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业观察
搜索文档
1万亿美元年薪,Elon Musk创纪录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1-07 09:00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来 源: 内容 编译自 wired 。 特斯拉周四宣布,股东投票批准了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有史以来最大的薪酬方案,如果公司达到 一系列里程碑,例如售出 100 万个人形机器人,该协议价值将在 10 年内达到1 万亿美元。 特斯拉总法律顾问布兰登·埃尔哈特表示,超过 75% 的股东投票赞成该薪酬方案。特斯拉股东们通过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年度股东大会。 宣布结果后,马斯克在股东大会的舞台上庆祝投票结果,与两个机器人一起载歌载舞,开怀大笑。 最近几周,马斯克的粉丝群体——从小型散户股东到一些著名的硅谷投资者——在他的社交媒体应用 X 上纷纷表示支持这一薪酬方案,认为除非他让公司更有价值,否则他什么也得不到。 在敦促投"赞成"票的网站上,特斯拉的投资者关系部门表示,该薪酬方案"旨在让埃隆在未来几年内 将他的时间、精力和卓越才能专注于特斯拉,并为我们的股东创造惊人的价值"。 根据协议条款,马斯克需要担任特斯拉首席执行官 7 年半才能获得新薪酬方案中的任何股份,尽管他 可以继续担任火箭公司 SpaceX 和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xAI 的首席执行官。 该提议遭到了一些 ...
顶级资本罕见联手押注光互连,光联芯科加速AI算力底层革命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1-06 09:17
文章来源:本文转载自36氪,谢谢! 在光模块行业备战黎明的集体狂奔之中,一笔隐秘的投融资有望就此改写AI算力的底层格 局。 公开资料显示,片间光互连(Optical Input/Output,OIO)技术企业光联芯科在成立不到两年 时间,已经完成多轮融资落地,近日更是再次获得两大顶级资本联合投资。这是国内光互连 芯片赛道近期较大规模的早期融资之一,此前,真知创投作为创始投资人参与了光联芯科从0 到1的深度孵化阶段。 无论是短时间多轮融资的迅速落地,还是两大顶级机构的罕见联手,都传递出明确信号:光 联芯科的OIO技术量产与商业化进程正在全面加速。 一束光,正在改写算力世界的游戏规则。 2025年,光模块行业站上风口之巅。二级市场上,"易中天"(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一 路狂飙,股价走势成为市场焦点。就在业界为800G光模块产能奔走之际,更深层的技术变革已经 在酝酿:OIO——芯片间光互连技术正站在新一轮计算革命的起点。 从堆芯片到提效能: 告别大模型时代的性能焦虑 1 在大模型时代,数据中心的定位已经超越"机房+电力"的基础设施,要成为一个以算力为核心输出 的能量系统。 然而,该系统正面临深层次效率瓶颈, ...
硅光,到底是个啥?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1-06 09:17
学通信,学5G,就上鲜枣课堂! 我已加入"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的版权保护计划。 硅光,是光通信领域的一个热门概念。包括英伟达、英特尔、思科等在内的很多科技巨头,都在力推硅光。行业也普遍认为,硅光将是光通信的未 来。 以下文章来源于鲜枣课堂 ,作者小枣君 鲜枣课堂 . 那么,到底什么是硅光?为什么要发展硅光?硅光又是如何工作的?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来一探究竟。 什么是硅光 在介绍硅光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传统的光通信基础架构模型: 这个模型应该比较容易看懂。两台网络设备,都有各自的光模块。光模块是一个"光电转换器",可以实现电信号和光信号之间的转换。光模块和光 模块之间是光纤,传输光信号。 光信号到达设备后,通过光模块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设备内部的电通道,送到交换芯片,进行数据处理。 SerDes,是这个电通道的关键部分。它是英文SERializer(串行器)/DESerializer(解串器)的简称。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串行并行转换器 +通道",如下图所示: 大家同样应该知道,光通信的速率高、能耗低、成本低、更抗干扰,能力远远强于采用铜介质的电通信。 如果想要实现整个通信系统的能力 ...
