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说者
icon
搜索文档
规模扩张不及利率收窄——光大银行2024年财报分析
数说者· 2025-04-15 22:04
财务表现 - 2024年末总资产达6.96万亿元,同比增长2.75% [2] - 营业收入1354.15亿元,同比下降7.05%,连续三年下滑 [2] - 归母净利润416.96亿元,同比增长2.22%,较2023年回升 [2] 营收下降原因 - 净息差1.54%,较2023年下降20个BP,导致利息净收入减少165.93亿元 [6] - 规模扩张带来利息净收入增加57.79亿元,但不足以抵消利率下降影响,总利息净收入下降108.14亿元(同比降10.06%) [6]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90.71亿元,同比下降19.52%,其中银行卡服务手续费减少29.02亿元 [8] 利润驱动因素 - 净利润增长9.04亿元主要依赖成本节约,营业支出下降122.82亿元 [9] - 信用减值损失从2023年520.75亿元降至2024年405.22亿元,成为最大支出节省项 [9] 零售业务表现 - 零售金融业务营收550.96亿元,同比下降15.17% [12] - 零售利润总额从2023年67.41亿元骤降至2.81亿元,降幅达95.83% [12]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稳定在1.25%,拨备覆盖率180.59%(较2023年降68个BP) [17][18] - 零售贷款不良率1.40%高于企业贷款1.24%,与行业趋势相反 [20] - 关注类贷款占比1.84%,逾期率2.02%,显著高于不良率 [22] 总结 - 资产规模扩张但营收下滑,净利润增长依赖减值计提节约 [23] - 零售业务不良率上升且利润贡献锐减,成为主要业绩拖累 [23] - 资产质量整体稳定但逾期贷款较多,后续管控压力较大 [23]
净利润近十年最低,提质增效仍需努力——民生银行2024年财报分析
数说者· 2025-04-14 20:54
收入利润表现 - 2024年末总资产达7.81万亿元,同比增长1.82%,但营业收入1362.90亿元同比下降3.21%,连续4年下滑 [2] - 归母净利润322.96亿元同比下降9.85%,为近十年最低水平,较2019年峰值538.19亿元下降39.99% [2] 净息差与经营效率 - 净息差1.39%在7万亿规模以上银行中仅高于交通银行1.27%,且显著低于招商银行1.98%等同业 [5][7] - 总资产平均收益率0.42%仅为招商银行1/3,净资产收益率5.10%远低于行业头部14.49%的水平 [7][8] - 2024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41%/1.51%,民生银行在可比银行中垫底 [7] 资产质量分析 - 不良贷款率1.47%较2023年下降1BP,但零售不良率上升28BP至1.80%,企业不良率1.26%相对较低 [9][13] - 拨备覆盖率141.94%较2023年下降7.75个百分点,显著低于同业(招商银行411.98%、农业银行299.61%) [9][13] - 关注类/逾期类贷款占比大幅高于不良率,资产质量压力未实质性缓解 [15] 同业对比 - 总资产增速1.82%低于邮储银行8.64%/招商银行10.19%,净利润增速-9.07%为可比银行最差 [8] - ROA 0.42%与浦发银行0.50%接近,但远低于招商银行1.29%,ROE 5.10%不足行业均值一半 [8] 核心结论 - 净息差偏低叠加资产经营效率下降导致收入利润双降,盈利能力处于历史低谷 [18] - 资产质量虽企稳但不良率/拨备覆盖率仍弱于同业,零售端风险上升需警惕 [19][20]
利润增速放缓,资产隐患尚存——兴业银行2024年财报分析
数说者· 2025-04-13 20:53
规模增速与盈利能力 - 2024年末兴业银行总资产达10.51万亿元,同比增长3.44%,增速为近五年最低,且低于六大行(最低增速5.86%)和招商银行(10.19%)[2] - 2024年营业收入2122.26亿元,同比增长0.66%,增速虽转正但仍处于低基数(2023年下降5.19%)[2] - 净利润774.91亿元,同比下降0.21%,连续两年负增长(2023年降幅15.97%)[2] 利差与收入结构 - 2024年净息差1.82%,较2023年下降,低于招商银行(1.98%)但高于六大行(邮储银行1.87%最高)[5][6] - 利息净收入占比升至69.79%,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降至11.35%,且后者增速多年负增长[6] 资产质量与风险 - 不良贷款率1.07%,与2023年末持平,为近五年最低水平,优于除邮储银行外的国有大行[9] - 拨备覆盖率237.78%,较2023年下降7.43个百分点,低于招商银行(411.98%)[10][11] - 关注类贷款占比1.71%(高出不良率64BP),逾期贷款率1.59%(高出不良率52BP),显示潜在风险隐患[11] 综合表现 - 资产规模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收入和利润增长受净息差下降拖累[14] - 资产质量表面优异但关注率和逾期率偏高,风险管控压力显现[14]
