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河南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河南出台二十条举措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效能 力争2025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万亿元
河南日报· 2025-09-25 07:26
政策框架与目标 - 河南省政府印发金融服务"两高四着力"实施方案 聚焦建设农业强省、制造强省、数智强省、交通强省、文旅强省 通过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等20条内容集聚金融资源并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1] - 方案以服务保障"两高四着力"为总体目标 强化金融宏观政策传导 加大优质金融资源供给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力争2025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1万亿元 信用债发行超3000亿元 [1] - 省委金融办会同人行河南省分行、河南金融监管局、河南证监局建立工作机制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两高四着力"实施落地 [1] 金融机构实践与成效 - 中原银行通过交易银行产品服务产业链企业 从单一客户延伸至全产业链 同时借助投资银行加大"引资入豫"力度 赋能产业发展 [2] - 中信银行郑州分行依托集团优势构建"融资、融智、融产、融建、融销"五融协同乡村振兴服务体系 截至2025年8月末涉农贷款余额356亿元 居区域股份行首位 [2] 战略价值与专家观点 -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认为方案与中部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战略深度衔接 是河南以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破解结构性矛盾的关键布局 其机制设计和施策路径具示范价值 [3]
豫见地标风物丨年产值二十六亿元,存栏量、蛋产量占全国十分之一 小鹌鹑何以“啄”开大市场
河南日报· 2025-09-25 07:19
产业规模与市场地位 - 武陟鹌鹑产业年产值达26亿元 [4] - 年均孵化供应鹌鹑种苗超1亿只,鹌鹑最大存栏量达3000余万只,年产鹌鹑蛋9万余吨 [4] - 存栏量、蛋产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全国的十分之一,孵化量占全省的80% [4] - 鹌鹑蛋加工量约占全国的8%,位居全国前五;鹌鹑肉加工量约占全国的30%,位居全国第一 [11] 产业发展历程与政策支持 - 产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从庭院经济起步,养殖规模从几百只发展至几十万只,产值从几十万元攀升至上亿元 [5][6] - 2020年5月鹌鹑纳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目录》,由特禽改为家禽可放开养殖 [6] - 当地政府出台《武陟县推进鹌鹑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8个指导性文件,并建立"四位一体"扶持体系 [6][7] - 通过"政银企农"对接平台设立专项贷款,融资3200余万元,并一次性调整320余亩土地支持鹌鹑现代产业园建设 [7] 产业链与商业模式 - 形成"种苗孵化—放养全国—应收尽收—武陟加工—卖遍全国"的运营模式,以及"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户"的发展模式 [7][8] - 合作社以高出市场价每斤0.3元的价格回收鲜蛋,与320多家养殖场(户)建立长期稳定供求关系 [9] - 产业链覆盖饲养、孵化、育雏、笼具生产、饲料兽药、屠宰加工、粪便处理等环节,构建完整产业生态 [10][11] - 该模式推动规模养殖场(户)从2020年的50多家发展到530余家,从业人员从6300余人增加到2万余人,提供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2万余个,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9][12] 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 - 企业采用自动化饲养设备,实现全自动化控制,并研发麻辣鹌鹑、烧烤鹌鹑等新产品 [13] - 积极探索"互联网+鹌鹑产业"模式,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海外 [13] - "武陟鹌鹑""武陟鹌鹑蛋"已入选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并荣获"2024年河南省我最喜爱的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 [14] - 正在积极推进"武陟鹌鹑""武陟鹌鹑蛋"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申报认证 [13][14] 未来发展规划 - 按照"全链条布局、全要素集聚、全循环发展"标准,紧锣密鼓建设鹌鹑现代产业园,打造全省首个集育种、孵化、育雏、养殖、加工、粪污处理、仓储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14][15] - 规划继续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精深加工,推动农旅融合,建设观光园,开发美食文化旅游线,并加强品牌建设 [15]
