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融

搜索文档
金融护航新动能|《财经》社评
搜狐财经· 2025-09-17 19:36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中国经济能否行稳致远,端赖由新技术变革和社会经济生活中 出现的新需求所驱动的新动能,能否足够强劲,能否顺利接棒旧动能,并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在这个进 程中,金融如何因应新技术变革和新需求所带来的新挑战和新趋势,如何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为新动能 保驾护航,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将决定中国经济和金融业自身的发展前景。 除了技术革新和产业发展带来的新动能、新挑战和新机遇,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趋势和新需求,也 将为中国金融行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比如人口老龄化在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带来 巨大的机遇,其间所涉及的银发经济等无疑将为养老金融等金融服务的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养老金融所涉及的不仅仅是狭义的养老保险,其范围可以涵盖银发经济的方方面面,其中的关键是如何 把养老所涉及的各种需求加以有效的金融产品化。可以说,在中国现阶段养老金融还处于起步阶段,未 来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而养老金融的发展,将不仅为金融行业自身,也将为中国经济提供新需求、 新动能和新回旋空间。养老金融如能快速健康发展,将为养老空间、养老设施、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急 需的金融服务和产品,而这反过来 ...
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连续8年荣获省长金融奖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7 11:04
公司荣誉与业绩 - 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连续8年荣获甘肃省省长金融奖 [1] - 2024年科技金融贷款显著增长 专精特新贷款净增13.9亿元 高新技术贷款净增25.3亿元 战略新兴贷款净增57.6亿元 [1] - 绿色金融贷款净增36.3亿元 [1] - 普惠金融客户数量同比增加2818户 [1] - 养老金托管规模较年初增加27.3亿元 法人托管和账管规模保持甘肃市场第一 [1] 战略方向与业务重点 - 公司深度融入甘肃省"四强"行动发展布局 [1] - 扎实推进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1] - 科技金融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和科创产业发展 [1] - 绿色金融注重投融资规划落实和重点项目落地 [1] - 普惠金融推进客户拓面和业务下沉 [1] - 养老金融强化机制建设 [1] - 数字金融坚持数据赋能 推进三代社保卡系统应用 推动数据入湖整合和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 [1] 未来发展计划 -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2] - 聚焦甘肃所需、金融所能、工行所长 [2] - 为"十五五"开局和甘肃省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供优质服务 [2] - 持续为甘肃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工行力量 [2]
私人银行半年新增15万高净值客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13:24
私人银行业务规模增长 - 私人银行客户总数突破163万户 较年初新增近15万户 增幅超过10% [1] - 15家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及管理资产规模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部分银行上半年增速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1] - 工 农 中 建四大行AUM均超过3万亿元 兴业银行AUM首次突破万亿元 成为股份制银行中又一迈入私行万亿俱乐部的成员 [1] - 农业银行私行AUM达3.5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1.11% 私行客户半年增长2.3万户至27.9万户 [3] - 中国银行私行AUM达3.4万亿元 客户数21.69万户 [3] - 建设银行AUM规模突破3.18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4.39% 客户数达26.55万户 较上年末增长14.69% [3] - 招商银行私行客户数达18.27万户 半年新增13640位千万级客户 [3] - 平安银行私行AUM接近2万亿元 但较上年末微降0.47% [3] - 兴业银行AUM首破万亿元 正式跻身股份行万亿梯队 [3] - 中信银行服务私行客户数9.21万户 私行AUM达到1.28万亿元 [4] - 宁波银行私行AUM增速高达17.62% 超行业平均 [4] - 北京银行私行客户数较上年末大增17.06% 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4] 行业经营模式转型 - 户均资产普遍承压 行业正从跑马圈地迈入精耕细作的深度经营时期 [1] - 除农业银行和兴业银行外 其余统计银行户均资产较上年末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4] - 私人银行已逐步超越传统产品销售模式 转向更加精细化的客户运营 [6] - 中信银行针对个人管理资产月日均余额超过5000万元的超高净值客户新推信亦享专属服务品牌 实现超高净值客户同比多增40.96% [6] - 