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
搜索文档
种粮大户趁雨停间隙抢收玉米,山东公布16市各区县粮食烘干服务点地址
大众日报· 2025-10-09 09:04
天气异常对秋收的影响 - 10月份降水较常年偏多5至8成,9月平均降水量170.6毫米,较常年偏多191.6% [3] - 持续降雨导致77%的站点10cm农田土壤相对湿度在90%以上,田间积水严重,轮式收割机无法作业 [3][5] - 收获成本显著增加,履带式收割机作业费用为每亩150-200元,远高于轮式机的55元 [6] 应对秋收困难的措施 - 农业农村部调度履带式收割机24.43万台以应对黄淮地区机收难题 [8] - 建立网格化调度系统,实行一小时响应机制,组织机械或人工对成熟地块进行抢收 [8] - 对未成熟地块不宜抢收,以免影响产量并增加籽粒破损和霉变风险 [8] 收获后粮食处理方案 - 公布16市各区县共1860余个粮食烘干服务点地址,以便就近抢烘 [9] - 不具备烘干条件的可采用果穗装笼通风或摊平存放,天晴抢晒,防止发热霉变 [9] 秋种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土壤持续过湿、黏重板结不利于整地播种,可能抑制种子发芽与出苗 [10] - 晚播小麦需适当增加播种量,10月25日后每晚播1天每亩增加0.5公斤,上限20公斤/亩 [10] - 连续阴雨易导致小麦感染土传病害,需进行种子包衣,杜绝"白籽下地" [10]
钱花哪了?来看假期居民消费单
大众日报· 2025-10-09 08:56
钱花哪了?来看假期居民消费单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和消费结构升级,夜经济已成为衡量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标。商务部发布的 《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60%的国内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消 费额占比超过全天的50%。 今年国庆假期,利用夜经济开展促消费活动,带动整个内需市场持续向好,成为山东促消费重要手 段。 比如,枣庄市推出了30余场大型文旅商体融合活动,形成了"白天赏景看赛事、夜晚品美食逛市 集"的全天候消费体验,有效激发了市民和游客的消费热情。 山东500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较去年"国庆"增6.3% 餐饮营收增长11.1% 10月8日,国庆中秋双节叠加的8天"超级黄金周"收官。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全省 500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较去年国庆假期增长6.3%,其中商品销售额增长6.2%;餐饮经营收入增长 11.1%。 "断舍离"消费热度不减 假期前夕,今年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下达各地,推动"以旧换 新"等促消费政策持续加力。从北上广深到县城乡镇,这个假期,"绿色家电"(节能家电)消费成为"以 旧换新"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商务部监测的主要 ...
山东6项目入选首批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融合试点
大众日报· 2025-10-09 08:56
试点项目入选情况 -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首批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融合试点名单 山东有6个项目入选 总数居全国第一 [1] - 入选项目包括青岛西海岸新区新型显示产业 日照市岚山区等地的“日照绿茶” 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碳纤维产业 临沂市兰山区商贸物流服务业 青岛市崂山区海洋生物制造产业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型汽车产业 [1] 政策背景与目标 - 试点工作是贯彻《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精神 落实《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具体举措 [1] - 省市场监管局积极运用质量认证手段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产业建圈强链和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1] 行业发展现状 - 截至目前 全省共有7.8万家企业获得30.4万张认证证书 证书数量位居全国第四 [1] 未来工作方向 - 省市场监管局将积极探索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新模式 完善试点工作机制 提升服务水平 [2] - 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 推动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向纵深发展 实现质量认证与企业、产业、县域发展融合共进 [2]
