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日报

搜索文档
苏州市境内外上市公司达273家
苏州日报· 2025-06-26 08:29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曹操出行于6月25日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苏州第273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其中港交所上市公司37家[1] - 2024年苏州已新增8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其中4家在港交所上市[1] - 按总交易额计算,公司自2021年起连续位居国内网约车平台规模前三,2024年跃升至行业第二位[1] 业务规模与运营数据 - 截至2024年3月末,公司业务覆盖146座城市,运营定制车队规模超过3.4万辆[1] - 成立至今累计为超390万名司机创造就业机会,支付服务报酬逾400亿元[2] - 在2023至2024年五次独立第三方调查中均获评"服务口碑最佳"平台[1] 技术创新与战略布局 - 2024年2月28日上线曹操智行自动驾驶平台,搭载吉利"千里浩瀚"Robotaxi解决方案[2] - 已在苏州、杭州启动自动驾驶示范运营,计划2026年底推出L4级Robotaxi定制车型[2] - 公司深度参与车辆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显著差异化优势[1] 区域经济发展与政策支持 - 苏州已成为创新与产业、产业与资本深度融合的典范城市[2] - 苏州积极推动企业登陆境内外资本市场,组织多场专题培训和论坛活动[2] - 为包括曹操出行在内的企业提供坚实的政策支撑与高效服务保障[2]
苏州启动“技能照亮前程”暑期技能大培训
苏州日报· 2025-06-25 08:32
暑期技能大培训启动 - 苏州启动"技能照亮前程"暑期技能大培训 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导向 整合资源实施十大培训专项计划 支持劳动者技能成才就业增收[1] - 暑期为培训资源集中释放窗口期 市委市政府推出培训计划 贯彻中央部署并回应社会需求[1] - 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校企贯通、多方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新格局 跨部门联动开发产业适配课程[1] 培训专项计划与资源整合 - 培训覆盖康养托育、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新职业等重点领域 针对农村转移劳动者、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实施十大专项计划[2] - 整合73所高校职校、194家民办机构、102家市级实训基地资源 扩大社会化培训规模[2] - 发布省级技能人才评价技术资源 启动技能大师进校园活动 成立行业协会培训大联盟[2] 校企合作案例 - 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与小米集团签约 联合产教融合基地开发人工智能场景应用课程 融合企业技术优势与学校硬件资源[3] - 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同时为企业输送人才[3]
苏州举办RISC-V场景应用对接会 加速芯片产业生态建设
苏州日报· 2025-06-25 08:32
RISC-V产业生态发展 - 苏州已形成覆盖芯片厂商、终端企业、生态运营商的完整RISC-V产业要素,具备加速场景落地的优势 [1] - RISC-V苏州创新中心聚焦"场景定义—芯片研发—商业运营"闭环,着力打通技术能力到规模化商业生态的转化链条 [1] - 苏州市工信局计划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推动形成"设计—制造—应用—服务"全产业链生态,目标建成国内RISC-V产品最全、场景最广、生态最优的示范区 [2] 企业技术应用案例 - 裕太微电子在高速有线通信芯片领域探索RISC-V架构应用 [1] - 矽典微智能科技展示基于RISC-V内核的毫米波传感器产品,具备低功耗、高集成度优势 [1] 场景需求与产业对接 -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提出RISC-V产业发展热点方向、应用场景打造及标准体系建设建议 [2] - 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追觅科技、蜂鸟机器人、中国电信天翼物联等企业提出智算中心、智能家电控制、机器人感知、边缘计算节点等场景的具体需求 [2] - 需求维度涵盖数据存储、算力支持、低功耗设计、通信接口兼容性等技术方向 [2]
苏州首个全域配网无人机自动巡检示范区在昆山建成
苏州日报· 2025-06-25 08:32