利润回升但压力不减——浦发银行2024年财报分析
数说者· 2025-04-11 07:22
财务表现 - 2024年末总资产达9.46万亿元,同比增长5.05%,保持正增长趋势[2] - 营业收入1707.48亿元,同比下降1.55%,连续多年负增长[2] - 净利润458.3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2.46%,扭转此前下降趋势[2] - 总资产平均收益率(ROA)0.50%,净资产平均收益率(ROE)6.20%,显著低于同业[6] - 净息差进一步下探至1.42%,低于招商银行(1.98%)、兴业银行(1.82%)等可比同业[7][10]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1.36%,较2023年末下降12个BP,拨备覆盖率186.96%,上升13.45个百分点[11] - 对公贷款占比58.97%,不良率1.34%,较2023年末大幅下降34个BP[12] - 零售贷款不良率1.61%,较2023年末上升19个BP,超过对公业务不良率[12] -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不良率0.95%,为同业最高,较2023年末上升33个BP[15] - 关注类贷款占比2.34%,逾期类贷款占比2.06%,显著高于不良贷款率[15] 业务结构 - 公司业务为最大板块,对公贷款3.18万亿元,占全部贷款58.97%[12] - 对公贷款不良率连续五年下降,支撑整体资产质量改善[12] - 零售业务风险上升,不良率连续增长且高于对公业务[12][15] 同业对比 - 净利润增速22.46%显著高于六大行(0.34%-4.76%)及招行(1.05%)[7] - ROA和ROE低于六大行(ROA 0.53%-0.85%,ROE 9.08%-10.69%)及股份行(招行ROE 14.49%)[6][7] - 净息差1.42%低于六大行均值(1.41%-1.87%)及股份行(招行1.98%)[10]
对公业务稳定、零售风险加大——中信银行2024年财报分析
数说者· 2025-04-10 07:05
营收与业绩 - 2024年末总资产达9.53万亿元,同比增长5.30% [2] - 2024年营业收入2136.46亿元,同比增长3.76%,扭转2023年-2.60%的负增长,创历史新高 [2] - 2024年净利润694.68亿元,同比增速2.07%,增速放缓但保持正增长 [2] 公司业务表现 - 公司贷款2.91万亿元,占贷款总额50.84%;公司存款4.12万亿元,占存款总额71.24% [6] - 2024年公司业务营业收入952.36亿元,占比44.60%;利润总额498.29亿元,占比61.60% [6] - 公司业务不良贷款率从2020年末2.42%降至2024年末1.27%,降幅达115个BP [8] 个人业务风险 - 2024年个人业务营业收入856.79亿元,占比40.10%,利润总额92.30亿元,较2023年下降40.08% [12] - 个人业务利润占比从2023年21.30%降至2024年11.40%,连续四年下降 [12] - 个人业务不良贷款率2024年末达1.25%,同比上升4个BP,连续四年上升 [12] 资产质量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1.16%,较2023年下降2个BP,连续五年下降 [15] - 拨备覆盖率209.43%,较2023年上升1.84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增长 [15] - 关注类贷款占比1.64%,较2023年上升7个BP;逾期类贷款占比1.80%,较2023年上升18个BP [19] 总结 - 公司业务支撑整体业绩,营收利润双增长,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20] - 零售业务利润大幅下滑且风险上升,关注类与逾期贷款占比高于不良率,未来压力显著 [20]
零售主体地位下的隐患——招商银行2024年财报分析
数说者· 2025-04-08 07:30
