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

搜索文档
“订单式”培养,解企业“人才之渴” ——来自南京一线技能人才的调查报告②
南京日报· 2025-06-10 07:40
高职院校"订单班"培养模式 模式特点 - "订单班"由特定企业与学校联合培养,院校根据企业需求订立人才培养方案,组建特定班级,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规格、课程内容设置等 [2] - 学生毕业即就业,绝大多数"订单班"学员会直接进入特定企业工作 [2] -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首批"订单式"人才培养签约16家企业,计划培养518名人才,创人数新高 [2] 实施案例 -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佳盛机电订单班"学生何伟强从大二暑期进入企业学习,经过3个月培训后顺利入职,工资待遇高于普通新员工 [1] -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与南京长安汽车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南京长安订单班",首届41名学生来自新能源汽车技术等3个专业,实践课程涵盖理论到实操 [3][4] - 南京长安汽车为订单班学生安排岗位导师,上课地点在总装车间,实现"入学即入职、毕业即上岗" [4] 产学研融合 - "订单班"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专业课程设置紧跟产业发展布局,吸引近20家知名企业合作 [3] - 校企围绕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智能网联等核心技术领域共同设立攻关课题,订单班学生作为储备高技能人才 [5] - 企业技术骨干担任授课教师,使用市场一线案例教学,确保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匹配 [6] 现存挑战 - 存在"院校热、企业冷"现象,部分企业仅为了完成招人任务而非培养高技能人才 [6] - 企业顾虑培养责任和成本支出,部分学生中途退出影响企业积极性 [6] 发展建议 - 政府需出台引导政策支持参与合作的企业 [7] - 学校应平衡专业技能培养与基础学科教育 [7] - 企业需改变传统用工思维,积极参与培养过程 [7] - 学生应明确职业规划,强化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 [7]
南京:交通网络“硬连接”,畅通发展“大动脉”
南京日报· 2025-06-10 07:17
交通网络建设 - 南京市编制印发《2025年南京市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要点》,旨在通过交通"硬连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1] - 南京北站地下站房区域桩基工程全部完成,项目建设进入站房地上结构施工阶段 [2] - 南京都市圈多条轨道交通线路建设进展顺利,包括北沿江高铁、宁扬城际、宁马城际等项目相继完成重要施工节点 [2] - 苏皖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在南京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将推动苏皖跨省城际、市域铁路运营一体化 [2] - 计划续建北沿江高铁、宁淮城际铁路、宁芜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加快建设南京北站综合枢纽及其集疏运体系 [2] - 提升省际公路通达能力,推进宁滁、宁盐高速建设,建成新生圩长江大桥,完成建宁路长江隧道主体工程 [3] 航空运输发展 - 南京首条"商圈—洲岛"无人机航线试飞成功,8分钟飞越长江送达14公里外的目的地 [4] - 南京探索开辟低空空域客货运输新途径,谋划通用航空短途客货运输网络布局 [4] -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开通"南京—安克雷奇—墨西哥城"全货机航线,每周一班,可载重110吨 [4] - 2024年禄口国际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达7.5万吨,创历史新高 [4] - 加快禄口国际机场三期工程前期工作,持续推进高淳通用机场前期工作 [5] 航运物流提升 - 长三角新能源汽车出海基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南京签约,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组团进军全球市场 [7] - 南京海事局等签署"新三样"出海"直通车"服务合作备忘录,打造跨区域监管服务共同体 [7] - 加快推进南京港与上海港等深度合作,探索与马鞍山郑蒲港等周边港口开展集装箱业务合作 [7] - 实施南京港扩容提升、新生圩码头改建二期工程,加快秦淮河、水阳江等航道工程前期工作 [7] - 南京计划到2035年全面建成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南京港货物吞吐量达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630万标箱 [7] - 推进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完善下关航运物流服务集聚区功能,加速集聚港航数据资源 [8]
新能源车“出海”提速 带动4月南京汽车产业增长近三成
南京日报· 2025-06-09 18:25
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 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瞄准高端市场 持续推进产业升级 优化空间布局 集聚创新资源 完善上下游产业链 目标进入国内第一方阵 [1] - 4月南京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3% 主要受新能源汽车新车型"出海"带动 [1][8] - 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齐全 相关企业超500家 整车产能达百万辆 涵盖全系列产品线 关键零部件企业集聚 [8] 南京长安汽车生产情况 - 南京长安智慧工厂采用AGV智能小车和柔性生产模型 每102秒下线一辆深蓝S07 整车合格率提升至99% 入库效率提升25% [3][5] - 4月深蓝汽车交付20138辆 同比大涨58% 其中25%为南京生产的深蓝S07 [5] - 深蓝S07拥有3000多种配置组合 首批140台欧版车型已下线 销往全球50+国家地区 预计全年出口5万台 南京长安总产值突破37亿元 [5] 开沃新能源商用车业务 - 开沃新能源重卡车间引入新技术设备 提升生产效率 获新疆华北地区数百辆49吨纯电动牵引车订单 中标近千辆同类车型 [7] - 产品包括氢燃料重卡 纯电动环卫车等 已畅销全球20国 1-5月800台新能源重卡远销海外 [7][8] - 新能源重卡具备超长续航 快速充换电功能 比竞品轻200-300公斤 搭载智能驾驶系统 每20万公里运输成本降低3万元 [8] 行业数据与区域优势 - 一季度南京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9.5% 4月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29.3% [1][8] - 南京是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全地区之一 打造本土优质产品群 扩大品牌影响力 [8]
高考外语听力考试期间 各考点开启“静音模式”
南京日报· 2025-06-09 10:23
昨天是高考第二天,15时进行外语考试。为保障听力环节不受噪声影响,我市各考点周边路段采 取临时交通管控措施,设立禁鸣、临时绕行等交通标志,并安排警力进行指挥疏导。在各方守护下,各 考点开启"静音模式"。 南京交警特别提醒,今天是高考最后一天,恰逢周一早高峰,考生和家长要做好路线规划,尽量提 前出门,也提醒司机尽量绕开考点,避免考点周边出现拥堵,保障考生顺利考试。 "从14点40分到15点30分,南京交警对各考点周边道路实行临时交通管控。九中考点,我们在东西 向的太平北路与长江路交叉口、洪武北路与长江路交叉口,以及南北向的中山东路与碑亭巷交叉口、碑 亭巷与石婆婆巷交叉口全面实行交通管控。路口设置了指示牌,提醒司机'前方考点,自觉遵守',在禁 止机动车驶入的同时,我们也及时劝阻非机动车鸣笛和行人大声喧哗。"交警一大队教导员廖超说。 "近年来,很多市民对护考积极配合。我们经常听市民说,家里都有孩子,都会经历高考,大家愿 意配合,努力让交通噪声对听力考试的影响降到最低,为高考学子护航。"现场一位交警说。 南京市第九中学考点与长江路仅一墙之隔。14时许,不少交警已经出现在长江路与洪武北路、太 平北路交叉口,设置路障和指 ...
