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者

搜索文档
利润回升但压力不减——浦发银行2024年财报分析
数说者· 2025-04-11 07:22
财务表现 - 2024年末总资产达9.46万亿元,同比增长5.05%,保持正增长趋势[2] - 营业收入1707.48亿元,同比下降1.55%,连续多年负增长[2] - 净利润458.3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2.46%,扭转此前下降趋势[2] - 总资产平均收益率(ROA)0.50%,净资产平均收益率(ROE)6.20%,显著低于同业[6] - 净息差进一步下探至1.42%,低于招商银行(1.98%)、兴业银行(1.82%)等可比同业[7][10]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1.36%,较2023年末下降12个BP,拨备覆盖率186.96%,上升13.45个百分点[11] - 对公贷款占比58.97%,不良率1.34%,较2023年末大幅下降34个BP[12] - 零售贷款不良率1.61%,较2023年末上升19个BP,超过对公业务不良率[12] -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不良率0.95%,为同业最高,较2023年末上升33个BP[15] - 关注类贷款占比2.34%,逾期类贷款占比2.06%,显著高于不良贷款率[15] 业务结构 - 公司业务为最大板块,对公贷款3.18万亿元,占全部贷款58.97%[12] - 对公贷款不良率连续五年下降,支撑整体资产质量改善[12] - 零售业务风险上升,不良率连续增长且高于对公业务[12][15] 同业对比 - 净利润增速22.46%显著高于六大行(0.34%-4.76%)及招行(1.05%)[7] - ROA和ROE低于六大行(ROA 0.53%-0.85%,ROE 9.08%-10.69%)及股份行(招行ROE 14.49%)[6][7] - 净息差1.42%低于六大行均值(1.41%-1.87%)及股份行(招行1.98%)[10]
对公业务稳定、零售风险加大——中信银行2024年财报分析
数说者· 2025-04-10 07:05
营收与业绩 - 2024年末总资产达9.53万亿元,同比增长5.30% [2] - 2024年营业收入2136.46亿元,同比增长3.76%,扭转2023年-2.60%的负增长,创历史新高 [2] - 2024年净利润694.68亿元,同比增速2.07%,增速放缓但保持正增长 [2] 公司业务表现 - 公司贷款2.91万亿元,占贷款总额50.84%;公司存款4.12万亿元,占存款总额71.24% [6] - 2024年公司业务营业收入952.36亿元,占比44.60%;利润总额498.29亿元,占比61.60% [6] - 公司业务不良贷款率从2020年末2.42%降至2024年末1.27%,降幅达115个BP [8] 个人业务风险 - 2024年个人业务营业收入856.79亿元,占比40.10%,利润总额92.30亿元,较2023年下降40.08% [12] - 个人业务利润占比从2023年21.30%降至2024年11.40%,连续四年下降 [12] - 个人业务不良贷款率2024年末达1.25%,同比上升4个BP,连续四年上升 [12] 资产质量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1.16%,较2023年下降2个BP,连续五年下降 [15] - 拨备覆盖率209.43%,较2023年上升1.84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增长 [15] - 关注类贷款占比1.64%,较2023年上升7个BP;逾期类贷款占比1.80%,较2023年上升18个BP [19] 总结 - 公司业务支撑整体业绩,营收利润双增长,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20] - 零售业务利润大幅下滑且风险上升,关注类与逾期贷款占比高于不良率,未来压力显著 [20]
零售主体地位下的隐患——招商银行2024年财报分析
数说者· 2025-04-08 07:30
