更好实现政府与工会协同联动、互 促共进。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林文书表示,各级工会组织要认真贯彻党中央部 署,按照省、市工作要求,落实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 革,大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助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为推动武汉高 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劲超参加会议。 编辑:陈辰 10月14日,市政府与市总工会第十七次联席会议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盛阅春出席会 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 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和工会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动员 广大职工投身高质量发展火热实践,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贡献工会力量。 会议听取了全市工会工作情况汇报,研究了推进武汉市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激发职 工文旅消费潜力、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等工作。 在听取情况介绍后,盛阅春指出,过去一年,在市委和省总工会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 级工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 ...
武汉基础研究竞争力全球城市排第13
长江日报· 2025-10-15 08:38
武汉基础研究竞争力 - 武汉基础研究竞争力在全球城市排名第13位,在中国城市中仅次于北京、上海、杭州和南京 [1] - 遥感、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陶瓷材料等学科在全国范围内优势突出 [1] 武汉科技创新中心指数 - 武汉科技创新中心指数得分较上年度提高14% [1] - 知识创造力分指数增长最快,辐射引领力和产业驱动力分指数进步明显,环境支撑力和资源汇聚力分指数稳步发展 [1] 科技创新成果与企业发展 - 武汉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的数量实现历史新高 [1] - 高新技术企业数再创新高,近四年增长超2倍 [1] - 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高速增长 [1] 城市创新定位 - 武汉成为创新资源的“聚能场”、高水平科技成果的“策源地”、产权创新发展的“强引擎”、全球创新网络的辐射源 [1]
下楼就能吃上热乎饭,武汉226家幸福食堂托起“舌尖上的幸福”
长江日报· 2025-10-14 17:30
不仅吃得便宜,更要吃得放心。在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对全市48家幸福食堂和568名在幸福食堂就餐过的居民开展调研中,幸福食 堂普遍注重老年人饮食特点,菜品清淡软烂、营养搭配合理,还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定制餐、送餐上门等服务。黄陂区一家社区食堂日均 服务近300人次,全年服务超12万人次,成了周边老人的"第二个家"。 "小饭碗"装着"大民生"。从2018年试点起步,到如今遍地开花,武汉幸福食堂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根据最新行动方案,未来 还将持续扩面提质,让更多居民在家门口吃出幸福感。 编辑:宗夏 记者日前从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了解到,截至2025年9月,武汉已建成社区幸福食堂226家,覆盖所有行政区,相比2023年的99家, 两年间数量翻了一倍多,年均增长超50%。这些食堂多设在居民小区、社区服务中心附近,让老年人步行十分钟就能吃上热饭热菜。 "每顿饭十几块钱,两荤一素,吃得安心又实惠。"家住经开区的李先生几乎每天都在家门口的幸福食堂吃饭。调查显示,八成以上居 民每餐花费不到15元,九成以上对价格表示满意。这背后,是政府真金白银的支持,通过运营补贴、租金减免、税收优惠等举措,帮助食 堂"轻装上阵"。不少食 ...
重点城市足球锦标赛男子U14组第三阶段在汉开赛
长江日报· 2025-10-14 17:30
赛事基本信息 - 2025年中国足协青少年足球锦标赛重点城市男子U14组第三阶段比赛于10月11日至10月19日在武汉赛区进行 [3] - 第三阶段比赛共有8支球队参赛 [3] 武汉队赛程与分组 - 武汉队与成都队、上海队、深圳队同分在A组 [3] - 10月13日首战武汉队5:0击败成都队 [3] - 10月14日小组赛次轮武汉队不敌上海队 [3] - 10月15日武汉队将迎战深圳队,争夺小组出线权 [3] 武汉队历史战绩与目标 - 武汉队在第一阶段比赛中排名第二 [3] - 武汉队在第二阶段比赛中排名第一 [3] - 根据第二阶段排名,A组第一至第五名及B组第一至第三名共8支球队进入第三阶段 [3] - 武汉队去年曾在同年龄段重点城市锦标赛中夺得冠军 [3] - 武汉队今年的目标是争取前三名 [3] 当前赛事进展 - 武汉队目前已战罢两轮,取得一胜一负的战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