今年已有7482名高校毕业生享受政策红利
南京日报· 2025-06-09 10:16
高校职业技能培训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针对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推出为期9天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四级职业技能强化培训 旨在提升代码编写效率和问题解决能力 [1] - 培训采用线上理论巩固与线下项目实操结合模式 重点拆解企业真实项目模块 覆盖需求分析至代码调试全流程 [1][2] - 参训学生通过考核后将获得人社部门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校方将在校园招聘会重点推介持证学员 [1] 传统产业技能升级 -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开展评茶员三级职业技能培训 课程包含国家标准审评流程及茶园实践 强化茶叶品种特性与市场定位认知 [2] - 培训融合南京雨花茶 碧螺春等本地名茶特色 邀请非遗传承人演示炒制技艺 兼顾标准化审评与传统茶文化传承 [2] 政府主导的培训体系 - 南京通过政府补贴模式联合高校 企业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发课程 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 [2] - 2023年南京已有22所高校7482名毕业生参与嵌入式人工智能 3D打印 BIM AI数据标注 短视频创作等实用技能培训 [3] - 人社部门正扩大高校与培训机构对接 力争精准填补学术教育与实际应用间的技能差距 [3]
江苏南京:从操作工到大国工匠,踏上职场“精进路”
南京日报· 2025-06-09 10:09
技能人才发展路径 - 中铁宝桥(南京)有限公司数控铣技师周少敏从一线工人成长为"中铁工业技术标兵",扎根岗位14年并解决大量加工技术难题 [1][2]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戈庆从设备操作员晋升为高级技师,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成功修复航空机舱显示器主板等复杂产品 [3] - 南京波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周师傅从事修皿工序20年,带出多批徒弟传承精密镜片研磨技术 [6] 企业人才培养机制 - 中铁宝桥(南京)有限公司为一线工人提供5000元起薪及包吃住待遇,每年招聘10多名职校生作为储备人才 [4] - 周少敏主办10期数控技能培训班,培养11名业务骨干徒弟,并通过月度理论实践演练开展"传帮带" [4][5] - 戈庆在南京熊猫电子带出3名技师和3名高级技师徒弟,形成技术传承体系 [5] 智能制造转型趋势 - 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引入机器人完成铝板冲压等工序,技能人才转型为机器人运维"指挥官" [7] - 康尼机电组织员工参加工业机器人培训,数十人获得钣金、粘接、焊接机器人职业证书 [7] - 南京利德东方橡塑科技举办编织工序技能竞赛,43名人才同场竞技改进技术 [6] 行业技术突破案例 - 周少敏团队将弹性可弯尖轨加工时间缩短至1分钟/根,实现效率突破 [3] - 戈庆通过自主实验攻克航空显示器主板维修难题,保障产品按时交付 [3] - 波长光电通过金刚石丸片校准技术确保镜片加工精度 [6]
我市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5年工作要点发布
南京日报· 2025-06-09 09:42
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 支持紫金山实验室承担更多重大科技任务,推动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创建国家实验室基地 [1] - 积极参与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城市联盟,支持与上海、苏州、合肥等城市组建人才攻关联合体 [1] 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 与上海、杭州、合肥等城市开展重点产业对接,探索集群跨区域协同培育发展机制 [1] - 协同构建"数字长三角",深化"智改数转网联"行动 [1]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续建北沿江高铁、宁淮城际铁路、宁芜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 [1] - 加快建设南京北站综合枢纽及其集疏运体系 [1] 区域协调融合发展 - 推动南京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加快编制南京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和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 [2] - 有序推进宁滁结对合作帮扶,建设宁滁皖北省际合作园区 [2] - 支持栖霞、溧水、高淳、六合等地区因地制宜开展跨界合作 [2] 深化改革与高水平开放 - 强化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合作,利用"宁企航"等数字化信息平台挖掘培育优质科创企业 [2] - 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深度挖掘开放应用场景 [2]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 开发长三角一体化人力资源智能招聘专区,联通上海市数据端口实现沪苏浙皖求职者简历直投 [2] - 拓展长三角"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场景,持续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工作 [2] - 打造长三角特色体育品牌 [2] 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 纵深推进长江大保护,联合沿岸城市加强长江江豚保护 [2] - 协同开展长三角土方区域平衡合作,打通区域平衡路径 [2] - 推动宁杭生态经济带发展,加快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宁锡常接合片区建设 [2] 战略实施与目标 -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推动重点领域体制机制创新 [3] - 加强服务对接上海龙头,深化与省内及沪浙皖城市战略协作 [3]
李轶:“瞪羚”奶爸再养“神兽”
南京日报· 2025-06-09 08:01
公司背景 - 创始人李轶曾任职于罗氏研发(中国)有限公司和药石科技,担任药石科技轮值主席、副总裁等职务 [1] - 2023年8月创立南京派特美生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宠物创新药物研发 [1] - 公司注册资金500多万元全部实缴,并获得药石科技、药康生物、中旗股份3家上市公司作为股东 [4] 创业动机 - 创始人因早年宠物狗大黄的离世经历,产生对宠物医疗领域的情感驱动 [2] - 市场调研发现中国企业在全球宠物医疗领域尚未占据重要地位,存在市场机会 [2] - 团队在人药研发领域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可迁移至宠物药研发 [2] 技术研发 - 自主研发了全国首个宠物用药筛选平台,填补了行业空白 [2] - 已推出宠物内窥镜技术,可在20分钟内无创夹取宠物体内异物 [3] - 开发宠物软咀嚼制剂技术平台,将药物改良为宠物喜爱的零食口味 [3] - 建立了专门的适口性测试体系,目前狗的适口性问题已基本解决,猫的适口性仍在改进中 [3] 融资与运营 - 初创期面临资金压力,创始人曾考虑个人注资200万元维持运营 [4] - 获得天使轮投资和江北新区的场地支持政策,度过初创困难期 [5] - 公司资金链曾接近崩溃,但最终步入正轨 [3][5] 行业前景 - 全球宠物用化药市场中国企业参与度低,存在发展空间 [5] - 公司目标成为全球宠物医疗领域领军企业,推动"中国造"宠物药物发展 [5] 产品特点 - 宠物内窥镜技术可替代传统灌泻药或开腹手术 [3] - 软咀嚼制剂解决了宠物喂药困难的行业痛点 [3] - 技术平台基于人药研发经验,但需针对宠物特点进行专门研发 [2][3]
南京亮出今年1—5月生态环境“成绩单”
南京日报· 2025-06-06 10:23
2016年起,南京坚持制度先行,印发《南京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市政府1号文件聚焦水污 染防治,相继出台或修订《南京市水环境保护条例》《南京市长江岸线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高质量 保障河湖水质达标。经过"铁腕"攻坚,秦淮河重现水清岸绿,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记者6月5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以来,南京生态环境质量稳中趋好,1—5月,全市PM2.5 浓度同比下降4.5%;优良天数比率为85.4%,同比增加1.8个百分点。长江干流南京段水质保持Ⅱ类, 18条省控入江支流、11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 如今,"水晶天""森呼吸"频频刷爆朋友圈,户外徒步、骑行的人越来越多。从"雾里看花"到"蓝天常 在"的转变,源于南京十几年如一日的攻坚克难与开拓创新。 创新推出"一把手"管环保的机制,持续推进标本兼治、系统治理;聚焦工业第一污染源,以最严要 求、最高标准,持续推动"两钢四化"等重点企业超低改造、煤电机组全负荷脱硝等工作;在省内率先开 展VOCs治理,出台储罐治理提升10条措施,全面推进高效密封改造和低泄漏呼吸阀更换…… 举措扎实,成效明显。2014年—2024年,南京PM ...
今天下午,考生可根据各区安排看考点
南京日报· 2025-06-06 10:23
2025年高考在即,南京市共有3.3万名考生将在全市29个考点参加考试。今天下午,考生可根据各 区安排查看考点,提前规划路线。昨天,南京市招考院提醒考生:做好考试准备、遵守考试规定、遇事 不要慌张,预计6月7日、6月8日有雨,请考生和家长提前规划好路线备好雨具。 做好考试准备,6月6日下午看考点 市招考院提醒考生备齐考试用品。提前准备好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逐一检查考试文具是否合 规、好用。可以携带的文具用品有2B铅笔、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无封套橡 皮、小刀、空白垫纸板、透明笔袋。严禁携带涂改液、修正带、透明胶带、有封套橡皮、不透明笔袋 等。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如果准考证找不到,第一时间请学校联系区招生考试部门补办,如果来不及 补,向学校汇报的同时到考点凭身份证先考试,再补证。如果身份证找不到或是过期,用临时身份证或 者是公安部门出具的带照片的临时身份证明也可以参加考试。申请临时身份证时出示准考证,公安部门 会尽力快速办理,开考前考点门口公安部门的"高考护航站"也可以现场办理临时身份证明。 另外,考生要合理规划行程。认真查看准考证上的各项内容,牢记考点、考场、考试时间等,考生 可在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