截至10月7日20时,山东国庆档总票房超9200万元,观影人次超270万
大众日报· 2025-10-08 09:00
国庆档票房表现 - 截至10月7日20时,山东国庆档总票房超9200万元,观影人次超270万,位列全国第五 [1][4] - 全国国庆档总票房超17亿元,预计最终在19亿元左右,紧追过去三年同档期票房成绩 [5] - 青岛、济南、潍坊、烟台、临沂等城市居民观影热情较高 [4] 影片市场表现与分析 - 《志愿军:浴血和平》《731》《刺杀小说家2》位列国庆档票房前三 [5] - 头部大制作影片如《志愿军:浴血和平》因同题材影片过多、缺乏足够话题度,未能强劲带动大盘 [6] - 中小成本影片表现分化,《震耳欲聋》因题材独特,票房迅速破亿,而《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因娱乐性不足、观影门槛高,票房未爆涨 [6] - 今年国庆档比往年多一天,为中小体量佳作提供了更长的口碑传播期,有助于发挥长尾效应 [6] 影院经营策略 - 影院通过积极调整排片、开展电影惠民消费活动以激发观影热情 [3] - 山东多地影院推出优惠活动,如满减、8元观影券、观影礼金等以促进消费增长 [4] - 济南某影城在档期前两日每天放映超60场次,每日观影达1500人次,但后半程受天气和出行影响,观影人次下滑 [3] 电影+文旅联动效应 - 电影拍摄地打卡、凭票根逛展或进景区等“电影+文旅”活动受欢迎,进一步激活消费 [8] - 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举办《刺杀小说家2》道具展和《蛟龙行动》实景片场体验,国庆假期累计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 [8] - 德州开展“跟着电影趣消费”活动,市民可凭电影票根在指定商家享受餐饮、购物等专属优惠 [8]
从观光“看景”到沉浸“入景”
大众日报· 2025-10-08 09:00
从10月1日开始,"森林舞会"就作为亲子互动剧目在每日固定时段上演,一天三场。互动式演出常 态化的背后,是沂蒙山云蒙景区为满足游客年轻化、亲子化消费需求做的积极探索与创新尝试。"游客 的需求在变化,只有不断创新内容、丰富体验,才能吸引更多游客来游玩。"云蒙景区负责人董凤兵 说。 "那边的朋友,我们一起来唱首歌吧!""懒猫森林"驻唱歌手向游客递出话筒,吉他手拨动琴弦,旋 律在林间流淌;不远处,茶饮美食区飘来阵阵香气,在微凉秋日中为游客注入一份温暖……作为由景区 创意团队打造的文旅新亮点,"懒猫森林"通过融合林下花园、咖啡茶饮、歌手驻唱、萌趣乐园等多种业 态,构建出一个文艺与童趣交织的沉浸式休闲空间。自"懒猫森林"开放以来,游客平均停留时长从原来 的3小时延长至5小时,游玩内容更加丰富,游玩体验也有了提升。 从最初的观光游览,到如今"精灵山谷"和"懒猫森林"的沉浸式体验,年轻化、亲子化、场景化的创 新表达,正让传统景区焕发出新生机。(见习记者 周浩达 通讯员 张圣虎) 沉浸式体验解锁文旅新玩法 10月6日,在沂蒙山云蒙景区的"精灵山谷"内,身着玩偶装的工作人员走入奇遇剧场,随着音乐起 舞,讲述关于友谊的森林故事。 ...
应对持续阴雨天气,山东积极行动保障“三秋”生产
大众日报· 2025-10-08 09:00
政府应对措施 - 山东省农业农村部门紧急印发《应对"三秋"大范围降雨技术指导意见》并派出6个工作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2] - 青岛市发布《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和技术指导意见,公布全市54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207台履带式玉米收获机和184处粮食烘干服务点信息[3] - 政府部门紧抓烘干晾晒,动态更新公布粮食烘干服务点信息,对已收获且有烘干条件的粮食立即烘干入库[2] 烘干设施与能力 - 无棣县20余个玉米烘干中心开足马力,日烘干能力达4000多吨[2] - 壮武村村集体投资200万元建设粮食烘干塔已调试完毕[3] - 德州市平原县鲁望为农服务中心一期有13台烘干机,二期有两个烘干塔,每个塔日烘干能力300吨,配套筒仓总储存量8000吨[3] - 平原县已建成粮食烘干中心27处,日烘干能力达0.71万吨,仓储能力达17万吨[3] 基层应对与准备 - 蓝村街道壮武村已预订9台玉米收割机并准备好晾晒场,等待连续好天气进行抢收[2] - 壮武村实施"雨水工程",通过纵横交错的沟渠将积水引入80亩水塘,实现旱能浇、涝能排[2] - 鲁望为农服务中心脱粒机高速运转,烘干设备24小时满负荷运转以解决"看天晒粮"问题[3] 天气影响与抢收策略 - 近期山东省出现大范围持续阴雨天气,导致土壤水分饱和,农机难以下地,打乱秋收节奏[2] - 若11日再下雨,整个秋收预计将推迟十几天[2] - 农技专家建议对植株健壮的地块不宜抢早收获,玉米适期晚收能增加粒重、提高产量[3]
从“南鱼北养”到“国产良种”,山东水产全链条创新
大众日报· 2025-10-08 09:00