光大银行明确深耕家庭 悦己女性 企业主三大核心客群 聚焦代发高管 三方存管和安居场景 [6] - 工商银行围绕科学家群体打造综合服务生态 [6] 业务创新与场景布局 - 家族信托已成为私人银行业务布局的重点领域 [6] - 光大银行以家族信托作为服务企业主客群的主财富管理账户 推广大成传家品牌 报告期末家族信托规模比上年末增长56.12% [6] - 中国银行财富管理服务信托及慈善信托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了43.64% [7] - 建设银行家族信托顾问业务及保险金信托顾问业务管理规模和增量均稳居同业领先 [7] - 农业银行创新打造养老金融财富管理中心 服务长辈客户新增1.2万户 管理资产达1.3万亿元 [7] - 邮储银行围绕子女教育规划需求推出助成才 赢未来品牌活动 [7] - 中信银行通过出国金融少年行高效满足客户子女教育需求 [7] 私行中心建设与服务能力提升 - 建设银行已设立248家私行中心 客户保有率和人均AUM持续提升 [9] - 中国银行在境内设立私行中心205家 [9] - 兴业银行加速推广直营中心模式 已成立私行直营中心34家 [9] - 兴业银行直营中心客户降级流失率大幅低于全行平均水平 [9] 财富管理中收贡献提升 - 私人银行业务对中间业务收入的拉动作用持续凸显 [9] - 北京银行私行代销产品销售规模同比增长16.89% 直接带动中收同比提升17.77% [9] - 光大银行实现公募 私募 保险等代理产品销量1012.82亿元 代理AUM3338.99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7.65% [9] - 建设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52.18亿元 同比增长4.02% 财富管理 投行 交易银行等重点业务收入占手续费收入超过六成 [10]
不再“规模至上” 银行行长纷纷表态“反内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19:09
行业政策导向 - 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1] -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首次用内卷形容银行业 直指存贷偏离度影响货币效能 [1] - 国家层面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传递供给侧改革信号 [5] 银行业战略转型 - 行业关注点从外部关税冲击转向内部反内卷结构性调整 [1] - 多家银行高管在业绩会强调高质量发展 摒弃规模情结 [7][8] - 工行提出匀速平衡发展理念 避免盲目追求规模增速 [9] 差异化实践路径 - 民生银行明确不搞内卷式竞争 深化客户经营并降本增效 [3] - 华夏银行规范存贷款定价机制 坚持风险定价维护市场秩序 [3] - 工行通过平衡量价策略同步调降存贷利率 熨平净息差影响 [4] 资产负债结构优化 - 中信银行构建40%公司业务+40%零售业务+20%金融市场业务的营收格局 [5] - 资产端实施增高减低原则 提升实体信贷压降票据资产 [6] - 负债端强化交易结算银行建设 提升活期存款占比 [6] 非息业务发展 - 工行上半年非利息收入达955亿元 其中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38% [10] - 建行非利息净收入992亿元同比增长25.93% 占比提升4.68个百分点至25.70% [11] - 中信银行二季度非息净收入环比改善19.4个百分点 手续费收入逆势增长6.18% [12] 业务创新突破 - 农行养老产业贷款余额216.2亿元较年初上涨94.6% 通过科技赋能提升业务效率49% [13] - 工行国际化与综合化业务占集团营收9.8%及税前利润13% 成为新增长曲线 [10] - 多家银行拓展财富管理、投行资管、跨境金融等多元非息业务 [12][13]
中国银行(601988.SH)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下降0.85%至1175.91亿元,资产负债稳步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8-30 01:13
财务业绩 - 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290.03亿元 [1] - 净利润1261.38亿元同比下降0.31% [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75.91亿元同比下降0.85% [1] - 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70% 净资产收益率9.11% [1] 资产负债状况 - 资产总计367906.1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93% [1] - 负债合计336649.4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85% [1] - 境内机构人民币贷款较上年末增加1.41万亿元增长7.72% [1] 利息收支 - 利息净收入2148.16亿元同比减少119.44亿元下降5.27% [1] - 利息收入5033.31亿元同比减少396.63亿元下降7.30% [1] - 利息支出2885.15亿元同比减少277.19亿元下降8.77% [1] 贷款业务发展 - 制造业贷款较上年末增长12.99% [1] - 民营企业贷款较上年末增长12.93% [1] - 个人消费类贷款市场份额实现提升 [1] 专项金融业务 - 科技贷款余额4.59万亿元 授信户数16.11万户 [2] - 绿色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6.95% [2] - 绿色债券承销规模保持中资同业市场首位 [2] - 普惠金融贷款余额突破2.65万亿元 贷款户数突破172万户 [2] 国际业务表现 - 境内机构办理国际结算量2.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6.51% [2] - 国际贸易结算市场份额保持同业首位 [2] - 跨境电商总交易额同比增长42.10% [2] 数字化建设 - 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同比增长8.59% [2] - 数字人民币消费金额保持市场前列 [2] - 深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 [2] 综合金融服务 - 综合化服务累计供给超过7800亿元 [2] - 企业年金个人账户数及托管资金规模市场排名前列 [2] - 境外商行营业收入贡献度稳中有升 [2]