增速与同业对比 - 2024年末总资产达12.15万亿元,同比增长10.19%,营业收入3374.88亿元(同比下降0.48%),净利润1495.59亿元(同比增1.05%),盈利能力在营收下滑背景下仍保持增长[2] - 总资产增速10.19%显著高于六大行(最高8.64%),净利润规模虽低于四大行但ROA达1.29%,是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的2倍以上[6][8] - 净息差1.98%虽跌破2%,仍高出六大行50BP,净利差1.86%保持行业领先[8][10] 资产质量分析 - 不良贷款率0.95%持平2023年,拨备覆盖率411.98%虽较2021年峰值下降71.89个百分点,仍远高于六大行(最高299.6%)[11][14] - 个人贷款不良率上升7BP至0.96%,且个人贷款占比达52.91%,零售风险敞口扩大[13][16] - 关注类贷款占比1.29%(同比+19BP),逾期贷款占比1.33%(同比+7BP),形成38BP的逾期不良剪刀差[17] 零售业务表现 - 零售金融营收占比58.32%创新高,但利润占比从56.57%降至50.74%,呈现增收不增利现象[22][24] - 零售战略主体地位未变,但不良率上升与利润占比下滑显示风险积累加速[20][24] 整体评价 - 2024年呈现"稳、进、好"特征,ROE14.49%和ROA1.29%维持行业标杆水平[8][25] - 隐忧包括营收连续两年负增长、零售不良率与逾期率双升、关注类贷款占比持续攀升[25][17]
利润乏力、资产结构待优化——邮储银行2024年财报分析
数说者· 2025-04-06 07:55
规模指标与利润表现 - 2024年末总资产达1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64% [2] - 营业收入3487.75亿元,同比增长1.83%,净利润867.16亿元,同比增长0.34% [2]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负增长0.68%,非经常性损益中案件及诉讼损失回转8.99亿元是净利润转正关键因素 [5][6] 资产质量分析 - 不良贷款率0.90%,同比上升7BP,拨备覆盖率286.15%,同比下降61.42个百分点 [7] - 个人类不良率1.28%且上升,公司类不良率0.54%且下降,资产质量仍优于同业(六大行平均不良率1.29%-1.36%) [7][8] - 拨备覆盖率虽被农行超越,但仍远高于工行(214.91%)、建行(233.60%)等 [7][8] 净息差与负债结构 - 2024年净息差1.87%,首次跌破2%,但仍是六大行最高水平 [10] - 负债中存款占比95.23%,个人存款占比89.15%,负债平均付息率仅1.44% [12][14] - 存款成本显著低于同业拆入(1.90%)和应付债券(3.11%) [14] 贷款结构与资本约束 - 贷款占总资产比例52.17%,存贷比58.30%,均低于同业(60%+贷款占比,80%+存贷比) [16] - 个人贷款占比53.53%,公司贷款占比40.94%,对公业务发展不足 [18] - 核心资本充足率9.56%为六大行最低,1300亿元定增将缓解资本压力 [20] 网点与业务布局 - 近4万个网点中3万多个为代理网点,无法开展贷款业务,制约贷款规模扩张 [22] - 网点数量优势支撑存款吸收,但贷款业务网点数量远低于四大行 [22]
深耕县域、六大行中最优---农业银行2024年财报分析
数说者· 2025-04-03 06:03
农业银行2024年业绩表现 - 2024年末总资产达43.24万亿元,同比增长8.44%,营业收入7105.55亿元(+2.26%),净利润2826.71亿元(+4.76%)[2] - 规模类指标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国有大行首位,总资产规模超越建设银行成为国有第二大行[2] - 2024年营收增速在六大行中绝对领先,建行连续3年营收负增长背景下仍保持正增长[2] 六大行横向对比 - 总资产规模排序:工商银行(48.82万亿) > 农业银行(43.24万亿) > 建设银行(40.57万亿) [3] - 净利润增速对比:农业银行(+4.76%) > 中国银行(+2.58%) > 建设银行(+1.15%) > 工商银行(+0.50%) [3] - 贷款总额增速:农业银行(+10.16%) > 邮储银行(+9.38%) > 工商银行(+8.76%) [4][5] 贷款业务表现 - 2024年贷款总额增加2.29万亿元,增速10.16%,绝对值和增速均为六大行最高[4] - 县域贷款增速持续高于整体:2023年高5.39个百分点,2024年高2.14个百分点[11] - 县域贷款收益率优势:2024年县域贷款收益率3.54%,高于整体13个BP[12] 县域金融战略成效 - 县域利润贡献显著:2024年县域利润占比达58.25%,首次超过城市业务且高出16.5个百分点[14] - 县域资产质量优良:2024年末不良率1.21%,低于整体不良率9个BP[17] - 县域存贷利差优势:存款付息率1.54%低于整体9个BP,形成"一高一低"盈利结构[12]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 - 不良贷款率持续改善:2024年末1.30%为近五年最低,六大行中仅次于邮储银行[20] - 拨备覆盖率保持高位:2024年末达299.61%,在六大行中位居第一[20][21] - 以量补价策略见效:规模增长带来利息净收入增加701.43亿元,抵消利率下降影响[7] 净息差表现 - 2024年净息差1.42%,同比下降18个BP,处于六大行中等水平[5][7] - 横向对比:低于邮储银行(1.85%)和建设银行(1.51%),略高于工商银行(1.41%)[7] - 利息净收入仍实现1.56%正增长,在六大行中仅次于交通银行[7]
