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
搜索文档
全球11人,她是中国唯一 河南姑娘鲁静怡受聘世赛全球技能梦想大使
河南日报· 2025-10-22 07:33
技能人才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河南自2019年起,累计投入超100亿元用于职业技能培 训评价及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创新推出技工教育联盟重塑、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培育等举措,让技能人才在这 片肥沃的土壤中茁壮成长,驶入发展的"快车道"。截至目前,河南技能人才总量达1970多万人,高技能人才 总量690多万人,均位居全国第二。 2020年9月,中考失利的鲁静怡来到河南化工技师学院求学。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她认识到学习技能也能实 现人生价值,于是下功夫用心学好专业知识。凭借扎实的技艺、沉稳的心态,她一路过关斩将,于去年代表 中国队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摘得金牌。"一路走来的经历告诉我,技能是劳动者成长的阶梯,也是实现自 我价值、成就人生梦想的金钥匙。在技能的广阔天地里,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技能成才、技能就业,正在 成为越来越多青年的人生选择。"她说。 "我身上多了一个身份,也就多了一份责任。我要肩负起职责,通过分享我的成长经历、技能故事等,引导更 多青年人了解技能、拥抱技能,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10月21日,世界技能大赛冠军鲁静怡刚从克罗地亚回 到老家郑州航空港区洧川镇鲁湾村,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 ...
未来十天晴好 散墒整地正好
河南日报· 2025-10-22 07:33
10月21日,记者从省气象部门获悉,全省将告别9月以来历史罕见的持续阴雨模式,未来十天将以晴 天、多云为主,日照充足、气温回升,为当前散墒整地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气温也将开启反弹模 式,午后暖意渐浓,但早晚时段依旧寒凉,公众需注意及时添减衣物。 责任编辑: 秦臻 持续阴雨给农业生产带来显著冲击。截至10月21日,全省72%的测站土壤偏湿,40%的测站土壤水分过 饱和,部分地区田间积水严重,导致秋收扫尾延误,秋种整地工作受阻,小麦播种推迟。省气候中心分 析,此次持续阴雨源于大气环流异常,偏西、偏强、偏北,南侧台风不断,引导副热带高压西侧的暖湿 气流源源不断地北上,我省长时间处于副热带高压北侧边缘,渗透南下的冷空气和暖湿气流频繁交汇, 致使阴雨不断。 随着天气转晴,气温也同步开启回升通道。预计全省24日多地最高气温将升至16℃至18℃,午后暖意明 显。不过最低气温回升相对滞后,从23日开始,最低气温将缓慢回升至7℃至10℃,但早晚时段依旧寒 凉。 当前全省大部土壤偏湿,田间有积水或土壤水分饱和地块,农业气象专家建议,各地应抓住有利天气尽 快排除田间明水和耕层滞水,做好腾茬散墒,科学安排整地,确保不误农时,为保苗 ...