兴业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报:经营业绩稳中提质
央广网· 2025-08-29 21:52
核心观点 - 兴业银行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稳中提质 净利润同比增长0.21% 营收降幅收窄至2.29% 资产质量总体稳定 不良贷款率1.08% 拨备覆盖率228.54% 价值银行建设五大特征日益凸显[1][2] - 公司持续优化业务结构 绿色贷款增长15.61% 科技贷款增长14.73%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11.83% 存款付息率下降22个基点 重点区域分行贷款占比提升至54.35%[4][5] - 深入践行"五篇大文章"战略 科技金融融资余额2.01万亿元 绿色金融融资余额2.43万亿元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5849.32亿元 养老金融客户达1086.43万户 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6][7][8][9] 经营业绩 - 总资产10.61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01% 营收1104.58亿元 净利润431.41亿元 同比增长0.21% 增速较一季度由负转正[1] - 净息差1.75% 较2024年下降7BP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30.75亿元 同比增长2.59% 减值计提同比下降12.19% 业务及管理费同比下降0.22%[2] - 不良贷款率1.08% 与一季度持平 关注贷款率1.66% 较年初下降0.05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228.54% 拨贷比2.46% 集团账销案存清收65.04亿元[1][3] 客户发展 - 企金客户突破160万户 较上年末增长4.26% 潜力及以上客户增长5.57% 价值客户增长6.32%[3] - 零售客户数1.12亿户 较上年末增长1.63% 双金客户增长8.34% 基本实现境内主要行业同业法人客户合作全覆盖[3] - 60周岁及以上客户1086.43万户 较年初增长6.75% 综合金融资产超1.11万亿元 增长6.73% 个人养老金开户数719.14万户[8] 业务结构 - 客户贷款余额5.90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91% 客户存款余额5.87万亿元 增长6.10% 零售存款余额1.72万亿元 位居股份行第2[4] - 绿色金融贷款余额1.08万亿元 保持股份制银行第1 零售AUM达5.52万亿元 增长8% 理财管理规模2.32万亿元 市场第2[5] -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规模4334.13亿元 市场第2 并购贷款余额2931亿元 股份行第1 境外债券承销规模32.17亿美元 中资股份行第1[5] 战略推进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1.11万亿元 股份行第1 增长14.73% 科技金融客户34.42万户 增长6.07% 融资余额2.01万亿元 增长14.18% 不良率0.97%[5][6] - 绿色金融客户8.65万户 较年初增长20.36% 融资余额2.43万亿元 增长10.71% 不良率0.57% 降碳领域绿色融资余额14451.08亿元 增长13.65%[7] - 普惠小微贷款户数24.36万户 贷款余额5849.32亿元 增长5.22% 投放贷款超3400亿元 涉农贷款余额5294.02亿元 增长7.31%[7][8] - 养老产业贷款余额13.30亿元 较年初增长 数字化转型构建"6+X"AI能力体系 技术流授信体系累计审批金额4970.09亿元 投放2128.42亿元[8][9]
业绩稳健+估值修复可期!中信股份(00267)2025年中报金融业务全面向好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16:5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88亿元人民币 净利润598亿元人民币 归母净利润312亿元人民币 [1] - 董事会建议派发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20元 同比增长5.3% 分红总额达58.18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市净率远低于1倍净资产 处于历史低位 估值具备修复空间 [1] 金融业务发展 - 启动科技金融专项行动 服务国家级专精特新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超1.41万家 覆盖率超92% [1] - 绿色信贷余额较年初增长16.79% 绿色债券承销规模位居市场前列 [1] - 金融子公司利润全面提升 银行业务净利润增速延续向好 证券业务收入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1][2] 业务结构优化 - 获批筹设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提升多元化服务能力 [2] - 证券业务境内股权债券承销份额继续领跑同业 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作用 [2] - 信托保险等业务改革转型步伐加快 细分领域优势进一步扩大 [2] 综合金融创新 - 深化综合金融模式创新 聚合"股贷债保"全链条能力 [1] - 普惠金融 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均取得新成绩 [1] - 主要实业子公司业绩向上向好 国际化发展持续发力 [1]
北京将立法保障“老有所养”