文章核心观点 - 山东通过全链条技术创新,成功实现了“南鱼北养”和“国产良种”的突破,显著提升了海水鱼和大闸蟹的养殖效率与品质 [1][2][5][8] 技术创新与模式突破 - 在国内首创海水鱼全封闭循环水养殖模式,采用电厂蒸汽、温排水实现恒温养殖,相较传统流水养殖节水90%、节能69%、减少尾水排放90%以上 [3] - 养殖车间配备鱼类生物量估算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及水质传感器,实现24小时监测,单位水体养殖容量达50公斤,是传统流水养殖的5倍 [3] - 通过“陆海接力”模式,将鱼苗或中鱼送至“蓝钻一号”等生态围栏海上养殖,解决传统养殖无法容纳大规模成鱼的难题 [3][7] 种业研发与良种创制 - 公司联合科研机构在国内首次实现东星斑、红瓜子斑的室内全人工繁育,培育东星斑苗种300余万尾、红瓜子斑苗种100余万尾 [4] - 二十多年来成功实现20多个海水鱼类的人工繁育和产业化生产,每年投入科研经费1000万元以上,与10余家科研单位合作 [5] - 采用全基因组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前沿技术,对2000多尾野生亲本进行遗传背景解析,筛选优质亲本 [6] 产业规模与市场供应 - 北繁基地计划建设29座数字型工厂化育养车间,目前A1、A3、B3、B4、B5等车间已投入使用 [3] -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前,有3万多斤东星斑、2万多斤红瓜子斑上市,销往全国各地 [4] 大闸蟹良种选育进展 - 东营合作选育耐盐碱、成熟早、品质高的“黄河口1号”大闸蟹良种,目前已选育到第3代,个头变大、成熟期更早、品质更稳定 [8] - 采用全基因组和分子选育技术,基于黄河野生大闸蟹群体进行精准筛选,计划通过4-6年选育后申报国家级良种,在沿黄省区盐碱地推广 [9]
全省首个中医特色街区亮相东阿
大众日报· 2025-10-07 08:43
中医药文化推广活动 - 活动以“长寿之乡 助力健康”为主题,通过“仪式启动+义诊体验”形式推动中医走进日常生活 [1] - 活动吸引上千名居民参与,现场提供问诊、开方及中医养生知识普及服务 [1] - 活动设置五大区域,包括义诊区、中医特色专长展示区、特色理疗体验区、传统功法教学互动区和中医药文化体验市集 [1] 中医特色街区发展 - 全省首个集中汇聚中医特色疗法、中医理疗和非遗传承技术的中医特色街区“东阿聚医坊”正式亮相 [1] - 特色街区展示针灸、推拿等传统技艺,并提供艾灸、拔罐等免费体验服务 [1] - 街区文化体验市集展示道地药材、中药茶饮等产品,让民众近距离接触中医药 [1]
济南城市更新引客来
大众日报· 2025-10-07 08:43
由上新时代文化街区精心打造的"上新集"品牌市集活动,不久前拉开帷幕,上新街人潮涌动。上新 街改造秉持"留存历史、传承文脉、创造价值"的更新理念,在精心守护历史建筑风貌的同时,巧妙构建 起"一主街、三中心、八巷道"的开放式、漫步式街区。 济南探索城市更新与文脉传承的路径,通过城市更新串联起文化延续、民生改善与产业发展,为城 市高质量发展打开新空间。济南城市发展集团坚持以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聚焦城区改造、历史建筑 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等,创新发展模式,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城市现代化。济南城市发展集团牵头,联 合文商旅体等多领域单位共同组建济南古城产业运营共建联盟,推动文化、商业、旅游、体育深度融合 发展,济南古城片区城市更新与产业协同发展进入"多元共建、资源共享、融合共进"阶段。(张梁 玉 宝) 近日,济南古城(明府城片区)后宰门街、西更道街、芙蓉街三街焕新,特色首店云集,国庆假期 迎来客流高峰,城市更新项目激活发展新动能。后宰门街沿线十余家品牌集中开业,呈现鲜明的"首店 效应"与"在地属性",新业态与老建筑深度融合,形成"一店一景、一步一忆"的消费生态。 ...
从观影到入戏,国庆假期“影视+旅游”热潮持续
大众日报· 2025-10-07 08:42
行业趋势:影视与旅游深度融合 - 国庆假期期间,山东“影视+旅游”模式爆款频出,为行业带来创新且富有吸引力的项目[2] - 行业模式从传统的打卡游览升级为深度沉浸式体验,游客可在片场当演员,享受别样假期乐趣[2][3] - 影视与文旅的结合为县级城市找到了独特的产业发展赛道[6] 公司实践: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 - 作为热播剧《生万物》和《我们的河山》的主要拍摄地,公司举办影视文化节活动,紧扣主题策划系列“跟着影视去旅行”活动[3] - 活动每天吸引数千名游客游览打卡,通过恢复剧集主场景、设置互动活动(如宁绣绣出嫁活动)来提升体验[3] - 公司挖掘红色故事,创排多台红色演艺节目,例如行进式演艺节目《重走支前路》每场吸引上千人参加[7] - 通过影视+红色演艺、影视+红色旅游、影视+乡村旅游等模式创新,公司成功抓住流量,带动消费并赢得游客好评[7] 公司实践:乐陵影视城 - 影视城提供穿越时空的新体验,涵盖唐代场景和电影《唐探1900》的19世纪美国西海岸取景地[4] - 国庆假期每天安排演出一百余场,覆盖两大主题园区,演员和NPC全天轮番登场,确保全时段娱乐体验[4][5] - 乐陵沉浸式街区融合文化体验、沉浸演绎、特色美食与舞台演出,人气爆棚[6] - 影视城不仅是剧组的首选地,更成为游客心中的旅游目的地,有效撬动了文旅消费新场景[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