科学抗湿晚播 种足种好小麦
河南日报· 2025-10-22 07:33
天气影响与麦播现状 - 河南省麦播时间因9月以来持续阴雨影响较常年推迟7天至15天,部分地块面临土壤湿涝和播期更晚的难题 [1] - 持续阴雨天气虽给收秋腾茬和整地播种带来困难,但也显著增加了深层土壤储水量,为小麦足墒播种和出苗创造了有利条件 [1] - 截至10月19日,全省72%的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站显示土壤偏湿,53%的测站土壤水分过饱和 [2] 技术应对与科学播种 - 河南省采用成熟的晚播小麦"四补一促"应变栽培技术,即选用晚播早熟品种以种补晚、适当增加播量以密补晚、提高整地播种质量以好补晚、科学施足底肥以肥补晚、加强冬前田间管理促进弱苗转壮 [1] - 麦播需严守"播期服从墒情、播量服从播期、进度服从质量"原则,践行"宁晚勿烂、适墒应变"理念,待耕层土壤墒情适宜时再播种以保障出苗率 [2] - 针对抗湿晚播小麦整地播种需坚持"四不宜":不宜过早粉碎秸秆、不宜过早用大型农机翻耕整地、不宜在土壤过湿时机械镇压、不宜盲目抢时早播 [2] 品种选择与田间管理 - 河南省生产推广的小麦品种90%以上为半冬性品种,多数介于半冬性与弱春性之间,不需要大规模换种,但对超适宜播期下限的田块需及时更换晚播早熟的半冬偏春性或弱春性品种 [2] - 土壤湿涝易诱发根茎病害与杂草生长,必须做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严禁"白籽下地",播种深度应比适期播种浅1厘米至2厘米以助力幼苗早出土 [3] - 由于前茬玉米密植技术耗肥多且前期降雨导致肥料淋溶,农户应科学增施底肥以确保抗湿晚播小麦正常生长的养分需求 [3] 政府支持与预测展望 - 省农业农村厅已制定相关技术指导意见并派出18个省级小麦专家指导组,会同市县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农户落实关键措施 [3] - 据气象部门预测,10月底至11月上旬全省大部土壤墒情将转为适宜,能为麦播提供良好窗口期,全省麦播大面积展开预计到10月25日左右 [1]
看一场球 游一座城 品一段文化 “排球+文旅”套餐风靡洛阳城
河南日报· 2025-10-22 07:33
10月17日晚,洛阳体育场内欢呼声此起彼伏,2025年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第二阶段洛阳队主场对阵 商丘队的比赛,以3比0完胜落幕。 这场赛事不仅延续了洛阳队老牌劲旅的战术风采,更让一场"体育+文旅"的盛宴惊艳亮相,让观众在排 球激情中沉醉于古都文化魅力。 赛前,身着传统服饰的舞者手捧绢制牡丹,随着《霓裳羽衣曲》的悠扬旋律翩翩起舞,花瓣造型的记分 牌与赛场周边的牡丹灯箱相映成趣,恍惚间让人穿越回"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大唐盛世。 值得一提的是,相关合作酒店还推出"排球主题房",房间里摆着洛阳队球员签名排球和赛事纪念册,真 正实现"看一场球,游一座城,品一段文化"。 "这不仅提升了赛事吸引力,更给球队攒了稳定的观众缘,还让洛阳的城市品牌和球员影响力持续增 长。"洛阳市体育局有关负责人的话道出了关键,要把赛事流量变成文旅留量和经济增量。 为了让更多人走进赛场,赛事组委会的"神都女排"免票活动超接地气,关注"一码游洛阳"微信公众号回 复关键词就能参与,门票抢完即止。这不仅拉近了球迷和球队的距离,还为第二阶段主场高上座率打下 基础。 如今的洛阳主场,座无虚席是常态。球迷们挥舞着"洛阳牡丹队,加油"的旗帜,球员一得分就齐声 ...