中国新闻网· 2025-07-24 18:17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北京市拟构建责任明确、覆盖全面的养老服务体系,优化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供给格局 [1] - 将建立健全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1] - 完善分层供给体系,分类发展养老机构,满足不同收入群体需求:经济困难失能失智老年人可负担机构养老,中低收入家庭获取质量有保障服务,高收入群体享受品质化个性化服务 [1] 养老服务产业促进 - 加强养老服务产业促进和科技赋能,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2] - 重点发展养老照护服务、智慧养老、养老金融等领域 [2] - 加强政策、标准、项目、人才协同,健全异地就医结算等制度 [2] 医养结合与区域协同 - 推动医养结合服务发展 [1] - 支持康养产业发展,推动养老服务向周边地区延伸布局和协调发展 [2]
《金融强国之路:如何写好做实“五篇大文章”》正式出版
中国经营报· 2025-07-17 19:29
金融强国建设与"五篇大文章" -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成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社会公平的重要抓手 [1]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重点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明确了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和实现路径 [1] - "五篇大文章"是金融强国建设的核心内容 也是应对全球经济变革、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路径 [1][2] 科技金融 - 科技金融是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 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动力 [2] 绿色金融 - 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工具 面对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等挑战 传统的高碳经济模式已不可持续 [2] 普惠金融 - 普惠金融的核心在于实现金融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是推动社会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 [2] 养老金融 - 养老金融的发展关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经济稳定性和社会福祉 [2] 数字金融 - 数字金融的迅速发展正在改变全球金融竞争格局 [2] 学术研究与政策建议 - 《金融强国之路:如何写好做实"五篇大文章"》一书全景展现了"五篇大文章"全貌 系统剖析了我国五大金融领域发展的生动实践与显著成效 [1] - 该书旨在深入分析五大领域的发展现状 预测未来趋势 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 - 该书为政策制定者、金融机构和学术界提供全面的参考 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央决策、把握行业脉动 [2][3]
交通银行: 交通银行2024年度股东大会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05 18:32
股东大会议程 - 现场会议将于2025年6月27日9:30在上海市银城中路188号交银金融大厦召开 [1] - 网络投票适用于A股股东,采用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大会网络投票系统 [1] - 会议议程包括审议8项议案,涵盖董事会工作报告、监事会工作报告、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等 [1] 2024年度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935.86亿元,同比增长0.93% [1] - 截至2024年末,集团不良贷款率1.31%,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 [1] - 拨备覆盖率201.94%,较年初提升6.73个百分点 [1] 战略发展重点 - 持续推进"五篇大文章"战略实施,包括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重点领域 [2] - 科技型企业授信客户数较年初增长45.37% [3]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7,620.73亿元,较年初增长 [3] - 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规模较年初增幅114.46%,养老产业贷款规模增幅38.84% [3] 数字化转型成果 - 获得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五级认证(最高等级) [4] - 手机银行月活跃用户数增长12.84% [4] - 普惠信贷线上渠道业务增量占比提升至80% [4]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 2025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52.75亿元,较上年计划增加3.28亿元(增幅6.63%) [23] - 信息科技投入43.2亿元,占比81.9%,较上年实际增加9.86亿元(增幅29.57%) [23] - 日常运营保障投入9.55亿元,占比18.1%,较上年实际增加1亿元(增幅11.7%) [23] 会计师事务所聘用 - 建议聘用毕马威担任2025年度会计师事务所,总报酬4,270万元 [24] - 财务报表审计费3,641.8万元,内部控制审计费628.2万元 [24] 公司章程修订 - 根据最新监管规定修订公司章程,涉及总则、股份发行、公司治理等章节 [25] - 新增"建立健全股东会、董事会、高级管理层权责明确、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架构"条款 [25] - 修订股份转让相关规定,明确同种类股份应具有同等权利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