增速与同业对比 - 2024年末总资产达12.15万亿元,同比增长10.19%,营业收入3374.88亿元(同比下降0.48%),净利润1495.59亿元(同比增1.05%),盈利能力在营收下滑背景下仍保持增长[2] - 总资产增速10.19%显著高于六大行(最高8.64%),净利润规模虽低于四大行但ROA达1.29%,是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的2倍以上[6][8] - 净息差1.98%虽跌破2%,仍高出六大行50BP,净利差1.86%保持行业领先[8][10] 资产质量分析 - 不良贷款率0.95%持平2023年,拨备覆盖率411.98%虽较2021年峰值下降71.89个百分点,仍远高于六大行(最高299.6%)[11][14] - 个人贷款不良率上升7BP至0.96%,且个人贷款占比达52.91%,零售风险敞口扩大[13][16] - 关注类贷款占比1.29%(同比+19BP),逾期贷款占比1.33%(同比+7BP),形成38BP的逾期不良剪刀差[17] 零售业务表现 - 零售金融营收占比58.32%创新高,但利润占比从56.57%降至50.74%,呈现增收不增利现象[22][24] - 零售战略主体地位未变,但不良率上升与利润占比下滑显示风险积累加速[20][24] 整体评价 - 2024年呈现"稳、进、好"特征,ROE14.49%和ROA1.29%维持行业标杆水平[8][25] - 隐忧包括营收连续两年负增长、零售不良率与逾期率双升、关注类贷款占比持续攀升[25][17]
利润乏力、资产结构待优化——邮储银行2024年财报分析
数说者· 2025-04-06 07:55
规模指标与利润表现 - 2024年末总资产达1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64% [2] - 营业收入3487.75亿元,同比增长1.83%,净利润867.16亿元,同比增长0.34% [2]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负增长0.68%,非经常性损益中案件及诉讼损失回转8.99亿元是净利润转正关键因素 [5][6] 资产质量分析 - 不良贷款率0.90%,同比上升7BP,拨备覆盖率286.15%,同比下降61.42个百分点 [7] - 个人类不良率1.28%且上升,公司类不良率0.54%且下降,资产质量仍优于同业(六大行平均不良率1.29%-1.36%) [7][8] - 拨备覆盖率虽被农行超越,但仍远高于工行(214.91%)、建行(233.60%)等 [7][8] 净息差与负债结构 - 2024年净息差1.87%,首次跌破2%,但仍是六大行最高水平 [10] - 负债中存款占比95.23%,个人存款占比89.15%,负债平均付息率仅1.44% [12][14] - 存款成本显著低于同业拆入(1.90%)和应付债券(3.11%) [14] 贷款结构与资本约束 - 贷款占总资产比例52.17%,存贷比58.30%,均低于同业(60%+贷款占比,80%+存贷比) [16] - 个人贷款占比53.53%,公司贷款占比40.94%,对公业务发展不足 [18] - 核心资本充足率9.56%为六大行最低,1300亿元定增将缓解资本压力 [20] 网点与业务布局 - 近4万个网点中3万多个为代理网点,无法开展贷款业务,制约贷款规模扩张 [22] - 网点数量优势支撑存款吸收,但贷款业务网点数量远低于四大行 [22]
深耕县域、六大行中最优---农业银行2024年财报分析
数说者· 2025-04-03 06:03
农业银行2024年业绩表现 - 2024年末总资产达43.24万亿元,同比增长8.44%,营业收入7105.55亿元(+2.26%),净利润2826.71亿元(+4.76%)[2] - 规模类指标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国有大行首位,总资产规模超越建设银行成为国有第二大行[2] - 2024年营收增速在六大行中绝对领先,建行连续3年营收负增长背景下仍保持正增长[2] 六大行横向对比 - 总资产规模排序:工商银行(48.82万亿) > 农业银行(43.24万亿) > 建设银行(40.57万亿) [3] - 净利润增速对比:农业银行(+4.76%) > 中国银行(+2.58%) > 建设银行(+1.15%) > 工商银行(+0.50%) [3] - 贷款总额增速:农业银行(+10.16%) > 邮储银行(+9.38%) > 工商银行(+8.76%) [4][5] 贷款业务表现 - 2024年贷款总额增加2.29万亿元,增速10.16%,绝对值和增速均为六大行最高[4] - 县域贷款增速持续高于整体:2023年高5.39个百分点,2024年高2.14个百分点[11] - 县域贷款收益率优势:2024年县域贷款收益率3.54%,高于整体13个BP[12] 县域金融战略成效 - 县域利润贡献显著:2024年县域利润占比达58.25%,首次超过城市业务且高出16.5个百分点[14] - 县域资产质量优良:2024年末不良率1.21%,低于整体不良率9个BP[17] - 县域存贷利差优势:存款付息率1.54%低于整体9个BP,形成"一高一低"盈利结构[12]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 - 不良贷款率持续改善:2024年末1.30%为近五年最低,六大行中仅次于邮储银行[20] - 拨备覆盖率保持高位:2024年末达299.61%,在六大行中位居第一[20][21] - 以量补价策略见效:规模增长带来利息净收入增加701.43亿元,抵消利率下降影响[7] 净息差表现 - 2024年净息差1.42%,同比下降18个BP,处于六大行中等水平[5][7] - 横向对比:低于邮储银行(1.85%)和建设银行(1.51%),略高于工商银行(1.41%)[7] - 利息净收入仍实现1.56%正增长,在六大行中仅次于交通银行[7]