郑州商城与夏商文明暨郑州商城发现7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郑召开 郑州商城是夏商考古核心支点
河南日报· 2025-10-22 07:33
研讨会概况 - 郑州商城发现7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10月19日在郑州开幕 [1] - 研讨会共有来自国内外的2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 [1] - 会议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多家专业机构共同主办 [1] 学术价值与成果 - 郑州商城考古使商代晚期成为信史,是连接商代晚期和夏王朝的重要环节 [1] - 郑州商城考古拓展了商代早期文明研究的新视野 [1] - 研讨会系统梳理了郑州商城70年来考古工作的标志性成果 [1] - 郑州商代遗址于1961年被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 郑州商城遗址获得“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等多项殊荣 [1] - 郑州商城70年研究成果为夏商周断代提供了关键样本 [1] 行业影响与未来方向 - 郑州商城的考古发现拓展了商文化的时空范围 [2] - 郑州商城70年来始终是早商文化和商代都邑等研究的核心议题 [2] - 相关考古工作培养了大批考古人才,积累了古今重叠型城市考古经验 [2] - 未来需持续深化郑州商城及关联遗址考古研究,以科技赋能破解夏商文明密码 [2] - 将推动“考古+文旅”深度融合,让文化资源活化利用 [2]
河南入境游热度持续飙升 黄河游成国际新宠
河南日报· 2025-10-22 07:33
黄河岸边成为境外游客的打卡焦点。赤道几内亚游客艾米莉在郑州黄河文化公园大禹山观景台用镜头记 录黄河的波澜壮阔:"黄河太美了,太震撼了,我要分享给我的朋友们。"越南游客选择来到三桥汇近距 离观赏黄河,并且对导游讲解的三桥汇历史表现出浓厚兴趣。 随着郑州黄河文化公园积极推动黄河主题线路融入国际旅游产品,不断增加活动及丰富产品内容,入境 游市场持续向好。"黄河正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热门纽带,预计到年底还将有更多境外团队陆续抵 达。"赵奕鼎说。 入境旅游是反映城市魅力指数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衡量旅游竞争力水平的重要标尺。 金秋时节,虽阴雨绵绵,河南却迎来入境游高潮,来自全球的游客在此沉浸式感受中原文化的魅力。 郑州黄河文化公园成为国际友人感知黄河文化的重要窗口。据郑州黄河文化公园营销总监赵奕鼎介绍, 进入10月份以来入境游火热,郑州黄河文化公园仅1周时间接受预订的入境团队已有20余个,涉及新加 坡、越南、马来西亚、美国、荷兰、印尼等多个国家。 在郑州黄河文化公园,炎黄二帝巨塑凭借其庄严巍峨的形象,受到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赞叹。到此游览 的一名印尼游客表示:"太壮观了,导游给我们讲解了背后的历史故事,中国的文化很令人惊 ...
豫见前沿 实力出圈丨河南翼 展新姿
河南日报· 2025-10-21 07:24
10月16日至19日,这场备受瞩目的直升机盛会如期举行。来自郑州国家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的中国飞龙通用 航空有限公司、河南三和航空工业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凭借"制造+运营"双轮驱动参展模式,在展会上大放异 彩,充分彰显了中原低空经济的强劲动能与开放姿态。 此次飞行表演的主角——3架自转旋翼机,外表呆萌可爱、被观众称为"空中三蹦子",出自河南三和航空工业 有限公司。别看它们模样憨态可掬,性能却十分精良,在展会期间累计完成5场精彩的飞行表演,圈粉无数。 河南三和航空工业有限公司参展的S750型纵列双旋翼无人机和"太阳之鹰"自转旋翼机,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 空白,并已取得民航局型号合格证与生产许可证,是名副其实的"河南造"。 该公司行政总监岳庭介绍,此次展会收获满满,与6家省级应急管理单位、5家农林服务企业及4家通航运营公 司达成深度合作意向,签约意向订单50架。 AC312E直升机亮相天津直博会静态展。 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供图 "快看那烟带!"10月19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飞行表演现场,3架来自郑州国家通航产业综合 示范区的自转旋翼机拖着绚丽烟带,以整齐划一的梯形编队掠过长空,瞬间引得现场掌声雷动、 ...
豫排联赛“开门办赛” 召唤全球“排场妮”回家打球
河南日报· 2025-10-21 07:24
2025年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第二阶段比赛正在火热进行。赛场内的精彩比赛与赛场外体商文旅融合 发展的火热气氛遥相呼应,让第二阶段的豫排联赛更上一层楼、"排场"十足。目前第二阶段比赛已经进 行了四轮,记者从赛事组委会获悉,"开门办赛"的豫排联赛,依然欢迎每一位符合条件的排球巾帼报名 参赛。"不论身处何方,就算是天涯海角,只要符合条件,随时欢迎回到'老家河南'来参赛。"赛事组委 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扩大参赛群体,打造"全员排球"模式,2025年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将参赛运动员年龄设置为16— 45周岁,中学生、大学生、退役运动员均可参加;同时,还为每支参赛队伍设定了30人的"大名单"名 额,以期助推河南排球运动的普及、丰富发展底蕴,为河南"三大球"振兴奠定基础。根据竞赛规程,参 赛运动员的资格标准有四—— 1.报名运动员参赛年龄为16—45周岁,即1980年1月1日(含)至2008年12月31日(含)出生的运动员。 2.参赛资格需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1)拥有代表市(区)户籍。 (2)身份证号前4位对应代表市(区)属地。 (3)2025年1月起不间断缴纳代表市社保记录。 (4)拥有代表市(区)大学或中学在校 ...