河南援疆教育项目硕果累累 为哈密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河南日报· 2025-09-25 07:19
9月24日,在哈密市豫哈第四实验学校(哈密市第十八中学)建设现场,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推进施 工。目前,4栋教学楼主体已拔地而起。 这一总投资1.44亿元的河南援疆项目为九年一贯制学校,预计明年8月交付使用,届时将增设36个小学 班和18个初中班,满足2520名学生就近入学需求。 近年来,河南每年选派150余名"中原名师""中原名班主任""中原名校(园)长"赴哈密送培送教,豫哈 两地已结对共建34个名师工作室,并设立3个市级援疆教师名师工作室,有效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河南省对口援助哈密以来,持续加强教育投入,全面助力哈密市教育软硬件升级,逐步培育形成"豫哈 实验学校"特色品牌。如今,这一特色品牌正以有形有感的实践,不断提升教育援疆的影响力,为哈密 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教育援疆"十大举措"迭代升级 近年来,河南持续实施"组团式"教育援疆,通过"支援一所学校、示范一个地区"模式,实施"青蓝工 程",深化"师带徒"机制,增强本地教师"造血"能力;推进"校长职级制""教师师管校聘""五育并举"等改 革,助力哈密市、十三师新星市教育实现质量、效率、动力变革。 2025年2月,哈密市党政代表团赴豫交流,双方 ...
河南用上新疆电只需0.007秒
河南日报· 2025-09-25 07:19
"最近连续降雨,要加强巡查,防止机构进水和凝露出现。"9月23日一早,国网河南直流公司中州换流站内就 忙碌起来。运维人员迅速到位,在风雨中用手持红外测温仪对关键设备测温,又返回室内打开机柜检查各项 数据,每个步骤都一丝不苟、紧张有序。 国网河南直流公司员工在中州换流站执行站内核心设备红外测温任务。受访单位供图 责任编辑: 王靖 "今年夏天全省用电负荷屡创新高,天中直流长期保持600万千瓦满限额安全稳定运行,成为保障电力供应 的'压舱石'。"孙亮说,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系统复杂、设备众多,中州换流站秉持"特高压无小事"的理念, 持续探索特高压设备的运行机理,在工作实践中实现诸多创新。 拥有多项"首个""首次"荣誉,中州换流站也成为重要的电力人才输出基地。"目前全站员工近百人,但建站时 的'元老'几乎没有了。"孙亮说,10多年来,中州换流站培养了超百名专业技术骨干,他们中许多人成为全国 多座新建换流站、多个省份直流专业的技术带头人、管理领军人,还有2人走出国门在国际能源项目建设中大 显身手。 天中直流的投运,不仅实现了全国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更成为连接新疆与内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化 民族团结的坚实纽带。目前,天 ...
人民日报神州看点 一方水土一方味丨这碗胡辣汤,料足鲜香
河南日报· 2025-09-25 07:12
行业地位与文化价值 - 逍遥胡辣汤制作技艺于202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 - 胡辣汤产业带动西华县约20万人从事相关产业,年产值突破40亿元 [7] - 胡辣汤被视为独具特色的文化印记,超越食物本身的意义 [7] 原材料供应链 - 胡辣汤使用周口本地优质食材,包括“周麦49”小麦粉、淮阳黄花菜、沈丘槐山羊肉等 [3] - 汤料包含来自五湖四海的胡椒、豆蔻等20多种香料 [3] - 西华县胡辣汤产业带动粉条、面筋、香油、陈醋加工、大葱种植等配套产业发展 [7] 市场扩张与消费群体 - 2023年出现一线城市开店潮,方中山胡辣汤和高群生胡辣汤均在北京开设首店 [5] - 逍遥镇人在全国各地经营胡辣汤门店近4600家,带动增加收入达10亿元 [7] - 消费群体不再局限于河南人,在成都等地也受到当地顾客欢迎 [5] 企业经营与品牌发展 - 高群生胡辣汤品牌年销量达1000万碗,从街边小店发展为当地知名品牌 [4] - 河南省老杨家食品有限公司拥有10多条汤料生产线,年产值达1.5亿元 [6] - 逍遥镇拥有16家胡辣汤调料企业,研制开发60多种产品 [7] 产业化与标准化战略 - 西华县形成集种植、加工、经营、销售、培训、服务于一体的全链条胡辣汤产业链 [7] - 当地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5%以上 [7] - 行业推行“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战略,西华县成立胡辣汤产业发展中心并制定行业标准体系 [7]
新河南 “豫”开放——写在第十五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举办之际
河南日报· 2025-09-25 07:12