无人机自动巡检示范区建设 - 苏州首个全域配网无人机自动巡检示范区在昆山建成,实现配网无人机故障联动快巡全域覆盖 [1] - 国网苏州供电公司计划年内完成苏州全市无人机机场规划,三年内实现全市配网无人机自主巡检全覆盖 [1] - 苏州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地级市配电网 [1] 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 传统无人机故障巡视依赖网格员经验,故障巡视区间确定慢,无人机路径规划受定位精度影响一般由人工完成 [1] - 国网苏州供电公司以昆山为试点,部署59台无人机机巢,探索构建配网无人机故障联动快巡体系 [1] - 配网无人机联动快巡应用系统贯通故障类型、气象条件、机场覆盖能力、故障地理位置等信息,自动研判无人机巡飞区间及路径 [1] - 系统三分钟内精准锁定故障线路区间,自动生成无人机巡飞任务工单 [2] - 巡视效率较人工提升了60% [2] 操作流程优化 - 配电监控人员只需一键操作即可将巡飞任务下派至对应区域的固定机巢 [2] - 无人机根据自动生成的路径精准开展自主巡视,实时回传线路高清航拍画面和红外影像 [2] - 监控人员可远程操控无人机对可疑点位进行多角度检查 [2]
苏州三人获评省道德模范 全市目前涌现全国重大先进典型23人次
苏州日报· 2025-06-25 08:21
道德模范表彰 - 江苏省港口集团苏州港张家港港务集团门机司机黄强扎根一线20余年 创编《黄强门机操作法手册》成为行业标准教材 带领团队完成60余项工艺革新 为企业创效超千万元[1] - 太仓市沙溪镇渠泾村村民梁雪芳坚持24年每月两次为敬老院免费理发 组建180人志愿者团队 服务15个日间照料中心及180多户家庭 个人志愿服务时长超1万小时[1] - 苏州市缘跃纸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陆鸿作为脑瘫患者创办年营业额超千万企业 公司48名员工中35名为残疾人 并帮助50多名残疾人实现创业脱贫[1] 先进典型数据 - 苏州市累计涌现全国重大先进典型23人次 中国好人190人(组) 江苏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34人[2] - 全市获评江苏最美人物43人 江苏好人286人(组) 苏州市道德模范147人 苏州时代新人405人(组)[2]
苏州市率先启动经营乙类非处方药试点
苏州日报· 2025-06-25 08:21
政策突破 - 全家连锁便利店成为苏州市首家获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便利店 标志着便利店经营乙类非处方药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1] - 苏州市本月在全省率先出台《苏州市经营乙类非处方药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鼓励药品零售经营模式创新 [1] - 试点范围为在本市注册的便利店(超市)企业 要求在本市拥有至少2个直营店且经营时间超过1年 [1] 试点细则 - 试点药品品种为乙类非处方药 不包括含特殊药品的复方制剂和需冷藏冷冻保存的药品 [1] - 乙类非处方药陈列将设置专区(柜) 统一展示"乙类非处方药"字眼和非处方药专用标识 [1] - 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办理仅经营乙类非处方药的《药品经营许可证》 并可采取告知承诺方式申请 [1] 审批创新 - 方案通过简化许可申报材料和审批程序 创新实施"告知承诺+事后监管"模式 [1] - 企业提交申请材料和承诺书后 符合条件的当天受理当天办结 [1] 行业影响 - 该试点是助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重要举措 有利于实现药品零售行业与民生服务多元融合 [2] - 打破了传统药品零售模式 通过优化审批流程放宽经营限制创新监管模式 [2] - 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便捷购买常用药 提升了公共服务效能满足了群众健康需求 [2]
苏州公共机构节能有了“大脑”
苏州日报· 2025-06-24 08:27
能源费用托管模式推广成效 - 苏州市通过"能源费用托管"创新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和市场化机制参与公共机构节能改造,已实施超30个项目,撬动社会资本8600万元,年综合节能率超10%,年节约标煤23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万吨 [1] - 截至2024年,全市60%以上行政中心实施能源费用托管项目,其中苏州市行政中心项目部署8大智能系统构建"智慧大脑",实现能源总量同比下降14.2%,节约标煤440吨 [2] - 张家港市试点整县制能源托管覆盖399家公共机构,首批26个集中办公区改造60万平方米建筑,合同金额3.69亿元,社会资本注入2215万元,预计节能率8% [3] 智慧化节能技术应用 - 苏州市行政中心项目通过电能计量管理系统、给水管网监测系统、中央空调群控系统等8大智能系统实现数据实时监测、负荷快速响应调节和能源配置优化 [2] - 智慧建筑综合能效管控平台具备强大数据分析能力,可透明化能源消费、远程管控设备,精确定位管理漏洞并提升运行效率 [2] - 张家港项目建立统一能源管理监测平台,同步推进全域公共机构能源资源使用效率提升 [3] 项目扩展与未来规划 - 苏州市能源托管模式从2021年常熟试点到2023年市级项目落地,2024年张家港实现整县制改革突破 [2][3] - 张家港2024年创新"以大带小"模式,计划延伸覆盖镇区、街道、机关所属单位及除幼儿园外的教育机构 [3] - 行业将持续在节能改造技术、精准管控和监督考核方面创新,推动市场化机制规范高效发展 [3]
文明实践品牌托起温暖苏州
苏州日报· 2025-06-24 08:27