解码河南“城”长记——我们的城市这样升级
河南日报· 2025-10-21 07:19
城市发展理念转变 - 河南城市发展指针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提升,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 [6] - 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 [6] - 近三年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487个,完成投资1.1万亿元 [17] 好房子与好小区建设 - 河南省公布首批38个“好房子”建设项目案例,涵盖保障性住房、既有住宅改造、已竣工和在建新建住宅四大类别 [7] - 系统构建“好房子”标准体系,推动绿色建材与新型建造方式广泛应用,推广智能建造 [9] -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坚持“问需于民”,补齐养老、健身、活动场所等服务设施短板,如洛阳西工区凯旋东路43号院 [9] - 梯次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系统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10] 城市韧性安全建设 - 应对内涝风险,开封市利用雨水泵站(如东京大道泵站6台泵机合计流量超20立方米/秒)和智慧防汛系统进行全周期闭环管理 [11] - 安阳市建设低洼式公园绿地等海绵设施,贯彻“渗、滞、蓄、净、用、排”理念以应对短时强降雨 [12] - 全省新建雨水管网2.2万公里,建立排水防涝应急抢险队伍814支,城市移动抽排能力达到60万立方米每小时,是2021年的6倍 [13] - 安装各类物联感知设备24.3万余个(套)以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 [13] 城市文脉传承与更新 - 开封市在鼓楼街区改造中坚持“保护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活化利用老字号如“百年白记”、“王大昌”茶坊,吸引年轻人体验文化 [15] - 安阳市采用“渐进式更新”方式,以“绣花”功夫推进小规模、分片区有机更新,并在改造中完善给排水、供暖等基础设施 [15][16] - 对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工业遗产等进行创新性保护修复和利用,开展文化展示、特色商业等 [16] 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提升 - 平顶山市利用湛河河堤边坡地形等城市“边角空间”转化为全龄友好的休闲驿站 [5] - 信阳未来美好社区规划建设“一心三化十场景”,打造集住宅、商业、办公、教育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社区 [6] - 2000年前建成老旧小区基本改造完成,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较2012年翻了一番 [17]
2026届河南省高校毕业生金秋校园招聘月启动 校企双向奔赴 就业精准高效
河南日报· 2025-10-21 07:19
"同学你好,请问你在实习中遇到过怎样的挑战,又是如何解决的?"10月17日,河南工业大学体育馆, 一名前来求职的毕业生步入AI面试舱,轻点屏幕,数字面试官随即"上线",一场沉浸式模拟面试开始 了。 这是2026届河南省高校毕业生金秋校园招聘双选会上的一幕。 "我省2026届高校毕业生预计99.6万人,我省实施'2026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扩容提质行动',为毕业生拓宽 就业渠道。"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国强介绍,自9月份以来,全省教育系统已累计举办双选会 278场,后续还将高频次举办分区域、分行业招聘活动。 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离不开校企"双向奔赴"的深度协作。 当天,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7所高校分别与企业签订校企供需对接合作协议,颁 发"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牌匾,为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搭建"直通桥"。 "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急需复合型人才。"益海嘉里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人事部经理周静思坦言,粮油食品 行业面临科技创新命题,企业最缺"懂技术、懂市场、有基础、能创新"的人才。 如何让企业需求精准融入高校培养?牧原集团人才管理中心负责人给出了清晰路径。企业前置深度参与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协助学校引导学生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