一家初创公司,颠覆传统芯片检测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1-06 09:17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来 源: 内容 编译自 tomshardware 。 一家由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马里兰大学、Cadence 和德州仪器等众多专家创立的初创公司,结束了 隐秘运营,推出了一款突破性的设备,用于对半导体和电池进行非侵入式、非破坏性的 3D 成像。 EuQlid 的 Qu-MRI 平台结合了基于金刚石的量子传感、先进的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能够以无 损 方 式 快 速 扫 描 芯 片 , 甚 至 在 生 产 线 上 也 能 发 现 隐 藏 的 缺 陷 。 EuQlid 通 过 电 子 邮 件 向 Tom's Hardware解释说,这项创新有望"为芯片代工厂节省数十亿美元"。 Qu-MRI技术 EuQlid 将其新型扫描仪描述为一种利用量子磁力测量硬件提供"具有高通量和纳安级灵敏度的埋藏电 流图"的设备。 Qu-MRI 依靠 EuQlid 的第一代产品量子金刚石显微镜 (QDM),并结合先进的信号处理和 AI 驱动的 分析技术,来理解这款新产品所针对的复杂半导体材料和器件。 投资者纷纷涌入这家 已经取得成功的初创公司 EuQlid 的第一代量子点磁体 (QDM) 已 ...
NXP领投了一家芯片公司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1-06 09:17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来 源: 内容 编译自semiconductor-digest 。 开发下一代片上存储技术的初创公司RAAAM Memory Technologies今日宣布,已完成超额认购的 1750 万美元 A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恩智浦半导体 (NXP Semiconductors) 领投,其他投资者包括一 家领先的跨国网络公司、IAG Capital Partners、EIC Fund、LiFTT、Alumni Ventures 以及所有现 有 投 资 者 , 例 如 J-Ventures 、 Silicon Catalyst Ventures 和 Serpentine Ventures 。 本 轮 融 资 使 RAAAM 的总融资额超过 2400 万美元,其中包括股权投资和著名的 EIC Accelerator 加速器资助。 RAAAM Memory Technologies 成 立 于 2021 年 , 总 部 位 于 以 色 列 , 并 在 瑞 士 设 有 研 发 中 心 。 其 GCRAM 产 品 与 高 密 度 SRAM 相 比 , 面 积 最 多 可 减 少 ...
英伟达黄仁勋:中国将击败美国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1-06 09:17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来 源: 内容 编译自路透社 。 据《金融时报》周三报道,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警告称,中国将在人工智能竞赛中击败美国。 "中国将在人工智能竞赛中获胜,"黄在《金融时报》人工智能未来峰会期间接受该报采访时表示。 正如我一直以来所说的那样,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落后美国几纳秒,"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周三 晚些时候在X上发表声明称。 "至关重要的是,美国要抢占先机,赢得全球开发商的青睐,"他补充道。 这家人工智能芯片巨头的首席执行官在10月份表示,如果包括中国庞大的开发者群体在内的全世界都 使用英伟达的系统,美国就能赢得人工智能之战。但他同时遗憾地指出,中国政府已将英伟达排除在 其市场之外。 中国能否获得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尤其是英伟达(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生产的芯片,仍然是其与 美国科技竞争的焦点,因为两国都在争夺尖端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霸主地位。 "我们希望美国赢得这场人工智能竞赛。这一点毋庸置疑。"黄仁勋上个月在华盛顿举行的英伟达开发 者大会上说道。 "我们希望世界建立在美国的技术栈之上。这绝对是事实。但我们也需要进入中国市场,赢得他们的 开发者。一项导致美国失 ...