外资企业纷纷加码。全球知名食品企业巴西BRF公司落户西华县,郑州太古可口可乐、益海嘉里等外资 企业纷纷增资扩产。1—8月,全省新设外资企业285家、同比增长5.6%。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建设河南省RCEP示范区,为企业提供原产地证书签发、商事证明等"一站式"涉外 综合服务;全面实施外国人过境免签政策,入境外籍旅客同比增长99.5%;新增离境退税商店6家…… 一系列举措刷新着河南的开放形象,提升着河南的开放气质。 9月24日,雨后初霁,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焕然一新。9月26日,为期3天的第十五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 易洽谈会(以下简称"河南投洽会")将在此拉开帷幕。 作为河南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经贸活动,河南投洽会经历14届的沉淀与积累,已 成为中原大地对外开放的"金字招牌",搭建起全球投资者与河南双向奔赴的桥梁。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河南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聚焦"两高 四着力",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加快融入世界。尤其最近一个月,河南代表团先后访问波兰、卢森堡、马 来西亚,密集开展经贸交流,勾勒出一幅欣欣向荣的开放图景。 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上,河南以第十五届河南投 ...
全省全面推进农业强省建设现场会在新乡召开
河南日报· 2025-09-24 18:32
农业强省建设战略方向 - 核心目标是建设符合河南实际、具有河南特色的农业强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1] - 基本要求是达到粮食生产能力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乡村产业竞争能力强、农民收入水平高、农村现代化水平高的“四强两高”标准 [2] - 系统推进农业强省建设,加强党的领导,扣紧责任链条,确保建设行稳致远 [2][3] 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 - 扛牢粮食安全责任,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强化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2] - 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实现耕地质量和地力持续稳步提升 [2] - 完善粮食生产流通支持政策,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2] 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建强周口国家农高区、中原农谷等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2] - 推动农机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数智技术与农业发展融合 [2] - 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和农业优质化品牌化提升 [2] 乡村建设与城乡融合 -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扎实推进乡村建设,提高乡村治理效能和农村现代生活水平 [2] -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共同富裕 [2] - 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2] 当前重点工作部署 - 开展好农业社会化服务,以系统性举措坚决打赢“三秋”生产攻坚战 [3] - 从气象预警、田间抢收、麦播备耕、秋粮收储等方面发力,确保全年粮食收成 [3] - 会议对《河南省加快建设农业强省规划(2025—2035年)》进行解读,并组织实地调研 [3]
城市礼物如何讲好河南故事
河南日报· 2025-09-24 07:56
在河南的机场、高铁站、文博场馆等交通枢纽和文旅场所,精心打造的城市礼物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不 仅是文旅加速融合、产业升级的体现,也是建设城市品牌、重塑城市印象的深刻实践。 2024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规模超19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显示出文化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在此背景下,城市礼物早已超越旅游商品本身,转向对地方文化的创新表达。 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礼"是传情达意的媒介。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 当"礼"与"城"相遇,一件城市礼物,承载着一座城的记忆,也书写着新的城市故事。如何让一份城市礼物, 讲好新时代的河南故事?记者近日进行了走访。 郑州礼物生态系列品牌"功夫郑州"衍生文创"功夫江壶"。 赴一座城市旅游,你会选择带什么礼物回家? 如果因此而犯难,"一城一品"的特色城市礼物,正成为一种理想答案。 洛阳礼物"小唐马"盲盒。 一件礼物,叩开城市之门 9月19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的平顶山礼物馆内,临上飞机前,来自新疆的游客小凡精心挑选了店内的汝瓷文 创"吉祥三圣",作为此次河南之行的纪念。 "汝瓷清丽典雅,彰显着汝州乃至河南的人文气质,这款城市礼物卖得格外好。"平顶山礼 ...