城市文明实践创新模式 - 苏州市通过"城市主理人"项目推动居民参与社区改造,将废弃物转化为公共艺术品如轮胎座椅、塑料管道盆栽架等,倡导资源循环利用[2] - 项目覆盖19个特色主题楼道,包括"书香润童心"(设置图书漂流角、国学墙绘)、非遗剪纸文化展示、健康步数提示台阶等多元化实践[3] - 相城区陆慕菜市场以"好人工作室"为核心,提供5元理发服务(残障人士免费),并延伸出缝纫寄存、包裹代收等便民功能,形成"解忧杂货铺"式服务网络[4] 青少年劳动教育实践 - 陆慕菜市场推出"小农人"项目,培训青少年掌握蔬果挑选、顾客沟通等技能,例如御窑小学学生参与称重装袋(7.4元交易附赠葱)[4][5] - 联动学校开展果蔬义卖、研学打卡等活动,通过劳动体验强化数学运算与沟通能力,传递"田间到餐桌"的辛勤价值[5] 志愿服务规模化发展 - "吉庆好人服务队"从个人买菜服务(27年积累3万张买菜单)扩展为120人团队,服务范围涵盖纠纷调解、环境清洁、紧急救援等[6] - 典型案例包括队员姜凤鸣为术后孤寡老人陆福根提供每日做饭、理发等全方位照料,形成"送菜上门-医疗陪护-生活协助"闭环服务链[7] 政企协作机制建设 - 市农发集团在陆慕菜市场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整合商户资源提供磨刀修脚、家电维修等便民服务,并配套商户培训与子女托管功能[4] - 姑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成立"吉庆好人服务队",推动志愿服务从零星活动升级为"博爱义诊""平安巡逻"等常态化项目[6][7]
150万元文旅消费补贴和60万元学生助读券助力读者畅享阅读乐趣
苏州日报· 2025-06-23 09:12
书展规模与参与情况 - 第十五届江苏书展将于7月3日至7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为期5天,同步举办首届"苏州文学周"[1] - 超600家出版单位参展,携带超10万种图书,覆盖主题出版、社科、文学、艺术、科技、少儿等全品类[1] - 其中超400家出版单位参与零售,8万余种图书可供选购,130余家文化和文创参展商参与[1] - 主展馆内将举办165场阅读活动,康震、孙晓云、苏童、莫砺锋等知名作家将亲临现场与读者互动[1] 展区设置与创新亮点 - 主展场包括"书香汇苏韵 阅读悦争先"主题馆、江苏精品馆、全国综合馆、凤凰人工智能体验店、港台海外馆、全国少儿图书交易会展区、旧书新知展区等[1] - 凤凰人工智能体验店围绕"未来·校园·书店"概念,打造学习区、阅读区、AI生态产品区三大场景,展示凤凰出版集团的AI与数智化学习成果[2] - 苏式书香文化体验空间以"古今对话"为脉络,包含"承古·苏韵流芳"、"启今·交融重构"、"雅茗——对话"三大沉浸式场景,展现苏州"人文+科技"特色[2] - 新增"2025年全国少儿图书交易大会"、"文有读城 武有苏超"专题展陈、"旧书新知展区"、"苏州文学风采展"等内容,引入AR、VR沉浸式体验项目[2] 惠民措施与延伸活动 - 苏州市提供150万元文旅消费补贴和60万元学生助读券,市总工会安排20000张职工书券[3] - 全省160多家实体书店将与书展联动,开展阅读推广和惠民售书活动,基本覆盖全省县(市、区)[3] - 针对青少年、年轻群体、老年读者规划"银铃悦读者"等主题活动[3]
苏州公共机构“绿意”澎湃
苏州日报· 2025-06-23 09:12
公共机构节能成效 - 苏州全市公共机构三大能耗指标(人均综合能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用水量)全部优于国家和省标准,提前达成"十四五"节能目标 [1] - 通过光伏建设、能源托管、建筑改造等措施,公共机构成为"节能先锋",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成效显著 [1][2][3][4] 光伏发电项目 - 苏州公共机构已建成150余个屋顶光伏项目,装机容量达55.4兆瓦,年发电量5500万度,相当于3万户家庭全年用电 [2] - 光伏项目年节约标煤676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万吨,等效植树3800万株或停开4.62万辆燃油车一年 [2] 能源费用托管模式 - 自2021年起探索能源费用托管,覆盖60%以上行政中心,累计引入社会资本8600万元 [3] - 该模式年综合节能率超10%,年节约标煤23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800吨 [3] - 张家港市试点整县制能源托管,推动市场化机制赋能节能 [3] 建筑节能改造 - 通过合同能源管理对20万平方米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年综合节能率达15% [4] - "十四五"以来完成150余个改造项目,涵盖外墙保温、照明、空调等系统 [4] 闲置资产共享 - 线上公物仓实现资产调拨3000余件,节约支出650万元,推动闲置资产市域一体化循环 [4] 新能源汽车推广 - 市级公务用车连续3年新能源汽车更新占比100%,并配套共享充电机器人系统实现"桩找车" [5] - 通过"新能源车进机关"活动促进绿色出行理念普及 [5] 反食品浪费措施 - 机关食堂推行"小份菜"和智慧餐饮平台,通过数据分析优化采购,减少食物浪费 [6] - 对27家机关食堂建立反浪费评估通报制度 [6] 节能宣传教育 - "十四五"期间节能宣传覆盖百万人次,通过骑行、展览、大讲堂等形式强化低碳理念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