低息差已成为交通银行顽疾——交行2024年财报分析
数说者· 2025-04-02 06:17
交通银行2024年经营表现 - 2024年末总资产达14.90万亿元,同比增长5.98%,营业收入2598.26亿元(+0.87%),净利润942.29亿元(+1.05%),但增速为近五年最低 [2] - 规模类指标增速在六大行中排名靠后:总资产增速仅高于建行(5.86% vs 其他四大行8%+),营业收入增速0.87%仅高于工行和建行(二者负增长),净利润增速1.05%排第四 [6][7] - 利息净收入占比65.36%,为营收主要来源(近五年均超60%) [8] 净息差与负债成本问题 - 2024年净利差1.11%、净息差1.27%,均为六大行最低,且持续走低 [10][11] - 负债成本高企:2024年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2.26%,显著高于其他五大行(邮储1.47%、工行1.94%)及股份行(招行1.64%) [13][14] - 生息资产收益率3.37%与其他大行接近(工行3.17%),但负债成本劣势导致利率差收窄 [13][14] 贷款业务分析 - 2024年贷款总额8.63万亿元,同比增速仅2.74%,远低于其他五大行(均超8%),增量2298.56亿元仅为四大行的1/10 [15][17] - 业务结构失衡:公司金融贡献营收48.38%、利润58.55%,个人金融利润占比从2021年45.91%骤降至18.55% [18] - 贷款质量分化:公司类不良率1.47%(高于整体1.31%但趋势下降),个人类不良率1.08%为近五年首次破1% [20][24] 资产质量与风险 - 不良贷款率1.31%为近五年最低,拨备覆盖率201.94%为近五年最高 [20] - 潜在风险:关注率1.57%、逾期贷款率超过不良率,存在逾期不良剪刀差 [20]
六大行2024年末及近五年不良贷款分析
数说者· 2025-04-01 06:27
不良贷款余额与贷款总额 - 六大行不良贷款余额近五年持续上升,2024年末工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3794.58亿元,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超3000亿元,中国银行2687.81亿元,交通银行超1000亿元,邮储银行803.19亿元 [2] - 由于贷款总额扩大,六大行整体不良贷款率维持稳定,除邮储银行外其他五家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2024年末较2020年末降幅超20个BP,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增2个BP但仍控制在0.9%以下 [4] 不良贷款率与拨备覆盖率 - 2024年末六大行不良贷款率:工商银行1.34%,建设银行1.34%,农业银行1.30%,中国银行1.25%,交通银行1.31%,邮储银行0.90% [5] - 除邮储银行外其他五家拨备覆盖率基本保持上升,2024年末六大行拨备覆盖率均在200%以上,邮储银行拨备覆盖率286.2%略低于农业银行的299.6% [5][8] - 2024年四大行信用减值损失均超1000亿元,交通银行525.7亿元,邮储银行284.2亿元,五年来减值计提基本持续下降 [8] 贷款质量指标 - 四大行不良贷款率基本高于逾期率但低于关注率,交通银行2023-2024年末逾期率高于不良率,邮储银行自2021年末起逾期率一直高于不良率且关注率持续上升 [10] - 六大行中工建农中交五家公司类不良率持续多年高于个人不良率,邮储银行则相反 [12] - 六大行公司类不良率近五年持续降低,工建农中交由2020年末2%以上降至2024年末1.5%左右,邮储银行由0.95%降至0.54% [12] - 六大行个人类不良率基本持续上升,工农交邮四家2024年末个人不良率均超1%,其中工农交三家为近五年首次超1%,邮储银行自2022年末起即超1% [12] 个人贷款产品不良率 - 2024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最低,信用卡不良率最高(农业银行个人消费贷不良率高于信用卡,邮储银行个人经营贷不良率高于信用卡) [14] - 个人住房不良率:工行和农行最高(0.73%),交行最低(0.58%);信用卡不良率:工行最高(3.50%),建行和交行超2%,邮储银行个人经营贷不良率最高(2.21%) [14] - 六大行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近五年持续上升,均由2020年末低于0.5%升至2024年末0.58%以上 [15] - 信用卡不良率:中行持续下降,邮储基本下降,农行保持最低,工行自2022年末快速上升至2024年3.50%,建行呈上升趋势 [18]
注资!邮储银行再起飞!