低息差已成为交通银行顽疾——交行2024年财报分析
数说者· 2025-04-02 06:17
交通银行2024年经营表现 - 2024年末总资产达14.90万亿元,同比增长5.98%,营业收入2598.26亿元(+0.87%),净利润942.29亿元(+1.05%),但增速为近五年最低 [2] - 规模类指标增速在六大行中排名靠后:总资产增速仅高于建行(5.86% vs 其他四大行8%+),营业收入增速0.87%仅高于工行和建行(二者负增长),净利润增速1.05%排第四 [6][7] - 利息净收入占比65.36%,为营收主要来源(近五年均超60%) [8] 净息差与负债成本问题 - 2024年净利差1.11%、净息差1.27%,均为六大行最低,且持续走低 [10][11] - 负债成本高企:2024年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2.26%,显著高于其他五大行(邮储1.47%、工行1.94%)及股份行(招行1.64%) [13][14] - 生息资产收益率3.37%与其他大行接近(工行3.17%),但负债成本劣势导致利率差收窄 [13][14] 贷款业务分析 - 2024年贷款总额8.63万亿元,同比增速仅2.74%,远低于其他五大行(均超8%),增量2298.56亿元仅为四大行的1/10 [15][17] - 业务结构失衡:公司金融贡献营收48.38%、利润58.55%,个人金融利润占比从2021年45.91%骤降至18.55% [18] - 贷款质量分化:公司类不良率1.47%(高于整体1.31%但趋势下降),个人类不良率1.08%为近五年首次破1% [20][24] 资产质量与风险 - 不良贷款率1.31%为近五年最低,拨备覆盖率201.94%为近五年最高 [20] - 潜在风险:关注率1.57%、逾期贷款率超过不良率,存在逾期不良剪刀差 [20]
六大行2024年末及近五年不良贷款分析
数说者· 2025-04-01 06:27
不良贷款余额与贷款总额 - 六大行不良贷款余额近五年持续上升,2024年末工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3794.58亿元,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超3000亿元,中国银行2687.81亿元,交通银行超1000亿元,邮储银行803.19亿元 [2] - 由于贷款总额扩大,六大行整体不良贷款率维持稳定,除邮储银行外其他五家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2024年末较2020年末降幅超20个BP,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增2个BP但仍控制在0.9%以下 [4] 不良贷款率与拨备覆盖率 - 2024年末六大行不良贷款率:工商银行1.34%,建设银行1.34%,农业银行1.30%,中国银行1.25%,交通银行1.31%,邮储银行0.90% [5] - 除邮储银行外其他五家拨备覆盖率基本保持上升,2024年末六大行拨备覆盖率均在200%以上,邮储银行拨备覆盖率286.2%略低于农业银行的299.6% [5][8] - 2024年四大行信用减值损失均超1000亿元,交通银行525.7亿元,邮储银行284.2亿元,五年来减值计提基本持续下降 [8] 贷款质量指标 - 四大行不良贷款率基本高于逾期率但低于关注率,交通银行2023-2024年末逾期率高于不良率,邮储银行自2021年末起逾期率一直高于不良率且关注率持续上升 [10] - 六大行中工建农中交五家公司类不良率持续多年高于个人不良率,邮储银行则相反 [12] - 六大行公司类不良率近五年持续降低,工建农中交由2020年末2%以上降至2024年末1.5%左右,邮储银行由0.95%降至0.54% [12] - 六大行个人类不良率基本持续上升,工农交邮四家2024年末个人不良率均超1%,其中工农交三家为近五年首次超1%,邮储银行自2022年末起即超1% [12] 个人贷款产品不良率 - 2024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最低,信用卡不良率最高(农业银行个人消费贷不良率高于信用卡,邮储银行个人经营贷不良率高于信用卡) [14] - 个人住房不良率:工行和农行最高(0.73%),交行最低(0.58%);信用卡不良率:工行最高(3.50%),建行和交行超2%,邮储银行个人经营贷不良率最高(2.21%) [14] - 六大行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近五年持续上升,均由2020年末低于0.5%升至2024年末0.58%以上 [15] - 信用卡不良率:中行持续下降,邮储基本下降,农行保持最低,工行自2022年末快速上升至2024年3.50%,建行呈上升趋势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