台积电将退出成熟制程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1-06 09:17
公司战略调整:聚焦高毛利业务 - 台积电正逐步将部分40-90纳米成熟制程订单外包给子公司世界先进 [2] - 公司已宣布竹科6吋晶圆二厂停产,并将在2年内逐步退出氮化镓代工业务 [2] - 公司将资源重点转向毛利更高的先进制程和先进封装业务 [2][3] - 台积电通过技术授权及出售12吋成熟制程设备给世界先进,以承接低毛利订单 [5] 先进制程发展及定价策略 - 台积电计划从2026年1月起上调5纳米以下制程价格,平均涨幅为3%至4%,最先进节点涨幅可能高达10% [7] - 2纳米制程节点的价格将从2026年起连续四年上涨,到2030年累计涨幅可能达两位数 [7] - 2024年第一季,7纳米及以下先进制程营收占比为65%,至2025年第一季已提升至73%,后续季度微幅上升至74% [3] - 价格上涨源于大型科技公司及AI初创企业对新型加速器的持续需求及供应短缺 [7] 海外扩张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 随着海外晶圆厂逐步量产,预计在未来五年内,每年将稀释毛利率约2至3个百分点,未来几年可能扩大至3至4个百分点 [3] - 尽管2024年第三季毛利率达59.5%,但海外设厂带来的成本压力迫使公司放弃低毛利业务 [3] - 公司正通过先进制程涨价来抵消海外设厂对毛利的负面影响 [2][7] 产能与效率优化 - 由于6吋厂晶圆二厂规模经济不足且产能利用率长期低于60%,预计2027年后台积电将逐渐退出该产线 [4] - 若8吋产线产能利用率无法提升至80%以上,可能面临结构性整并与减产 [4] - 公司正进行人力与产能重分配,加速向先进制程与先进封装领域转移,以优化整体营运效率 [3][4]
日本厂商,争霸2nm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1-06 09:17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来 源: 内容来自 technews 。 日本半导体三大巨头在全球掀起激烈产能竞速,是下代芯片制程争夺的预判。东京应化工业(Tokyo Ohka Kogyo,TOK)、JSR 公司和ADEKA 日本光刻胶制造商近期宣布数十亿日圆投资计画,代表 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又经历深度重塑。投资除了对抗韩国三星和SK 海力士等,更是为2025~2030 年即 将爆发的先进制程需求做好准备。 日本光刻胶领域有压倒性垄断地位。市场数据,日本企业占全球光刻胶91% 以上市占率,东京应化 工业单独掌握全球市场25.1%,高阶EUV 光刻胶更控制45.9% 市场。东京应化工业投资韩国200 亿 日圆盖光刻胶厂,2030 年投产,再追加投资120 亿日圆盖高纯度化学厂。双轨投资本质是将供应链 移至距主要客户最近的地理位置:三星、SK 海力士等大芯片商的大本营。 美国银行集团(UBS)研究,日本光刻胶企业至少保持优势至2030 年,五年内掌握光刻胶供应链的 企业将握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咽喉。 JSR 公司时间表更激进:韩国MOR 型光刻胶厂明年底就会量产,比东京应化工业提前两三年。百年 老店的 ...
再造一个HBM!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1-06 09:17
这两个月,存储市场正经历一场罕见的供需失衡。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伴随着云巨头持续扩大资本支出,人工智能需求进一步挤压供应,最终导致内存短缺问题不断加剧, 三星率先于10月暂停DDR5 DRAM合约定价,最终引发了内存疯狂暴涨。 而更引人关注的是,NAND闪存也在这轮涨价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报告指出,9月以来,512Gb TLC晶圆价格稳步攀升,10月下旬已达5美元,1Tb TLC/QLC晶圆价格触及6.5至7.2美元区间。传统 上被视为廉价大容量存储的NAND,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而NAND涨价的核心,除了库存见底之外,也指向了一个新兴技术概念——高带宽闪存(HBF,High- Bandwidth Flash)。如果说HBM让DRAM从配角跃升为AI时代的核心资产,那么HBF可能正在为 NAND开启同样的"封神之路"。 HBF:从概念到产业共识 今年上半年,闪迪在投资者日上介绍了高带宽闪存概念,这是一种NAND版本的高带宽内存技术。通 过将16层NAND堆栈通过逻辑芯片连接到中介层,再以多通道高带宽方式连接到GPU或其他处理器。 这一技术路线的提出并非偶然。当前AI模型正在向 ...
EDA的下一件大事?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1-05 08:56
来 源: 内容 编译自 semiengineering 。 有时候,我们花费太多时间寻找下一个重大突破,反而错过了更重要的东西。 我(指代本文作者Brian Bailey,下同)必须承认,20年前在一家大型EDA公司工作时,我就犯过这 样的错误。我当时是ESL(电子系统级)的拥趸之一,Gary Smith是我们的领军人物。我们想做很多 事情,包括提高设计和验证的抽象层次、进行功能/架构定义和映射、进行软硬件协同设计、性能分 析、高级综合(HLS)等等。但最终我们得到的却是虚拟原型和一个高度精简的HLS,它只能接受 SystemC的一个受限子集,而SystemC这种语言与软件本身相去甚远。 过去二十年来,我们距离这些目标并没有取得多大进展,然而我们现在却能够设计出规模和复杂度都 比以往大数千倍的系统,其异构和同构处理核心的数量也远超我们之前的想象。当然,这并非没有局 限性,因为我们仍然不知道如何对这些系统进行正确的性能或功耗分析。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预留裕 量、实时测量或引入安全防护措施来弥补分析上的不足,从而确保芯片始终处于安全的工作范围内。 ESL(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圈子忽略了积少成多最终带来的巨大收益。我仍 ...