山河相聚 再见有期——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郑州落幕
河南日报· 2025-09-24 07:56
闭幕式上的节目展演。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记者 王铮 摄 跨越山河相聚河南,为了心中那份技能照亮前程的梦想;胸挂奖牌自信走来,共同见证这份属于优秀技能人 才的荣光。 9月23日晚,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闭幕式在郑州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闭幕式围绕"逐梦同行技行 人生""强国同行技创未来""世界同行技无国界"等3个篇章进行了现场表演。 来自全国各行业的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世赛冠军、大赛合作伙伴代表等作为嘉 宾,为本届大赛获得金、银、铜牌的348名选手颁奖。现场还公布了参赛团最佳选手奖、西部技能之星和大赛 突出贡献奖、优秀组织奖获奖名单。 9月23日晚,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闭幕式在郑州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 本届大赛,来自河南的选手参加了全部106个项目的比赛。选手们各显神通,展现出了精湛的技艺和良好的职 业素养——在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项目赛场,他们精准编程,让机械臂灵活地完成各项复杂任务;在新能源 汽车智能化技术项目区域,他们沉着应对各种技术挑战;在烘焙项目赛场,香气四溢,他们将美食制作升华 为艺术创作。 大赛见证突破,拼搏成就梦想。每一位奋斗者,终将成就自我。 闭幕式上,最引人注目 ...
了不起的古建筑丨开封铁塔:我国现存最早最高琉璃砖塔
河南日报· 2025-09-24 07:56
建筑历史与沿革 - 前身福胜塔为木塔,由喻皓监造,存世56年后于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遭雷击焚毁 [2] - 宋仁宗于皇祐元年(1049年)下诏重建,塔址移至夷山之上,并首次采用琉璃砖瓦建造以防火,此为琉璃建材用于造塔的创举 [2][3] - 塔名在明代因寺院改名而始称祐国寺塔,元代起因外观似铁而俗称“铁塔” [3][5] - 根据砖上发现的年号推测,塔可能落成于熙宁初年,建造历时约20年 [4] 建筑结构与艺术价值 - 塔为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砖塔,是目前中国最高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北宋琉璃砖塔,露出地面高度为55.08米 [1][4][18] - 塔身采用28种标准琉璃面砖砌成,构件标准化、定型化,通过榫卯严密结合,建筑技术被誉为“一绝” [11] - 塔身外壁镶有50余种花纹砖,图案包括飞天、降龙、麒麟、坐佛等,精妙生动 [12] - 塔内设有明窗,各层依顺时针方向递转,兼具采光、通风、除湿、减少风阻的功能 [9][11] - 塔心柱与塔外壁牢固连接,整体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9] 历史劫难与保护修缮 - 近千年历史中,铁塔经历了43次较大地震和6次黄河水患,仍巍然耸立 [13] - 1938年遭侵华日军炮击七八十次,塔身北侧受损集中 [13] - 1957年进行大规模修复,补配104个铁铸风铎,塔顶增设避雷针,并逐步修整周边环境对外开放 [13][14] - 2023年现状勘察发现塔体向东北倾斜并伴随扭曲,系历史地震、风荷载、水患及地基土滑动共同作用所致 [14] - 2024年6月,文物防震科研基地河南工作站将铁塔纳入先期研究范围,计划进行综合性科学研究保护 [16] 文化地位与荣誉 - 铁塔是开封百折不挠的精神象征,“铁塔行云”为汴京八景之一 [1][4] - 1994年与西安大雁塔、泉州镇国塔等一同入选中国古塔纪念邮票 [4] - 1961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7处古建筑之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