数说者· 2025-03-31 06:24
2024年9月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表示将向 六家大型商业银行 进行注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 次提出" 拟发行特别国债 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 2025年3月30日晚,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公告称拟向 财政部 等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1300亿元,国有 大行 "天量" 注 资 工作迈出实质性一步。 相比其他 "工农中建交"在本世纪初有一次不良资产大剥离和注资上市不同,同样作为大行的邮储 银行从未有过如此待遇,因此其资本充足率在" 六大行 "中向来最低(见下表)。 | 银行名称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 --- | --- | --- | --- | --- | --- | | 工商银行 | 13. 18% | 13.31% | 14.04% | 13.72% | 14. 10% | | 建设银行 | 13.62% | 13.59% | 13. 69% | 13. 15% | 14. 48% | | 农业银行 | 12.92% | 13. 46% | 13. 37% | 12.87% | 13. 63% | | 中国银行 | ...
六大行2024年经营情况对比分析
数说者· 2025-03-29 10:05
六大行2024年财报核心数据 - 六大行2024年末总资产合计199.67万亿元,营业收入3.52万亿元,净利润1.42万亿元(日均39亿元)[2] - 工商银行在总资产、营收、净利润三项指标均居首位,农业银行总资产43.24万亿元超越建设银行位列第二[2] - 行业呈现"4+2"格局,工农建中四大行与交行、邮储形成明显断层[2] 同比增速分析 - 农业银行总资产增速最快达8.44%,建设银行最慢为5.86%[4] - 工行和建行营收、净利润出现负增长,邮储银行净利润增长2.25%但归母净利润下降0.68%[4] - 六大行净息差全部低于2%且同比均下降,工行降幅最大(20BP),交行净息差最低仅1.27%[9] 收入结构与资产质量 - 利息净收入占比:邮储银行最高82.04%,交行最低65.36%[7] - 不良贷款率:工行和建行最高1.34%,邮储最低0.90%[10] - 拨备覆盖率:六大行均超200%,邮储银行最高286.15%[11] 贷款结构特征 - 公司类不良率普遍下降(农行降25BP),个人类不良率均上升(工行升45BP)[11] - 邮储银行个人不良率1.28%显著高于公司不良率0.54%,与其他五大行形成反差[11] - 信用卡不良率:工行最高达3.50%(同比升105BP),四家大行信用卡不良率超2%[11] 房地产相关贷款 - 房地产贷款余额:中行最高9673亿元(同比增925.5亿元),四大行均超8500亿元[12] - 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农行最高5.40%,建行降幅最大(85BP)[14] - 个人住房贷款:建行余额最大6.19万亿元,工行超6万亿元,交行仅1.47万亿元[15] 人员与机构配置 - 员工数量:农行最多45.47万人,交行最少9.57万人[19] - 机构数量:农行2.29万个最多,交行2884个最少[19] - 邮储银行含代理网点达3.92万个,为六大行之最[19]
房地产观察5:近年来房地产销售金额趋势分析
数说者· 2025-03-28 07:05
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趋势 - 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为9.68万亿元,同比下降17.1%,住宅销售金额占比87.71%,同比下降17.6% [2] - 2025年前两个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1.03万亿元,同比下降2.6%,住宅销售金额占比89.29%,降幅收窄至0.4% [2] - 2000-2018年为高速增长阶段,年均增速超10%,2009年峰值达75.5%;2019-2021年中低速增长,2021年达峰值18.19万亿元;2022年起进入负增长阶段 [2] 住宅销售占比与区域表现 - 住宅销售占比长期超80%,2021年达峰值89.45%,2024年回落至87.71% [5][9] - 2024年住宅销售金额8.49万亿元,回归2015-2016年水平 [6][9] - 广东、江苏、浙江为销售前三省份:广东2024年商品房销售1.19万亿元(-21.2%),江苏1.08万亿元(-15.1%),浙江8608.67亿元(-25.2%) [7][10] - 2024年仅西藏实现正增长(+1.6%),福建、安徽等8省降幅超20% [11][12] 省份分化与结构特征 - 头部省份集中效应显著:广东、江苏、浙江合计占全国商品房销售额的31.7% [10] - 住宅销售区域差异大:2024年广东住宅销售1.03万亿元(-20.3%),天津住宅占比最高达94.6%,重庆最低仅77.2% [11][12] - 7个边缘省份(如青海、西藏)年销售额不足1000亿元,内蒙古等省份降幅收窄至个位数 [7][10] 历史周期与阶段性特征 - 商品房销售面积2024年回落至2015年水平 [4] - 住宅销售增速与整体同步:2009年峰值增速80%,2022年起连续三年负增长 [6] - 2021年为关键转折点,住宅销售金额16.27万亿元后进入下行周期 [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